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利工控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
1
作者 马剑波 左翔 +2 位作者 丛小飞 叶瑞禄 刘威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7-178,共12页
【目的】针对水利工控网络流量数据集不平衡、特征维数多和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改进条件生成对抗网络(ICGAN)、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RS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流量异常检测方法。【方法】利用ICGAN构建了网络流量平衡数据集... 【目的】针对水利工控网络流量数据集不平衡、特征维数多和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改进条件生成对抗网络(ICGAN)、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RS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流量异常检测方法。【方法】利用ICGAN构建了网络流量平衡数据集,利用DRSN-LSTM混合深度学习模型对网络异常流量数据进行检测,其中DRSN负责提取数据的空间特征,其残差连接可以解决网络退化与过拟合问题,压缩和激励网络可自动为每个特征图分配权重系数以提高检测效果,LSTM负责提取数据的时间特征。【结果】以秦淮河武定门闸站为应用场景对该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ICGAN优化后的数据集训练的各类检测模型,其流量分类精度高于原始数据集。DRSN-LSTM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的总体准确率达到了98.76%,其中正常数据分类的P、R和F1值,分别达到了99.22%、99.69%和99.46%,在评价指标上优于比较模型。【结论】融合ICGAN、DRSN和LSTM算法优势的水利工控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原始数据集中的类别不平衡性问题,提高对异常工控网络流量的检测能力,保障水利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控 网络流量异常检测 深度学习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空特征的城市内涝智能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杏杏 左翔 +1 位作者 蔡文静 刘修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8,共9页
针对传统城市内涝预报模型计算耗时长、实测内涝样本少、内涝特征因子欠考虑等问题,通过耦合SWMM模型和LISFLOOD-FP模型搭建了城市内涝机理模型,利用不同重现期下的设计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并生成内涝样本;基于样本和内涝特征因子构建了三... 针对传统城市内涝预报模型计算耗时长、实测内涝样本少、内涝特征因子欠考虑等问题,通过耦合SWMM模型和LISFLOOD-FP模型搭建了城市内涝机理模型,利用不同重现期下的设计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并生成内涝样本;基于样本和内涝特征因子构建了三维时空矩阵,实现对内涝特征因子数据的有序组织;在此基础上,将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进行耦合,构建了一种考虑多时空特征的城市内涝智能预报模型(CNN-LSTM);最后以三维时空矩阵为驱动,对该智能模型进行训练,选取广州市天河区的实测样本对其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CNN-LSTM模型可以快速预报淹没水位和淹没范围,易涝控制点水位过程模拟的纳什效率系数在0.9以上,各个时刻淹没面积的平均匹配率达到92.2%,相对于机理模型的模拟效率提高了近70倍。该智能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报精度和效率,可有效支撑城市防灾减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预报 智能模型 时空特征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水文模型率定研究
3
作者 左翔 马剑波 丛小飞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目的】参数率定是影响水文模型预报精度的重要因素,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有效提高水文模型参数的率定效果。【方法】采用基于种群离散程度的自适应算子,对GA算法的交叉、变异和迁移过程进行自适应优化,并利用粗粒度并行计算模型提高... 【目的】参数率定是影响水文模型预报精度的重要因素,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有效提高水文模型参数的率定效果。【方法】采用基于种群离散程度的自适应算子,对GA算法的交叉、变异和迁移过程进行自适应优化,并利用粗粒度并行计算模型提高种群进化效率,综合以上手段研究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策略的并行遗传算法。将传统遗传算法(GA),串行自适应遗传算法(AGA)和并行自适应遗传算法(PAGA),应用于屯溪流域新安江模型的参数率定,从率定效率、率定收敛性、率定稳定性和率定效果四个方面,验证PAGA算法的综合性能。【结果】结果表明:PAGA算法的计算加速效果显著,在10核环境下相对于AGA算法计算时间减少了87.9%;在进化后期,PAGA算法能够更加稳定的收敛于最优解,收敛后的目标函数值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验证期的场次洪水模拟中,采用PAGA算法率定的模型模拟效果最优,总体洪水合格率大于90%,确定性系数均值为0.85。【结论】PAGA算法能够明显降低模型参数寻优耗时,改善模型率定效果和收敛性能,为水文模型参数的率定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预报 遗传算法 自适应策略 新安江模型 并行计算 人工智能算法 径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左翔 赵杏杏 +2 位作者 叶瑞禄 丛小飞 刘修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18,26,共10页
模型参数率定是提高水文模型模拟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IAGA)对新安江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率定,解决传统遗传算法初始种群质量不高、容易早熟收敛、局部搜索能力差等问题。该算法利用混沌变量遍历性特点,随机... 模型参数率定是提高水文模型模拟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IAGA)对新安江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率定,解决传统遗传算法初始种群质量不高、容易早熟收敛、局部搜索能力差等问题。该算法利用混沌变量遍历性特点,随机生成初始种群并选优,提高初始种群的个体质量;针对交叉与变异的进化过程,设计了反映种群离散程度的种群目标函数离散系数,利用该系数构建了自适应调整交叉与变异概率算子,防止遗传算法过早收敛;依托环形交叉算子,提高算法全局搜索能力;采用自适应非均匀变异算子,实时优化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将自适应遗传算法、传统遗传算法(GA)和自适应遗传算法(AGA)应用于秦淮河流域新安江模型的参数率定,并从率定的收敛性、耗时、稳定性和效果方面进行算法的性能比较,结果表明:IAGA算法具有更优的寻优能力,更好的收敛结果,更高的稳定性和精度,场次洪水的模拟效果优于GA算法和AGA算法,率定期与验证期确定性系数(R2)均在0.85以上,纳什效率系数(NSE)均在0.8以上,总体达到了水文预报的乙级标准。结果表明采用上述的综合手段改进传统遗传算法是可行的,改进后的IAGA算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新安江模型的自动率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率定 遗传算法 自适应 新安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C2D分布式水文模型异构并行算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左翔 赵杏杏 +1 位作者 丛小飞 刘修恒 《水利信息化》 2023年第5期41-47,共7页
针对CASC2D模型精细化水文模拟时面临的计算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在保持产汇流算法和流域拓扑结构的基础上,采用CPU+GPU的异构并行算法对CASC2D模型程序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模型程序中的降雨、产流、坡面汇流和河道汇流过程均优化为并... 针对CASC2D模型精细化水文模拟时面临的计算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在保持产汇流算法和流域拓扑结构的基础上,采用CPU+GPU的异构并行算法对CASC2D模型程序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模型程序中的降雨、产流、坡面汇流和河道汇流过程均优化为并行计算,以提高CASC2D模型的计算效率。将优化后的CASC2D模型应用于前毛庄流域的洪水流量过程模拟,计算结果与原CASC2D模型保持一致。在栅格分辨率为30 m,计算步长为3 s时,与原CPU串行计算方法相比,并行加速比达到34倍以上,并且栅格单元数据精度越高,加速比提升越明显。异构并行算法可在不降低模拟精度的条件下显著提升CASC2D模型的计算效率,满足实时水文预报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并行算法 分布式水文模型 CASC2D 水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秦淮河流域防洪四预平台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叶瑞禄 左翔 刘修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0,共8页
为实现秦淮河流域水灾害防御精准化预报预警和智能化调度决策,在梳理秦淮河流域防洪现状的基础上,对照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先行先试建设要求,利用空天地立体监测、数据规律挖掘与知识发现、水利动态知识图谱、水文-水动力多要素过程互馈... 为实现秦淮河流域水灾害防御精准化预报预警和智能化调度决策,在梳理秦淮河流域防洪现状的基础上,对照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先行先试建设要求,利用空天地立体监测、数据规律挖掘与知识发现、水利动态知识图谱、水文-水动力多要素过程互馈机制与模型耦合、模型参数优选与动态校正、多目标动态决策与方案智能生成、洪水风险分析评估等关键技术,将防洪四预过程贯穿于业务流程中,建立了面向流域防洪减灾的四预平台,并利用流域历史洪涝场景及防汛演练过程验证了平台的可用性。结果表明:防洪四预平台能够实现对秦淮河流域的实时监控、发现问题、优化调度,达到风险提前发现、预警提前发布、方案提前制定、措施提前实施的目的。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数字孪生流域防洪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流域 防洪减灾 四预平台 秦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数字孪生秦淮河实现流域管理“四预”能力 被引量:6
7
作者 朱跃龙 冯钧 +3 位作者 李致家 张珂 左翔 刘修恒 《江苏水利》 2022年第S02期1-4,共4页
数字孪生秦淮河通过高效获取海量流域数据,对物理流域进行网格划分,构建河流、湖泊、水库、水闸等水利对象的关联网络,形成面向业务主题的知识图谱,支撑物理流域到数字镜像空间的映射;依托多模型解耦与耦合技术,实现面向多业务场景的模... 数字孪生秦淮河通过高效获取海量流域数据,对物理流域进行网格划分,构建河流、湖泊、水库、水闸等水利对象的关联网络,形成面向业务主题的知识图谱,支撑物理流域到数字镜像空间的映射;依托多模型解耦与耦合技术,实现面向多业务场景的模型灵活组装和网格嵌套计算;通过知识驱动的“四预”智能应用,实现传统的要素预报向影响预报转变,传统的阈值预警向风险预警转变,预演过程的正向推演反向溯源,基于预演形成多个预案并选择最优预案,支撑流域精细管理和精准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淮河 数字孪生流域 数据组织 模型解耦与耦合 知识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