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肺康复护理结合脐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婷婷 王海兄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5年第3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肺康复护理结合脐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在盐城市中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78例慢阻肺患者开展对照试验,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肺康复护理结合脐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在盐城市中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78例慢阻肺患者开展对照试验,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肺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脐灸,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结果干预2个月后,2组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较干预前延长,肺功能指数均较干预前提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评分、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和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更优,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的肺康复护理结合灸脐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和中医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行为转变理论 肺康复护理 脐灸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联合双轨道互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明 王艳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6期78-80,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联合应用康复训练与双轨道互动护理的效果,评估对患者肺功能等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联合应用康复训练与双轨道互动护理的效果,评估对患者肺功能等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实施康复训练的患者共计43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联合双轨道互动护理的患者共计41例,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估其肺功能、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2组在护理3个月后的最大摄氧量(VO_(2max))、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较护理前增大(P均<0.05),观察组在护理3个月后的VO_(2max)、FVC和FEV1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护理3个月后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均更高(P均<0.05)。2组在护理2周、1个月和3个月后的慢阻肺生活质量量表(CAT)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均<0.05),观察组在护理2周、1个月和3个月后的CAT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双轨道互动护理对于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遵医行为,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 康复训练 双轨道互动护理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海兄 刘明 王婷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85-87,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接受个体化肺康复护理后,其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等发生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接收的106例慢阻肺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接受个体化肺康复护理后,其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等发生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接收的106例慢阻肺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个体化肺康复护理,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包括肺功能指标等)。结果与对照组在出院时的用力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更优(P均<0.05),且2组均优于入院时(P均<0.05)。与对照组在护理3 d、护理7 d及出院时的呼吸困难量表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更低(P均<0.05)。出院时,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呼吸频率慢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的上述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呼吸频率均优于入院时(P均<0.05)。结论个体化肺康复护理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频率,减轻其呼吸困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个体化肺康复护理 肺功能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瘀方药液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脂质泡沫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宋晓龙 潘仁友 +4 位作者 涂冬云 顾月星 宋峻 伍德明 倪其猛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39-44,共6页
目的 探讨胆瘀方药液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s)脂质泡沫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RAECs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胆瘀方低剂量组、胆瘀方中剂量组、胆瘀方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组,除对照组外... 目的 探讨胆瘀方药液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s)脂质泡沫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RAECs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胆瘀方低剂量组、胆瘀方中剂量组、胆瘀方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组,除对照组外,其余五组均灌胃给予200μg/mL的Ox-LDL作用72 h,胆瘀方低、中、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组分别灌胃给予50、100、200μg/L胆瘀方药液及阿托伐他汀300μg/L。各组分组处理后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取分组处理72 h的各组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脂质泡沫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及细胞上清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二羟甲基荧光素氧化荧光反应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蛋白质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RNA相对表达量,Weste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并计算p-JAK2/JAK2、p-STAT3/STAT3。结果 与对照组作用相同时间点比较,模型组OD值均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作用相同时间点比较,胆瘀方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组OD值均升高,胆瘀方中剂量组作用48、72 h的OD值均升高(P均<0.05)。对照组细胞无脂质泡沫化情况,模型组细胞脂质泡沫化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及胆瘀方高、中、低剂量组细胞脂质泡沫化均得到改善,胆瘀方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细胞脂质泡沫化缓解最明显,几乎趋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TNF-α、IL-6、ROS、JAK2 mRNA相对表达量、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p-JAK2/JAK2、p-STAT3/STAT3及上清液MDA表达均升高,上清液SOD表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及胆瘀方高、中、低剂量组细胞TNF-α、IL-6、ROS、JAK2 mRNA相对表达量、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p-JAK2/JAK2、p-STAT3/STAT3及上清液MDA表达均降低,上清液SOD表达均升高,以阿托伐他汀组及胆瘀方高剂量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各组细胞JAK2、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胆瘀方药液可抑制Ox-LDL诱导的RAECs脂质泡沫化,以高剂量胆瘀方药液作用更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及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瘀方 内皮细胞损伤 脂质泡沫化 炎症反应 JAK2/STAT3通路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