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林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458-458,共1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施以临床常规手段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配以莫西沙星混悬液,患者雾化吸入...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施以临床常规手段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配以莫西沙星混悬液,患者雾化吸入,而观察组还需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清肺化痰中药调配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温度、血液学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温度、血液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P〈0.05),且血液学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莫西沙星混悬液 清肺化痰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磁共振成像在中医诊疗中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烨 和岚翔 +3 位作者 张鑫媛 伏云鹤 刘小明 何建忠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6-793,共18页
弥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MRI)是一种通过测量水分子在不同方向上的弥散情况来获取微观结构信息的先进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辅助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中医诊疗领域,dMRI技术同样展现了其独特的潜力和价... 弥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MRI)是一种通过测量水分子在不同方向上的弥散情况来获取微观结构信息的先进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辅助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中医诊疗领域,dMRI技术同样展现了其独特的潜力和价值,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更为客观的依据。在中医诊疗中,dMRI不仅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还能监测疾病的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效果,为中医“治未病”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集中回顾了近几年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中的应用,并探讨了高级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领域的广阔前景和潜力,同时也讨论了当前dMRI应用的局限性以及dMRI在中医诊疗应用中的挑战。本研究将促进医工交叉,尤其是中医-智能影像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推动dMRI技术在中医诊疗中的深入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磁共振成像 中医诊疗 中医理论 中医证候 医工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alpha功率在认知储备与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谵妄间的中介作用
3
作者 张绍刚 周田田 +2 位作者 陈一林 童建华 安静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2-917,共6页
目的探讨术中alpha功率在认知储备与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谵妄(POD)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方法收集接受全身麻醉的非心脏手术患者234例,男126例,女108例,年龄65~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评估术前认知储备,记录术中额叶... 目的探讨术中alpha功率在认知储备与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谵妄(POD)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方法收集接受全身麻醉的非心脏手术患者234例,男126例,女108例,年龄65~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评估术前认知储备,记录术中额叶EEG数据,并采用多锥度方法估计功率谱。主要结局为术后3 d内POD的发生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和中介分析探讨POD的独立危险因素及alpha功率的中介作用。结果有64例(27.4%)患者术后3 d内发生POD。低认知储备(OR=2.59,95%CI 1.41~4.77,P=0.003)、术中低alpha功率(OR=1.74,95%CI 1.53~2.21,P<0.001)、高ASA分级(OR=13.26,95%CI 2.37~74.04,P=0.003)、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OR=1.10,95%CI 1.06~1.21,P<0.001)及高年龄调整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ACCI)(OR=1.60,95%CI 1.07~2.39,P=0.021)是POD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年龄、ASA、教育水平、抑郁史、ACCI、衰弱、MMSE、血红蛋白、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theta功率及beta功率协变量后,低认知储备对POD的总效应为14.3(95%CI 3.8~24.6,P=0.013),直接效应为12.1(95%CI 1.1~23.4,P=0.018),通过alpha功率的间接效应为2.3(95%CI 0.3~4.8,P=0.026),占总效应的16.1%(95%CI 7.6%~30.1%,P=0.025)。结论低认知储备与术中低alpha功率异常均为POD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alpha功率在POD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认知储备 脑电图 alpha功率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介导突发性聋发病及预后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郭清华 朱晓燕 +2 位作者 陈骁锐 张晓阳 佘万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突发性聋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急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微循环障碍及炎症是其基本病理过程。近来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突发性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更好地了解炎症在突发性聋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本文综述炎症指标及炎... 目的突发性聋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急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微循环障碍及炎症是其基本病理过程。近来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突发性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更好地了解炎症在突发性聋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本文综述炎症指标及炎症因子与突发性聋的相关性,并对炎症反应介导突发性聋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反应 突发性聋 炎症指标 预后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ox结合蛋白-1促进大鼠系膜细胞增生及TGF-β_1分泌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一迪 张国英 +6 位作者 张云霞 钱婷婷 何芳 蔡峰 端木传靖 王希 冯泉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20-1323,共4页
目的:观察Y-box结合蛋白-1(Y-box binding protein 1,YB-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生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构建YB-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系膜细胞,应用四甲... 目的:观察Y-box结合蛋白-1(Y-box binding protein 1,YB-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生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构建YB-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系膜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及细胞计数法检测大鼠MC过表达YB-1后的增生情况,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分泌,real-time PCR法测定细胞TGF-β1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YB-1过表达后MC增生和TGF-β1基因表达增加,同时MC分泌TGF-β1增加。结论:YB-1能促进MC增生及TGF-β1分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1 系膜细胞 细胞增生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温阳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6
作者 游松凡 刘玉 +4 位作者 袁海洲 沙志荣 苏晓娟 杨方龙 史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27-1733,共7页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方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甲基双加氧酶(TET2)通过影响叉头框蛋白3(FOXP3)转录因子基因甲基化在益气温阳方治疗AR的免疫调节机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变...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方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甲基双加氧酶(TET2)通过影响叉头框蛋白3(FOXP3)转录因子基因甲基化在益气温阳方治疗AR的免疫调节机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变应性鼻炎肺脾虚寒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抛掷1元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益气温阳方组和氯雷他定组,每组35例。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评分,并于治疗前后均采集益气温阳方组患者静脉血15 m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数量,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TET2和FOXP3蛋白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FOXP3信使核糖核酸(mRNA),亚硫酸氢钠测序法检测FOXP3基因甲基化位点及水平。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招募非AR受试者35例,直接分入非AR组,入组后采集静脉血15 mL,血样处理方法与益气温阳方组患者血样相同。结果:益气温阳方组短期临床疗效优于氯雷他定组;AR患者Treg数量下降,FOXP3、TET2表达量下降,FOXP3mRNA表达下降,FOXP3基因甲基化率上升;服药4周后Treg数量上升,FOXP3、TET2表达量上升,FOXP3mRNA表达上升,FOXP3基因甲基化率下降。结论:益气温阳方可以通过影响TET2调控FOXP3基因甲基化,进而增加FOXP3蛋白表达,上调Treg数量,抑制下游免疫反应,达到治疗AR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国医大师 基因甲基化 免疫系统 益气温阳方 叉状头框蛋白3基因 调节性T细胞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评估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 被引量:9
7
作者 梅海云 张永文 +1 位作者 吴秉司 时良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26,共4页
目的分析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对患者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评估的影响。方法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90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45例)和益气养阴治疗组... 目的分析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对患者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评估的影响。方法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90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45例)和益气养阴治疗组(45例)。益气养阴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联合益气养阴法进行治疗,胰岛素泵治疗组单独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统计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糖代谢情况、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益气养阴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胰岛素泵治疗组[73.33%(33/45),P<0.05]。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口燥咽干、倦怠乏力、失眠、自汗盗汗、五心烦热、气短懒言评分及血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2-hour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降低,益气养阴治疗组低于胰岛素泵治疗组(P<0.05),两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胰岛功能指数(Homa-islet)升高,益气养阴治疗组高于胰岛素泵治疗组(P<0.05)。治疗期间,益气养阴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胰岛素泵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糖代谢,降低患者机体胰岛素抵抗程度,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气阴两虚型 益气养阴法 糖代谢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脑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林 高锦 +1 位作者 吴明华 王广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904-2912,共9页
背景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区域供血障碍,通脑饮为江苏省中医院治疗脑梗死的协定方,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临床试验,解释通脑饮治疗脑梗死的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江苏省... 背景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区域供血障碍,通脑饮为江苏省中医院治疗脑梗死的协定方,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临床试验,解释通脑饮治疗脑梗死的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199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7例)和试验组(102例)。两组均接受稳定型脑梗死的标准化治疗,试验组加用通脑饮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两组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卒中引起的功能损害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从TCMSP和文献中筛选通脑饮的化学成分,选择生物利用度(OB)≥30%和药物相似性(DL)≥0.18要求的成分寻找该处方的有效成分。利用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分析通脑饮治疗脑梗死的分子靶点。在筛选出共同靶点后,用Cytoscape软件、String数据库分别绘制化合物和靶蛋白的网络图、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进行分子对接实验,确定通脑饮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活性成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NIHSS、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最终得到通脑饮活性成分60个,潜在靶点147个,疾病相关靶点5167个,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121个。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获得前列腺癌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白介素(IL)-17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通脑饮治疗脑卒中的主要活性成分β谷甾醇、山柰酚和胡萝卜素与核心蛋白雄激素受体(AR)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通脑饮可能通过激活AR来治疗脑梗死。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催乳素信号通路也是潜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通脑饮 网络药理学 炎症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槲皮素治疗结核性溃疡的机制
9
作者 郭丹丹 钱佳燕 +2 位作者 陈悦 翁嘉晨 黄子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9-515,524,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槲皮素治疗结核性溃疡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PubChem、SwissTarget和TargetNet数据库检索槲皮素的药物靶点,结合课题组前期结核性溃疡基因测序结果,获得交集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完成交集靶点的基...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槲皮素治疗结核性溃疡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PubChem、SwissTarget和TargetNet数据库检索槲皮素的药物靶点,结合课题组前期结核性溃疡基因测序结果,获得交集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完成交集靶点的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交集靶点经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分析其相互作用关系并筛选枢纽节点,采用PyMOL与AutoDock Tolls软件完成槲皮素与枢纽节点的分子对接,筛选以槲皮素为核心的药物靶点,最后构建巨噬细胞模型,对上述核心基因进行验证。结果经筛选共得到54个药物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槲皮素治疗结核性溃疡可涉及的信号通路有代谢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MAPK信号通路等,另外,ALOX5、TNF、SRC、MMP9、EGFR等基因可能是槲皮素治疗结核性溃疡的关键基因,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槲皮素干预后,M1、M2巨噬细胞SRC、EGFR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MP9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影响SRC、EGFR及MMP9表达发挥其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五凤草液 槲皮素 结核性溃疡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白及在治疗慢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悦 郭丹丹 +5 位作者 钱佳燕 高贝贝 翁嘉晨 曹丽敏 陈思琪 黄子慧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9-454,共6页
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常用于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等。古籍记载及现代临床发现白及具有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功效,为深入研究白及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活性物质基础、药理... 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常用于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等。古籍记载及现代临床发现白及具有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功效,为深入研究白及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活性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及机制,因此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白及的报道进行了综述。在创面修复过程中,白及具有止血、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免疫调节、促进表皮生长因子增殖、分泌胶原蛋白等药理作用,可以通过调节伤口的微环境来促进慢性难愈性伤口的愈合。同时提出了白及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展望了白及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前景,为合理开发白及资源用于临床伤口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创面愈合 慢性创面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中药制剂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五凤草液负压滴灌治疗Ⅲ-Ⅳ期压力性损伤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丽敏 黄子慧 +4 位作者 王裕玲 钱佳燕 高贝贝 陈思琪 翁嘉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6-407,共12页
目的观察复方五凤草液负压滴灌治疗(NPWTi)Ⅲ-Ⅳ期压力性损伤(PI)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瘰疬科病区及伤口护理门诊就诊的60例PI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PWT... 目的观察复方五凤草液负压滴灌治疗(NPWTi)Ⅲ-Ⅳ期压力性损伤(PI)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瘰疬科病区及伤口护理门诊就诊的60例PI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PWTi组与复方五凤草液NPWTi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全身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进行NPWTi,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3周拆除负压装置后统计PI愈合计分量表(PUSH)评分、创面细菌培养检出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并用ELISA法检测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2)动物实验: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理盐水NPWTi组与复方五凤草液NPWTi组,每组6只,通过局部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法建立PI大鼠模型,每天治疗结束后将负压装置拆除。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7、10 d观察各组大鼠创面形态,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创面组织CD34阳性细胞百分比,并用ELISA法及RT-qPCR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液、创面组织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精氨酸酶-1(Arg-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1)临床研究:两组均能有效降低PUSH评分和创面细菌培养检出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组织VEGF表达,复方五凤草液NPWTi组优于生理盐水NPWTi组(P<0.05)。(2)动物实验: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创面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明显,CD34阳性细胞百分比,以及血液和创面组织p38 MAPK、NF-κB p65、iNOS、TNF-α水平明显升高,Arg-1、TGF-β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生理盐水NPWTi组与复方五凤草液NPWTi组治疗7 d后创面形态评分明显降低,组织病理学形态明显改善,CD34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血液及创面组织p38 MAPK、NF-κB p65、iNOS、TNF-α水平明显降低,Arg-1、TGF-β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方五凤草液NPWTi组优于生理盐水NPWTi组(P<0.05)。结论复方五凤草液NPWTi可有效促进PI创面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及表达,进而调节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负压滴灌治疗 复方五凤草液 巨噬细胞极化 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呼吸衰竭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晶晶 王清 吴燕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69-271,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ICU的46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ICU的46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抢救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用气道护理),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APACHEⅡ和呼吸舒适度评分、呼吸功能[包括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 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结果:观察组抢救有效率[100.00%(23/23)]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19/23)],并发症的发生率[4.35%(1/23)]明显低于对照组[26.09%(6/23)],护理后APACHEⅡ评分[(12.18±2.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12±4.04)分],呼吸舒适度评分[(3.77±0.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62±0.74)分],护理后PaO_(2)[(62.84±4.97)mm Hg]、PaO_(2)/Fi O_(2)[(250.20±12.45)mm H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7.12±4.56)mm Hg和(220.88±11.04)mm Hg],PaCO_(2)水平[(50.25±4.28)mm Hg]低于对照组[(58.77±4.86)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810,P=0.036;χ^(2)=4.213,P=0.040;t=7.962,P=0.000;t=4.861,P=0.000;t=4.067,P=0.000;t=8.450,P=0.000;t=6.310,P=0.000)。结论:ICU呼吸衰竭抢救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可提升抢救效果,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衰竭 抢救治疗 气道护理 护理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曹晶晶 吴燕燕 王清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究重症衰竭患者护理中人性化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由研究者医院ICU提供,共计48例重症衰竭患者,ICU入住时间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随机分2组,抽签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目的:探究重症衰竭患者护理中人性化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由研究者医院ICU提供,共计48例重症衰竭患者,ICU入住时间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随机分2组,抽签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得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重症衰竭患者护理中,提供人性化优质护理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其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康复,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衰竭 人性化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并发症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赵灵芝 潘熊熊 +3 位作者 孙振全 张传磊 孔晓海 张绍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行择期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10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然后行麻醉...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行择期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10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然后行麻醉诱导插管,同时以右美托咪定0.3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前40min,术后以0.8μg/kg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C组静脉泵注等容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20min(T0)、术后4h(T1)、术后24h(T2)及术后48h(T3)监测外周血血糖、皮质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及IL-2、IL-10水平,并计算CD4^+/CD8^+比值。记录T1~T3时疼痛VAS和镇静Ramsay评分。结果 T1时两组患者血糖及皮质醇浓度均高于T0时(P〈0.05),但D组明显低于C组(P〈0.05);T1时两组CD3^+、CD4^+和CD4^+/CD8^+明显低于T0时,且C组明显低于D组(P〈0.05);T2、T3时D组CD3^+、CD4^+、和CD4^+/CD8^+明显高于C组(P〈0.05);T1时两组NK水平明显高于T0时,且D组明显高于C组(P〈0.05);C组在T1、T2时IL-2浓度明显低于,T2、T3时IL-10浓度明显高于T0时和D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脊柱结核的围手术期,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减轻术后免疫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结核 手术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 MTB/RIF、TB-IGRA检测与传统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增敏 芮敏劼 +5 位作者 嵇辉 张国英 洪练青 黄振超 陈其义 陈林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评估传统组织病理学(简称“病理”)检查与Gene MTB/RIF(简称“Xpert”)、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131例患者资料,男79例,女52... 目的:评估传统组织病理学(简称“病理”)检查与Gene MTB/RIF(简称“Xpert”)、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131例患者资料,男79例,女52例;年龄18~90岁(50±18.0岁);颈椎7例,胸椎39例,胸腰段11例,腰椎57例,腰骶椎12例,骶椎5例。所有患者术前进行TB-IGRA检测,然后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得病灶组织,分别进行病理检查与Xpert检测。病理检查结果分四类:Ⅰ类为确诊结核、Ⅱ类为倾向于结核,Ⅲ类为疑诊结核,Ⅳ类为未确诊结核。Ⅰ类、Ⅱ类病理结果支持脊柱结核诊断,Ⅲ类、Ⅳ类不支持脊柱结核诊断。计算三者的阳性率与阴性率。以病理检查为参照标准,计算Xpert、TB-IGRA的敏感度、特异度,三者单独检测的阳性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进行比较,计算Kappa值评估两者的一致性,并绘制Xpert、TB-IGRA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Xpert、TB-IGRA检测的价值。结果:所有患者中,病理确诊为结核85例(64.9%,95%CI为56.6%~73.2%),病理未确诊结核46例(35.1%,95%CI为26.8%~43.4%);Xpert检测阳性79例(60.3%,95%CI为51.0%~68.1%),阴性52例(39.7%,95%CI为31.9%~49%),发现RNA聚合酶β亚基的编码基因(rpoB)突变6例(4.6%,95%CI为0.95%~8.20%);TB-IGRA检测阳性99例(75.6%,95%CI为68.1%.83.0%),阴性32例(24.4%,95%CI为17.0%~31.9%)。病理检查与Xpert检测联合诊断脊柱结核89例(67.9%,95%CI为59.02%~75.32%),未确诊结核42例(32.1%,95%CI为24.68%~40.98%)。病理检查与TB-IGRA检测联合诊断脊柱结核107例(81.7%,95%CI为74.97%~88.39%),未确诊结核24例(18.3%,95%CI为11.61%~25.03%)。Xpert检测敏感度为87.1%(74/85),特异度为91.3%(42/46);TB-IGR检测敏感度为90.6%(77/85),特异度为52.2%(24/46)。病理检查与Xpert检测联合诊断脊柱结核的阳性率为67.9%(89/131);病理检查与TB-IGRA检测联合诊断脊柱结核的阳性率为81.7%(107/131);三者联合诊断脊柱结核的阳性率为82.4%(108/131)。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参照,TB-IGRA联合病理检查阳性率高于病理检查(χ^(2)=9.435,P=0.002),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病理检查(χ^(2)=9.855,P=0.002),也高于Xpert与病理检查联合(χ^(2)=16.681,P<0.001)。病理检查与Xpert两种检测确诊脊柱结核的Kappa值为0.76(95%CI为0.631~0.873),一致性好;病理检查与TB-IGRA两种检测确诊脊柱结核的Kappa值为0.46(95%CI为0.295~0.616),一致性较好。Xpert检测诊断脊柱结核的AUC为0.892;TB-IGRA检测诊断脊柱结核的AUC为0.751。结论:TB-IGRA检测敏感性较高,Xpert检测特异性较高,并且能发现利福平耐药突变;二者联合病理学检查对诊断脊柱结核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诊断 组织病理检查 GENE MTB/RIF检测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_1、Re和Rb_1的含量 被引量:11
16
作者 高杨 陈林伟 +4 位作者 陈丹妮 王彬 金俊杰 秦昆明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95-2097,共3页
目的:建立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更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Merck 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35℃。结果:人参皂苷Rg1在1.290~6.450μg之间、人参皂苷Re在0.4... 目的:建立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更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Merck 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35℃。结果:人参皂苷Rg1在1.290~6.450μg之间、人参皂苷Re在0.492 0~2.952 0μg之间、人参皂苷Rb1在1.485 0~7.425 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中RSD均小于2%;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5%、97.84%和99.35%,且RSD均小于2%(n=6)。结论:采用HPLC同时测定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气血双补酒的生产中质量控制及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双补酒 HPLC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苏晓叶 李小波 +4 位作者 邢俊武 钱春发 李敏 伯广干 张代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30...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内科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300例(观察组),同期选取非H型高血压患者10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测定Hcy水平,并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观察组双支病变、3支病变、狭窄>69%、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病变及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TT型明显高于对照组,CC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T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较CT型和CC型严重,TT型主要以左回旋支和右冠动脉病变受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T型Hcy水平最高,其次为CT型和C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3.9)μmol/L vs (18.3±1.9)μmol/L、(16.6±1.7)μmol/L,P<0.05]。观察组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18,P=0.003;r=0.256,P=0.017)。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且以左回旋支和右冠动脉受累为主,MTHFR 677C/T基因型以TT型为主,TT型Hcy处于高水平且冠状动脉病变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NADPH) 多态性 单核苷酸 高半胱氨酸 高血压 基因频率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复春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胃液pH、胃蛋白酶原的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卢岱魏 陈昱倩 +1 位作者 刘沈林 王东旭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182-2185,共4页
目的:探究胃复春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胃液p H、胃蛋白酶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和脾胃病科就诊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 目的:探究胃复春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胃液p H、胃蛋白酶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和脾胃病科就诊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2组患者基础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均采用标准三联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2组胃液p H、幽门螺杆菌阳性率、胃蛋白酶原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胃内p H值均显著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胃蛋白酶1、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3%,较对照组的79.07%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复春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同时提高胃液p H和胃蛋白酶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春 幽门螺杆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验室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19
作者 嵇辉 杨增敏 陈其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0期3097-3100,共4页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验室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验室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78.18%,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1个月后,2组握力均增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2组晨僵时间、20 m步行时间均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2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ESR、MPV、PDW及血清CRP、血浆IgA、IgG、IgM、R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C3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10.91%,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患者实验室指标,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疗效,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桂枝芍药知母汤 实验室指标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渗湿、调和气血中药内外同治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璟 杨旭 +2 位作者 王元钊 叶妮 王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29-1931,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渗湿、调和气血中药内外同治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7例。其中治疗组:健脾渗湿、调和气血中... 目的:观察健脾渗湿、调和气血中药内外同治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7例。其中治疗组:健脾渗湿、调和气血中药内外同治:中药口服(100 m L,2次/d)联合中药气流导入弥散灌肠(200 m L,1次/d);对照组:莎尔福(美沙拉嗪肠溶片),1.0 g,口服,3次/d,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AI)以及结肠镜检查Baron's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完成本研究者32例(治疗组17例,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66.67%(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在腹泻腹痛及黏液脓血便症状积分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成功缓解时间明显提前;两组患者的Southerland DAI及Baron's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渗湿、调和气血中药内外同治方案能够有效缓解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症状及体征,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 芪黄肠康液 莎尔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