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声四维左房定量分析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左房功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洪俊蓉 张平洋 +4 位作者 王玲玲 张建鑫 任俊怡 费梦瑶 万林林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648-655,共8页
目的基于超声四维左房定量分析(4DLAQ)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左房功能。方法选择EH患者80例,根据LVH的新标准将患者分为LVH组无LVH(NLVH)组,同时选取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3组均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得... 目的基于超声四维左房定量分析(4DLAQ)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左房功能。方法选择EH患者80例,根据LVH的新标准将患者分为LVH组无LVH(NLVH)组,同时选取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3组均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得到二维超声数据,采用4DLAQ技术测量及分析得到左房容积参数包括左房最小容积(LAV_(min))、左房最大容积(LAV_(max))、左房收缩前容积(LAV_(preA))、左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左房应变参数包括左房储备期长轴应变、左房管道期长轴应变、左房收缩期长轴应变、左房储备期环形应变、左房管道期环形应变、左房收缩期环形应变,比较3组二维和四维技术所得数据的差异。结果3组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左心房内径、双平面左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E/e’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LAV_(min)、LAV_(preA)、L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A_(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左房应变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一致性较好(组内相关系数>0.90)。结论EH患者左房内径增大早于左室收缩功能受损,随着疾病进展左房容积升高,储存功能、管道功能受损,泵血功能处于NLVH时增加,随着LVH程度加重,左房泵血功能减低。4DLAQ能发现EH患者左房功能细微的改变,其应变参数评价左房功能更敏感,其中环形应变在表达左房管道功能上比纵向应变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左房定量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房功能 左心室肥厚 左房应变 左房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增厚率与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梗死概率呈现非线性的变化趋势:基于逆概率加权法
2
作者 洪俊蓉 黄岩 +2 位作者 吴天晨 姜姝姝 梁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30-835,共6页
目的利用逆概率加权法探寻房间隔增厚率与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就诊的标准心房颤动患者265例,将房间隔增厚率按照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第1组(0... 目的利用逆概率加权法探寻房间隔增厚率与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就诊的标准心房颤动患者265例,将房间隔增厚率按照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第1组(0.01~0.089)、第2组(0.089~0.317)、第3组(0.317~0.690)。利用逆概率加权法均衡混杂因素后,调整组间差异。通过加权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研究房间隔增厚率与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变化趋势。结果逆概率加权法分析显示,房间隔增厚率第2组相对于第1组,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无明显变化(P=0.584),第3组相对于第1组概率下降86%(OR=0.144,95%CI:0.055~0.380,P<0.001)。加权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分析显示,房间隔增厚率0.321为其临界值,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房间隔增厚率与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梗死概率呈现非线性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脑梗死 房间隔增厚率 逆概率加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