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院系女生武术普修课长拳类教学浅析
1
作者 于翠兰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63-66,共4页
结合高校女生的生理特点和武术普修课的内容与要求,指出女生在武术选修中存在着以下优势:骨骼轻,关节、韧带、肌肉弹性好,柔韧性强于男生;速度,节奏,灵活性上,女生处于性别劣势。因而,在体育院系女生武术普修课长拳类的教学中... 结合高校女生的生理特点和武术普修课的内容与要求,指出女生在武术选修中存在着以下优势:骨骼轻,关节、韧带、肌肉弹性好,柔韧性强于男生;速度,节奏,灵活性上,女生处于性别劣势。因而,在体育院系女生武术普修课长拳类的教学中必须根据其特点,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正确运用语言教学;克服“松、软”现象,加强基本动作的劲力练习,充分考虑女生的生理因素;在考核上,男女生的要求应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特点 武术普修 心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儿武术运动员抗干扰能力的测试研究
2
作者 于翠兰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78-82,共5页
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是影响比赛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是广大教练员普遍关心的问题.所谓抗干扰能力,是指运动员对环境中影响任务完成的各种消极刺激的抵制与抗御能力,是运动员注意转移灵活性和稳定性的综合表现,是武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一... 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是影响比赛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是广大教练员普遍关心的问题.所谓抗干扰能力,是指运动员对环境中影响任务完成的各种消极刺激的抵制与抗御能力,是运动员注意转移灵活性和稳定性的综合表现,是武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一种心理素质.鉴别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教练员们一般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通过对运动员的观察及其有关资料的积累来判定.随着电生理技术的发展,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界则常采用测定皮电、肌电、脑电和皮肤温度等变化指标,确定运动员在特定环境中的焦虑程度,从而间接判断他们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抗干扰能力 少儿武术 色词测验 运动成绩 操作测验 图形操作 注意转移 相关系数 连续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中国太极拳竞赛现状的浅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于翠兰 孙永武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16-18,共3页
通过临场观察与调查等方法,对国内太极拳项目的竞赛水平作一浅析,其结论:太极q类与武术其它项目相比,其整体水平较低,太极参类各项目的发展不均衡,传统拳式的风轮、特点尚需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太极拳 太极剑 太极拳类 竞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