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蜗前体细胞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郑鸿燕 邰浩清 +3 位作者 周春祥 吴颢昕 詹臻 王明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1-605,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定向诱导耳蜗前体细胞分化,明确耳蜗前体细胞的位置取材,来源及增殖分化特性,建立完善的耳蜗前体细胞的培养体系。方法取耳蜗的Corti器位置,利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进行细胞培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 目的通过体外定向诱导耳蜗前体细胞分化,明确耳蜗前体细胞的位置取材,来源及增殖分化特性,建立完善的耳蜗前体细胞的培养体系。方法取耳蜗的Corti器位置,利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进行细胞培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状况,并用神经巢蛋白(nestin)、溴脱氧尿嘧啶(Brdu)、MyosinⅦA、P27KIP1等免疫荧光方法,鉴定耳蜗前体细胞和由耳蜗前体细胞分化而来的内耳毛细胞和内耳支持细胞。同时进行细胞计数。结果从新生大鼠耳蜗分离的组织,经原代和传代培养后,可获得大量未分化,悬浮生长的Nestin阳性细胞团,并具有增殖的能力,诱导分化后的细胞经免疫荧光双标实验可表达Brdu、MyosinⅦA和P27KIP1阳性。流式细胞仪细胞计数后,发现前体细胞向内耳毛细胞诱导分化的数量较少,向支持细胞分化的较多。结论从新生大鼠耳蜗分离的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前体细胞,可诱导分化为内耳毛细胞和内耳支持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前体细胞 内耳毛细胞 内耳支持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提取液诱导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郑鸿燕 邰浩清 +3 位作者 曾水林 周春祥 詹臻 王明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2-546,共5页
为探讨新生鼠耳蜗提取液对于诱导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内耳毛细胞的影响,采用无血清和单克隆培养方法,将新生鼠耳蜗部位的提取液加入离体的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培养液中。应用nestin、BrdU、NF200、GFAP、MyosinⅦA和P27KIP1免疫荧光染色,... 为探讨新生鼠耳蜗提取液对于诱导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内耳毛细胞的影响,采用无血清和单克隆培养方法,将新生鼠耳蜗部位的提取液加入离体的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培养液中。应用nestin、BrdU、NF200、GFAP、MyosinⅦA和P27KIP1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形态及分化而来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内耳毛细胞和内耳支持细胞的形态,并检测由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数量。结果表明海马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下,可形成nestin阳性细胞球。但在诱导液中加入耳蜗提取液后,免疫荧光染色可见NF200、GFAP、MyosinⅦA和P27KIP阳性细胞。结果提示在耳蜗微环境的作用下海马神经干细胞除了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方向分化外,还可向内耳毛细胞和支持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提取液 海马神经干细胞 内耳毛细胞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对感音神经性聋大鼠耳蜗干细胞移植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郑鸿燕 邰浩清 曾水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感音神经性聋大鼠耳蜗干细胞移植后干细胞凋亡的时程特点及当归补血汤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分离胚胎大鼠Corti器的耳蜗干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状况,用Nestin免疫荧光法进行耳蜗干细胞鉴定。建立感... 目的探讨感音神经性聋大鼠耳蜗干细胞移植后干细胞凋亡的时程特点及当归补血汤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分离胚胎大鼠Corti器的耳蜗干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状况,用Nestin免疫荧光法进行耳蜗干细胞鉴定。建立感音神经性聋大鼠模型,将其分为耳蜗干细胞移植组(45只)、当归补血汤干预组(45只)及对照组(35只),分别将耳蜗干细胞悬液、含有当归补血汤的耳蜗干细胞悬液和生理盐水移植入三组大鼠耳蜗鼓阶,于移植后1、3、5、10、15天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结合流式细胞仪及免疫荧光方法对三组动物干细胞凋亡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移植后1、3、5、10、15天耳蜗干细胞移植组的耳蜗干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84%、49.37%、44.78%、39.37%、34.82%,当归补血汤干预组分别为18.35%、26.92%、23.18%、21.38%、18.19%,细胞凋亡在移植后3~5天达到高峰;当归补血汤干预组各时间点凋亡率均明显低于耳蜗干细胞移植组(P<0.05)。结论感音神经性聋大鼠耳蜗干细胞移植后3~5天是干细胞凋亡的高峰期;当归补血汤具有抗移植耳蜗干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聋 耳蜗干细胞 凋亡 当归补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训中下肢应力骨折的机理与防治──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红军 韩晓光 +3 位作者 许竞斌 郭光林 李殿宁 谈志高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44-248,共5页
作者自1991年4月至1995年2月共治疗股骨干应力骨折8例,胫骨干应力骨折96例。经临床观察研究,并从解剖和生物力学角度探讨了骨折发生的机理。认为下肢应力骨折是由于骨本身的结构不能适应训练时应力的变化所致。当骨结构... 作者自1991年4月至1995年2月共治疗股骨干应力骨折8例,胫骨干应力骨折96例。经临床观察研究,并从解剖和生物力学角度探讨了骨折发生的机理。认为下肢应力骨折是由于骨本身的结构不能适应训练时应力的变化所致。当骨结构的破坏超过了骨的塑形能力时,便导致应力骨折。由于解剖上的因素,股骨中下段和胫骨内侧中段在运动时是受力的薄弱点,是骨折的好发部位。预防的办法是安排训练计划时,应考虑到骨的塑形能力,而不是仅考虑肌肉的适应程度。以8周一个层次进行,跑步训练初期以慢跑为主,可减少股骨的倾斜度,减轻股骨中下段弯矩和剪应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骨折 股骨 胫骨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皂苷诱导SD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鸿燕 邰浩清 +1 位作者 周春祥 吴颢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764-1767,共4页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对于诱导SD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的影响作用以及蒺藜皂苷培养液浓度变化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和单克隆培养方法,将蒺藜皂苷加入离体的海马NSCs的培养液中,应用Nestin、BrdU、NF200...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对于诱导SD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的影响作用以及蒺藜皂苷培养液浓度变化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和单克隆培养方法,将蒺藜皂苷加入离体的海马NSCs的培养液中,应用Nestin、BrdU、NF200、GFAP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SCs的形态及分化而来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形态,并检测由海马NSCs分化而来的细胞的数量。结果海马NSCs在无血清培养下,可形成Nestin阳性细胞球。在诱导分化后,免疫荧光染色可见NF阳性细胞、GFAP阳性细胞,而其中20mg/kg蒺藜皂苷干预组海马NSCs向神经元的分化比例最高。结论在蒺藜皂苷的作用下,海马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皂苷 海马NSCs 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邰浩清 郑鸿燕 +1 位作者 周春祥 吴颢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60-662,F0005,共4页
目的:明确内耳干细胞的取材、培养方法及鉴定方法,观察内耳干细胞的形态。方法:取前庭椭圆囊处上皮;大鼠内耳内螺旋沟;内耳的Corti器位置;利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进行细胞培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状况,并用Nesti... 目的:明确内耳干细胞的取材、培养方法及鉴定方法,观察内耳干细胞的形态。方法:取前庭椭圆囊处上皮;大鼠内耳内螺旋沟;内耳的Corti器位置;利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进行细胞培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状况,并用Nestin、Brdu免疫荧光方法,鉴定内耳干细胞。同时进行细胞计数。结果:从新生大鼠内耳分离的组织,经原代和传代培养后,可获得大量未分化,悬浮生长的Nestin阳性细胞团,并具有增殖的能力,免疫荧光实验可表达Brdu阳性。其中内耳的Corti器位置取材组Nestin阳性细胞团的直径和其他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而打散后的细胞团中Brdu阳性细胞数量较多,是内耳干细胞的最佳取材位置。结论:从新生大鼠前庭椭圆囊处上皮、大鼠内耳内螺旋沟、内耳的Corti器位置可分离出内耳干细胞,其中内耳的Corti器是内耳干细胞的最佳取材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干细胞 细胞培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旧性锤状指康复治疗研究
7
作者 陈履平 孙贤敏 +1 位作者 李承球 张诗兴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4-265,共2页
1978~1994年,通过对48例陈旧性锤状指的临床实践及40指新鲜截肢标本的显微解剖研究,作者阐述了锤状指手术应遵循的原则和原理;探讨了末节指伸展动力来源及锤状指成因,并提出外固定范围应包括邻指及掌指关节的理由;强... 1978~1994年,通过对48例陈旧性锤状指的临床实践及40指新鲜截肢标本的显微解剖研究,作者阐述了锤状指手术应遵循的原则和原理;探讨了末节指伸展动力来源及锤状指成因,并提出外固定范围应包括邻指及掌指关节的理由;强调正确的康复训练同样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状指 伸指肌腱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