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浓度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长印 储继红 +4 位作者 张军 臧雨馨 戴国梁 邹建东 居文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02-1407,共6页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 QA)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等体积0.2 mol ·L-1的乙酸铵后,采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提取QA,洗脱液直接进行 LC-MS/MS分析。 QA和内标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SLS)通过Agile...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 QA)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等体积0.2 mol ·L-1的乙酸铵后,采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提取QA,洗脱液直接进行 LC-MS/MS分析。 QA和内标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SLS)通过Agilent ZORBAX SB C18(3.0 mm ×100 mm,3.5μm)色谱柱进行等度洗脱分离,流动相组成为0.2 mmol ·L-1乙酸铵水溶液/甲醇=30/70。质谱检测采用负离子模式,扫描方式为多反应检测,QA的目标离子对为m/z 611.131/490.900,SLS 的目标离子对为 m/z 623.032/298.800。结果 QA和SLS的保留时间分别2.7 min和3.9 min左右,空白血浆无干扰影响含量测定;血浆中 QA 的线性范围为8.57-4185μg·L-1( r为0.9949-0.9992),定量下限为8.570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 RSD 均小于7%;低、中、高3个浓度下的平均介质效应分别为116.62%、119.06%和115.72%( RSD 分别为3.27%、3.42%和4.93%),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7.75%、80.90%和80.76%( RSD分别为1.70%、1.78%和4.15%);血浆样本于室温放置4 h、-70℃反复冻融3次及-70℃冰冻保存31 d的情况下均稳定;浓度超出定量上限的QA血浆样本经空白血浆稀释6.25倍后可准确测定。结论建立的测定血浆样本中QA浓度的LC-MS/MS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QA人体药代动力学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LC—MS/MS 人血浆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SPE提取 多反应检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APCI/MS/MS测定Beagle犬口服雷公藤片后血浆中雷公藤甲素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军 陈玟 +4 位作者 刘史佳 许美娟 刘子修 周玲 居文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65-1768,共4页
目的建立LC/APCI/MS/MS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雷公藤甲素,研究Beagle犬单剂量口服雷公藤片后体内雷公藤甲素药动学。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C18(3.0mm×100mm,3.5μm),运用甲醇~醋酸铵缓冲... 目的建立LC/APCI/MS/MS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雷公藤甲素,研究Beagle犬单剂量口服雷公藤片后体内雷公藤甲素药动学。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C18(3.0mm×100mm,3.5μm),运用甲醇~醋酸铵缓冲液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雷公藤甲素([M+H]+,m/z378.5/361.3)和内标泼尼松龙([M+H]+,m/z361.3/147.0)。Beagle犬单剂量口服雷公藤片(1片/kg)后,采用该方法测定血浆中雷公藤甲素,DAS(1.0)软件对雷公藤甲素药-时曲线进行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0.16—20.55μg·L^-1内,雷公藤甲素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值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6.15%,提取回收率大于79.14%。Beagle犬口服雷公藤片后,雷公藤甲素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μg·L^-1:2.78±0.387;Tmax/h:1.75±0.76;T1/2/h:2.59±0.60;CL/L·kg^-1·h^-1:2.768±0.606;AUC(0~9)/μg.L^-1.h:11,539±1.491;AUC(0-∞)/μg·L^-1·h:13.185±1.686。结论建立的LC/APCI/MS/MS分析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雷公藤片中雷公藤甲素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雷公藤片 BEAGLE犬 液相色谱-大气 压化学离子化质谱联用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吡非尼酮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长印 宋慧婷 +2 位作者 宗阳 张军 居文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6-703,共8页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吡非尼酮(pirfenidone,BT)及其主要代谢产物5-羧基吡非尼酮(5-carboxypirfenidone,SBT)的含量。方法血浆样品加入氘代同位素内标吡非尼酮-d5(d BT)和5-羧基吡非尼酮-d5(d SBT),经甲醇沉淀蛋白后进样。液...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吡非尼酮(pirfenidone,BT)及其主要代谢产物5-羧基吡非尼酮(5-carboxypirfenidone,SBT)的含量。方法血浆样品加入氘代同位素内标吡非尼酮-d5(d BT)和5-羧基吡非尼酮-d5(d SBT),经甲醇沉淀蛋白后进样。液相分离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3.0 mm×100 mm,3.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水(含0.5%甲酸)/乙腈(50/50)。质谱检测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检测模式检测。BT、SBT、d BT和d SBT的检测目标离子对分别为m/z 185.958/77.1、215.944/77.0、190.965/81.1和220.948/99.1。结果空白溶剂、空白血浆无干扰,分析物及内标间无相互干扰。血浆中BT和SBT分别在0.020 59~25.14 mg·L-1和0.016 73~20.42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批内、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分析物及内标储备液于4℃冰箱中放置156 d,血浆样本于室温放置4 h、-70℃冰箱中保存并反复冻融3次、-70℃冰箱保存10、29、52 d及样品处理后自动进样器(8℃)中放置24 h的情况下均稳定。BT和SBT的平均提取回收率和归一化基质因子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测定BT和SBT血浆药物浓度的LC-MS/MS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稳定性和耐用性,适用于人血浆中吡非尼酮及其代谢物的浓度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5-羧基吡非尼酮 LC-MS/MS 人血浆药物浓度 药代动力学 多反应检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沙格雷酯对大鼠体内细胞色素P4502D1/2的影响
4
作者 许美娟 蒋志涛 +5 位作者 赵文珠 臧雨馨 孙冰婷 容纳 邹建东 居文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39-1742,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沙格雷酯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2D1/2(CYP2D1/2)的底物右美沙芬药动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按右美沙芬组10 mg·kg-1灌胃给药,盐酸沙格雷酯组按右美沙芬和盐酸沙格雷酯均10 mg·kg-1同时灌胃给药,... 目的观察盐酸沙格雷酯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2D1/2(CYP2D1/2)的底物右美沙芬药动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按右美沙芬组10 mg·kg-1灌胃给药,盐酸沙格雷酯组按右美沙芬和盐酸沙格雷酯均10 mg·kg-1同时灌胃给药,按不同时间从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血样处理后,用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右美沙芬的浓度,用DAS 2.0软件进行分析,求出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盐酸沙格雷酯组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沙芬的T12明显延长(2.49 h±0.93 h vs 1.47 h±0.20 h,P<0.05),Cmax明显升高(325.7μg·L-1±133.2μg·L-1vs 104.5μg·L-1±52.4μg·L-1,P<0.05),AUC0-t(785.5μg·L-1·h±451.9μg·L-1·h vs 244.8μg·L-1·h±168.3μg·L-1·h,P<0.05)和AUC0-∞(804.7μg·L-1·h±445.6μg·L-1·h vs 251.4μg·L-1·h±173.4μg·L-1·h,P<0.05)明显增大。结论盐酸沙格雷酯在大鼠体内对右美沙芬的代谢有抑制作用,能降低其消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沙格雷酯 右美沙芬 细胞色素 P4502D6 药物相互作用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制剂中黄酮类成分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万瑶瑶 宋慧婷 +3 位作者 李长印 丁选胜 居文政 邹建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73-3983,共11页
目的筛选并鉴定黄芪注射液、黄芪口服液(黄芪)中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MS)技术获取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分析数据,质量亏损过滤(MDF)法进行系统筛选,依据加合离子的出现和正负离子的相互佐... 目的筛选并鉴定黄芪注射液、黄芪口服液(黄芪)中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MS)技术获取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分析数据,质量亏损过滤(MDF)法进行系统筛选,依据加合离子的出现和正负离子的相互佐证作进一步锁定,借助对照品和黄酮特征碎片离子对其进行鉴定或归属。结果共筛选鉴定出68种黄酮类成分,其中六碳糖基化、羟基化、乙酸酯化、五碳糖基化、丙二酸酰基化、甲基化、去甲基化、氢化、葡萄糖醛酸化、四碳糖基化、去羟基化这11种转化反应参与了该类成分的形成。结论基于LC-Q-TOF-MS/MS技术的MDF法可行有效,可用于黄芪制剂中黄酮类成分的系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黄芪口服液 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MS) 质量亏损过滤(M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