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MRI)是一种通过测量水分子在不同方向上的弥散情况来获取微观结构信息的先进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辅助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中医诊疗领域,dMRI技术同样展现了其独特的潜力和价...弥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MRI)是一种通过测量水分子在不同方向上的弥散情况来获取微观结构信息的先进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辅助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中医诊疗领域,dMRI技术同样展现了其独特的潜力和价值,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更为客观的依据。在中医诊疗中,dMRI不仅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还能监测疾病的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效果,为中医“治未病”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集中回顾了近几年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中的应用,并探讨了高级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领域的广阔前景和潜力,同时也讨论了当前dMRI应用的局限性以及dMRI在中医诊疗应用中的挑战。本研究将促进医工交叉,尤其是中医-智能影像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推动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中的深入应用和发展。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Y-box结合蛋白-1(Y-box binding protein 1,YB-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生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构建YB-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系膜细胞,应用四甲...目的:观察Y-box结合蛋白-1(Y-box binding protein 1,YB-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生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构建YB-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系膜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及细胞计数法检测大鼠MC过表达YB-1后的增生情况,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分泌,real-time PCR法测定细胞TGF-β1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YB-1过表达后MC增生和TGF-β1基因表达增加,同时MC分泌TGF-β1增加。结论:YB-1能促进MC增生及TGF-β1分泌增加。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30...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300例(观察组),同期选取非H型高血压患者10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测定Hcy水平,并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观察组双支病变、3支病变、狭窄>69%、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病变及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TT型明显高于对照组,CC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T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较CT型和CC型严重,TT型主要以左回旋支和右冠动脉病变受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T型Hcy水平最高,其次为CT型和C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3.9)μmol/L vs (18.3±1.9)μmol/L、(16.6±1.7)μmol/L,P<0.05]。观察组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18,P=0.003;r=0.256,P=0.017)。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且以左回旋支和右冠动脉受累为主,MTHFR 677C/T基因型以TT型为主,TT型Hcy处于高水平且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健脾渗湿、调和气血中药内外同治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7例。其中治疗组:健脾渗湿、调和气血中...目的:观察健脾渗湿、调和气血中药内外同治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7例。其中治疗组:健脾渗湿、调和气血中药内外同治:中药口服(100 m L,2次/d)联合中药气流导入弥散灌肠(200 m L,1次/d);对照组:莎尔福(美沙拉嗪肠溶片),1.0 g,口服,3次/d,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AI)以及结肠镜检查Baron's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完成本研究者32例(治疗组17例,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66.67%(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在腹泻腹痛及黏液脓血便症状积分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成功缓解时间明显提前;两组患者的Southerland DAI及Baron's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渗湿、调和气血中药内外同治方案能够有效缓解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症状及体征,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新的视角。展开更多
文摘弥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MRI)是一种通过测量水分子在不同方向上的弥散情况来获取微观结构信息的先进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辅助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中医诊疗领域,dMRI技术同样展现了其独特的潜力和价值,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更为客观的依据。在中医诊疗中,dMRI不仅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还能监测疾病的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效果,为中医“治未病”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集中回顾了近几年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中的应用,并探讨了高级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领域的广阔前景和潜力,同时也讨论了当前dMRI应用的局限性以及dMRI在中医诊疗应用中的挑战。本研究将促进医工交叉,尤其是中医-智能影像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推动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中的深入应用和发展。
文摘目的:观察Y-box结合蛋白-1(Y-box binding protein 1,YB-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生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构建YB-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系膜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及细胞计数法检测大鼠MC过表达YB-1后的增生情况,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分泌,real-time PCR法测定细胞TGF-β1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YB-1过表达后MC增生和TGF-β1基因表达增加,同时MC分泌TGF-β1增加。结论:YB-1能促进MC增生及TGF-β1分泌增加。
文摘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300例(观察组),同期选取非H型高血压患者10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测定Hcy水平,并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观察组双支病变、3支病变、狭窄>69%、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病变及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TT型明显高于对照组,CC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T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较CT型和CC型严重,TT型主要以左回旋支和右冠动脉病变受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T型Hcy水平最高,其次为CT型和C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3.9)μmol/L vs (18.3±1.9)μmol/L、(16.6±1.7)μmol/L,P<0.05]。观察组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18,P=0.003;r=0.256,P=0.017)。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且以左回旋支和右冠动脉受累为主,MTHFR 677C/T基因型以TT型为主,TT型Hcy处于高水平且冠状动脉病变严重。
文摘目的:观察健脾渗湿、调和气血中药内外同治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7例。其中治疗组:健脾渗湿、调和气血中药内外同治:中药口服(100 m L,2次/d)联合中药气流导入弥散灌肠(200 m L,1次/d);对照组:莎尔福(美沙拉嗪肠溶片),1.0 g,口服,3次/d,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AI)以及结肠镜检查Baron's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完成本研究者32例(治疗组17例,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66.67%(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在腹泻腹痛及黏液脓血便症状积分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成功缓解时间明显提前;两组患者的Southerland DAI及Baron's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渗湿、调和气血中药内外同治方案能够有效缓解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症状及体征,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