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脂必泰对冠心病脂质代谢及斑块稳态临床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夏玉东
顾婷婷
+3 位作者
顾月星
宋峻
王杰
李林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44-1547,共4页
目的:临床观察脂必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脂质代谢及斑块稳定性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4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脂必泰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脂必泰胶囊,分别在第3、6个月时对比治...
目的:临床观察脂必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脂质代谢及斑块稳定性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4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脂必泰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脂必泰胶囊,分别在第3、6个月时对比治疗前后脂质代谢、斑块稳态因素差异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脂必泰组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且脂必泰组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肝损伤。结论:脂必泰参与冠心病药物规范治疗能明显改善冠心病脂质代谢,有利于维持斑块稳定状态,且不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必泰
冠心病
脂质代谢
斑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LC-MS技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俞鹏
杨哲君
+3 位作者
石瑞洁
孙伟新
陈晓虎
沈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2期1694-1703,共10页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分,筛选潜在的差异性标志物,探讨可能的生物学机制,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UA和AMI患者的血浆样本,获取一般信息,运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代谢物...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分,筛选潜在的差异性标志物,探讨可能的生物学机制,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UA和AMI患者的血浆样本,获取一般信息,运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代谢物。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正交化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并结合单变量统计分析,进一步确定显著差异代谢物及其通路。结果:共纳入UA组33例、AMI组47例样本进行检测,发现UA与AMI的显著差异代谢物54种,代谢通路共20条。泮托拉唑、乙酰左旋肉碱、棕榈酰乙醇酰胺、甜菜碱、辛酸、胆红素、组氨酸、油酸、枸橼酸盐、香草醛等代谢物可作为鉴别二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涉及的通路包括ABC转运蛋白、氨酰-tRNA生物合成、癌症的中心碳代谢等。结论:UA与AMI的血浆代谢组分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组学相关研究对探求其生物学本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QRS-V_(HIS)和QRS-V_(RVA)间期在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中的价值
3
作者
夏玉东
程典
+8 位作者
杨兵
张凤祥
陈红武
居维竹
杨刚
顾凯
郦明芳
曹克将
陈明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6-1409,共4页
目的:评估QRS-V_(HIS)和QRS-V_(RVA)间期在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中的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6月—12月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流出道室性早搏的16例患者,术中放置标测导管于希氏束(HIS)区域及右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
目的:评估QRS-V_(HIS)和QRS-V_(RVA)间期在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中的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6月—12月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流出道室性早搏的16例患者,术中放置标测导管于希氏束(HIS)区域及右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在电解剖标测系统和影像指引下行流出道多个部位起搏,同步记录体表12导联心电图、HIS和RVA腔内电图,分别测量QRS-V_(HIS)和QRS-V_(RVA)间期。结果:16例患者共获得139个起搏点,分为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组94个和主动脉窦(aortic sinus cusp,ASC)组45个,RVOT组QRS-V_(HIS)间期显著大于ASC组[(42.98±14.83)ms vs.(19.66±16.14)ms,P<0.001],而两组QRS-V_(RVA)间期则无显著性差异。ROC曲线显示QRS-V_(HIS)间期的曲线下面积(AUC=0.860)显著大于QRS-V_(RVA)间期(AUC=0.626),QRS-V_(HIS)间期≤36.4 ms预测ASC起源的敏感性为67.1%、特异性为85.0%,QRS-V_(RVA)间期≥57.4 ms预测ASC起源的敏感性为54.3%、特异性为72.0%。结论 :QRS-V_(HIS)间期可作为一种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道
室性早搏
起搏标测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脂必泰对冠心病脂质代谢及斑块稳态临床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夏玉东
顾婷婷
顾月星
宋峻
王杰
李林静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心内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44-1547,共4页
基金
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YK2017038)
文摘
目的:临床观察脂必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脂质代谢及斑块稳定性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4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脂必泰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脂必泰胶囊,分别在第3、6个月时对比治疗前后脂质代谢、斑块稳态因素差异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脂必泰组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且脂必泰组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肝损伤。结论:脂必泰参与冠心病药物规范治疗能明显改善冠心病脂质代谢,有利于维持斑块稳定状态,且不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关键词
脂必泰
冠心病
脂质代谢
斑块稳定性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LC-MS技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俞鹏
杨哲君
石瑞洁
孙伟新
陈晓虎
沈乐
机构
江苏省
中医院
心
血管科
南京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心内科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2期1694-170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824)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SLJ0204)
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科研项目(BRA2020386)。
文摘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分,筛选潜在的差异性标志物,探讨可能的生物学机制,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UA和AMI患者的血浆样本,获取一般信息,运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代谢物。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正交化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并结合单变量统计分析,进一步确定显著差异代谢物及其通路。结果:共纳入UA组33例、AMI组47例样本进行检测,发现UA与AMI的显著差异代谢物54种,代谢通路共20条。泮托拉唑、乙酰左旋肉碱、棕榈酰乙醇酰胺、甜菜碱、辛酸、胆红素、组氨酸、油酸、枸橼酸盐、香草醛等代谢物可作为鉴别二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涉及的通路包括ABC转运蛋白、氨酰-tRNA生物合成、癌症的中心碳代谢等。结论:UA与AMI的血浆代谢组分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组学相关研究对探求其生物学本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Key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Unstable angin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abolomics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QRS-V_(HIS)和QRS-V_(RVA)间期在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中的价值
3
作者
夏玉东
程典
杨兵
张凤祥
陈红武
居维竹
杨刚
顾凯
郦明芳
曹克将
陈明龙
机构
南京
医科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心
内科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心内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6-140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158)
文摘
目的:评估QRS-V_(HIS)和QRS-V_(RVA)间期在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中的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6月—12月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流出道室性早搏的16例患者,术中放置标测导管于希氏束(HIS)区域及右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在电解剖标测系统和影像指引下行流出道多个部位起搏,同步记录体表12导联心电图、HIS和RVA腔内电图,分别测量QRS-V_(HIS)和QRS-V_(RVA)间期。结果:16例患者共获得139个起搏点,分为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组94个和主动脉窦(aortic sinus cusp,ASC)组45个,RVOT组QRS-V_(HIS)间期显著大于ASC组[(42.98±14.83)ms vs.(19.66±16.14)ms,P<0.001],而两组QRS-V_(RVA)间期则无显著性差异。ROC曲线显示QRS-V_(HIS)间期的曲线下面积(AUC=0.860)显著大于QRS-V_(RVA)间期(AUC=0.626),QRS-V_(HIS)间期≤36.4 ms预测ASC起源的敏感性为67.1%、特异性为85.0%,QRS-V_(RVA)间期≥57.4 ms预测ASC起源的敏感性为54.3%、特异性为72.0%。结论 :QRS-V_(HIS)间期可作为一种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的新方法。
关键词
流出道
室性早搏
起搏标测
射频消融
Keywords
outflow tract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pace mapping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脂必泰对冠心病脂质代谢及斑块稳态临床指标的影响
夏玉东
顾婷婷
顾月星
宋峻
王杰
李林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LC-MS技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代谢组学研究
俞鹏
杨哲君
石瑞洁
孙伟新
陈晓虎
沈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QRS-V_(HIS)和QRS-V_(RVA)间期在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中的价值
夏玉东
程典
杨兵
张凤祥
陈红武
居维竹
杨刚
顾凯
郦明芳
曹克将
陈明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