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龟鹿二仙胶在骨质疏松症领域研究进展及其现代应用迷思 被引量:7
1
作者 司誉豪 马勇 +11 位作者 许奇 李绍烁 郭杨 潘娅岚 王礼宁 刘孟敏 孙杰 涂鹏程 吴承杰 杨光露 王建伟 尹恒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00-1404,共5页
目前尚无补肾名方龟鹿二仙胶在骨质疏松症领域的系统性总结。本研究整理和分析龟鹿二仙胶相关文献,临床研究发现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骨密度,减轻全身骨痛。基础研究认为龟鹿二仙胶能够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骨代谢指标,且作用机制... 目前尚无补肾名方龟鹿二仙胶在骨质疏松症领域的系统性总结。本研究整理和分析龟鹿二仙胶相关文献,临床研究发现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骨密度,减轻全身骨痛。基础研究认为龟鹿二仙胶能够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骨代谢指标,且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然而现有研究存在研究数量少、临证应用方法迥异、细胞干预方式争议的问题,对进一步应用龟鹿二仙胶治疗骨质疏松症造成了阻碍,亟待将来研究重点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鹿二仙胶 骨质疏松症 临床应用 基础实验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司誉豪 郭杨 马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23-928,共6页
本文将近三年骨质疏松症的靶向治疗药物及靶点的研究进行综述,按其作用机制分为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类、增强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受体活性类、调节蛋白质类靶点类等,并介绍新发现的靶点及研究进展。ALP是成骨细胞的一种外酶,它的表达活性是... 本文将近三年骨质疏松症的靶向治疗药物及靶点的研究进行综述,按其作用机制分为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类、增强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受体活性类、调节蛋白质类靶点类等,并介绍新发现的靶点及研究进展。ALP是成骨细胞的一种外酶,它的表达活性是成骨细胞分化的一个明显特征,增强ALP活性能够增强成骨细胞的分化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研究发现,GPR30、GPR40和GPR120等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受体在治疗骨质疏松中具有重要作用。调节蛋白质类靶点的蛋白酶K抑制剂在抑制破骨细胞的同时并未抑制新骨形成,甚至在某些骨皮质表面还促进了骨形成。除此之外,还有6种新发现的靶点,分别是大麻CB2受体和TRPV1受体、涎免凝集素(Siglec-15)、DMT1基因、内质网(ER)应激诱导的破骨细胞生成的信号通路以及类视黄醇X受体(RXR)。治疗骨质疏松靶向药物及靶点的研究进展令人瞩目,这将大大推进新靶向药物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靶向药物 靶点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药物促透作用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礼宁 郭杨 +2 位作者 郑苏阳 周龙云 马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238-2240,共3页
超声药物促透(ultrasound.mediatedtransdermaldrugdelivery,UTDD),又称超声促透、超声促渗,是利用超声促进药物经皮肤或黏膜吸收以达到治疗效果的给药方法。其不仅能避免口服给药中肝脏的“首过效应”.与注射给药相比还具有非... 超声药物促透(ultrasound.mediatedtransdermaldrugdelivery,UTDD),又称超声促透、超声促渗,是利用超声促进药物经皮肤或黏膜吸收以达到治疗效果的给药方法。其不仅能避免口服给药中肝脏的“首过效应”.与注射给药相比还具有非侵入性等优点。该方法作为经皮给药系统中的一种物理促透方法,因其具备良好的促透效果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超声促透作用机制及应用进行综合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促透 促透作用 药物 应用 经皮给药系统 给药方法 治疗效果 非侵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