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非作品
1
作者 韩非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类赋彩的情感诉求——工笔画艺术创作中色彩感知论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丁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168-169,共2页
色彩作为现代工笔画的构成要素,是被人们当做情感交流的媒介,赋予其人性化的语言形式,用以表达现代人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表现性色彩关注了色彩的美感结构关系,情感抒发表达,是追求个人化的理想色彩。作为画家一定会为了取得理想的情... 色彩作为现代工笔画的构成要素,是被人们当做情感交流的媒介,赋予其人性化的语言形式,用以表达现代人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表现性色彩关注了色彩的美感结构关系,情感抒发表达,是追求个人化的理想色彩。作为画家一定会为了取得理想的情感色彩,去自由地变色、变调,在色彩运用上突破传统工笔画中以物象的固有色作为基础,以单纯的渲染、平涂,单色相、色块与背景空白对比关系达到画面色彩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在世界多元化、自然多变化的背景下,发展、变化和创新同样也在和中国工笔画的风格韵味交融,大美的艺术作品一定也是带有强烈思想性、反观社会性和表现现实性的创作,并会越来越多的走进工笔画家的工作室,走进广大观赏者的生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画 色彩 随类赋彩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与演进——龚贤山水画中的现代性内涵及其对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名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187-192,462,共7页
通过对龚贤艺术作品、艺术理论的分析和研究,结合自身在学习和创作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传统绘画和现代艺术的比较,以期对于"传统"的概念作出新的阐释。创作中画面的观念、图式、语言、技法在数世纪以来中国画所建立起来的成... 通过对龚贤艺术作品、艺术理论的分析和研究,结合自身在学习和创作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传统绘画和现代艺术的比较,以期对于"传统"的概念作出新的阐释。创作中画面的观念、图式、语言、技法在数世纪以来中国画所建立起来的成法与定式上要有不断突破,以求再兴,将"传统"的复杂与古老转化为神奇。而通过对于个案画家艺术品中的现代性启示进行研究,从实践的角度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对于画家的创作而言,也有具体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艺术创作 龚贤 集大成 传统性 现代性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人画
4
作者 刘二刚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刘二刚1947年出生于江苏镇江,著名人物画家,新文人画代表人物。现为南京书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在南京、北京、上海举办过多次个展,参加过百年中国画展、中国新文人画展等美术大展。撰有《刘二刚书画选集》... 刘二刚1947年出生于江苏镇江,著名人物画家,新文人画代表人物。现为南京书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在南京、北京、上海举办过多次个展,参加过百年中国画展、中国新文人画展等美术大展。撰有《刘二刚书画选集》、《二十世纪下半叶.新文人画·刘二刚》、《庙亭山随笔》、《道在足下》、《且文且想且画》等二十余种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人画 中国画展 刘二刚 著名人物 代表人物 二十世纪 美术师 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墨机缘
5
作者 赵怡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79-281,共3页
笔墨体验贯穿于我的创作与生活之中,作为一种切实而复杂的个人感悟方式,历经风格的追索、生活的融冶、传统的体悟以及笔墨表现的探究而衍生出自身纯正的探索指向。将一系列以精致意味为要求的笔墨体验嵌入创作题材中,品味一线一墨、一... 笔墨体验贯穿于我的创作与生活之中,作为一种切实而复杂的个人感悟方式,历经风格的追索、生活的融冶、传统的体悟以及笔墨表现的探究而衍生出自身纯正的探索指向。将一系列以精致意味为要求的笔墨体验嵌入创作题材中,品味一线一墨、一皴一点所构筑的自然秩序和画理结构,梳理和整合自身在生活和创作中思绪与言说方式的细微变化,从中抽绎出具体真切的感悟点滴,以作整体而系统性的理性观照,将有益于探寻自身与绘画之间不断磨合与嬗变的微妙关系。以此为切入口,或许能触至自身笔墨语言探索过程中的精微处,对自身创作实践中笔墨语言追求产生切实深切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墨 精致 传统 风格 融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意识在自画像与母性主题中的转变——贝尔特·莫里索自画像研究
6
作者 于婕 翁乙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3-196,共4页
自画像不仅反映艺术家的样貌,同时也传达着艺术家心中信仰和其语言。女性艺术家在自画像这一主题中,往往展现出与男性艺术家不同的艺术魅力。本文将以19世纪法国印象派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的自画像为例,来探析莫里索在性别差异的... 自画像不仅反映艺术家的样貌,同时也传达着艺术家心中信仰和其语言。女性艺术家在自画像这一主题中,往往展现出与男性艺术家不同的艺术魅力。本文将以19世纪法国印象派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的自画像为例,来探析莫里索在性别差异的年代是如何审视自我、艺术家、母亲这三重身份,并创作了不一样的母与子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派 贝尔特·莫里索 女性艺术 自画像 母与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尔特·莫里索的人体画研究
7
作者 于婕 翁乙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7-200,共4页
女性参与绘画创造的纪录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呢?去思考这个问题时,会发现女性艺术家并不是简单的被“隐藏”了。本文将以19世纪法国印象派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的“人体”绘画作品为例... 女性参与绘画创造的纪录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呢?去思考这个问题时,会发现女性艺术家并不是简单的被“隐藏”了。本文将以19世纪法国印象派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的“人体”绘画作品为例,结合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探析莫里索如何将女性限制在镜前,以及在“人体”主题创作中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特·莫里索 印象派 镜像 人体 女性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怡文 国画作品
8
作者 赵怡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I0022-I0025,共4页
关键词 赵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人画的试验田──论元人竹石一科
9
作者 孙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1期44-46,共3页
“文人画”出现的标志是画家能运用传统的理念完成对物象的主观感受,“竹石”作为客观存在的试验田在元初赵氏集团的集体努力下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着重论述了赵孟頫、李衎等人在竹石领域进行的大量成功实践促使文人画走到历史的前台... “文人画”出现的标志是画家能运用传统的理念完成对物象的主观感受,“竹石”作为客观存在的试验田在元初赵氏集团的集体努力下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着重论述了赵孟頫、李衎等人在竹石领域进行的大量成功实践促使文人画走到历史的前台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文人画 竹石相生 尚意趋向 绘画艺术 中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德骏作品
10
作者 业德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F0003-F0003,F0004,共2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