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伴慢性盆腔放射病患者的肛管直肠功能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勇 黄雨桦 +5 位作者 王静 姚丹华 王剑 蔡忠良 毛琦 李幼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盆腔放射病(pelvic radiation disease,PRD)为放疗后盆腔内多器官、多部位损伤,患者在病变小肠切除术后存在便频、便失禁等症状。直肠在盆腔放疗中是最易受放射性损伤的部位,目前针对PRD患者肛管直肠功能的研究尚不充分。文中主要... 目的盆腔放射病(pelvic radiation disease,PRD)为放疗后盆腔内多器官、多部位损伤,患者在病变小肠切除术后存在便频、便失禁等症状。直肠在盆腔放疗中是最易受放射性损伤的部位,目前针对PRD患者肛管直肠功能的研究尚不充分。文中主要了解宫颈癌伴慢性PRD患者的肛管直肠功能,并为PRD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住院患者,分别纳入需行小肠切除术的宫颈癌伴PR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者来自门诊体检人群。在排除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及便秘、盆底失迟缓等消化系统疾病后分别入PRD组(n=20)和对照组(n=20),根据年龄进行配对。所有受试者均完成肠镜、肛门测压。根据肠镜结果评估放射性直肠黏膜损伤程度,比较2组间肛管直肠测压结果。结果研究所纳入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无直肠狭窄、梗阻。PRD组的肛管静息压为(47.23±9.08)mm Hg,与对照组[(58.25±9.24)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最大收缩压PRD组为(75.92±30.15)mm Hg,与对照组[(146.50±18.76)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肛管舒张压PRD组为(23.30±12.49)mm Hg,与对照组[(39.10±9.99)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排便压PRD组为(22.85±16,69)mm Hg,与对照组[(50.90±9.14)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最大耐受量PRD组为(112.85±51.34)m L,与对照组[(173.50±48.15)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在直肠初始阈值(P=0.416),直肠排便感觉阈值(P=0.161);括约肌功能长度(P=0.313)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伴PRD患者因放疗致其肛门内外括约肌功能受损,直肠最大耐受容量减少。肠道手术前需评估其肛管直肠的神经与肌肉功能,以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从而最大程度改善PRD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放射病 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损伤 直肠肛门测压 内镜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