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仿真教学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彬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0-92,共3页
采用3ds Max、Unity3D、Flash(As3.0)等软件及工具,构建了由理论知识、仿真实训、学习评价及拓展学习4个模块组成的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仿真实训教学系统。该仿真实训教学系统的运用,避免了误操作对实训装置造成的损坏,提高了实物拆装的... 采用3ds Max、Unity3D、Flash(As3.0)等软件及工具,构建了由理论知识、仿真实训、学习评价及拓展学习4个模块组成的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仿真实训教学系统。该仿真实训教学系统的运用,避免了误操作对实训装置造成的损坏,提高了实物拆装的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机械维修 仿真实训 教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在成分和概率神经网络的时变结构系统的损伤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健 周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2-407,共6页
介绍了基于潜在成分(LC)分析和概率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方法,并应用于一个实验室模型的损伤识别。结果表明,基于潜在成分(LC)分析和概率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方法能在正常的时变质量情况下以较高的成功率对位于A或B处的某一损伤程度未知的... 介绍了基于潜在成分(LC)分析和概率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方法,并应用于一个实验室模型的损伤识别。结果表明,基于潜在成分(LC)分析和概率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方法能在正常的时变质量情况下以较高的成功率对位于A或B处的某一损伤程度未知的损伤进行归类,为时变结构系统的定量损伤识别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结构 结构健康监测 损伤识别 潜在成分(LC) 概率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汽油机故障诊断模拟实验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彬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9年第1期3-6,共4页
提出了一个由PC机进行控制,人机交互良好并辅助一定多媒体教学的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模拟实验系统。系统通过在硬件上切换数据传输通道改变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数据获取情况,使用Visual Basic和SQL Sever 2000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提出了一个由PC机进行控制,人机交互良好并辅助一定多媒体教学的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模拟实验系统。系统通过在硬件上切换数据传输通道改变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数据获取情况,使用Visual Basic和SQL Sever 2000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同时通过大量的实验建立了故障基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 电控汽油机 故障诊断 模拟 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温度对汽车用2024铝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边伟 刘晓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9-110,114,共3页
研究了熔体温度对2024铝合金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熔体温度能显著降低合金的晶粒尺寸,改变晶体形态,提高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当熔体温度为810℃时,熔体中晶粒主要是均匀的球状,其显微硬度、抗... 研究了熔体温度对2024铝合金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熔体温度能显著降低合金的晶粒尺寸,改变晶体形态,提高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当熔体温度为810℃时,熔体中晶粒主要是均匀的球状,其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均取得最大值,分别为118.3 HV、267 MPa、203 MPa、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铝合金 熔体温度 显微结构 显微硬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调规划的智能车辆导航和避障控制研究
5
作者 陈无畏 孙海涛 +1 位作者 蒋浩丰 李碧春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696-2700,共5页
针对智能车辆控制体系的现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调规划控制的新颖控制体系结构,将传统的基于人工智能车辆模型的方法和基于行为的方法进行优势互补。文中具体描述了协调规划控制的过程,它集数据融合、路径规划和跟踪控制于一体。通... 针对智能车辆控制体系的现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调规划控制的新颖控制体系结构,将传统的基于人工智能车辆模型的方法和基于行为的方法进行优势互补。文中具体描述了协调规划控制的过程,它集数据融合、路径规划和跟踪控制于一体。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控制系统使智能车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较快的响应速度,同时具有正确的判断力和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协调规划 导航 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控制的全自动打点装置设计与试验
6
作者 武文娟 吴小伟 +4 位作者 钟志堂 史志中 张璐 崔军 丁莉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44,共5页
为了改进打点标记作业模式,提高标记作业效率,设计了全自动芯片打点装置。该设计将PLC步进电机控制技术、人机界面技术、脉冲分配计算算法等技术融合,开发出一套由打点机械装置本体、传感检测与步进控制、人机界面组成的全自动芯片打点... 为了改进打点标记作业模式,提高标记作业效率,设计了全自动芯片打点装置。该设计将PLC步进电机控制技术、人机界面技术、脉冲分配计算算法等技术融合,开发出一套由打点机械装置本体、传感检测与步进控制、人机界面组成的全自动芯片打点装置。试验结果表明:转速为200 r/min时,3 mm尺寸芯片的位置控制效果比8 mm芯片差,但所有3 mm芯片标点位置都落在芯片表面,某些芯片表面文字被覆盖;而8 mm芯片所有标点都落在芯片表面空白处。当转速降低到100 r/min时,3 mm尺寸芯片的位置精度也能满足要求。因此,该打点装置完全满足于8 mm及以上尺寸芯片,如果允许打点标记覆盖芯片表面标识码或降低系统运转速度,该打点装置也可用于小尺寸芯片,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 打点装置 PLC控制 人机界面 传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