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联合PBL与T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胸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沛 陆敬平 +2 位作者 朱伯谦 卢鑫 闻慧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161-164,18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的学习(CBL)联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与基于团队的学习(T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胸痛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1—4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轮转的75名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7名)和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的学习(CBL)联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与基于团队的学习(T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胸痛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1—4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轮转的75名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7名)和对照组(3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CBL、PBL与T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实习结束时的出科考试成绩、自我评价、教学质量评估和实习效果评估。结果试验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自我评价、教学质量评估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习效果评估表明,试验组学生在临床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综合素质、人文关怀素养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胸痛诊治教学中应用CBL联合PBL与TBL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医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综合临床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为心内科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传统教学模式 联合教学模式 TBL PBL C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脉—心—神”一体观辨治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抑郁
2
作者 陈婉娣 龚帆影 +3 位作者 王今 陈易珠 刘梦君 刘福明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3期553-556,共4页
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中“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理论总结得出“血—脉—心—神”一体观辨治理念,探讨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抑郁的病机与治法。缓慢性心律失常归属于“心悸”“眩晕”“迟脉”等范畴,抑郁则属“郁病”所辖,二者并病是... 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中“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理论总结得出“血—脉—心—神”一体观辨治理念,探讨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抑郁的病机与治法。缓慢性心律失常归属于“心悸”“眩晕”“迟脉”等范畴,抑郁则属“郁病”所辖,二者并病是“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共生互损的临床体现。抑郁作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并发症及致病迁延因素,临床的积极识别与干预是两者并病治疗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血—脉—心—神”一体观指导,认为本病起病之本在于气虚阳亏、血脉失和;发病之标在于血瘀脉阻、心神难安;心神同病贯穿整个病程。治疗上,宜益血和脉以养其心、活血通脉以安其神、调神颐心以护其形,标本兼治,形神兼调。本文将从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抑郁疾患的中医理论认识、病机辨析与治则治法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抑郁的论治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脉—心—神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悸 抑郁 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对PCI术后中老年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汤婷 赵佳文 +1 位作者 成巧燕 张学月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10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八段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中老年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为PCI术后中老年患者以八段锦为运动处方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病房行PCI术的100例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八段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中老年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为PCI术后中老年患者以八段锦为运动处方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病房行PCI术的100例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接受PCI术后的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八段锦锻炼,干预3个月。测量2组6分钟步行距离(6MWD),采用Borg评分量表测量患者在6分钟步行试验后的自我感觉劳累程度。结果干预过程中,试验组3例脱落、1例剔除,对照组2例脱落、1例剔除。治疗前,2组6MWD与Bor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6MWD较治疗前增加,试验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org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锻炼有利于提高PCI术后中老年患者的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老年患者 运动耐力 心脏康复 运动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