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径宽光谱折射平行光管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胡明勇 余俊 +2 位作者 穆永吉 毛一江 潘俊鹤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0-535,共6页
介绍了大口径、宽光谱、折射式平行光管物镜的设计理论。结合项目设计实例:工作波长范围400-1100nm,焦距2000mm,相对口径1/10的折射式平行光管系统,论述了光学设计初期玻璃材料选取、初始结构选取与光焦度分配等问题。利用修正的... 介绍了大口径、宽光谱、折射式平行光管物镜的设计理论。结合项目设计实例:工作波长范围400-1100nm,焦距2000mm,相对口径1/10的折射式平行光管系统,论述了光学设计初期玻璃材料选取、初始结构选取与光焦度分配等问题。利用修正的相对部分色散P与阿贝数y建立复消色差方程组求解初始结构,使用Zemax软件优化设计出在全谱段范围内复消色差的平行光管系统。最后,给出Zemax软件分析的像差结果,系统中心视场内的点列图优于5μm,中心波长波像差优于1/60λ,焦距色偏移量为0.33mm,其余像差均在设计指标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大口径 宽光谱 复消色差 平行光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入射干涉检测大口径碳化硅平面反射镜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兆栋 陈磊 +2 位作者 韩志刚 严庆伟 朱日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37-1443,共7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口径为600 mm的近红外相移平面干涉仪在斜入射条件下对大口径碳化硅(SiC)平面反射镜进行了绝对测量。首先,在一个标准的斐索干涉测试结构中测出空腔波面数据;然后,将被测平面置于干涉光路中,使被测件光轴与干涉仪光轴成α... 采用自行研制的口径为600 mm的近红外相移平面干涉仪在斜入射条件下对大口径碳化硅(SiC)平面反射镜进行了绝对测量。首先,在一个标准的斐索干涉测试结构中测出空腔波面数据;然后,将被测平面置于干涉光路中,使被测件光轴与干涉仪光轴成α角,测得第二组波面数据。对两组波面数据处理后得到SiC平面反射镜中心垂线方向的绝对面形分布。最后,测量了630 mm口径SiC反射镜多条垂线方向的绝对面形。结果显示,中心垂线处的绝对检验PV值为0.061λ,RMS为0.014λ。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装置可以实现比干涉仪有效口径大的光学平面垂线方向的绝对面形检测,尤其适用于镀有高反膜的光学表面或者金属表面等面形的绝对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斜入射 干涉仪 SiC平面反射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反射镜下倾状态支撑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万冬生 吴金虎 刘永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3-115,共3页
大口径反射镜一般工作在上仰状态或者竖直状态,这两种状态下的支撑方式都比较成熟;而在工作于下倾状态时,底支撑结构与前两种状态相比要复杂的多。在分析比较了多种结构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可行的两种支撑方案,滑轮重锤方案和杠杆... 大口径反射镜一般工作在上仰状态或者竖直状态,这两种状态下的支撑方式都比较成熟;而在工作于下倾状态时,底支撑结构与前两种状态相比要复杂的多。在分析比较了多种结构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可行的两种支撑方案,滑轮重锤方案和杠杆重锤方案;并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了最适合的杠杆重锤方案应用在口径1.5m球面反射镜的支撑系统中。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支撑点进行优化,采用拟合方法计算镜面不同支撑状态受力变形条件下的PV值和RMS值,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较高精度。实际应用状态下镜面检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 反射镜 支撑结构 优化 下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m口径宽波段测试设备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盛林 韩光宇 +1 位作者 卢惠琴 刘希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115,共5页
多光轴一致性是衡量多光轴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在研制某多光轴光测设备中,为提高测试精度,需要研制一台以口径1.25m,焦距15000mm的平行光管为主体的检测设备。对检测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做了简单介绍;针对设计要求,提出了侧面柔... 多光轴一致性是衡量多光轴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在研制某多光轴光测设备中,为提高测试精度,需要研制一台以口径1.25m,焦距15000mm的平行光管为主体的检测设备。对检测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做了简单介绍;针对设计要求,提出了侧面柔性钢带支撑和杠杆平衡重锤的组合浮动支撑方式来解决主镜受重力影响而带来的面形问题;对支撑点个数,位置及重锤重量等参数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优的面形精度;确定了次镜室及三翼梁的结构;设计焦面水冷方案抑制辐射杂散光;利用接触非线性方法对主镜在重力作用对的面形精度进行了分析拟合结果为11.19nm(λ/56);最后,利用4D动态干涉仪对已完成的平行光管进行检测,其系统面形精度RMS达到了35.05nm(λ/18),实验结果表明,反射镜支撑结构以及整个系统的设计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轴一致性 大口径平行光管 主镜支撑 非线性接触 面形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