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性肠病患者食物素养与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尹婷婷 徒文静 +2 位作者 张苏闽 李伊婷 徐桂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45-1451,共7页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患者饮食过度限制现象普遍,严重者可导致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ARFID)。研究显示食物素养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饮食行为,其能否直接影响IBD患者ARFID报道较少。目的了解IBD患者食物素养及ARFID现状,剖析两者...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患者饮食过度限制现象普遍,严重者可导致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ARFID)。研究显示食物素养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饮食行为,其能否直接影响IBD患者ARFID报道较少。目的了解IBD患者食物素养及ARFID现状,剖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4家综合性医院的消化科和肛肠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IBD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9条目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筛查量表(NIAS)、食物素养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的IBD患者NIAS和食物素养得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共发放问卷438份,回收有效问卷429份,有效回收率为97.95%。IBD患者NIAS得分为(20.82±8.65)分,ARFID发生率为18.41%(79/429),食物素养得分为(32.72±9.68)分。不同疾病类型、疾病活动度的患者NI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BD患者食物素养得分、食物素养量表中的计划、管理维度以及制作态度得分与NIAS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IBD患者食物素养水平有待提高,ARFID现象普遍(18.41%),食物素养与ARFID呈负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食物素养,监测其饮食行为,制订精准健康教育干预路径提升食物素养水平,降低ARFI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饮食限制 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 食物素养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肛门坠胀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伟 周东红 +3 位作者 丁康 王小峰 张彩荣 杨芹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8-720,共3页
肛门坠胀是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unctional anorectal pain,FAP)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的肛门胀痛或坠胀感”,有些病人坠胀难忍,伴或不伴有轻中度刺痛或灼痛,部分病人可伴有异物感、阻塞感,可发散至整个会阴区、... 肛门坠胀是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unctional anorectal pain,FAP)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的肛门胀痛或坠胀感”,有些病人坠胀难忍,伴或不伴有轻中度刺痛或灼痛,部分病人可伴有异物感、阻塞感,可发散至整个会阴区、腰骶部等。病人多伴有情绪异常,但肛门指检少有阳性体征[1,2],长期反复或持续性发作使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部分病人做出极端行动。目前国内外对肛门坠胀的研究尚有不足,病因病机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坠胀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肛门指检 阳性体征 阻塞感 会阴区 坠胀感 异物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正鑫 江滨 +4 位作者 倪敏 刘飞 陈豪 徐大超 樊志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09-271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full-thickness rectal prolapse,FTR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结直肠中心收治的41例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行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full-thickness rectal prolapse,FTR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结直肠中心收治的41例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行腹腔镜下直肠脱垂悬吊固定术,设为腹腔镜组;19例患者行传统开腹直肠脱垂悬吊固定术,设为开腹组。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实验室检测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及随访情况。采用定期门诊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3月。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dC反应蛋白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情况: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后3d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合并便秘的患者术后6个月Wexner便秘评分及合并肛门失禁的患者术后6个月Wexner失禁评分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及开腹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均安全可行;但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住院天数缩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全层脱垂 腹腔镜 开腹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转变模型的炎症性肠病患者饮食管理行为阶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史一 徒文静 +3 位作者 张萍 方健 王昱 金泓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基于综合转变模型,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饮食管理阶段分布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11月便利抽样选取南京市4家综合性医院门诊炎症性肠病患者608例,采用基于综合转变模型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饮食行为阶段、心理弹性、饮食... 目的基于综合转变模型,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饮食管理阶段分布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11月便利抽样选取南京市4家综合性医院门诊炎症性肠病患者608例,采用基于综合转变模型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饮食行为阶段、心理弹性、饮食管理自我效能和意愿等。结果46例(7.57%)处于无意图阶段,290例(47.70%)处于意图阶段,272例(44.74%)处于行动阶段。回归分析显示,饮食管理意愿、行动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和病友支持是炎症性肠病患者行为阶段转变的保护因素,积极认知是影响无意图阶段向行动阶段转变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饮食管理行为仍有待改善,需依据不同行为阶段的关键社会认知特征,为患者设计精准、高效的饮食管理支持方案,从而促进其饮食行为向高阶段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饮食管理 综合转变模型 社会认知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皮生肌膏对大鼠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凌水莲 张昊悦 王业皇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406-1409,共4页
目的:探讨橡皮生肌膏对大鼠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综合法构建肛瘘术后创面大鼠模型,将3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5)与实验组(n=15);另选15只仅造成创口,不敷粪液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予橡皮生肌膏外敷;对照... 目的:探讨橡皮生肌膏对大鼠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综合法构建肛瘘术后创面大鼠模型,将3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5)与实验组(n=15);另选15只仅造成创口,不敷粪液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予橡皮生肌膏外敷;对照组与模型组予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外敷,均2次/d,连续干预14 d。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创面动态血流值;采用HE染色与Wb法检测创面组织病理学特点与VEGF、TNF-α、IL-6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显著升高(P<0.05);在干预第3、7、14天,模型组与实验组大鼠创面动态血流值逐渐升高,但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高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实验组高于模型组;TNF-α、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实验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橡皮生肌膏可促进大鼠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改善创面局部血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创面组织TNF-α、IL-6表达,促进VEGF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橡皮生肌膏 愈合率 VEGF TNF-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分析
6
作者 吴世东 邓金鹏 +1 位作者 丁康 宋佳希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54-1159,共6页
目的 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胆红素(sTB)水平,探讨其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南京市中医院就医并确诊的IBD患者165例,其中克罗恩病患者80例(CD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5例(UC组),收集同期体检健康者163... 目的 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胆红素(sTB)水平,探讨其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南京市中医院就医并确诊的IBD患者165例,其中克罗恩病患者80例(CD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5例(UC组),收集同期体检健康者163例作为健康人对照组。检测IBD患者sTB、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血红蛋白(Hb)水平,分析IBD患者血清sTB水平的变化,及其在患者不同病变范围中的水平差异,探讨sTB与IBD患者疾病活动性的严重程度(UC患者改良Mayo评分、CD患者简化CDAI评分)、ESR、CRP和Hb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血清sTB[(12.99±2.71)μmol/L]相比,CD组[(9.48±3.29)μmol/L]和UC组[(10.14±5.11)μmol/L]患者血清sTB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CD组和UC组患者血清sTB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中,不同病变范围患者,即直肠病变组(E1)[9.90 (7.30,13.70)μmol/L]、左半结肠病变组(E2)[10.70 (6.70,15.90)μmol/L]和广泛结肠组(E3)[6.80 (5.10,11.70)μmol/L]血清sT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793,P=0.02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C患者sTB与改良Mayo评分(r=-0.359,P=0.001)、CRP(r=-0.496,P<0.001)和ESR(r=-0.483,P<0.001)水平呈负相关,与Hb水平呈正相关(r=0.534,P<0.001)。CD患者sTB与简化CDAI评分呈负相关(r=-0.578,P<0.001),与Hb水平呈正相关(r=0.375,P<0.001),与CRP和ESR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IBD患者的sTB水平降低,分析IBD患者sTB的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疾病活动程度,可为判断UC病变范围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血清胆红素 改良Mayo评分 简化CDA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性宫颈鳞癌患者中HPV感染型别和年龄分布 被引量:4
7
作者 朱贤海 黄健 +7 位作者 耿建祥 丁康 兰建云 叶梅 王志蕙 韩春荣 王德望 季月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4-829,共6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我国区域性宫颈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排序、年龄段分布、老年女性HPV感染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78年11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省南京明基医... 目的回顾性探讨我国区域性宫颈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排序、年龄段分布、老年女性HPV感染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78年11月至2024年1月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省南京明基医院、南京同仁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等53家医院病理科的3101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鳞癌的患者。从宫颈鳞癌石蜡组织中提取HPV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基因芯片法对3101例患者宫颈鳞癌组织进行23种HPV分型检测,并对HPV致癌风险型别的排序、≥60岁的老年女性和不同年龄段患者HPV型别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101例宫颈鳞癌患者中检测出HPV感染者2879例(92.84%),其中单一型别的HPV感染者2460例(79.33%)。排名前8位单一型别高危HPV型别依次是16型、18型、58型、31型、33型、52型、59型、45型。其中16型感染人数比18型高(P<0.05),58型感染人数比31型明显增高(P<0.05),52型感染人数比59型明显增高(P<0.05)。40~49岁和50~59岁患者中患病人数、HPV感染人数、单一型别16型及18型感染人数均排名前两位。≥60岁的老年女性占宫颈鳞癌患者的30.44%。结论将HPV16、18、58型和HPV31、33、52、59型及其他HPV型别分别列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致癌组,便于宫颈病变的分层管理。要重视对40~59岁年龄段女性的筛查工作,加强≥60岁老年女性宫颈鳞癌的筛查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型别 年龄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