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落地方向及运动疲劳对侧切动作中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薛博士 杨晓巍 +4 位作者 赵建斌 吴菁 杨辰 郑亮亮 周志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3-662,共10页
目的:对比不同方向(前向、45°斜向、横向)落地侧切动作疲劳前后下肢生物力学特征差异,探讨不同落地方向及疲劳对侧切动作ACL损伤风险的影响。方法:比较15名男性大学生在疲劳诱导前后执行3种不同落地方向侧切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目的:对比不同方向(前向、45°斜向、横向)落地侧切动作疲劳前后下肢生物力学特征差异,探讨不同落地方向及疲劳对侧切动作ACL损伤风险的影响。方法:比较15名男性大学生在疲劳诱导前后执行3种不同落地方向侧切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变化,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触地时刻髋、膝关节屈曲角45°斜向侧切和横向侧切显著小于前向侧切(p<0.05),且前向、45°斜向、横向侧切依次呈减小趋势;触地时刻踝关节跖屈角、缓冲阶段膝关节屈曲和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向后地面反作用力首峰时刻膝伸展和外翻力矩45°斜向侧切和横向侧切显著大于前向侧切(p<0.05),且前向、45°斜向、横向侧切依次呈增大趋势;最大垂直地面反作用力横向侧切显著大于前向侧切(p<0.05);疲劳后3个方向侧切动作髋关节屈曲活动度均显著减小(p<0.05),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和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较疲劳前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不同落地方向可对侧切动作下肢动作模式造成影响,侧切变向角度的增大可能导致更大的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运动疲劳可能增加男子侧切变向动作中的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并且在大角度侧切变向时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切变向 神经肌肉疲劳 下肢运动损伤 生物力学 动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电刺激结合肌力训练对髌股疼痛综合征人群单腿下蹲动作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晓巍 姚英策 +5 位作者 吴菁 薛博士 赵建斌 杨辰 栾天峰 周志鹏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2-60,66,共10页
目的:髌股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疼痛,运动疗法以及肌肉电刺激已被证明可以改善PFPS人群的疼痛及功能,但关于其是否能够改善下肢异常的生物力学特征仍存在争议。因此,研究旨在探讨6周的肌肉... 目的:髌股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疼痛,运动疗法以及肌肉电刺激已被证明可以改善PFPS人群的疼痛及功能,但关于其是否能够改善下肢异常的生物力学特征仍存在争议。因此,研究旨在探讨6周的肌肉电刺激结合肌力训练以及单纯肌力训练对PFPS人群单腿下蹲动作生物力学和肌肉激活特征的影响。方法:招募46名PFPS受试者,随机分为肌肉电刺激训练(electric muscle stimulation,EMS)组和单纯肌力训练(muscle strength training,MST)组。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膝前痛量表(anterior knee pain scale,AKPS)、红外动作捕捉系统、测力台以及表面肌电测试仪采集受试者干预前后单腿下蹲时的运动学、动力学以及表面肌电数据。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确定组别与时间对单腿下蹲时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结果:6周干预训练后,两组单腿下蹲时的VAS评分、髋关节最大内旋角、髋关节最大外展力矩、膝关节最大外展角、膝关节三维峰值力矩、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峰值显著降低,髋关节最大屈曲角、髋关节最大外旋力矩、臀肌及股内侧肌表面肌电活动显著提高。与MST组相比,EMS组在提高AKPS评分,降低髋关节最大内收角、膝关节最大屈曲角、膝关节最大外旋角、髌股关节应力峰值上更具优势。结论:EMS结合肌力训练有助于更好地纠正单腿下蹲时异常的髋膝运动模式,降低髌股关节负荷,进而改善PFPS人群疼痛及下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疼痛综合征 肌肉电刺激技术 肌力训练 运动模式 单腿下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