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江苏高校产学研合作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英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3,136,共4页
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计划是省政府为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高校和研究院所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设立的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本文对历年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基本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数据分析,揭示了江... 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计划是省政府为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高校和研究院所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设立的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本文对历年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基本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数据分析,揭示了江苏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做好江苏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产学研合作 变化规律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主体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英杰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3年第3期115-118,共4页
目前我国的创业环境发展日趋成熟,对创业环境的研究逐渐深入。通过从创业区域发展、创业主体资金情况、创业教育模式、舆论宣传4个方面分析现今社会创业环境,提出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主体行为的总体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出优化大学... 目前我国的创业环境发展日趋成熟,对创业环境的研究逐渐深入。通过从创业区域发展、创业主体资金情况、创业教育模式、舆论宣传4个方面分析现今社会创业环境,提出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主体行为的总体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出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对策:政策引导应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创业资金来源应差异化与多样化;大规模开展创业实践教育,创业教育与社会资源对接;进一步打造完善的创业服务平台,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环境 大学生 创业主体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多糖对淋巴瘤细胞膜抗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璘 邱蓉丽 +3 位作者 乐巍 韩莹 施樱樱 李寰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50-1353,共4页
目的研究女贞子多糖及其分级沉淀部位对淋巴瘤细胞膜抗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定时定量提取淋巴瘤细胞膜,测定细胞膜表面唾液酸的含量,同时免疫小鼠后,用间接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抗体的生成,观察女贞子多糖及其分级沉淀对淋巴瘤细胞... 目的研究女贞子多糖及其分级沉淀部位对淋巴瘤细胞膜抗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定时定量提取淋巴瘤细胞膜,测定细胞膜表面唾液酸的含量,同时免疫小鼠后,用间接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抗体的生成,观察女贞子多糖及其分级沉淀对淋巴瘤细胞抗原性的影响。结果女贞子多糖及其分级沉淀可以提高小鼠抗淋巴瘤细胞膜的血清抗体滴度,同时也降低淋巴瘤细胞膜表面唾液酸含量,其中以女贞子多糖及50%沉淀物作用最强。结论女贞子多糖及50%沉淀物提高淋巴瘤细胞表面抗原性,作用机制与降低淋巴瘤细胞表面唾液酸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多糖 抗原性 淋巴瘤细胞 ELISA 唾液酸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4
作者 周红光 陈海彬 +2 位作者 王瑞平 张玉 吴勉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5,共5页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在中药复方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中药复方多靶点作用机制、中药复方配伍规...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在中药复方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中药复方多靶点作用机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安全性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代谢组学为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将有助于系统、深刻地揭示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指导中药复方新药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药复方 多靶点作用机制 复方配伍规律 中药复方安全性 整体性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的非肿瘤细胞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璘 邱蓉丽 +2 位作者 乐巍 姚卫峰 余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5-457,共3页
肿瘤微环境是影响肿瘤发展恶化的重要因素,其中的非肿瘤细胞对于肿瘤细胞及微环境的形成和改变具有决定性作用。该文从肿瘤微环境的组成及其功能特点和影响肿瘤微环境关系密切的非肿瘤细胞入手,较全面的阐述了非肿瘤细胞在肿瘤微环境形... 肿瘤微环境是影响肿瘤发展恶化的重要因素,其中的非肿瘤细胞对于肿瘤细胞及微环境的形成和改变具有决定性作用。该文从肿瘤微环境的组成及其功能特点和影响肿瘤微环境关系密切的非肿瘤细胞入手,较全面的阐述了非肿瘤细胞在肿瘤微环境形成过程中的功能作用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微环境 非肿瘤细胞 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晓莉 潘鹏 +1 位作者 周乐 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2-554,共3页
目的研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灌流液中药物的含量,研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大鼠不同肠段吸收特性,并考察不同药物浓度对大鼠肠吸收的影... 目的研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灌流液中药物的含量,研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大鼠不同肠段吸收特性,并考察不同药物浓度对大鼠肠吸收的影响。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十二指肠段的吸收明显高于其他肠段,增加药物浓度,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基本保持不变。结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整个肠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且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最快,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单向肠灌流 肠吸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周红光 陈海彬 +2 位作者 俞晓忆 王瑞平 吴勉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4-187,共4页
代谢组学是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代谢组学应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技术检测各种体液的代谢物变化,研究各种代谢物分子及其功能,能够较全面地揭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内所... 代谢组学是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代谢组学应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技术检测各种体液的代谢物变化,研究各种代谢物分子及其功能,能够较全面地揭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内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有助于发现恶性肿瘤发生早期的代谢组标志物簇,深入理解肿瘤发生的病理分子机制,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作者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推进代谢组学在恶性肿瘤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恶性肿瘤 早期诊断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和质量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曾莉 毛春芹 +3 位作者 陆兔林 钱丽 李争艳 苏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1-263,共3页
目的制备川芎嗪聚乳酸纳米粒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自乳化法制备川芎嗪聚乳酸纳米粒,以包封率、载药量、渗漏率及体外释放性等为评价指标优化制备工艺,对纳米粒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以聚乳酸作为载体材料,优化工艺制备的川芎嗪聚... 目的制备川芎嗪聚乳酸纳米粒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自乳化法制备川芎嗪聚乳酸纳米粒,以包封率、载药量、渗漏率及体外释放性等为评价指标优化制备工艺,对纳米粒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以聚乳酸作为载体材料,优化工艺制备的川芎嗪聚乳酸纳米粒包封率为41.78%,渗漏率为4.80%,体外模拟释放表明载药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采用自乳化法制备的川芎嗪聚乳酸纳米粒,工艺简便,粒径小,包封率和载药量高,体外释药缓慢,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聚乳酸纳米粒 包封率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妙勇安汤抗炎有效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卓 宋娟 +2 位作者 周熙艳 王光宁 李伟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85-386,共2页
目的测定四妙勇安汤抗炎有效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510 nm。结果四妙勇安汤抗炎有效部位中的总黄酮平均含量为45.438%。结论该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四妙勇安汤抗炎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四妙勇安汤 有效部位 总黄酮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夷复方口服液对过敏性哮喘豚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立 许冬青 +3 位作者 俞晶华 时乐 何胜旭 范欣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77-378,共2页
目的观察辛夷复方口服液对过敏性哮喘豚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从细胞水平探讨辛夷口服液对卵蛋白(OA)致敏的豚鼠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机理。结果辛夷复方口服液能抑制卵蛋白所致豚鼠哮喘模型气道内EOS的... 目的观察辛夷复方口服液对过敏性哮喘豚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从细胞水平探讨辛夷口服液对卵蛋白(OA)致敏的豚鼠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机理。结果辛夷复方口服液能抑制卵蛋白所致豚鼠哮喘模型气道内EOS的浸润(P<0.05),提高致敏豚鼠淋巴细胞凋亡率(P<0.05)。结论辛夷复方口服液的平喘作用与抑制炎症细胞浸润、控制气道炎症、增加淋巴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复方口服液 过敏性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抗慢性肝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同远 倪荷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三叶青对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CCl4反复多次给药,造成大鼠慢性肝损伤,检测造模动物血清ALT、AST、HA、LN、T-Bili、TP、ALB水平及A/G。结果三叶青可降低造模大鼠血清ALT、AST、HA、LN及T-Bili水平,抑制造模动物血清TP、AL... 目的观察三叶青对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CCl4反复多次给药,造成大鼠慢性肝损伤,检测造模动物血清ALT、AST、HA、LN、T-Bili、TP、ALB水平及A/G。结果三叶青可降低造模大鼠血清ALT、AST、HA、LN及T-Bili水平,抑制造模动物血清TP、ALB水平及A/G的下降和提高大鼠存活率。结论三叶青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慢性肝损伤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法测定金宁口服液中绿原酸、隐绿原酸、橙皮苷、蒙花苷的含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晓莉 狄留庆 +1 位作者 崔小兵 汪受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金宁口服液中绿原酸、隐绿原酸、橙皮苷、蒙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18(2.1mm×100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300nm;柱温4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金宁口服液中绿原酸、隐绿原酸、橙皮苷、蒙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18(2.1mm×100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300nm;柱温40℃。结果金宁口服液中绿原酸、隐绿原酸、橙皮苷、蒙花苷在10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并进行了含量测定。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线性关系、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可作为金宁口服液多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金宁口服液 绿原酸 隐绿原酸 橙皮苷 蒙花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微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钱丽 蒋凤荣 +3 位作者 张旭 曾莉 杨军 潘立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55-156,F0002,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与川芎嗪微囊在不同时间对HUVEC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以确定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量效和时效关系,从分子水平为促进创伤的愈合奠定基础。方法实验分川芎嗪微囊Ⅰ组(90μg/mL川芎嗪);川芎嗪微囊Ⅱ组(180μg/mL川芎嗪);川芎... 目的探讨川芎嗪与川芎嗪微囊在不同时间对HUVEC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以确定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量效和时效关系,从分子水平为促进创伤的愈合奠定基础。方法实验分川芎嗪微囊Ⅰ组(90μg/mL川芎嗪);川芎嗪微囊Ⅱ组(180μg/mL川芎嗪);川芎嗪药物组(90μg/mL川芎嗪)和正常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测定细胞周期与增殖情况。结果药物组作用后HUVEC凋亡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川芎嗪微囊一定时间内使HUVEC中S期细胞增加,能保护VEC,以24 h作用最为明显。结论微囊剂型的缓释累积作用可能与顺应并促进创伤的修复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微囊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41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章雯 尹刚 +1 位作者 刘学丽 王来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2-39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8例女性糜烂型OLP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实验组(41例)采用局部醋酸曲安奈德封闭和鱼肝油涂敷,同时服用滋阴降火方药,对照组(37例)单用上述西药局部治疗。结果实...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8例女性糜烂型OLP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实验组(41例)采用局部醋酸曲安奈德封闭和鱼肝油涂敷,同时服用滋阴降火方药,对照组(37例)单用上述西药局部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近、远期有效率分别为90.00%、61.11%(P<0.01);70.27%、23.33%(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较单纯西药治疗女性糜烂型OLP疗效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中西医结合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筛选川芎嗪纳米粒制备的最佳工艺 被引量:3
15
作者 毛春芹 陆兔林 +3 位作者 钱丽 李争艳 苏桃 曾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92-1794,共3页
目的优选川芎嗪纳米粒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包封率和粒径分散系数为检测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川芎嗪纳米粒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川芎嗪和聚乳酸的投料比为1∶4,0.25%泊洛沙姆溶液为水相,油相和水相的体积比为1∶4,聚... 目的优选川芎嗪纳米粒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包封率和粒径分散系数为检测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川芎嗪纳米粒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川芎嗪和聚乳酸的投料比为1∶4,0.25%泊洛沙姆溶液为水相,油相和水相的体积比为1∶4,聚乳酸在丙酮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20 mg/mL。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生产实际操作简单,适合于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纳米粒 包封率 粒径分散系数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形棘豆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燕珂 顾青 +2 位作者 杨光明 陈醒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建立镰形棘豆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4nm;柱温:30℃。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 目的建立镰形棘豆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4nm;柱温:30℃。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国家药典委员会)进行分析。结果构建了镰形棘豆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准确,快捷,重现性好,可作为镰形棘豆药材的质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形棘豆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导向对科研产出的影响:基于高校教师社会资本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英杰 陈效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共4页
如何提高教师科研产出一直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教师重视的问题。很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强调教师科研导向的重要性,但是教师科研导向对其科研产出的影响具有情景依赖性。引入教师社会资本作为发挥科研导向作用的情景,探讨教师嵌入的校内... 如何提高教师科研产出一直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教师重视的问题。很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强调教师科研导向的重要性,但是教师科研导向对其科研产出的影响具有情景依赖性。引入教师社会资本作为发挥科研导向作用的情景,探讨教师嵌入的校内外社会资本如何影响科研导向和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教师校内网络程度中心性对上述关系的影响具有情境依赖性:当教师校外网络中介中心性高时,高校内程度中心性能够发挥教师科研导向作用,提高教师科研产出;当教师校外网络中介中心性低时,校内程度中心性就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科研导向作用,反而会降低教师科研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导向 教师社会资本 科研产出 网络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对小鼠Ⅱ型胶原关节炎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安安 倪荷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07-309,共3页
目的观察三叶青对Ⅱ型胶原所致关节炎小鼠的影响;方法通过皮内注射Ⅱ型胶原造成小鼠关节炎模型,观察三叶青对模型动物关节肿胀度、关节评分、关节病理组织学变化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三叶青可抑制造模小鼠关节肿胀、降低关节肿胀度评分,... 目的观察三叶青对Ⅱ型胶原所致关节炎小鼠的影响;方法通过皮内注射Ⅱ型胶原造成小鼠关节炎模型,观察三叶青对模型动物关节肿胀度、关节评分、关节病理组织学变化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三叶青可抑制造模小鼠关节肿胀、降低关节肿胀度评分,改善关节病理组织学。结论三叶青对实验性关节炎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胶原关节炎 Ⅱ型鸡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曙东 李伟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61-262,共2页
目的分离鉴定金银花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金银花CO2超临界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IR、NMR和MS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分得4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是:三十三烷,二十九烷-10-醇,芳樟醇,正十六酸。结论金银花CO2超临界萃取物中主要含有... 目的分离鉴定金银花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金银花CO2超临界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IR、NMR和MS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分得4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是:三十三烷,二十九烷-10-醇,芳樟醇,正十六酸。结论金银花CO2超临界萃取物中主要含有低极性成分(如脂肪烷烃、脂肪醇/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三十三烷 二十九烷-10-醇 芳樟醇 正十六酸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塞脉微丸含药脑脊液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新庄 赵晓莉 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通塞脉微丸含药脑脊液对不同因素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探讨通塞脉微丸防治缺血性脑中风的作用机理。方法以MTT法观察通塞脉微丸含药脑脊液对过氧化氢、连二亚硫酸钠、谷氨酸造成的PCI2细胞损伤模型中细胞存... 目的通过观察通塞脉微丸含药脑脊液对不同因素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探讨通塞脉微丸防治缺血性脑中风的作用机理。方法以MTT法观察通塞脉微丸含药脑脊液对过氧化氢、连二亚硫酸钠、谷氨酸造成的PCI2细胞损伤模型中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连续多次给药(1.45/kg)后0.5~3h的通塞脉微丸含药脑脊液对过氧化氢损伤的PC12细胞均有明显保护作用(P〈0.05~0.01),其中以2.0h的通塞脉微丸含药脑脊液保护作用最明显;该时间点通塞脉微丸含药脑脊液对谷氨酸、连二亚硫酸钠造成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亦有显著保护作用。结论通塞脉微丸含药脑脊液对PC12细胞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对抗自由基的氧化损伤和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塞脉微丸 脑脊液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