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中医药治疗房颤的核心中药及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邓良英 孙园园 +2 位作者 高磊 王炜 石开虎 《特产研究》 2023年第3期103-113,共11页
本研究主要挖掘数据,分析中药治疗房颤的用药规律,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方法探究其核心药对机制。检索知网、维普等数据库的中医药治疗房颤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房颤用药规律;通过TCMSP... 本研究主要挖掘数据,分析中药治疗房颤的用药规律,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方法探究其核心药对机制。检索知网、维普等数据库的中医药治疗房颤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房颤用药规律;通过TCMSP数据库、OMIM和DrugBank等数据库分析核心药对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构建房颤靶点-活性成分-药物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得到房颤核心靶点PPI网络,以及使用Metascape进行GO生物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对关键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治疗房颤用药频率前五分别是丹参、炙甘草、麦冬、桂枝和当归,高频药对有“丹参-苦参”、“麦冬-五味子”等。对“丹参-苦参”核心药分析发现其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和丹参酮ⅡA等关键成分作用于房颤AKT1、TNF、IL-6、VEGFA、IL-1β和CASP3核心靶点,参与NF-κB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和AMPK等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与AKT1、CASP3、IL-1β等靶点紧密结合,AKT1-丹参酮ⅡA为结合亲和力最高的复合物,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蛋白-配体构象在40 ns形成稳定构象,并在活性位点形成了氢键。治疗房颤中药主要有丹参、麦冬和桂枝等,关键成分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调控AKT1等关键靶点治疗房颤,参与NF-κB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和AMPK等通路,并在调控离子通道和影响炎症因子释放等方面发挥治疗房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中药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用药规律 丹参 苦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技术的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的化学鉴别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艳艳 王欢欢 +3 位作者 仲子怡 刘欣莲 孙利 汪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7,共12页
目的基于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技术对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化学鉴别。方法对收集的不同基原、不同产地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然后依据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对北柴胡及其混淆品进行化学成分比较,进一步结合UPLC-Q-T... 目的基于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技术对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化学鉴别。方法对收集的不同基原、不同产地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然后依据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对北柴胡及其混淆品进行化学成分比较,进一步结合UPLC-Q-TOF/MS技术找出柴胡属混淆品代表性差异标志物。结果薄层色谱显示,不同基原柴胡饮片均具有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根据荧光斑点强度和位置可将其进行区分。北柴胡及其醋炙品特征图谱分别标定了14、16个共有峰,并指认其中6个成分。不同产地北柴胡饮片所含化学组分类似,建立的方法可以较好地体现柴胡特征。进一步通过特征图谱比较发现,竹叶柴胡在成分类群组成上与正品北柴胡接近,锥叶柴胡和大叶柴胡具有各自响应值较高的特征峰,藏柴胡皂苷含量明显高于北柴胡。利用UPLC-Q-TOF/MS共鉴定出69种柴胡化合物,主要为三萜皂苷类成分,其次是黄酮类,少数色酮、苯丙素类和炔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柴胡种间差异较为明显,不同柴胡混淆品具有代表性差异标志物。结论建立的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分析方法可用于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的化学鉴别研究,为全面合理开发利用柴胡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特征图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薄层色谱法 化学成分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分析炙甘草汤体内成分及心脏组织分布特征
3
作者 唐志苓 李瑶 +4 位作者 支颢 王敬彦 蔡雪婷 曹鹏 周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6-903,共8页
目的探究炙甘草汤的体内药效物质基础,为其在现代临床的合理应用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给Wistar大鼠灌胃炙甘草汤水煎液12.15 g·kg^(-1)后,采集10个时间点(给药后5、15、30、60、120、240、360、480、600、720 min)的大鼠血浆... 目的探究炙甘草汤的体内药效物质基础,为其在现代临床的合理应用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给Wistar大鼠灌胃炙甘草汤水煎液12.15 g·kg^(-1)后,采集10个时间点(给药后5、15、30、60、120、240、360、480、600、720 min)的大鼠血浆样本和给药后12 h的大鼠心脏(心房、心室)组织样本,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炙甘草汤含药血浆及给药心脏样本进行定性分析,并关注其体内分布特征,同时,绘制炙甘草汤入血成分时间曲线图,观察药物及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变化。结果从炙甘草汤血浆样本中辨识出了11个原型成分(益母草苷、烟花苷、异夏佛塔苷、对香豆酸、地黄苦苷元、对羟基苯甲酸、7,4′-二羟基黄酮、毛蕊异黄酮、3′,4′,7-三羟基黄酮、半夏酸、吐昔酸)和7个代谢产物,主要为黄酮(苷)类、有机酸类和环烯醚萜苷类等,从心脏样本中(心房和心室同)辨识出了6个原型成分(益母草苷、异夏佛塔苷、地黄苦苷元、7,4′-二羟基黄酮、甘草素、3′,4′,7-三羟基黄酮)和3个代谢产物。代谢途径主要为I相代谢和葡萄糖醛酸化。结论初步确定了炙甘草汤入血及心脏组织成分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为炙甘草汤药效物质解析及其药效成分在心脏组织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Q-TOF/MS 炙甘草汤 入血成分 代谢产物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疹方通过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抑制细胞焦亡而减轻EGFR抑制剂所致小鼠皮肤毒性
4
作者 王心甜 程呈 +3 位作者 罗玲 陈彦 刘玉萍 邢海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2-1399,共8页
目的:探讨消疹方(Xiaozhen Fang,XZF)减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剂诱导的小鼠皮肤毒性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建立皮肤毒性小鼠模型,设置空白组、厄洛替尼(150 mg/kg)组、厄洛替尼(150 mg/kg... 目的:探讨消疹方(Xiaozhen Fang,XZF)减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剂诱导的小鼠皮肤毒性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建立皮肤毒性小鼠模型,设置空白组、厄洛替尼(150 mg/kg)组、厄洛替尼(150 mg/kg)和消疹方(45 g/kg)联合给药组,每组5只。评估动物皮肤毒性严重程度、体重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皮肤组织中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水平,同时利用免疫荧光分析皮肤组织中GSDME、IL-1β、caspase-1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HacaT细胞,制备XZF含药血清,厄洛替尼刺激细胞24 h后,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XZF含药血清干预24 h,采用MTT法评估细胞活力,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同时通过免疫荧光分析p53结合蛋白1(p53-binding protein 1,53BP1)的表达情况。结果:皮肤毒性小鼠模型经XZF治疗后,皮疹发生率降低,四肢红肿程度减轻,体重显著升高(P<0.05),背部组织中GSDMD、GSDME、IL-1β、caspase-1和NLRP3表达水平下调(P<0.05或P<0.01);经XZF含药血清干预后,HacaT细胞焦亡显著受到抑制(P<0.01),电镜下观察细胞表面相对完整,没有明显的孔洞或损伤,且细胞中53BP1蛋白免疫荧光强度显著下调(P<0.01)。结论:消疹方对EGFR抑制剂诱导的小鼠皮肤毒性具有逆转作用,其可能通过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焦亡从而发挥细胞保护效应,从而减轻其引起的皮肤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疹方 厄洛替尼 皮肤毒性 细胞焦亡 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浙沪名老中医临证运用膏方经验解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垚 陆明 +5 位作者 朱敏为 袁睿 赵海燕 夏娟 张业清 苏克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87-2291,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本体特色,引入文本挖掘方法,结合原始病案数据进行集内关联挖掘,形成医案解析,从中分析江浙沪名老中医使用膏方的经验。方法:采用Medcase数据处理平台,对江浙沪名老中医运用膏方的医案采用计量性趋势数据解构研究。结果:... 目的:基于中医本体特色,引入文本挖掘方法,结合原始病案数据进行集内关联挖掘,形成医案解析,从中分析江浙沪名老中医使用膏方的经验。方法:采用Medcase数据处理平台,对江浙沪名老中医运用膏方的医案采用计量性趋势数据解构研究。结果:本次研究涉及病例472诊次,涉及病机250条,治法400条,药物529种。结论:江浙沪名老中医运用膏方针对临床常见虚损性疾病,临床核心高频适应症以乏力、寐差、腰酸、纳差等为主;相关高频舌脉为苔薄、白,质红、淡,脉细、弦;核心高频病机为肝肾亏虚、脾肾两虚;高频用药为黄芪、白术、茯苓、当归、芍药、甘草、熟地等药物,组方以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丸、生脉饮为基础方剂进行复法配伍,辅料常用阿胶、冰糖、龟板胶、鹿角胶等材料,治法多采用气血并调,阴阳并补,虚实并治等复法组合干预亚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 膏方 复法 医案 解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经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邵清华 周辉 李怡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观察分经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落枕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奇偶数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取分经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落枕穴治疗,疗程1~3次,通过对比VAS评分和颈椎活动度... 目的观察分经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落枕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奇偶数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取分经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落枕穴治疗,疗程1~3次,通过对比VAS评分和颈椎活动度来评价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经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枕 针刺运动疗法 颈椎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气窠囊”理论探讨脑瘤的病机及证治思路
7
作者 季漪 朱玲艳 +1 位作者 夏雪萍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9-973,共5页
全国名中医吴勉华教授在虚气和窠囊学说基础上,提出虚气窠囊理论,将其应用于脑瘤的病机分析及临床辨治,认为脑瘤的基本病机是元气虚损,虚气内生,痰瘀互结,毒聚成窠。提出扶正调气、化痰逐瘀、攻毒散结的复合治法,临证治疗结合病程阶段... 全国名中医吴勉华教授在虚气和窠囊学说基础上,提出虚气窠囊理论,将其应用于脑瘤的病机分析及临床辨治,认为脑瘤的基本病机是元气虚损,虚气内生,痰瘀互结,毒聚成窠。提出扶正调气、化痰逐瘀、攻毒散结的复合治法,临证治疗结合病程阶段进行分期干预,初期扶正调气除虚气,中期化痰逐瘀消窠基,晚期攻毒散结破窠囊,全程谨守扶正不留邪、破窠不伤正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气窠囊 脑瘤 中医理论 虚气内生 痰瘀毒聚 复合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丹散瘀酊有效成分及其体内靶向代谢产物含量测定
8
作者 施胜彤 曾锐 陈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7,共7页
目的测定红丹散瘀酊中丹参酮Ⅱ_(A)、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E_(2)、前列腺素D_(2)、前列腺素F_(2)-α、血栓素B_(2)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分析采用X-Bridge C_(18)色谱柱(... 目的测定红丹散瘀酊中丹参酮Ⅱ_(A)、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E_(2)、前列腺素D_(2)、前列腺素F_(2)-α、血栓素B_(2)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分析采用X-Bridge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丹参酮ⅡA流动相乙腈-水(含0.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10μL,而三七皂苷R_(1)及人参皂苷Rg_(1)、Rb_(1)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进样量10μL。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消肿止痛酊)组、不同批号红丹散瘀酊组,每组6只,建立外伤血瘀证模型,UPLC-TSQ-MS/MS法测定血浆中体内靶向代谢产物含量,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05%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加热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选择性反应监测模式。结果4种有效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1.91%~104.68%,RSD 1.84%~2.60%;5种体内靶向代谢产物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0),平均提取回收率57.63%~93.56%,RSD 0.86%~13.94%。与模型组、阳性药组比较,不同批号红丹散瘀酊组PGD2、PGE 2含量降低(P<0.01)。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可为红丹散瘀酊质量标准制定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丹散瘀酊 有效成分 体内靶向代谢产物 含量测定 外伤血瘀 HPLC UPLC-TSQ-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介格从三焦辨治膀胱癌术后遗尿的经验撷英
9
作者 夏雪萍 高阳 +3 位作者 江雨静 王浩 季漪 霍介格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8,共4页
遗尿是膀胱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霍介格教授认为正虚未复是膀胱癌术后遗尿的发病基础。霍师结合临床经验,从三焦辨证,认为其核心病机是三焦气化失司,具体包括中土虚羸、金气不利、水虚木郁,治法上主张扶... 遗尿是膀胱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霍介格教授认为正虚未复是膀胱癌术后遗尿的发病基础。霍师结合临床经验,从三焦辨证,认为其核心病机是三焦气化失司,具体包括中土虚羸、金气不利、水虚木郁,治法上主张扶正畅三焦为基本治则,攻补兼施,以通为用,调和阴阳,临床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术后 遗尿 三焦气化 霍介格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清理结合仙方活命饮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军 周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仙方活命饮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7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及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期间的68例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68例患者...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仙方活命饮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7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及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期间的68例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68例患者均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术后用含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8万U/500mL)灌洗引流1~2周,根据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2周,治疗组加仙方活命饮治疗;对照组单纯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方案;术后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udet膝关节屈曲度和功能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Judet膝关节屈曲度和功能评价优良率治疗组(91.18%)优于对照组(70.59%),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94.12%)优于对照组(76.47%),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仙方活命饮可明显缩短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治疗疗程,关节功能恢复快,优良率高,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膝关节炎 关节镜 清理术 仙方活命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中主要活性成分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的逆转铁过载促进骨形成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丹丹 赵白秀 +3 位作者 汪华君 蒋俊 沈袁佳怡 何津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4,92,共6页
目的评价女贞子中主要活性成分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的逆转铁过载促进骨形成抗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效应,并探讨其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建立柠檬酸铁铵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分别评估红景天苷(1、5、25、50... 目的评价女贞子中主要活性成分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的逆转铁过载促进骨形成抗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效应,并探讨其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建立柠檬酸铁铵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分别评估红景天苷(1、5、25、50、100μmol/L)、特女贞苷(1、5、25、50、100μmol/L)及其两种成分混合溶液(1∶1)对骨矿化的影响;茜素红染色后以骨骼染色面积和累积光密度评价其骨矿化程度,并运用等效线法和等辐射分析法评价红景天苷、特女贞苷抗PMOP的相互作用。结果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及其混合溶液均有较好地逆转铁过载所致的骨形成抑制作用,且在1~100μmol/L内呈现显著的浓度依赖性;在等效线法中,经半数有效浓度(EC50)计算得混合组γ>1,表明二者无明显的协同作用;在等辐射分析法中,混合组中相应成分的EC50比值分数总和为1.16,其复合点落在95%可信限内(P>0.05),表明两者呈相加作用关系,且未见明显协同作用。结论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均可逆转铁过载诱导的骨形成抑制,且当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联合使用时,两者呈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红景天苷 特女贞苷 绝经后骨质疏松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调控FoxO1/MARCH1通路对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洪平 张会峰 +4 位作者 陈煜 韦晓 隋淼 刘超 范尧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2-1667,共6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通过调控肝脏叉头框蛋白O1(FoxO1)/膜相关环状蛋白1(MARCH1)通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将30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芩连汤组(15 g/kg...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通过调控肝脏叉头框蛋白O1(FoxO1)/膜相关环状蛋白1(MARCH1)通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将30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芩连汤组(15 g/kg)、吡格列酮(阳性药)组(20 mg/kg),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为正常组,连续给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ELISA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腹腔内葡萄糖耐量(IPGTT)并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RT-qPCR法检测肝组织FoxO1、MARCH1、INSR、IRS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FoxO1、Ac-FoxO1、MARCH1、INSRα、INSRβ、IRS1、p-IRS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FINS、TG、TC、LDL-C、HOMA-IR、AUC均升高(P<0.01),肝组织细胞结构紊乱,边界轮廓不清,排列散乱,细胞肿大且大小不一,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质空泡,少量肝细胞出现点状坏死,肝组织FoxO1、MARCH1 mRNA表达升高(P<0.01),INSR、IRS1 mRNA表达降低(P<0.01),肝组织Ac-FoxO1、MARCH1、INSRα蛋白表达升高(P<0.01),FoxO1、INSRβ、IRS1、p-IRS1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组小鼠FINS、TG、TC、LDL-C、HOMA-IR、AUC均降低(P<0.01),肝组织细胞形态趋于正常,脂质空泡数目明显减少,肝组织FoxO1、MARCH1 mRNA表达降低(P<0.01),INSR、IRS1 mRNA表达升高(P<0.01),肝组织Ac-FoxO1、MARCH1蛋白表达降低(P<0.01),FoxO1、INSRβ、IRS1、p-IRS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而INSRα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可以减轻肝脏脂肪变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FoxO1/MARCH1通路,增加胰岛素受体及胰岛素受体底物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胰岛素抵抗 FoxO1/MARCH1通路 胰岛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3
作者 魏清筠 陈姣 +2 位作者 周谦 侯亚义 曹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1-1148,共8页
随着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频发,全球公共卫生面临重大挑战,寻找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成为当务之急。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病毒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旨在综述中药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现代科学研究进展,探... 随着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频发,全球公共卫生面临重大挑战,寻找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成为当务之急。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病毒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旨在综述中药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现代科学研究进展,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入理解中药干预病毒全生命周期的科学内涵,系统解析中药复方抗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策略。为未来防控病毒风险储备候选中药提供参考,对有效支撑我国新发突发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控与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呼吸道 病毒感染性疾病 温病 新药研发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泻黄散标准煎液化学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婉 王思琦 +5 位作者 李家政 富雪丹 鞠建明 康安 姚卫峰 江海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9-581,共13页
目的采用UPLC-Q-TOF-MS技术解析经典名方泻黄散标准煎液的化学成分表征,同时进行化学成分分类,对代表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HSS T_(3)(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 目的采用UPLC-Q-TOF-MS技术解析经典名方泻黄散标准煎液的化学成分表征,同时进行化学成分分类,对代表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HSS T_(3)(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40℃。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泻黄散的质谱数据。通过Masslynx 4.1软件与对照品比对、质谱数据分析以及参考相关文献对泻黄散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泻黄散中共分析和鉴定出107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化合物45个,三萜类27个,单萜类11个,苯丙素类10个,色原酮6个,生物碱类5个以及其他类3个。结论研究结果为泻黄散的进一步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泻黄散标准煎液 UPLC-Q-TOF-MS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气火湿瘀”四维辨治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胸痛 被引量:1
15
作者 殷睿 王新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9-1154,共6页
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心脉虽通,然而金刃利器易耗伤气血、惊扰心神,加之脾肾已虚,“气火湿瘀”虚实错杂,导致术后依然胸痛频发。其中气血亏虚,心神惊扰,肝脾肾脏气失和是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胸痛的证候基础;肝郁气结,气郁化火,心肾不交,阴... 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心脉虽通,然而金刃利器易耗伤气血、惊扰心神,加之脾肾已虚,“气火湿瘀”虚实错杂,导致术后依然胸痛频发。其中气血亏虚,心神惊扰,肝脾肾脏气失和是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胸痛的证候基础;肝郁气结,气郁化火,心肾不交,阴虚火旺,心气亏虚,瘀阻脉络,脾肾阳虚,聚湿成痰,“气火湿瘀”虚实错杂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胸痛的核心病机。临证需详辨“气火湿瘀”证素和心肝脾肾脏腑之偏向,从证素和脏腑的四维视角提出清心补肾,镇潜安神,益气活血,祛瘀通络,健脾温肾,豁痰宣痹,疏肝养肝,理气宽胸的辨治思路,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胸痛的临床辨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运重建术后胸痛 胸痹心痛 气火湿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强心汤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苏洁 方祝元 +2 位作者 张一炎 陈晓栋 谷明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观察参附强心汤对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衰(阴阳两虚,水瘀内停证)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我院治疗并经检查确诊为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功能不全(阴阳两虚,水... 目的观察参附强心汤对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衰(阴阳两虚,水瘀内停证)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我院治疗并经检查确诊为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功能不全(阴阳两虚,水瘀内停证)的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强心汤,2组均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6min步行距离(6MWT)、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血浆BNP、6MWT均有改善(P<0.05~0.01),但观察组下降显著(P<0.05);超声心动图指标中左房(LAD)大小2组均未明显改善(P>0.05),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环室间隔及左室侧壁组织舒张早期最大速度(Ea)比值、肺动脉收缩压(PSA)2组患者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参附强心汤能有效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NP水平、6min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慢性心衰 参附强心汤 脑钠肽 6 min步行距离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蜗牛酶同时生物转化淫羊藿中4种黄酮苷 被引量:14
17
作者 彭静 马益华 +3 位作者 陈彦 刘聪燕 高霞 周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84-1990,共7页
目的采用固定化蜗牛酶同时生物转化淫羊藿Epimedii Folium中4种黄酮苷,并对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交联-包埋法制备固定化蜗牛酶,单因素试验优化生物转化工艺,HPLC法测定转化率,LC-MS/MS法鉴定转化产物。结果在最佳条件(p H值5,温度50℃,蜗... 目的采用固定化蜗牛酶同时生物转化淫羊藿Epimedii Folium中4种黄酮苷,并对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交联-包埋法制备固定化蜗牛酶,单因素试验优化生物转化工艺,HPLC法测定转化率,LC-MS/MS法鉴定转化产物。结果在最佳条件(p H值5,温度50℃,蜗牛酶与底物比例1∶1,底物质量浓度1.0 mg/m L,转化时间2 h)下,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可分别转化为箭藿苷A、箭藿苷B、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以及宝藿苷Ⅰ和淫羊藿苷元(两者均为淫羊藿苷转化产物),平均转化率分别为73.69%、74.01%、73.46%、75.52%。结论该工艺稳定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淫羊藿中4种黄酮苷的高效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朝藿定A 朝藿定B 朝藿定C 淫羊藿苷 固定化蜗牛酶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18
作者 陈曦 田耀州 夏军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296,共4页
论述了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研究进展,西医治疗UC主要有灌肠、口服、静脉注射等疗法;中医治疗主要有汤剂口服与汤剂灌肠等疗法;中西医结合主要有西药口服+中药汤剂灌肠,西药口服+中药汤剂口服,西药口服+中药汤... 论述了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研究进展,西医治疗UC主要有灌肠、口服、静脉注射等疗法;中医治疗主要有汤剂口服与汤剂灌肠等疗法;中西医结合主要有西药口服+中药汤剂灌肠,西药口服+中药汤剂口服,西药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药汤剂灌肠,西药灌肠+中药汤剂灌肠,西药口服+西药灌肠+中药汤剂灌肠,西药灌肠+中药口服6种治疗方案,其中以西药口服+中药汤剂灌肠最为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溃疡性结肠炎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FLC-Q-TOF/MS分析黄芪-丹参药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祁晓霞 董宇 +2 位作者 单晨啸 项洋洋 王新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6,103,共5页
目的应用UFLC-Q-TOF/MS对黄芪-丹参药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方法采用Thermo BDS C18(3μm,150mm×2.1mm)色谱柱,以0.1%甲酸水-0.1%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柱温40℃,进样量5μL。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ESI),... 目的应用UFLC-Q-TOF/MS对黄芪-丹参药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方法采用Thermo BDS C18(3μm,150mm×2.1mm)色谱柱,以0.1%甲酸水-0.1%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柱温40℃,进样量5μL。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下采用飞行时间质谱采集数据,全扫描质量范围为m/z 100~1 500。依据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二级质谱裂解碎片,结合对照品比对初步鉴定化合物。结果从黄芪-丹参药对中初步鉴定或推断出28个化合物,其中丹参中15个化合物,黄芪中11个化合物,另有2个未知化合物。包括皂苷类、有机酸类、黄酮类和醌类化合物。结论该UFLC-Q-TOF/MS可全面、快速分析黄芪-丹参药对中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为对其进行活性成分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丹参 UFLC-Q-TOF/Ms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评价微乳提取灵芝有效组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贺俊杰 陈彦 +2 位作者 杜萌 曹伟 袁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9-482,共4页
目的探索以微乳为溶剂同时提取灵芝中灵芝三萜和多糖的可行性。方法以灵芝酸A、灵芝三萜、灵芝多糖及固形物含有量为指标,比较微乳回流、微乳温浸、微乳超声、乙醇回流及水煎煮对于灵芝中灵芝三萜和灵芝多糖的提取效率。结果用微乳作为... 目的探索以微乳为溶剂同时提取灵芝中灵芝三萜和多糖的可行性。方法以灵芝酸A、灵芝三萜、灵芝多糖及固形物含有量为指标,比较微乳回流、微乳温浸、微乳超声、乙醇回流及水煎煮对于灵芝中灵芝三萜和灵芝多糖的提取效率。结果用微乳作为溶剂提取灵芝,可同时提取灵芝中的脂溶性三萜组分及水溶性多糖组分,且微乳温浸法及微乳超声法较佳。微乳超声提取液中三萜的含有量相当于乙醇回流液的96.43%,多糖的含有量相当于水煎煮液的77.63%;微乳温浸提取液中三萜的含有量相当于乙醇回流液的80.96%,多糖的含有量相当于水煎煮液的85.36%。结论微乳可同时提取灵芝中脂溶性和水溶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 提取 灵芝 灵芝酸A 总三萜 总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