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方位MRI影像组学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晓俞 杨筠 +3 位作者 刘学焕 包翠萍 董龙春 刘筠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6,共9页
目的:采用MRI影像组学方法,提取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病灶影像组学特征,并联合临床及常规影像特征构建预测模型,探讨模型对新辅助放化疗(nCRT)疗效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LARC患者nCRT前的临床及影像资料。LARC患者在nCRT后... 目的:采用MRI影像组学方法,提取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病灶影像组学特征,并联合临床及常规影像特征构建预测模型,探讨模型对新辅助放化疗(nCRT)疗效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LARC患者nCRT前的临床及影像资料。LARC患者在nCRT后6~8周行全系膜切除术(TME),并评估肿瘤病理退缩分级(TRG)。按疗效分为nCRT反应良好组(TRG0~1级)和反应不良组(TRG2~3级),按照1:1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手动勾画T 2WI序列横轴面(TRA)、矢状面(SAG)及冠状面(COR)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ASSO回归筛选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筛选nCRT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校正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估,并使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209例患者中nCRT反应良好组61例,反应不良组148例。T 2WI序列横轴面、矢状面、冠状面图像各提取379个影像组学特征,ICC为0.9的特征中TRA 96个,SAG 88个,COR 91个。LASSO回归筛选的特征中TRA 4个,SAG 5个,COR 2个,联合图像(COM)7个。TRA、SAG、COR、COM等四个影像组学标签模型预测nCRT疗效的AUC值分别为0.637、0.682、0.619、0.731。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表明COM影像组学标签、升高的CEA(>3.4 ng/mL)和壁外血管侵犯(EMVI)是nCRT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三者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预测nCRT疗效的AUC值为0.811,模型得到了很好的内部验证,校准度较高,临床决策曲线显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联合T 2WI序列横轴面、矢状面、冠状面图像构建的多方位影像组学标签可以在治疗前对LARC患者nCRT疗效进行预测,联合升高的CEA(>3.4 ngmL)、EMVI、COM影像组学标签等构建的模型,其预测效能进一步提高,可以辅助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实现最大治疗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STAT3信号通路研究甘草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浩 徐速 +6 位作者 颜帅 陈丙学 张波 卢芩 孙晖 周星鑫 曾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7-632,共6页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疗效和IL-6/STAT3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的调节作用,以揭示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甘草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6组。以TNBS...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疗效和IL-6/STAT3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的调节作用,以揭示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甘草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6组。以TNBS/乙醇法造模后分别以生理盐水、美沙拉嗪及甘草泻心汤各剂量灌胃。14d后检测血清ALT、AST、BUN及Cr含量,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结构改变,免疫组化分析结肠组织IL-6、STAT3及磷酸化STAT3的蛋白表达,以qPCR法检测结肠组织IL-6及STAT3的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ST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ALT、BUN、Cr无明显变化(P>0.05),结肠组织病理评分明显增加(P<0.01),结肠组织IL-6和STAT3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且STAT3活化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甘草泻心汤各剂量组血清AST含量明显降低(P<0.01),美沙拉嗪组及甘草泻心汤中剂量组结肠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肠组织IL-6、STAT3和磷酸化STAT3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IL-6和STAT3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甘草泻心汤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病理结构改变,尤以中剂量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结肠组织中IL-6水平,抑制IL-6/STAT3信号转导通路,降低STAT3表达与活化有关。甘草泻心汤对TNBS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甘草泻心汤 白介素-6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苡术汤联合替吉奥与奥沙利铂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和临床受益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建林 陆为民 徐丹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2325-2327,共3页
目的:探讨参芪苡术汤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对临床受益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替吉奥[80mg/(m^2·d)]+奥沙利铂[130mg/m^2]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参芪苡术汤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对临床受益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替吉奥[80mg/(m^2·d)]+奥沙利铂[130mg/m^2]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用参芪苡术汤。观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两组治疗前后临床受益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客观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1.29%、84.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9%、74.19%(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及综合受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周围神经毒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苡术汤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能够提高近期疗效并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晚期 参芪苡术汤 替吉奥 奥沙利铂 近期疗效 临床受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阳理论探讨儿童多动症的病机 被引量:13
4
作者 顾国祥 韩新民 +1 位作者 袁海霞 周荣易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512-514,共3页
阴阳理论是中医重要的理论基础,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可以概括为阴阳失衡,而恢复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总则。儿童多动症,是儿科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病机是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失调。作者在对中医阴阳理论及多动症理论研... 阴阳理论是中医重要的理论基础,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可以概括为阴阳失衡,而恢复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总则。儿童多动症,是儿科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病机是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失调。作者在对中医阴阳理论及多动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心-肝-肾-脑轴"病机假说,同时指出"心-肝-肾-脑轴"的物质基础是精血,为临床辨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理论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病机 心-肝-肾-脑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庆琪从肝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被引量:16
5
作者 朱勇 杨凯 +3 位作者 曾波 王小龙 郭宏志 曾庆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490-491,共2页
从辨治理论基础、分型论治(肝郁气滞、肝经湿热、瘀阻肝络、寒凝肝脉、肝肾亏虚、心肝血虚)、验案举例等方面分析介绍曾庆琪教授从肝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经验,为广大男科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辨证论治 曾庆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切诊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勇 刘正建 +2 位作者 曾庆琪 杨凯 施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253-2254,共2页
肛门指诊是男科临床诊疗中最常用的诊疗方法之一,其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作者将其用于指导中医辨证施治的前列腺指诊称为前列腺切诊。文章主要介绍前列腺切诊的注意事项、正常征象以及前列腺疾病常见中医证型的前列腺切... 肛门指诊是男科临床诊疗中最常用的诊疗方法之一,其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作者将其用于指导中医辨证施治的前列腺指诊称为前列腺切诊。文章主要介绍前列腺切诊的注意事项、正常征象以及前列腺疾病常见中医证型的前列腺切诊的特点,以丰富发展前列腺疾病的中医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诊 辨证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棱丸方对肠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徐速 曾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5-127,I0002,共4页
目的:研究三棱丸(Sparganii Pill S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间质化肠上皮细胞(IEC-6)钙黏蛋白E(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及其对IEC-... 目的:研究三棱丸(Sparganii Pill S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间质化肠上皮细胞(IEC-6)钙黏蛋白E(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及其对IEC-6细胞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IEC-6细胞为研究对象,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高、中、低剂量的SP及罗格列酮含药血清作用后的PPARγ、Smad2/3及p-Smad3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E-cadherin、α-SMA mRNA的表达,观察SP及罗格列酮对PPARγ、pSmad3入核水平的影响。结果:与10%正常大鼠血清组比较,SP含药血清组能够抑制α-SMA mRNA表达水平;提高E-cadherin、PPARγ,降低pSmad3、α-SMA的蛋白表达,尤以20%SP含药血清组作用明显;10%SP含药血清组促进PPARγ入核,抑制pSmad3的入核。结论:在体外,SP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途径转导IEC-6细胞EMT的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丸 肠上皮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TGFβ1/Smads PPAR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乃庚辨治小儿脾胃疾病经验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袁洋 陈光明 +3 位作者 徐玲 穆桂萍 张妍 许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31-35,共5页
李乃庚教授从事幼科50余载,在辨治小儿脾胃疾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小儿常恣食肥甘厚味,李老认为厚味负重易伤阴,尤其易引起脾、胃阴不足而致病;小儿食积日久或过食肥甘易生胃肠瘀热滋生他病。李老治疗小儿脾胃疾病时用药常立... 李乃庚教授从事幼科50余载,在辨治小儿脾胃疾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小儿常恣食肥甘厚味,李老认为厚味负重易伤阴,尤其易引起脾、胃阴不足而致病;小儿食积日久或过食肥甘易生胃肠瘀热滋生他病。李老治疗小儿脾胃疾病时用药常立足于祛邪,其中下法、消法为常用之法;消积擅用莪术、大黄两药,旨在通腑,使邪有出路,在临证时根据大黄不同炮制之药效选择使用,将大黄分大、中、小三个不同用量,大黄大剂量以攻为主,小剂量以补为主。李老认为诸疳皆因脾胃病所起,故治疗以健运脾胃为大法,饮食调养时顾护脾胃;治疗小儿脾胃疾病时方法多种多样,擅用外治疗法,法简而效宏。李老认为小儿常存"气阴不足",其病因有空调饮冷、过食肥甘、滥用抗生素及激素等,临证擅用"护阳益阴法"治疗小儿脾胃病。该文总结了李乃庚教授辨治小儿脾胃疾病临证经验,浅析了李乃庚教授"护阳益阴理论""胃肠瘀热理论"等学术思想。附典型医案1例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脾胃疾病 治疗 名医经验 李乃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3”阜宁龙卷风事故批量伤员的急救护理和组织管理 被引量:9
9
作者 徐芹 陶国斌 +1 位作者 蒋会琴 王晓凤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 :总结"6·23"阜宁龙卷风事故中批量伤员的急救护理流程和组织管理体会。方法 :紧急启动预案,调配人员待命,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合理调整急诊科区域功能,人员分组定岗,医护协作。结果 :批量伤员得到快速有效的检伤分... 目的 :总结"6·23"阜宁龙卷风事故中批量伤员的急救护理流程和组织管理体会。方法 :紧急启动预案,调配人员待命,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合理调整急诊科区域功能,人员分组定岗,医护协作。结果 :批量伤员得到快速有效的检伤分诊、急救护理和安全转运。结论 :有效的组织管理是应对突发事故的关键,护士的应急能力关系到抢救治疗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风事故 组织管理 急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技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俞鹏 杨哲君 +3 位作者 石瑞洁 孙伟新 陈晓虎 沈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2期1694-1703,共10页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分,筛选潜在的差异性标志物,探讨可能的生物学机制,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UA和AMI患者的血浆样本,获取一般信息,运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代谢物...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分,筛选潜在的差异性标志物,探讨可能的生物学机制,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UA和AMI患者的血浆样本,获取一般信息,运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代谢物。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正交化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并结合单变量统计分析,进一步确定显著差异代谢物及其通路。结果:共纳入UA组33例、AMI组47例样本进行检测,发现UA与AMI的显著差异代谢物54种,代谢通路共20条。泮托拉唑、乙酰左旋肉碱、棕榈酰乙醇酰胺、甜菜碱、辛酸、胆红素、组氨酸、油酸、枸橼酸盐、香草醛等代谢物可作为鉴别二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涉及的通路包括ABC转运蛋白、氨酰-tRNA生物合成、癌症的中心碳代谢等。结论:UA与AMI的血浆代谢组分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组学相关研究对探求其生物学本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连朴饮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口周痤疮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平 李嘉琪 +6 位作者 刘雪峰 潘广涛 丁辛 吕文亮 刘菏婧 许鹏 王从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839-1846,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口周痤疮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工具,获得止嗽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成分、核心靶点和信号通路。采用Hp菌液灌服法联合皮内注射痤疮丙酸...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口周痤疮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工具,获得止嗽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成分、核心靶点和信号通路。采用Hp菌液灌服法联合皮内注射痤疮丙酸杆菌构建Hp阳性口周痤疮小鼠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小鼠口周皮肤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口周皮肤组织中NOD1、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κB蛋白表达。结果:筛选得到连朴饮关键靶点42个,主要涉及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1)等;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共477个生物过程;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有102条通路。动物实验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口周皮肤组织中NOD1、TLR4、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连朴饮加减方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口周皮肤组织中NOD1、TLR4、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连朴饮治疗Hp阳性痤疮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朴饮 网络药理学 口周痤疮 幽门螺杆菌 炎症 中西医结合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电刺激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预防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李敏 柏亚妹 刘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2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预防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充气加压等常规护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预防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充气加压等常规护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穴位电刺激。连续10d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及股总静脉血流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穴位电刺激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可有效预防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穴位电刺激 间歇性充气加压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必泰对冠心病脂质代谢及斑块稳态临床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夏玉东 顾婷婷 +3 位作者 顾月星 宋峻 王杰 李林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44-1547,共4页
目的:临床观察脂必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脂质代谢及斑块稳定性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4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脂必泰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脂必泰胶囊,分别在第3、6个月时对比治... 目的:临床观察脂必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脂质代谢及斑块稳定性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4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脂必泰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脂必泰胶囊,分别在第3、6个月时对比治疗前后脂质代谢、斑块稳态因素差异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脂必泰组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且脂必泰组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肝损伤。结论:脂必泰参与冠心病药物规范治疗能明显改善冠心病脂质代谢,有利于维持斑块稳定状态,且不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必泰 冠心病 脂质代谢 斑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花漱口剂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董红娣 程友桂 +7 位作者 陈红霞 杨金芹 柏榕榕 尹真真 刘璐 王京京 周文标 朱红林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4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探讨双花漱口剂用于口腔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危重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4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双花漱口剂,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分别给予口腔擦... [目的]探讨双花漱口剂用于口腔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危重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4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双花漱口剂,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分别给予口腔擦拭加冲洗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每日3次。两组病人分别于实施口腔护理第2天、第4天、第6天、第8天07:00未进行口腔护理前,进行口腔评估,从口臭、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及VAP发生4个方面来评价其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花漱口剂用于经口气管插管危重症病人的口腔护理,可提高口腔护理质量,预防V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双花漱口剂 口腔护理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RSF模型及边缘检测LOG算子的图像分割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文杰 夏海英 刘超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02,共5页
针对强度不均的图像,采用可变区域拟合能量模型(RSF)进行分割效果较好,但这取决于初始轮廓的位置,初始轮廓选择不好,直接导致分割结果出错。文中提出了一种将自适应可变区域拟合(Adaptive RSF)能量和优化的二阶微分边缘检测算子(LOG)结... 针对强度不均的图像,采用可变区域拟合能量模型(RSF)进行分割效果较好,但这取决于初始轮廓的位置,初始轮廓选择不好,直接导致分割结果出错。文中提出了一种将自适应可变区域拟合(Adaptive RSF)能量和优化的二阶微分边缘检测算子(LOG)结合的活动轮廓模型,进行图像分割。首先,计算闭合曲线内外信息熵,使其RSF模型自适应调整权值;其次,提出一个能量泛函优化LOG项,它可以平滑同质区域,同时增强边缘信息;然后,将优化后的LOG能量项与ARSF能量项结合起来,利用局部区域信息将曲线驱动到边界,在LOG项的加入下,实现了初始轮廓的自由设定,实现轮廓精确提取;最后,通过单个细胞图像进行实验,证明该模型不仅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而且具有更高的分割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图像 自适应RSF模型 LOG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晓虎治疗焦虑性失眠经验述要 被引量:2
16
作者 石瑞洁 吴止境 +3 位作者 郭军 孙伟新 俞鹏 陈晓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32-34,共3页
目的总结和提炼陈晓虎治疗焦虑性失眠的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归纳陈晓虎调治焦虑性失眠的用药特点及规律。结果陈晓虎提出,该病的辨证需分虚实,实证以肝阳上亢、痰热内扰、气机郁滞、瘀血阻络多见,宜分别治以平肝、化... 目的总结和提炼陈晓虎治疗焦虑性失眠的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归纳陈晓虎调治焦虑性失眠的用药特点及规律。结果陈晓虎提出,该病的辨证需分虚实,实证以肝阳上亢、痰热内扰、气机郁滞、瘀血阻络多见,宜分别治以平肝、化痰、行气、活血;虚证以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多见,宜治以健脾养心、滋阴降火。结论陈晓虎认为,焦虑性失眠主要责之心、肝二脏,核心病机乃血虚肝郁。以解郁安神为纲,以养血疏肝为法,疗效肯定,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焦虑 血虚肝郁 陈晓虎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承气汤通过调节TGF-β1/Smad3信号通路减轻大鼠急性肝损伤及全身炎症反应 被引量:10
17
作者 潘广涛 刘宇寒 +3 位作者 周方园 章梦琪 张臻 杨胜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63-669,共7页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盲肠结扎穿刺(cecum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全身炎症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SPF级SD大鼠(Sprague-Dawley rats)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盲肠结扎穿刺(cecum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全身炎症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SPF级SD大鼠(Sprague-Dawley rats)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大承气汤2.5 g/kg组、大承气汤5 g/kg组、大承气汤10 g/kg组5个小组,每组6只(n=6)。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的变化;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观察大鼠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的蛋白表达差异;最后运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TGF-β1和Smad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肝功能显著上升(P<0.01),大鼠全身促炎细胞因子分泌显著增加(P<0.0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的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承气汤给药后,肝脏组织病理损伤逐渐减轻,肝功能显著下降(P<0.01),大鼠全身促炎细胞因子分泌明显降低(P<0.0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且呈浓度梯度。结论大承气汤可以对盲肠结扎穿刺诱导的脓毒症相关的急性肝损伤发挥保护作用,改善其肝功能,抑制大鼠全身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TGF-β1/Smad3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炎症 急性肝损伤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TGF-β1/Smad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对肠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翟金海 张佳怡 徐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9-584,共6页
目的研究活化血小板诱导的血管生成对肠微血管内皮细胞(Intes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IMECs)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IMECs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以活化的血小板刺激,观... 目的研究活化血小板诱导的血管生成对肠微血管内皮细胞(Intes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IMECs)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IMECs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以活化的血小板刺激,观察比较加入PI3K/mTOR抑制剂BEZ235前后,IMECs细胞迁移、管腔形成能力的变化来研究活化的血小板对IMECs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相关蛋白及HIF-1α的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纤维化相关因子E-cadherin、α-SMA、Collagen I蛋白表达变化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经培养得到的IMECs经倒置显微镜形态学特征鉴定95%以上为内皮细胞特征。静息血小板加入ADP后,FCM检测P-selectin抗体浓度明显增加(P<0.01),表明活化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加。加入PI3K/mTOR抑制剂BEZ235可显著抑制活化的血小板刺激增强了IMECs的细胞迁移能力、管腔形成的能力(P<0.01)。PI3K/AKT/mTOR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而磷酸化蛋白水平明显受到抑制,HIF-1α、α-SMA、CollagenI的蛋白生成及基因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1),而E-cadherin蛋白生成及基因表达则上调(P<0.01)。结论活化血小板诱导的IMECs细胞EMT的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mTOR/AKT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生成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小板活化 血管生成 上皮间质转化 PI3K/AKT/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RS-V_(HIS)和QRS-V_(RVA)间期在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中的价值
19
作者 夏玉东 程典 +8 位作者 杨兵 张凤祥 陈红武 居维竹 杨刚 顾凯 郦明芳 曹克将 陈明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6-1409,共4页
目的:评估QRS-V_(HIS)和QRS-V_(RVA)间期在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中的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6月—12月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流出道室性早搏的16例患者,术中放置标测导管于希氏束(HIS)区域及右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 目的:评估QRS-V_(HIS)和QRS-V_(RVA)间期在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中的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6月—12月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流出道室性早搏的16例患者,术中放置标测导管于希氏束(HIS)区域及右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在电解剖标测系统和影像指引下行流出道多个部位起搏,同步记录体表12导联心电图、HIS和RVA腔内电图,分别测量QRS-V_(HIS)和QRS-V_(RVA)间期。结果:16例患者共获得139个起搏点,分为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组94个和主动脉窦(aortic sinus cusp,ASC)组45个,RVOT组QRS-V_(HIS)间期显著大于ASC组[(42.98±14.83)ms vs.(19.66±16.14)ms,P<0.001],而两组QRS-V_(RVA)间期则无显著性差异。ROC曲线显示QRS-V_(HIS)间期的曲线下面积(AUC=0.860)显著大于QRS-V_(RVA)间期(AUC=0.626),QRS-V_(HIS)间期≤36.4 ms预测ASC起源的敏感性为67.1%、特异性为85.0%,QRS-V_(RVA)间期≥57.4 ms预测ASC起源的敏感性为54.3%、特异性为72.0%。结论 :QRS-V_(HIS)间期可作为一种鉴别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道 室性早搏 起搏标测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潘广涛 张平 +2 位作者 陈爱莹 刘雪峰 邓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1-525,共5页
中药多糖成分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多聚物,是由醛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是中药成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的活性生物大分子。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指出中药中的多糖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功效,而补益类中药具有“扶正”和“祛邪”双重功效... 中药多糖成分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多聚物,是由醛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是中药成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的活性生物大分子。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指出中药中的多糖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功效,而补益类中药具有“扶正”和“祛邪”双重功效,既可以扶正固本,提高机体免疫力,又可以发挥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功效,更加符合中医治疗胃癌的研究方向和治疗原则。本文通过PubMed、Medline、Cochrane、CNKI、SinoMed、万方、维普等国内外医学类数据库查阅了近20年的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文献中已报道的具有补益功效的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的作用进行总结,旨在为胃癌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临床指导,同时为后续中药多糖的药理活性的研究及健康产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胃癌 机制 研究进展 补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