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理念下术后早期沐浴的可行性
1
作者 刘星宇 江志伟 +2 位作者 李峻 管俊杰 龚冠闻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15-2520,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理念下术后患者早期进行沐浴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由普外科收治行腹腔镜下阑尾或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6例。根据术后24 h以后选择的沐浴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沐浴暴露组、早期... 目的探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理念下术后患者早期进行沐浴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由普外科收治行腹腔镜下阑尾或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6例。根据术后24 h以后选择的沐浴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沐浴暴露组、早期沐浴贴膜组及对照组3组。早期沐浴暴露组患者术后24 h以上即进行裸露切口的沐浴,早期沐浴贴膜组患者切口覆盖无菌防水贴膜后沐浴,对照组患者则术后常规禁浴,待切口拆线后再延迟至少3 d进行沐浴活动,记录并分析3组患者基本情况、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及随访情况等资料。结果最终早期沐浴暴露组纳入患者54例,早期沐浴贴膜组纳入52例,对照组50例。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基础疾病、体质量指数(BMI)、手术方式、手术时长、手术切口分类等临床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统计各组术后沐浴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并发症情况及术后住院天数等对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住院期间的满意度方面,统计发现早期沐浴的两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传统的术后禁浴原则,早期沐浴并不会增加切口的感染率,且能够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拓展了加速康复外科术后早期活动的内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沐浴 手术部位感染 加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管理 住院期间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湿敷外治法在中医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国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40-41,共2页
在中医外科临床中丹毒、发、子痈(囊痈)、乳痈、烫伤、蛇串疮等疾病较为常见,初起时局部疮面多表现为焮红灼热,疼痛剧烈,因此迅速解除灼痛,缓解病情常是患者求诊时最迫切的要求,也成为患者衡量疗效的标准之一。笔者采用大黄、黄芩、黄... 在中医外科临床中丹毒、发、子痈(囊痈)、乳痈、烫伤、蛇串疮等疾病较为常见,初起时局部疮面多表现为焮红灼热,疼痛剧烈,因此迅速解除灼痛,缓解病情常是患者求诊时最迫切的要求,也成为患者衡量疗效的标准之一。笔者采用大黄、黄芩、黄柏、山栀、苦参等药煎后冷却,或加凉开水若干(约1000ml左右),用毛巾或纱布浸透,湿敷患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湿敷法 外治法 中医外科 丹毒 乳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芝银应用温阳法辨治瘿病后期经验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浩然 许芝银 马朝群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3-1158,共6页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许芝银教授对于瘿病诊疗经验丰富,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术后等瘿病在临床进展到后期均出现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缺乏,常进一步累及肝、脾、肾等脏腑,均有阳虚证候。强调在...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许芝银教授对于瘿病诊疗经验丰富,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术后等瘿病在临床进展到后期均出现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缺乏,常进一步累及肝、脾、肾等脏腑,均有阳虚证候。强调在辨治基础上审证求机,灵活应用温阳法,温阳以行气、消痰、祛瘀、利水、散结、益气养阴。突出脏腑辨证、兼顾整体与局部统一,且灵活应用药对,颇具特色,疗效显著,更好地诠释“异病同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瘿病后期 温阳法 辨证论治 名老中医 @许芝银 经验 异病同治 验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冬眠瘤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方正逸 叶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9-421,共3页
报告1例头皮冬眠瘤。患者男,31岁。因头皮肿块2余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左颞枕部皮下可触及一4 cm×1 cm肤色包块,表面光滑,质软,活动度一般,无压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细胞呈多边形,核多居中,胞质丰富呈空泡状,嗜酸性颗粒散在分... 报告1例头皮冬眠瘤。患者男,31岁。因头皮肿块2余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左颞枕部皮下可触及一4 cm×1 cm肤色包块,表面光滑,质软,活动度一般,无压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细胞呈多边形,核多居中,胞质丰富呈空泡状,嗜酸性颗粒散在分布。诊断:冬眠瘤(棕色脂肪瘤)。局麻后予左颞枕部皮下包块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眠瘤 组织病理学 影像学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和甲状旁腺保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邓正明 孔凡萍 +6 位作者 葛少华 曹仕兵 孟达理 高国宇 魏友松 朱永康 张士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56-1460,共5页
目的 :探讨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颈部淋巴清扫的引导作用和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价值。方法 :对同时实施甲状腺全切除及患侧颈部淋巴清扫的12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随机分为2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60例在术中甲状腺注射纳米碳... 目的 :探讨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颈部淋巴清扫的引导作用和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价值。方法 :对同时实施甲状腺全切除及患侧颈部淋巴清扫的12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随机分为2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60例在术中甲状腺注射纳米碳混悬液(纳米碳组),60例行常规手术(对照组)。分别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甲状旁腺移植病例数、cN_0和cN_1的清扫淋巴结总数和直径<5 mm淋巴结数量及转移率、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清钙浓度及术后出现低钙血症病例数。结果:纳米碳混悬液组手术时间长(P=0.002),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纳米碳混悬液组清扫淋巴结较对照组多(P=0.000 1)。在cN_0病例中纳米碳混悬液使得淋巴结清扫总数和直径<5 mm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0 1),但在cN_1病例中两组淋巴结总数无明显差异(P=0.086),但有助提高直径<5 mm淋巴结的检出数(P=0.000 1)。对照组术后低钙血症多于纳米碳组(P=0.001)。结论:纳米碳混悬液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癌cN_0病例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数,尤其是直径<5mm淋巴结的检出数,同时对甲状旁腺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清扫 甲状旁腺 纳米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升丹提毒祛腐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姚昶 许芝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 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红升丹提毒祛腐作用机理。方法 使用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观察小鼠创面肉芽炎症反应程度 ,使用酶标仪行双抗夹心ELISA法测肉芽组织内IL 2R、IL 6、TNF变化。结果 实验组在创面3、5、7d数值显著... 目的 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红升丹提毒祛腐作用机理。方法 使用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观察小鼠创面肉芽炎症反应程度 ,使用酶标仪行双抗夹心ELISA法测肉芽组织内IL 2R、IL 6、TNF变化。结果 实验组在创面3、5、7d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红升丹提毒祛腐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肉芽组织内IL 2R、IL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升丹 肉芽组织 炎症反应 IL-2R IL-6 TNF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疗效及对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CA19-9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0
7
作者 邓峰 张茹虎 朱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2011-2014,2018,共5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疗效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蛋...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疗效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antigen21-1,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胃癌细胞清扫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FOLFOX化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XELOX化疗方案,14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3个疗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CA19-9水平以及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所占的比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及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及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上述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所占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所占比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胃癌细胞清扫术后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及CA19-9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疗效 糖类抗原125 癌胚抗原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糖类抗原19-9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8
作者 史德志 樊炼 +1 位作者 高觉民 胡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40-1742,共3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效果,分析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手术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6月64例神经电生理监测下MVD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效果,分析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手术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6月64例神经电生理监测下MVD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所见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64例中,术中证实责任血管分别为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33例,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27例,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2例,AICA及VA共同压迫2例。面肌抽搐症状术后立即缓解51例,8例经2~6个月后延迟缓解,3例好转,2例未能缓解。并发症发生情况:颅内感染5例,轻面瘫者9例,均经治疗后痊愈,1例发生颅骨骨瓣漂浮,脑脊液漏3例,听力减退5例,听力完全丧失1例。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手术技巧的提高结合神经电生理监测观察面肌旁路传导反应(LSR)波形对责任血管的判定及对减压效果的评估,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并发症 神经电生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 被引量:54
9
作者 何领 徐鲲 +1 位作者 杨念印 杨德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方法对南京明基医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7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早期组(胆囊炎发作≤72h)与延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方法对南京明基医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7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早期组(胆囊炎发作≤72h)与延期组(胆囊炎发作〉72h)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早期组手术时间(92.4±23.1)min,明显短于延期组(122.0±31.8)rain(t=-4.564,P=0.000);术中出血量中位数20ml(10-100m1),明显少于延期组中位出血量40ml(10~200m1)(Z=-2.557,P=0.011);术后住院时间(4.5±1.5)d,明显短于延期组(5.6±2.8)d(t=-2.122,P=0.037);早期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2.6%(1/38),与延期组12.1%(4/33)无统计学差异(,=1.264,P:0.261)。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急诊行Lc最好在发病72h内进行,并把握好中转开腹手术的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功能障碍患者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斌斌 毛跃 江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肺功能障碍者行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9例(肺功能损害轻度3例,中度6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其中非感染期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或(和)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7例(1例有哮喘史),单肺切除1例,一侧肺部分切... 目的探讨肺功能障碍者行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9例(肺功能损害轻度3例,中度6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其中非感染期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或(和)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7例(1例有哮喘史),单肺切除1例,一侧肺部分切除1例。直视下从脐下切口进腹,从切口处置入腹壁提升器的柄,角度张开的大小根据患者个体实际情况调整,以提起后达到最佳的暴露空间为准。手术操作与气腹腹腔镜相同。结果9例均安全地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手术时间30—103mm,平均51min,无中转开腹,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在密切的麻醉监护下,硬膜外麻醉结合非气腹腹腔镜对肺功能障碍患者行胆囊切除手术仍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障碍 非气腹腹腔镜 硬膜外麻醉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注果糖与葡萄糖注射液对术后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文溪 时开网 朱永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07-1211,共5页
目的:对果糖与葡萄糖注射液在术后应激状况下缓解高血糖反应并提供热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与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在124例外科术后患者中,随机分成两组,连续3天每天各给予10%果糖注射液或... 目的:对果糖与葡萄糖注射液在术后应激状况下缓解高血糖反应并提供热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与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在124例外科术后患者中,随机分成两组,连续3天每天各给予10%果糖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750ml静脉滴注,比较两种碳水化合物输注液对机体糖代谢与胰岛素分泌的影响。结果:实验组(64例)在静脉输注葡萄糖液后,血糖水平显著增高;对照组(60例)给予10%果糖注射液,血糖水平较前无明显升高,输注果糖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输注葡萄糖液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注葡萄糖注射液后血胰岛素显著增高,输注果糖注射液后血胰岛素无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3天二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显著改变,不良反应发生率果糖组与葡萄糖组分别为1.56%与1.67%,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后患者中应用10%果糖注射液,在补充液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能源同时可避免加剧应激后高血糖反应,对胰岛的功能影响较小,提示在手术后使用果糖注射液,可以避免应激情况下的高血糖反应与减少胰岛素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 葡萄糖 胰岛素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与鉴定癫痫疾病的差异蛋白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志岭 高觉民 +2 位作者 许志洋 王铮 王富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70-1975,共6页
应用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和质谱技术,定量分析和鉴定了癫痫组(n=3)和正常组(n=3)脑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以从蛋白质水平上揭示癫痫病的发生机制.结果表明,凝胶图谱可辨识2500~3000个蛋白点... 应用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和质谱技术,定量分析和鉴定了癫痫组(n=3)和正常组(n=3)脑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以从蛋白质水平上揭示癫痫病的发生机制.结果表明,凝胶图谱可辨识2500~3000个蛋白点,对21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和SwissProt数据库检索,得到17个癫痫差异蛋白,其中2个蛋白在癫痫组织中表达上调,15个蛋白表达下调.部分蛋白与癫痫的关系属首次报道.这些蛋白与癫痫的病变相关,可能成为癫痫的分子标志物和药物治疗的靶向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双向凝胶电泳 质谱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亮 于裕 张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iopoietin-like protein2,ANGPTL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SCC组织中ANGPTL2的表达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食...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iopoietin-like protein2,ANGPTL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SCC组织中ANGPTL2的表达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食管癌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血清中ANGPTL2浓度。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ESCC组织中ANGPTL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1);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食管癌患者血清中ANGPTL2浓度明显升高。通过分析临床数据发现高表达的ANGPTL2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紧密相关。血清ANGPTL2浓度也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呈正相关。结论:ANGPTL2在ESCC的增殖和侵袭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血清ANGPTL2可以作为诊断ESCC潜在有效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活血法为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16例 被引量:20
14
作者 陆炯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8-188,共1页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清热活血法 局部外治 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石性萎缩性胆囊炎腹腔镜下切除术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士虎 马朝群 +3 位作者 朱永康 颜开明 曹仕兵 魏友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2期1156-1156,1158,共2页
关键词 结石性萎缩性胆囊炎 腹腔镜 切除术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空肠造瘘口滴注增液承气汤12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雷 徐晋 龙期伯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75-37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抑制胰血、尿淀粉酶的疗效情况。方法:急性重症胰腺炎行White氏三造口术后空肠滴注增液承气汤。结果:运用此法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淀粉酶的抑制较对照组明显。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抑制胰血、尿淀粉酶的疗效情况。方法:急性重症胰腺炎行White氏三造口术后空肠滴注增液承气汤。结果:运用此法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淀粉酶的抑制较对照组明显。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三造口术后增液承气汤空肠滴注抑制淀粉酶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增液承气汤 空肠造瘘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使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部小结节的临床价值及肺小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扬 耿峻峰 +2 位作者 澹台冀澂 谷志涛 胡定中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部小结节的临床价值及肺小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以及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于上海胸科医院收集的共100例使用术前CT引导...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部小结节的临床价值及肺小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以及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于上海胸科医院收集的共100例使用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后行肺部小结节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ook-wire定位技术的成功率、定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影像学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类型、病灶最大直径、病灶形态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小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均成功定位,定位成功率为100%,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定位并发症,平均定位耗时(21.3±4.5)分钟。单因素分析发现:病灶类型为混合性磨玻璃样、病灶最大直径≥0.8 cm、有中心高密度、有分叶征、有血管穿行的小结节,其为恶性病变的可能性最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肺部小结节为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为病灶类型为混合性磨玻璃样(OR=3.818,P=0.019)、病灶最大直径≥0.8 cm(OR=3.545,P=0.033)、有中心高密度(OR=4.091,P=0.011)及有血管穿行(OR=3.913,P=0.012)。结论术前使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部小结节进行切除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检出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影像学表现中病灶类型为混合性磨玻璃样、病灶最大直径≥0.8 cm、有中心高密度及有血管穿行对鉴别肺部小结节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ok-wire定位技术 肺部小结节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心率变异性监测设备探究“昼精夜暝”理论在胃癌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丹丽 邓正明 +3 位作者 王刚 成汇 张小春 江志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运用人工智能心率变异性(HRV)监测设备探究“昼精夜暝”与“昼不精,夜不暝”两种状态对胃癌患者术后自主神经昼夜节律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行择期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患者32... 目的运用人工智能心率变异性(HRV)监测设备探究“昼精夜暝”与“昼不精,夜不暝”两种状态对胃癌患者术后自主神经昼夜节律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行择期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患者32例。根据患者术后第3天(记D3)的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将AIS评分≤6分的患者划分为Ⅰ组(“昼精夜暝”组),将AIS评分>6分的患者划分为Ⅱ组(“昼不精,夜不暝”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LF/HF、pNN50和rMSSD的昼夜节律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首次通气/通便时间、疼痛评分(VAS评分)、炎症指标(WBC、CRP、IL-6和TNF-α)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与Ⅱ组患者相比,Ⅰ组患者的pNN50、rMSSD和LF/HF在D3已基本恢复其昼夜节律。Ⅰ组患者D3的TNF-α水平[(2.65±2.49)pg/mL vs(6.07±4.82)pg/mL,P=0.03]和D3的VAS评分[(0.60±0.75)分vs(1.67±1.56)分,P=0.04]下降,术后肛门通气/通便时间[(20.56±5.14)h vs(31.01±11.08)h,P<0.01]提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例vs 5例,P=0.02)降低,术后住院天数[(4.60±0.72)d vs(7.25±2.93)d,P<0.01]缩短。结论维持“昼精夜暝”状态有利于胃癌患者术后自主神经昼夜节律的恢复,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促进器官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精夜暝 心率变异性图谱 术后睡眠障碍 人工智能 加速康复外科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症状群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潇 段培蓓 +3 位作者 王阿芹 胡月 张敏 夏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74-1279,共6页
本文就癌症症状群的定义、理论基础、识别方法及识别中存在的难点和展望进行综述,提出我国癌症症状管理者及研究者应以成熟的理论作为基础,采用科学的症状群识别方法,从而探索出具有临床共识的症状群,促进未来临床实践中癌症症状的管理... 本文就癌症症状群的定义、理论基础、识别方法及识别中存在的难点和展望进行综述,提出我国癌症症状管理者及研究者应以成熟的理论作为基础,采用科学的症状群识别方法,从而探索出具有临床共识的症状群,促进未来临床实践中癌症症状的管理,真正减轻癌症患者的症状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症状群 症状管理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心率变异性参数预测机器人胃癌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邓正明 刘丰铭 +3 位作者 周玉弟 黄礼兵 邵明月 江志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34-938,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心率变异性(HRV)参数用于预测机器人胃癌术后中重度疼痛(NRS评分>3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08月行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25例,男80例,女45例,年龄≥18岁,BMI≥18 kg/m^(2),ASAⅠ—Ⅲ级。应用穿戴式动态... 目的探讨术前心率变异性(HRV)参数用于预测机器人胃癌术后中重度疼痛(NRS评分>3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08月行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25例,男80例,女45例,年龄≥18岁,BMI≥18 kg/m^(2),ASAⅠ—Ⅲ级。应用穿戴式动态心电记录仪观察术前24 h HRV参数: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分钟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每5分钟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DX)、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并收集一般资料、术中指标和术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根据术后72 h内数字评分量表(NRS)的疼痛评分的最大值将患者为两组:NRS评分≤3分组和NRS评分>3分组。筛选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的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RV参数预测机器人胃癌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效能。结果有48例(38.4%)患者术后72 h内至少出现一次中重度疼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F升高(OR=0.991,95%CI 0.985~0.996)是术后发生中重度疼痛的独立预测因素。其预测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的AUC为0.928(95%CI 0.885~0.971),最佳截断值为455.55 ms 2,敏感性79.2%,特异性93.7%。结论术前自主神经功能状态与机器人胃癌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密切相关,HRV参数中的HF对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自主神经功能 术后急性疼痛 心率变异性 机器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