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和MRI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晨虎 马东 +3 位作者 孙伟 赵文超 谈瑞生 陈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90-93,103,共5页
目的:研究CT及MRI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69例在我院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2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开展CT和MRI检查,分析不同病变的CT和MRI检查结果之间的差... 目的:研究CT及MRI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69例在我院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2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开展CT和MRI检查,分析不同病变的CT和MRI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良性肿瘤CT检查边界清晰、钙化及囊变检出率高于恶性肿瘤(P<0.05),良性肿瘤体积小于恶性肿瘤(P<0.05);两组患者的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中,多形性腺瘤主要以Ⅰ型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主,腺淋巴瘤主要以Ⅱ型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主,恶性肿瘤主要以Ⅲ型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主,良性肿瘤ADC数值平均为1.69±0.19,恶性肿瘤的ADC数值平均为1.02±0.15,良性肿瘤的ADC数值高于恶性组(t=14.062,P=0.000);恶性肿瘤与边界清晰率、钙化及囊变率、ADC呈负相关,与患者的DCE-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对于恶性腮腺肿瘤的诊断,联合诊断特异度(65.12%)高于CT和MRI单独检测(48.98%,18.37%)。结论:通过对患者的CT和MRI的联合诊断,可提升对恶性腮腺肿瘤患者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性肿瘤的CT与MRI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孙伟 方旭 +2 位作者 边云 邵成伟 陆建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浆液性囊性肿瘤的特征性影像表现,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浆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和影像表现。结果:21例胰腺实性浆液性囊性肿瘤中,位于胰头部8例,体尾部13例。病灶形态呈分叶状7例,...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浆液性囊性肿瘤的特征性影像表现,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浆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和影像表现。结果:21例胰腺实性浆液性囊性肿瘤中,位于胰头部8例,体尾部13例。病灶形态呈分叶状7例,类圆形14例,边界清晰。肿块平均直径为(29.5±11.0)mm。6例可见钙化,3例上游胰管扩张。21例术前影像诊断全部误诊为其他实性肿瘤。胰腺实性浆液性囊性肿瘤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MRI呈T1WI稍低信号,T2WI明显水样高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强化。结论:胰腺实性浆液性囊性肿瘤CT难以诊断,MRI的T2WI水样高信号是最具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对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浆液性囊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三维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文超 宋雨 +3 位作者 唐晨虎 吴雪 马东 姜亦伦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2期1156-1158,116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脑梗死组),其中脑梗死组根据溶栓后有无出血转化,分为出血...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脑梗死组),其中脑梗死组根据溶栓后有无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35例)和无出血转化组(49例)。另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都经磁共振3D-pCASL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在常规MRI序列图像上呈现大脑半球大片低灌注区,远端血管分支未见显示,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ADC图像均表现为明显低信号。脑梗死患者病灶位于右侧大脑半球者54例,病灶位于左侧大脑半球者30例。脑梗死核心区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绝对值和ADC值较对侧镜像区降低,且两侧rCBF绝对值和ADC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以3D-pCASL图像后处理参数rCBF进行ROC曲线分析,ROC下面积为0.915。出血转化组患者脑梗死核心区边缘rCBF绝对值和ADC值较无出血转化组高(P<0.05),以3D-pCASL图像后处理参数rCBF进行ROC曲线分析,ROC下面积为0.926。结论磁共振3D-pCASL可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病灶的血液动力学状态的信息,结合rCBF可客观反映脑组织缺血梗死灌注改变,并对治疗后出血转化的预判有一定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三维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 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