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定量评估结节间沟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大华 殷立平 +6 位作者 陆倩 宋旭光 张芹 高慧 许华宁 何玉冰 孙卉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40-174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正常成人结节间沟的可行性。方法对120名健康成人(正常组)、20个成人肱骨大体标本(标本组)及19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脱位患者(脱位组)进行结节间沟超声扫查,分别测量结节间沟深度(D)、顶部宽度(W)及中部宽度(^(1/2)W),计...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正常成人结节间沟的可行性。方法对120名健康成人(正常组)、20个成人肱骨大体标本(标本组)及19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脱位患者(脱位组)进行结节间沟超声扫查,分别测量结节间沟深度(D)、顶部宽度(W)及中部宽度(^(1/2)W),计算W/D比值并据此对结节间沟进行分型;对3组的结节间沟测值及分型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组中,优势手亚组D为(4.14±0.07)mm,W为(10.22±0.17)mm,^(1/2)W为(6.46±0.09)mm,W/^(1/2)W为1.59±0.19;非优势手亚组D为(4.19±0.06)mm,W为(10.26±0.19)mm,^(1/2)W为(6.33±0.10)mm,W/^(1/2)W为1.62±0.18,优势手与非优势手结节间沟D、W、^(1/2)W、W/^(1/2)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标本组中,D为(4.24±0.10)mm,W为(9.96±0.24)mm,^(1/2)W为(6.29±0.11)mm;脱位组中,D为(3.15±0.08)mm,W为(14.95±0.26)mm,^(1/2)W为(8.35±0.16)mm。优势手亚组结节间沟的D、W、^(1/2)W及结节间沟分型与标本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优势手亚组、标本组与脱位组结节间沟测值及分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超声可清晰显示成人结节间沟形态并进行测量,可作为结节间沟定量评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结节间沟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 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射频信号的肩袖损伤识别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大华 宋人杰 +3 位作者 屠娟 章东 何玉冰 陆倩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8-194,共7页
肩袖撕裂是一种常见疾病,超声已被认为是该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但撕裂后的血肿充填易导致常规超声扫查的假阴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超声原始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号的肩袖撕裂识别方法。首先将B超诊断仪设置在二次谐波扫描模式,扫... 肩袖撕裂是一种常见疾病,超声已被认为是该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但撕裂后的血肿充填易导致常规超声扫查的假阴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超声原始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号的肩袖撕裂识别方法。首先将B超诊断仪设置在二次谐波扫描模式,扫描和存储组织的原始RF数据。其次对一帧RF数据进行带通滤波并在这帧RF数据中选取感兴趣和参考区域;然后计算感兴趣和参考区域内每条扫描线上每一个或数个周期内二次谐波的均方根值。再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把各区域内每条扫描线上的均方根值与参考区域的进行比较,计算相应p值。最后将感兴趣区域的算术平均p值除以参考区域的算术平均p值,得到相对p值。本方法解决了当前B超检查中识别复杂生物组织异常主观性强和需要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问题,测量准确、容易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超声 射频信号 二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定量评估肱骨结节间沟形态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学慧 徐大华 +2 位作者 高慧 何玉冰 吴意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03-170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定量评估肱骨结节间沟解剖结构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行肩部超声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9例于超声检查后1个月内再次接受CT检查,23例再次接受超声复诊。测量结节间沟的宽度、深度、开放角及内侧角... 目的探讨超声定量评估肱骨结节间沟解剖结构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行肩部超声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9例于超声检查后1个月内再次接受CT检查,23例再次接受超声复诊。测量结节间沟的宽度、深度、开放角及内侧角。比较超声与CT、超声首诊与复诊所测数值的差异,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及变异系数(CV),并评估2次超声检查的可重复性。结果超声与CT测量结节间沟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种方法测量结节间沟宽度、深度、内侧角的一致性中等(ICC=0.79、0.68、0.73),测量开放角的一致性良好(ICC=0.94),CV为5.78%~9.64%。超声首诊与复诊所测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测量结节间沟宽度、深度的一致性中等(ICC=0.65、0.74),测量开放角、内侧角的一致性良好(ICC=0.98、0.94),CV为3.61%~11.47%。Bland-Altman图显示95.65%(22/23)的数据点位于一致性界限内。结论超声测量结节间沟解剖参数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较好,可用于定量评估结节间沟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结节间沟 肱二头肌 肌腱 准确性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估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 被引量:50
4
作者 马云飞 杜联芳 +3 位作者 李宏波 吴意赟 张玫玫 强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估宫腔粘连患者内膜容受性的价值。方法收集经宫腔镜确诊为宫腔粘连患者43例,并于排卵日进行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粘连组(n=17)、中度粘连组(n=18)、重...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估宫腔粘连患者内膜容受性的价值。方法收集经宫腔镜确诊为宫腔粘连患者43例,并于排卵日进行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粘连组(n=17)、中度粘连组(n=18)、重度粘连组(n=8),比较3组间内膜厚度(ED)、内膜体积(EV)、内膜区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的差异。结果 3组间E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度粘连组和重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和重度粘连组间ED、VI、V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及其内膜区血流参数为宫腔粘连患者评估内膜容受性提供了一个安全、无创的新途径,EV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宫腔镜检查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超声造影中输管通畅度定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马云飞 杜联芳 +3 位作者 张玫玫 强也 朱正球 毛书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70-2073,共4页
目的探讨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中运用通液诊疗仪产生的压力曲线的上升斜率定量评估输卵管通畅度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不孕症患者205例,造影检查时固定通液诊疗仪的造影剂浓度、通液量及通液速度,依据造影剂推注过程产生的实时压力曲线... 目的探讨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中运用通液诊疗仪产生的压力曲线的上升斜率定量评估输卵管通畅度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不孕症患者205例,造影检查时固定通液诊疗仪的造影剂浓度、通液量及通液速度,依据造影剂推注过程产生的实时压力曲线计算得到该曲线的上升斜率。根据超声造影结果分为一侧通畅组、一侧通而不畅组及一侧不通组。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探讨斜率与输卵管的通畅性的相关性。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一侧通畅组、一侧通而不畅组均与一侧不通组间斜率与输卵管通畅性有很好的相关性(回归系数及常数均P<0.05),而一侧通畅组与一侧通而不畅组间斜率与输卵管通畅性无相关性(回归系数P>0.05,回归常数P=0.000)。结论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中产生的压力曲线的斜率值可用于定量评估输卵管的通畅性,为客观评估输卵管通畅性提供的新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 回归分析 压力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US评估克罗恩病活动度的可行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大华 殷立平 +5 位作者 吴意赟 周正国 李宏波 马云飞 高慧 蔡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CEUS评估克罗恩病活动度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克罗恩病的39例患者,其中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150分(缓解期)18例,150~450分(活动期)21例,分别测量肠壁厚度,对增厚肠壁根据能量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Limb... 目的探讨CEUS评估克罗恩病活动度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克罗恩病的39例患者,其中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150分(缓解期)18例,150~450分(活动期)21例,分别测量肠壁厚度,对增厚肠壁根据能量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Limberg分型,并分别进行CEUS,对比分析上升时间、峰值强度、平均渡越时间、峰值降半时间、上升斜率及达峰时间的差异。结果活动期患者的肠壁厚度、峰值强度及上升斜率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活动期LimbergⅠ型1例,LimbergⅡ型4例,LimbergⅢ型10例,LimbergⅣ型6例;缓解期LimbergⅠ型10例,LimbergⅡ型7例,LimbergⅢ型1例。活动期肠壁血流以LimbergⅢ、Ⅳ型为主,缓解期以Ⅰ、Ⅱ型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EUS可为克罗恩病活动度的评估提供定量资料,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造影剂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极速脉博波传导速度技术实时定量评估慢性肾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减退 被引量:4
7
作者 黄辉 朱正球 +7 位作者 吴意贇 王晗 邹冲 李惠玲 刘牛 孙卉娟 戴萍 栾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50-1655,共6页
目的探讨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fPWV)技术定量评估慢性肾病(CKD)患者颈动脉弹性减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1例CKD患者,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的1、2期者为早期组(n=44),eGFR<60 ml/(min·1.73 ... 目的探讨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fPWV)技术定量评估慢性肾病(CKD)患者颈动脉弹性减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1例CKD患者,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的1、2期者为早期组(n=44),eGFR<60 ml/(min·1.73 m^(2))的3~5期者为中晚期组(n=47);另选择47例无CKD且肾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并获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以ufPWV技术检测收缩起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及收缩末期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以双侧颈动脉平均值为最终值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早期组PWV-ES较对照组增高(P<0.05);中晚期组cIMT、PWV-ES均较对照组增高(P均<0.05);中晚期组阻力指数(RI)较对照组降低(P<0.05)。cIMT与年龄相关(r=0.216,P=0.011);PWV-BS与高密度脂蛋白相关(r=0.183,P=0.031);PWV-ES与年龄(r=0.496,P<0.001)、收缩压(r=0.338,P<0.001)、舒张压(r=0.264,P=0.002)及空腹血糖(r=0.241,P=0.004)均相关。随年龄增加,3组cIMT均呈上升趋势(P均<0.01),其中早期组cIMT与年龄相关系数最高(r=0.572);PWV-ES亦升高(P均<0.01),早期组PWV-ES与年龄的相关系数最高(r=0.698)。结论ufPWV参数PWV-ES用于评估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优于传统指标cIMT,并对评估早期CKD患者肾功能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技术定量评估临界性高血压成年人颈动脉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马学慧 朱正球 +9 位作者 王银萍 沈碧潇 高慧 戴萍 张心怡 栾云 何姗姗 刘福明 邹冲 黄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1-535,共5页
目的观察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fPWV)技术定量评估临界性高血压成年人颈动脉形态及弹性变化的价值。方法纳入330名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成年人,根据血压分为正常组(n=159)、临界组(n=43)及高血压组(n=128)。正常组收缩压(SBP)<130 m... 目的观察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fPWV)技术定量评估临界性高血压成年人颈动脉形态及弹性变化的价值。方法纳入330名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成年人,根据血压分为正常组(n=159)、临界组(n=43)及高血压组(n=128)。正常组收缩压(SBP)<130 mmHg且舒张压(DBP)<80 mmHg;临界组130 mmHg≤SBP<140 mmHg和/或80 mmHg≤DBP<90 mmHg;高血压组SBP≥140 mmHg或DBP≥9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者。测量并比较组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收缩起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及收缩末期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并以cIMT=0.05 cm为临界值进行亚组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各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cIMT、cIMT≥0.05 cm者占比、PWV-BS及PWV-E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血压水平升高,cIMT、cIMT≥0.05 cm比例及PWV-ES均升高(P均<0.05),但仅正常组与临界组间PWV-B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MT≥0.05 cm时,各亚组间PWV-B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亚组PWV-ES高于正常亚组(P<0.05);cIMT<0.05 cm时,临界亚组PWV-BS及PWV-ES均高于正常亚组(P均<0.05),高血压亚组PWV-BS低于临界亚组(P<0.05)而PWV-ES高于正常亚组(P<0.05)。cIMT、PWV-BS及PWV-ES均与年龄成正相关(r=0.64、0.33、0.69,P均<0.01)。结论临界性高血压成年人颈动脉形态及弹性已发生改变,且弹性变化可能早于形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外泌体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余燕婷 赵淳 季大玺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1-314,共4页
外泌体是体内多种细胞分泌的30-100nm的脂质双层膜结构的囊泡,内含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成分。尿外泌体在生理状态下主要来源于面向管腔的各种细胞,尿外泌体内载的蛋白质、microRNA等参与泌尿系统微环境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肾脏疾病... 外泌体是体内多种细胞分泌的30-100nm的脂质双层膜结构的囊泡,内含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成分。尿外泌体在生理状态下主要来源于面向管腔的各种细胞,尿外泌体内载的蛋白质、microRNA等参与泌尿系统微环境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肾脏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尿外泌体特定蛋白或microRNA、mRNA的表达,可以反映特定的疾病,有利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甚至判断预后。本文就尿外泌体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肾脏疾病 尿液 MICRORNA 生物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SVT为首发表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选择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琳 杨冉 +3 位作者 吴萸 黄辉 季鸥 沈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7-892,共6页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伴发内脏静脉血栓(SVT)的成因、治疗选择及转归。方法:采集一例26岁以SVT为首发表现的ITP男性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转归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可能的成因及治疗选择。结果:患者多次血常规提示,血小...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伴发内脏静脉血栓(SVT)的成因、治疗选择及转归。方法:采集一例26岁以SVT为首发表现的ITP男性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转归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可能的成因及治疗选择。结果:患者多次血常规提示,血小板(37-38)×10^(9)/L,嗜酸粒细胞(EOS) 46.9%-50%。B超和CT检查均提示,肝门静脉及其分支、脾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为ITP伴SVT。经积极病因治疗及减低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患者已痊愈。结论:ITP伴发较大范围SVT实属罕见,治疗难度大。临床上需关注一过性高EOS可能引起的血栓风险,应积极治疗本病,平衡抗凝和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内脏静脉血栓 抗凝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聚桂醇硬化方法治疗甲状腺囊性肿块疗效对比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正国 刘牛 +5 位作者 徐丹丹 魏照香 谈晓萍 陆倩 丁钱山 杨益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两种不同聚桂醇硬化方法治疗甲状腺囊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根据聚桂醇一次注入(n=34)及聚桂醇反复抽吸(n=26)分组,根据治疗后肿块大小改变比较评估疗效、穿刺异常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一次注入组与反复抽...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两种不同聚桂醇硬化方法治疗甲状腺囊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根据聚桂醇一次注入(n=34)及聚桂醇反复抽吸(n=26)分组,根据治疗后肿块大小改变比较评估疗效、穿刺异常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一次注入组与反复抽吸组的年龄、性别、术前囊肿体积、囊液性质组成、介入操作时间及最终囊肿体积缩小率的组间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反复抽吸组对甲状腺囊性肿块硬化的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一次注入组(76.5%),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反复抽吸组抽出的囊液量和术后随访囊肿体积较一次注入组显著增加(P=0.025和0.013),但其针尖脱出的穿刺异常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高于一次注入组(P=0.018)。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联合聚桂醇反复抽吸硬化是治疗甲状腺囊性肿块的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囊性肿块 聚桂醇 硬化治疗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不良反应与处理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宏波 殷立平 +2 位作者 张玫玫 毛书霞 高慧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4-477,480,共5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造影(3D-Hy Co Sy)过程中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8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976例因不孕症就诊行3D-Hy Co Sy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程... 目的探讨经阴道实时三维子宫输卵管造影(3D-Hy Co Sy)过程中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8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976例因不孕症就诊行3D-Hy Co Sy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同时记录患者造影剂逆流、呕吐、晕厥、过敏等发生情况,比较不同超声表现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疼痛VAS评分0级66例(6.76%)、轻度疼痛346例(35.45%)、中度疼痛374例(38.32%)、重度疼痛190例(19.47%)。随着输卵管阻塞程度的增加,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并成为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次呕吐15例(1.54%)、晕厥1例(0.10%)、过敏1例(0.10%)、造影剂逆流120例(12.30%)。超声表现异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超声表现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2,P<0.01)。结论 3D-Hy Co Sy检查应用广泛,在关注其临床应用价值的同时,也需提高对该检查安全性及相关不良反应的认识,造影前、中、后各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状态,警惕晕厥和过敏反应的发生,做好应急处置的临床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女(雌)性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造影剂 疼痛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PWV技术在定量评价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惠玲 黄辉 栾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4-826,共3页
目的:探讨极速脉搏波(ultrafast ultrasound imagine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技术在定量评价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18例(肝硬化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 目的:探讨极速脉搏波(ultrafast ultrasound imagine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技术在定量评价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18例(肝硬化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UFPWV技术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eima-media-thickness,IMT)、收缩开始时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和收缩结束时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结果:肝硬化组左侧颈总动脉IMT、PWVBS及PWVES分别为(0.64±0.08)mm、(6.72±0.89)m/s和(8.95±1.21)m/s,明显高于对照组左侧颈总动脉(P<0.05);肝硬化组右侧颈总动脉IMT、PWVBS及PWVES分别为(0.65±0.09)mm、(6.56±1.01)m/s和(8.81±1.32)m/s,明显高于对照组右侧颈总动脉(P<0.05);肝硬化组左右侧颈总动脉IMT、PWVBS及PWV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左右侧颈总动脉IMT、PWVBS及PWV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左、右两侧颈总动脉PWVBS、PWVES与IMT呈正相关[r=0.302和0.289(左侧)、0.294和0.303(右侧),P<0.05]。结论:在评价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管弹性功能时,UFPWV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新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速脉搏波技术 肝炎后肝硬化 颈总动脉 内中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杨氏模量值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华宁 吴意赟 +3 位作者 宋旭光 郁佑 郭峰 陈剑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1-866,共6页
目的:评价涎腺超声杨氏模量(salivary gland Young’s modulus,SGYM)在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诊断中的可靠性。方法:观察45例SS患者及51例健康志愿者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的SGYM,评价两组受试者双侧SGYM及两组之间SGYM的差... 目的:评价涎腺超声杨氏模量(salivary gland Young’s modulus,SGYM)在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诊断中的可靠性。方法:观察45例SS患者及51例健康志愿者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的SGYM,评价两组受试者双侧SGYM及两组之间SGYM的差异;评价医师内部测量SGYM及医师间测量SGYM的一致性;观察受试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腺体厚度对测量SGYM的影响。结果:无论SS组与健康组,双侧SGY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S组与健康组之间SGYM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内部及医师间测量的SGYM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医师内部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751~0.933,医师间测量的平均值差值有96.43%~99.02%在一致性界限及其95%置信区间以内。SGYM不受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腺体厚度的影响。结论:无论SS患者或健康志愿者,SGYM均不受检查医师和受试者自身因素影响,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涎腺 弹性超声 杨氏模量值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