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治疗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影响
1
作者 李荣华 徐敏逸 +3 位作者 张建楠 王静 蒋晨浩 蔡靓羽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3-708,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96例,男35例,女61例,年龄≥65岁,BMI 18.5~25.5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电针治疗组(EA组,n...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96例,男35例,女61例,年龄≥65岁,BMI 18.5~25.5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电针治疗组(EA组,n=49)和对照组(C组,n=47)。EA组在围术期施加电针治疗,对照组以假电针治疗。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CAM)于术后1、3、5 d评估POD的发生情况。采用记忆谵妄评估量表(MDAS)评估谵妄程度。分别于术前2 d、术后1、3、5 d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丝轻链蛋白(NfL)浓度。记录术后1、3、5 d NRS疼痛评分。记录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肠道菌群进行分析,ELISA法检测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EA组术后1、3 d POD发生率、MDAS评分、血清IL-6浓度、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3、5 d血清CRP、S100β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3、5 d血清NfL浓度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5 d血清sIgA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在门水平,术后EA组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明显降低,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明显升高(P<0.05);在属水平,术后EA组拟杆菌属、海事成球杆菌属和普拉梭菌属丰度明显升高,埃希氏杆菌属和芽殖菌属丰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老年患者全麻手术POD发生率,减轻其严重程度,术后还可提供有效的持续镇痛效应。电针治疗患者术后肠道相关菌群丰度改变明显,可能是电针治疗的关键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术后谵妄 肠道菌群 脑-肠轴 全身麻醉 髋部骨折手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上神经阻滞对全麻老年患者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蔡靓羽 张建楠 周红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29-1130,共2页
在全麻气管拔管期,由于麻醉性镇痛药、镇静药作用逐渐消退,意识恢复,加上吸痰及拔管等刺激,容易引起剧烈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老年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加明显。减少全麻气管拔管期的应激反应是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措施。本研究... 在全麻气管拔管期,由于麻醉性镇痛药、镇静药作用逐渐消退,意识恢复,加上吸痰及拔管等刺激,容易引起剧烈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老年和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加明显。减少全麻气管拔管期的应激反应是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在气管导管拔管前实施双侧喉上神经阻滞,对抑制气管拔管导致的应激反应收到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喉上神经阻滞 气管拔管期 老年患者 心血管反应 全麻 血流动力学变化 心血管疾病患者 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