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适用于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被引量:23
1
作者 潘书燕 吕良君 +2 位作者 周洪涛 江舰 丁网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为了保证电网中由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远切110 kV变电站负荷造成主供电源失电时,110 kV电网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备自投)装置不允许动作,而由其他原因造成主供电源失电时,备自投应可靠动作,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备自投装置。通... 为了保证电网中由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远切110 kV变电站负荷造成主供电源失电时,110 kV电网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备自投)装置不允许动作,而由其他原因造成主供电源失电时,备自投应可靠动作,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备自投装置。通过进线故障和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动作时进线上的电压变化情况以及系统频率变化情况的不同判断是否开放备自投,主要是在常规备自投逻辑的基础上,增加了进线故障检测、进线重合闸检测、开关不对应开放备自投的功能以及系统低频低压闭锁备自投的功能。并顺利通过了动模试验,该类型装置已陆续投入工程应用。在目前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和110 kV变电站间没有通信通道的情况下,该类装置可以满足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自投 低频低压闭锁 开放备自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瞬变脉冲群对微机保护装置数据采集系统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利军 李轶群 焦韶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9,共6页
介绍了微机保护装置端口定义、快速瞬变脉冲群的特点以及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影响。重分析了快速瞬变脉冲群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影响,即造成保护装置误动、拒动。指出抑制瞬变干的对策有减小辅助变流器和变压器原、副方绕组的耦合电容,增加共... 介绍了微机保护装置端口定义、快速瞬变脉冲群的特点以及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影响。重分析了快速瞬变脉冲群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影响,即造成保护装置误动、拒动。指出抑制瞬变干的对策有减小辅助变流器和变压器原、副方绕组的耦合电容,增加共模干扰回路阻抗以及“两次样”的软件方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继电保护 数据采集系统 快速瞬变脉冲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纵差保护在南京地铁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鹃 丁网林 +1 位作者 杨启 阙连元 《江苏电机工程》 2005年第5期30-32,共3页
通过对短线路保护应用的现状和特点分析比较,及对光纤纵差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指出光纤纵差保护是未来短线路保护应用趋势。结合南京地铁一号线等项目的工程应用经验,阐明了7SD610光纤纵差保护装置的一些特点和优势,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短线路 光纤纵差保护 南京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镇变电站10kV开关柜程序控制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洪涛 付斌杰 +1 位作者 赵晓冬 潘书燕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8-101,共4页
从程序化控制发展的背景,通过对在间隔层装置与在主控单元中实现程序化控制的比较,分析了程序化控制目前进化为通过间隔层装置实现的缘由。以安镇变电站工程实例,介绍了程序化控制4种状态12种切换方向的思路,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配... 从程序化控制发展的背景,通过对在间隔层装置与在主控单元中实现程序化控制的比较,分析了程序化控制目前进化为通过间隔层装置实现的缘由。以安镇变电站工程实例,介绍了程序化控制4种状态12种切换方向的思路,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配合问题:如间隔层装置顺控出口与开关柜的机构动作时间、机械互锁配合问题,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等问题。并说明了西门子保护测控装置的可编程技术。最后,介绍了监控后台关于顺控界面的设置,及顺控信号的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层装置 程序化控制 电动机构配合 编程技术 后台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故障录波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18
5
作者 骆健 丁网林 +2 位作者 王汉林 金乃正 沈水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8-82,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微机型故障录波系统,其设计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高速运算能力和丰富的外围电路。在简述其结构的基础上,对故障录波系统的频率跟踪技术、同步技术以及以太网通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了系统的录波原理...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微机型故障录波系统,其设计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高速运算能力和丰富的外围电路。在简述其结构的基础上,对故障录波系统的频率跟踪技术、同步技术以及以太网通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了系统的录波原理和起动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录波系统 电力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器 同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储能单元的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 被引量:18
6
作者 梁帅奇 牟晓春 +1 位作者 赵雪 余志飞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74-79,87,共7页
含有储能单元的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模化利用提供高效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搭建包括光伏、风电、储能单元的典型微电网控制系统;光伏、风机采用最大功率跟综控制,以保证风能和光能的最大利用率;给出含有储能单元的... 含有储能单元的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模化利用提供高效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搭建包括光伏、风电、储能单元的典型微电网控制系统;光伏、风机采用最大功率跟综控制,以保证风能和光能的最大利用率;给出含有储能单元的微电网组网方案和运行控制方式,分析储能在微电网并网运行、孤岛运行、孤岛下负荷变化及无缝切换等过程中的能量控制作用;基于LCL滤波器的储能电压源型功率变换器,提出包含逆变器侧电感电流环、滤波电容电压环和电网侧电感电流环的三环控制策略.最后,仿真验证了该储能逆变器控制策略和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电压源型变换器 储能 LCL滤波器 无缝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线路纵差保护通道监测的新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曹团结 梁艳 +3 位作者 陈建玉 俞拙非 于海波 代长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65-67,90,共4页
介绍了一种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通道监测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线路两侧差动保护装置按设计的报文帧格式相互通信;计算并存储每一帧报文传送的通道延时;根据判据不等式判断通道延时的稳定性,若通道延时满足判据不等式则判为通道运行不稳定... 介绍了一种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通道监测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线路两侧差动保护装置按设计的报文帧格式相互通信;计算并存储每一帧报文传送的通道延时;根据判据不等式判断通道延时的稳定性,若通道延时满足判据不等式则判为通道运行不稳定,闭锁保护功能。该方法通过实时监测通道延时跃变,较好地避开了路由转换中的风险,充分考虑到在通道路由切换的过程中保证差动保护的可靠性,消除保护装置误动作的事故。判据针对的是通道延时跃变时间而非通道延时本身,对不同延时的通道具有自适应性,兼顾了高可靠性和高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差动保护 通道延时 跃变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改造防误闭锁处理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裔生 欧繁 +4 位作者 蔡泽祥 华栋 高俊 陈朝恒 陈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5-148,共4页
针对某变电站监控系统改造防误闭锁系统的情况,提出了防误闭锁系统在改造时期的要求、方案及技术要点。新监控系统防误闭锁有监控闭锁逻辑、微机五防闭锁、电气闭锁和同一机构内的接地刀闸机械闭锁4个部分。新监控系统的每个间隔都装有... 针对某变电站监控系统改造防误闭锁系统的情况,提出了防误闭锁系统在改造时期的要求、方案及技术要点。新监控系统防误闭锁有监控闭锁逻辑、微机五防闭锁、电气闭锁和同一机构内的接地刀闸机械闭锁4个部分。新监控系统的每个间隔都装有测控装置,负责对其间隔的断路器、刀闸和接地刀闸及其相关电流/电压进行控制和测量等功能。论述了改造期间原防误闭锁修复的闭锁条件、形式和方法。所提出的防误闭锁处理方案已经对变电站监控系统顺利完成了改造,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系统 变电站 微机五防 系统改造 防误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差动保护插值法数据同步的实现 被引量:11
9
作者 曹团结 徐建松 +3 位作者 尹项根 陈建玉 俞拙非 于海波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34-137,共4页
采用插值法实现光纤差动保护数据同步,理论上正确可行,简单可靠,方法误差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即使在较低的采样率下也可以满足精度要求。本文介绍了该新方法在保护装置中的实现情况。装置用DSP作为纵联光纤通信与保护功能的主处理器,满... 采用插值法实现光纤差动保护数据同步,理论上正确可行,简单可靠,方法误差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即使在较低的采样率下也可以满足精度要求。本文介绍了该新方法在保护装置中的实现情况。装置用DSP作为纵联光纤通信与保护功能的主处理器,满足较大计算量的要求,纵联光纤通信接口基于单片FPGA设计,通信协议采用插值法数据同步设计的HDLC协议帧。该装置已研制成功并已通过了电力部门的各项检测检验,进入了工程应用阶段。该型装置从实践上证明了插值法数据同步的正确性、可行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值 数据同步 光纤通信 差动保护 数字信号处理器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 kV变电站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书燕 黄飙 +1 位作者 陈永华 李永国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87-89,共3页
对某110kV变电站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分析了在单相接地故障情况下,主变高压侧出现三相电流幅值基本相等、相位基本一致的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更好地完善变压器保护的运行和维护。
关键词 变压器 差动保护 零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值班变电站数字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徐颖秦 沈艳霞 张业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2,65,共5页
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数字视频技术,针对陕西澄合电网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变电站数字视频远程图像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以太网数据通信,采用TCP/IP协议和2M组网技术,能全面、直观、及时地了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各类数... 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数字视频技术,针对陕西澄合电网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变电站数字视频远程图像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以太网数据通信,采用TCP/IP协议和2M组网技术,能全面、直观、及时地了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各类数据信息和设备运行工况,快捷、准确地捕捉各类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图像和现场安全保卫情况,更高效地实现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和遥视的综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远程监控 数字视频 网络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分析与讨论 被引量:17
12
作者 金韬 唐涛 +2 位作者 阙连元 付斌杰 江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69-72,共4页
从技术与工程角度,以苏州供电局110/20kV中新变引进西门子公司LSA67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为例,分析并讨论了该系统的结构规范、硬件配置及运行情况;并就RTU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关系,分散式与集中式的概念,数据传输规... 从技术与工程角度,以苏州供电局110/20kV中新变引进西门子公司LSA67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为例,分析并讨论了该系统的结构规范、硬件配置及运行情况;并就RTU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关系,分散式与集中式的概念,数据传输规约标准化及远方修改定值几方面表明作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分散变电所 变电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门子7U系列微机保护装置的原理分析及在发变组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丁网林 骆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43,51,共4页
介绍了西门子 7U微机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的基本功能 ,对西门子 7U发变组保护的原理 :差动保护 ,失磁保护 ,定子一点接地和转子一点接地保护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型发变组保护提出了 7U的配置方案。
关键词 微机保护装置 发电机组 变压器组 TU系列 差动保护 继电保护 西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功能应用于线路保护测控单元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书燕 程利军 +1 位作者 刘维锋 曹团结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3-76,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在实现同期功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在断路器合闸时既有差频并网又有同频并网的可能。在线路保护测控单元中,除满足基本保护测控功能外,又增加了手合、遥合同期功能。从装置硬件构成、测频功能实现、...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在实现同期功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在断路器合闸时既有差频并网又有同频并网的可能。在线路保护测控单元中,除满足基本保护测控功能外,又增加了手合、遥合同期功能。从装置硬件构成、测频功能实现、与自动化系统接口问题等几方面介绍了装置同期功能的实现。动模实验及现场运行证明,装置中的同期功能完全能适应非调频调压控制的发电厂和变电所的断路器合闸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频同期 差频同期 同期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厂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69
15
作者 唐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2-97,共6页
回顾了中国厂站自动化技术从远动、监控到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上述3个主要发展阶段的技术特征。对该领域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做出预期和探讨,即:①智能电子装置(IED)、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加速了厂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回顾了中国厂站自动化技术从远动、监控到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上述3个主要发展阶段的技术特征。对该领域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做出预期和探讨,即:①智能电子装置(IED)、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加速了厂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②数字式视频图像监视技术有可能逐步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③电气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将会融入该领域之中;④光电互感器的研究与应用将会给厂站自动化技术带来新的变革;⑤电能质量的在线监测将会丰富该领域的发展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站自动化技术 远动 监控 智能电子装置 现场总线 工业以太网 光电互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保护装置的采样数据信箱式传送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团结 代长振 +1 位作者 韦芬卿 谢黎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年第11期30-32,共3页
分析比较了数字化保护装置与传统保护装置在采样数据获取机制上的不同,进而提出了一种信箱式采样数据传送机制。信箱式采样数据传送机制使得数字保护CPU程序的运行模式与传统保护程序基本相同,可最大程度继承原有传统保护程序。采用这... 分析比较了数字化保护装置与传统保护装置在采样数据获取机制上的不同,进而提出了一种信箱式采样数据传送机制。信箱式采样数据传送机制使得数字保护CPU程序的运行模式与传统保护程序基本相同,可最大程度继承原有传统保护程序。采用这种机制以最小的延时的代价维持了传统保护的程序执行方式不变,程序的改动工作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保护 数据传送 信箱式传送机制 CPU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联保护光纤通道模拟方法与实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团结 代长振 +2 位作者 鞠达 陈曦 俞拙非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8年第12期74-77,共4页
介绍了研制的线路纵差保护光纤通道模拟装置,该装置可以模拟光纤通道实际传输中主要的3种损伤:通道延时、通道误码和通道中断,为检查继电保护设备在通信通道的各种传输损伤下的工作情况和指标测试提供了方便灵活的手段,解决了光差保护... 介绍了研制的线路纵差保护光纤通道模拟装置,该装置可以模拟光纤通道实际传输中主要的3种损伤:通道延时、通道误码和通道中断,为检查继电保护设备在通信通道的各种传输损伤下的工作情况和指标测试提供了方便灵活的手段,解决了光差保护在开发、检测、试验中缺乏对通道性能考核手段的难题。该模拟装置已研制成功,并应用于某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的开发与测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差动保护 通道延时 通道误码 通道中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耦器件瞬态饱和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0
18
作者 蔡敏 程利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2-75,共4页
提出在快速瞬变扰动的作用下,光耦器件将产生瞬时饱和现象。指出瞬变扰动从直流电源、交流电流、电压端口施加时,即使开关量输入没有任何信号,光耦器件的输出也一直存在电平跌落、再恢复的过程,该过程伴随着每一个瞬变脉冲,相当于光耦... 提出在快速瞬变扰动的作用下,光耦器件将产生瞬时饱和现象。指出瞬变扰动从直流电源、交流电流、电压端口施加时,即使开关量输入没有任何信号,光耦器件的输出也一直存在电平跌落、再恢复的过程,该过程伴随着每一个瞬变脉冲,相当于光耦器件已经导通,影响开关量输入的正确性。光耦器件用于串行口、开关量输出等回路时也存在上述现象。因此认为光耦器件瞬时饱和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微机保护装置影响较大,同时提出基于硬件、软件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保护 瞬态饱和 光耦器件 快速瞬变脉冲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式保护新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乃正 丁网林 骆健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7-69,共3页
数字技术引入继电保护领域,使继电保护装置在硬件和软件上有了显著提高,扩展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功能,也为实现继电保护新的原理提供了新的可能。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式保护技术中的人机工程技术、可编程逻辑技术和继... 数字技术引入继电保护领域,使继电保护装置在硬件和软件上有了显著提高,扩展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功能,也为实现继电保护新的原理提供了新的可能。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式保护技术中的人机工程技术、可编程逻辑技术和继电保护新原理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出现更多更好的保护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式保护 继电保护调试软件 可编程逻辑 工频突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总线网络的坑口电网监控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颖秦 沈艳霞 +1 位作者 潘丰 张业发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0期2732-2735,共4页
为了较好地解决坑口电网中各类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信息融合和全方位监控,提高通信的可靠性问题,结合韩城矿务局煤矿电网的实际,提出了一种基于WorldFIP Bus/Internet新技术的坑口电网监控系统,分析了WorldFIP总线的技术优势,设计出了监控... 为了较好地解决坑口电网中各类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信息融合和全方位监控,提高通信的可靠性问题,结合韩城矿务局煤矿电网的实际,提出了一种基于WorldFIP Bus/Internet新技术的坑口电网监控系统,分析了WorldFIP总线的技术优势,设计出了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图,阐述了系统功能、数据通信和软件设计。该系统层次清晰,通信灵活,组态方便,具有可操作性,特别适合于环境较差的煤矿小电网实现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FIP总线 坑口电网监控 数据通信 软件设计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