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春娇 姜明孝 +3 位作者 鹿朦 孙悦 程瑞飞 顾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3-1231,共9页
目的 应用可视化方法分析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现状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21年3月15日之前收录的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关键词、作... 目的 应用可视化方法分析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现状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21年3月15日之前收录的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247篇,英文文献350篇。文献数量在波动中迅速上升。中、英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显示,张爱华是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并形成了核心研究团队。发文机构显示,中国医学科学院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机构间合作紧密。中、英文文献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核磁共振、代谢标记物、冠心病、质谱技术、代谢通路等相关领域。结论 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热点主要为中医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机制研究。研究趋势为卵泡代谢组学研究及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医药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长德 马先军 +4 位作者 王利 杜青 冯蓓蕾 陈婡 童舒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646-1647,共2页
目的:调查研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0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王琦中医体质分型法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体质类型。结果:308例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中,痰湿质出现频率... 目的:调查研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0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王琦中医体质分型法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体质类型。结果:308例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中,痰湿质出现频率最高,其它依次为瘀血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平和质、特禀质。结论:痰湿质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体质类型,痰湿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关系最密切,其次为瘀血质、气虚质、阴虚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医体质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带汤防治脾虚湿盛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韩月 沈甦 +1 位作者 傅捷 任青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探讨完带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疗效及对DNA损伤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脾虚湿盛VVC患者随机分为完带汤组和氟康唑组各35例,治疗期间2组各脱落5例。氟康唑组采用150... 目的探讨完带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疗效及对DNA损伤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脾虚湿盛VVC患者随机分为完带汤组和氟康唑组各35例,治疗期间2组各脱落5例。氟康唑组采用150 mg氟康唑口服一次;完带汤组采用完带汤口服14 d。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评估2组患者临床治愈(Test of cure,TOC)率及临床缓解(Clinical improvement,CI)率;比色法检测阴道灌洗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水平变化以评估DNA损伤情况;治疗后3月评估患者访视临床完全缓解(Follow up,FU)、真菌学转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呈现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完带汤组优于氟康唑组(P<0.05,P<0.01);完带汤组TOC、CI、真菌学转阴率与氟康唑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完带汤组FU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氟康唑组(P<0.05,P<0.01)。治疗后,氟康唑组阴道灌洗液中8-OHDG表达显著增加(P<0.001),完带汤组未见明显变化,显著低于氟康唑组(P<0.001)。结论完带汤总体临床疗效与氟康唑相当,但在改善中医证候、防止复发方面优于氟康唑,同时具有不加剧阴道细胞DNA损伤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带汤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DNA损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维持抗血小板治疗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中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珩 徐向军 +3 位作者 刘兆飞 张海涛 毛鹏飞 聂锐志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4-728,共5页
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的8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围手术期... 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的8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n=37)、对照组(术前1周停用阿司匹林,并于术后1周再次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n=48)。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体积、手术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残余尿量(BVR)及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体积、手术出血量及膀胱冲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BVR及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输血病例,无再次手术病例,无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IPSS、BVR及Qmax明显改善(P<0.05),但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维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没有增加围手术期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 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62例 被引量:61
5
作者 李乐军 陈丽萍 +5 位作者 刘晓丽 肖辉 黄蓉 常辉 李玉梅 杨崇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为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单纯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为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单纯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简式Fugl-Meyer法进行上肢功能评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Ashworth痉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脑梗死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2组治疗前后比较,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P<0.05或P<0.01),以及缓解疼痛和改善上肢痉挛、提高认知功能评分和SS-QOL评分(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可提高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肩手综合征 针灸推拿疗法 康复训练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龙解郁丹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丰广魁 陈隐漪 +4 位作者 李乐军 马先军 卞光荣 李祥永 陈皆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柴龙解郁丹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肝郁气结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肝郁气结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疗程6周,治疗组给予柴胡解郁丹口服,每次6g,每日3次。观察HAMA、自拟中医症状量表、副... 目的探讨柴龙解郁丹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肝郁气结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肝郁气结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疗程6周,治疗组给予柴胡解郁丹口服,每次6g,每日3次。观察HAMA、自拟中医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TESS)变化。结果对HAMA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治疗组在2周、4周、6周末均有显著作用,呈递进效应(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HAMA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优于对照组32.26%(P<0.01);自拟中医症状量表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优于对照组29.03%(P<0.01);治疗组中医症状量表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仅在急躁易怒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急躁易怒、喜太息、心悸、头昏差异有显著性(P<0.01),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龙解郁丹对广泛性焦虑症(肝郁气结证)起效快、安全有效、副反应低、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症 肝郁气结 柴龙解郁丹 安慰剂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我国传染病监测系统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27
7
作者 高慧 仲委 +3 位作者 李莉 周建国 杨守明 王珩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4-55,共2页
传染病监测系统是用于实时捕获传染性疾病数据、监测疾病发展趋势、辨别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指导疾病预防、监控以及救治的操作信息系统。它在疫情暴发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监测与预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传染病监测存在... 传染病监测系统是用于实时捕获传染性疾病数据、监测疾病发展趋势、辨别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指导疾病预防、监控以及救治的操作信息系统。它在疫情暴发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监测与预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传染病监测存在新发传染病发现能力较弱、数据预警相对滞后、信息来源局限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传染病监测现状,着重探讨我国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监测 预警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神经递质及SCF/c-kit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颖 常有 +1 位作者 李祥永 孟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8-1055,共8页
目的 探讨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作用及其对结肠组织神经递质和干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stem cell factor/kit proto-oncogene,SCF/c-kit)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槐黄丸低剂量组(30 mg... 目的 探讨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作用及其对结肠组织神经递质和干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stem cell factor/kit proto-oncogene,SCF/c-kit)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槐黄丸低剂量组(30 mg·kg^(-1))、槐黄丸中剂量组(75 mg·kg^(-1))、槐黄丸高剂量组(150 mg·kg^(-1))、莫沙必利组(2 mg·kg^(-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别均对大鼠进行大黄灌胃处理模拟STC造模,并以相应药物浓度给药。给药2周后,测量24 h首次排便时间、6 h排便粒数及粪便含水量、干重和肠道推进率。采用酶联免疫反应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结肠P物质(Substance P,SP)、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的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c-kit和SCF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c-kit和SCF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首次排便时间明显延长,排便粒数及干重、粪便含水量明显减少,肠道推进率降低,SP、Ach含量降低,VIP、NO含量增高,SCF和c-kit的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槐黄丸低、中、高剂量组能缩短首次排便时间,6 h排便粒数及干重、粪便含水量明显增高,肠道推进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槐黄丸低、中剂量组相比,槐黄丸高剂量组缓解STC的效果最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结肠神经递质,提高SCF/c-ki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黄丸 慢传输型便秘 神经递质 SCF/c-kit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内穿行伪影对急性脑梗死灌注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建国 孟云 +1 位作者 马先军 刘晓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所示动脉内穿行伪影(ATA)在急性脑梗死灌注状态及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4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均采用GE 3.0T超导MRI扫描仪行常规序...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所示动脉内穿行伪影(ATA)在急性脑梗死灌注状态及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4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均采用GE 3.0T超导MRI扫描仪行常规序列和三维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成像检查,通过观察脑血流量(CBF)伪彩图提示梗死核心区周围是否出现匍匐走行条状高灌注信号,将40例患者分为ATA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入院当日与入院后15 d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检查当日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A组患者入院当日与入院后15 d NIHSS评分好转、稳定及进展比分别为14/18、3/18、1/18;对照组患者入院当日与入院后15 d临床NIHSS评分好转、稳定及进展比分别为分别是7/22、5/22、10/22,两组入院后15 d 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CBF伪彩图显示梗死核心区周围是否存在ATA,反映缺血梗死区血流灌注状态,能为临床评估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现状及近期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自旋标记 动脉内穿行伪影 NI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时相ASL在DWI阴性TI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建国 符大勇 +2 位作者 孟云 黄部发 马先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双时相三维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成像技术在弥散加权成像(DWI)阴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诊断为DWI阴性TIA患者,均于发病24小时内使用3.0T MRI扫描仪,行头颅常规MR... 目的:探讨双时相三维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成像技术在弥散加权成像(DWI)阴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诊断为DWI阴性TIA患者,均于发病24小时内使用3.0T MRI扫描仪,行头颅常规MR序列及双时相(PLD:1 525 ms,2 525 ms)ASL检查,评估不同时相脑血流量(CBF)伪彩图对TIA患者缺血病灶的检出率,并测量低灌注区范围。结果:标记后延迟时间(PLD)为1 525 ms时,TIA患者检出17例,PLD为2 525 ms时,TIA患者检出率为10例,且PLD为1 525 ms较2 525 ms所得CBF伪彩图显示低灌注区面积为大,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疑似TIA患者行3D-PCASL序列检查时,推荐使用较短PLD,对于TIA缺血低灌注区显示较为敏感,并对区分病变血管部位亦具有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个性化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箭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核转录因子-κB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长琴 张婷婷 +1 位作者 徐艳 任一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7-250,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箭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8只清洁级(SPF)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研究黄芪箭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8只清洁级(SPF)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8只;其余50只大鼠予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造模,模型成功后,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25只;空白组大鼠不予任何干预,模型组仅予以0.9%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干预组给予黄芪箭丸灌胃,1次/d、连续12周。观察并比较3组大鼠研究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值变化、神经传导速度、NF-κB蛋白表达及CGRP表达。结果干预后较干预前,空白组、模型组大鼠血糖值基本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大鼠血糖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空白组大鼠血糖值最低、其余依次为干预组、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以模型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最低,其余依次为干预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和空白组神经传导速度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3组大鼠以模型组积分光密度值、平均光密度值最高,其余依次为干预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空白组NF-κB蛋白表达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以干预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个数最多、平均光密度值最高,其余依次为模型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空白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平均光密度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箭丸通过养血活血、理气通络等补泻兼施的方式实现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标,切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虚标实之病机,具有较高治疗优势,并为临床提供了有效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箭丸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大鼠 核转录因子-κB(NF-κB)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乐军 邵凤扬 +4 位作者 陈丽萍 顾成光 陈隐漪 马先军 卞光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住院病人3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150例。两组在治疗基础上,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简易精神状态...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住院病人3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150例。两组在治疗基础上,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和进行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卫生经济学与对照组病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能够减少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西医结合 卒中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探针超声碎石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向军 张海涛 +3 位作者 刘兆飞 聂锐志 黄永斌 王军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91-1493,共3页
目的:探讨平面探针及点触式探针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平面探针和点触式探针治疗的120例上尿路结石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探针对不同年龄组之间及... 目的:探讨平面探针及点触式探针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平面探针和点触式探针治疗的120例上尿路结石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探针对不同年龄组之间及老年组内部超声碎石效率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并发症。结果:不同年龄组相比,探针碎石速度无差异。不同探针相比,点触式探针碎石速度更快。老年患者相比,点触式探针碎石速度更快。结论: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经皮肾镜手术安全有效,点触式探针显著提高老年结石患者碎石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老年患者 治疗 经皮肾镜碎石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卒中后疲劳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利 吴常征 +3 位作者 卞光荣 马先军 姜正荣 王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56-2358,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干预卒中后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4例。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顺序交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纯西医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干预,观察组... 目的: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干预卒中后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4例。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顺序交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纯西医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并分别采用疲劳评定量表(FAI)、Barthel指数(BI)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疲劳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12%vs 80.48%)(χ2=4.100,P=0.043);两组患者干预后FS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FS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PSQI及Barthel指数较干预前出现明显变化,PSQI指数呈现下降趋势,Barthel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观察组指数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卒中后疲劳可有效降低患者疲劳程度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卒中单元 卒中后疲劳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多肽联合补中益气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宗伟 石岫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34-3037,共4页
目的:分析脾多肽联合补中益气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控制效果。方法:研究选取医院确诊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25例进行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干预研究;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脾多肽联合补中益气... 目的:分析脾多肽联合补中益气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控制效果。方法:研究选取医院确诊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25例进行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干预研究;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脾多肽联合补中益气丸口服进行干预,对照组接受基础性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常规干预。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研究观察患者治疗后1周的疗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CV水平以及FEV1/FCV水平等,同时比较患者的住院次数与发作次数等情况。结果:研究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差别未见统计学意义,而且在不同病情程度以及不同病程分层后的患者中差别也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发现,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所改进,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和病程分层患者中也见到相似的趋势(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则提示,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急性发作次数以及再次住院次数统计和比较也发现观察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与再次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病情水平与病程分层后仍可见类似趋势。观察组患者CD^+3、CD^+4以及CD^+4/CD^+8等免疫指标水平治疗后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P<0.05;IL-2和IL-6水平也均表现出同样的趋势,改善情况在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还提示,hs-CRP水平则可见观察组治疗后水平显著减低(P<0.05)。结论:脾多肽联合补中益气丸治疗阻肺急性加重期具有较高优势,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肺功能,且治疗后的复发次数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多肽 补中益气丸 慢阻肺 控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顺流冲洗拦截法输尿管镜超声碎石术防止结石移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珩 徐向军 +6 位作者 张海涛 刘兆飞 毛鹏飞 孙晓青 王军起 聂锐志 黄永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3-915,929,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超声碎石术中应用逆向顺流冲洗拦截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优越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7年2月72例输尿管结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逆向顺流冲洗拦截法超声碎石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碎石术,...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超声碎石术中应用逆向顺流冲洗拦截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优越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7年2月72例输尿管结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逆向顺流冲洗拦截法超声碎石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碎石术,对2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0.1±3.5)min vs.(59.9±4.5)min,t=-10.314,P=0.000];一次性碎石清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7%(33/36)vs.58.3%(21/36),χ~2=10.667,P=0.001];拔管后2周微结石(≤3 mm)排清率优于对照组[97.2%(35/36)vs.75.0%(27/36),χ~2=7.432,P=0.006];术后发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3%(3/36)vs.33.3%(12/36),χ~2=6.821,P=0.009]。结论在输尿管镜超声碎石术中采用逆向顺流冲洗拦截法能够提高碎石清石率,安全可行,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超声碎石 逆向顺流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诱导人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6表达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明 姚文平 席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E)预处理人单核/巨噬细胞U937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探讨其致动脉粥样硬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NE 0.01~10μmol·L^(-1)与U937细胞共培养24 h后,RT-PCR法检测细胞IL-6 mRNA水平;共培养6,9,12,24和4...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E)预处理人单核/巨噬细胞U937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探讨其致动脉粥样硬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NE 0.01~10μmol·L^(-1)与U937细胞共培养24 h后,RT-PCR法检测细胞IL-6 mRNA水平;共培养6,9,12,24和48 h后,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6蛋白水平;共培养24 h后,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预先加入ROS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亚苯基碘(DPI)或线粒体复合物Ⅱ抑制剂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IFA)孵育1 h后,再加入NE 0.01~10μmol·L^(-1)继续培养24 h,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6蛋白水平。结果巨噬细胞IL-6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随NE 0.01~10μmol·L^(-1)浓度增加和孵育时间延长而升高,NE 1.0μmol·L^(-1)刺激24 h,IL-6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分别为细胞对照组的2.62和4.47倍(P<0.01);NE 0.01,0.1,1.0和10.0μmol·L^(-1)组ROS的生成分别为对照组的1.87,2.56,2.91和5.36倍(P<0.01)。NAC 10 mmol·L^(-1)和DPI 10μmol·L^(-1)均一定程度地抑制IL-6蛋白的表达(P<0.01),而TIFA无影响。结论 NE可诱导人巨噬细胞IL-6的表达,并可能通过NADPH氧化酶介导的ROS通路而促进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6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克振从风痰瘀证论治老年眩晕的经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乐军 周克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1934-1935,共2页
根据周克振治疗老年眩晕的临床病例以及对该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观点,归纳出周老对其病因病机的看法,认为老年眩晕,便是以痰瘀为因,肝风为果,痰瘀阻滞于内,而痰瘀肝风并见的病证。从病因病机出发,阐释其临床辨证论治的精要,提出以补... 根据周克振治疗老年眩晕的临床病例以及对该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观点,归纳出周老对其病因病机的看法,认为老年眩晕,便是以痰瘀为因,肝风为果,痰瘀阻滞于内,而痰瘀肝风并见的病证。从病因病机出发,阐释其临床辨证论治的精要,提出以补益肝脾肾,化痰活血,熄风通络为治疗大法。同时周老重视身心调养在该病的治疗中亦非常重要,并总结其遣方用药的规律,尤其是临床治疗老年眩晕用方用药的特色,以期为临床老年眩晕的辨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眩晕 补益肝脾肾 化痰活血 熄风通络 周克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止痛方联合膝关节清理术对气滞血瘀型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孔祥颖 洪钱 +1 位作者 秦泗锋 夏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72,共4页
目的研究活血止痛方联合膝关节清理术对气滞血瘀型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4例,采用SPSS 20.0生成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清理术... 目的研究活血止痛方联合膝关节清理术对气滞血瘀型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4例,采用SPSS 20.0生成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清理术,观察组采用活血止痛方联合膝关节清理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及随访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9%(55/57)高于对照组的84.21%(48/57),复发率1.75%(1/57)低于对照组的8.77%(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主证、次证评分和膝关节疼痛、僵硬、关节功能评分、总分及TNF-α、IL-1水平均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止痛方联合膝关节清理术方案相得益彰,进一步改善了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止痛方 膝关节清理术 膝骨性关节炎 气滞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反相成法治疗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昀泽 姚阳婧 李建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85-1989,共5页
目的探究相反相成法在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在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经临床和血液及器械检查确诊的26例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 26例患者应用... 目的探究相反相成法在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在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经临床和血液及器械检查确诊的26例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 26例患者应用相反相成法,辨病应用血栓通,辨证应用醒脑静和参麦注射液,采用硫辛酸联合左卡尼汀及辅酶Q10作为基础治疗,出院后继续口服辅酶Q10维持治疗,复查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等数值较入院时均明显下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病诱因多样,经典的临床表现、肌酸激酶的显著升高和肌电图结果可鉴别诊断,磁共振对于本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采用中西医结合、温清有度、攻补兼施、相反相成法可减轻组织损伤、有效保护脏器、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食源性 相反相成法 治未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