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差别化培养来华留学中医研究生的实践探索--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万佼 张旭 +1 位作者 陈蕾 卢金花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5-49,共5页
从南京中医药大学近年来的实践可知,中医专业留学研究生群体差异化特点鲜明,开展差别化培养是提高该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指出了差别化培养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具体路径,即分别按留学研究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入学前专业背景... 从南京中医药大学近年来的实践可知,中医专业留学研究生群体差异化特点鲜明,开展差别化培养是提高该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指出了差别化培养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具体路径,即分别按留学研究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入学前专业背景、汉语言基础、接受能力、学习动机的不同进行分类培养,围绕培养具有"仁德仁术仁人"特征的高层次人才这一目标,在差别化培养来华留学中医研究生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介绍了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专业 留学研究生 差别化培养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研究分析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0
2
作者 管志强 陈桂升 +2 位作者 封乐驰 赵亮 翟晓翔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03-1805,共3页
目的:探寻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病理性瘢痕提供处方思路。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相关文献,时间为1999年7月1日~2017年7月1日。共检索到文献768篇,经双人筛... 目的:探寻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病理性瘢痕提供处方思路。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相关文献,时间为1999年7月1日~2017年7月1日。共检索到文献768篇,经双人筛选后得到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献27篇。将文献中使用的中医药方剂填入Excel2010进行分析汇总,对其使用频次、药对、药性进行排序,制表,使用Ucinet6.0、IBM SPSS20.0数据挖掘软件时用药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整理。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方剂27个,其中涉及中药78味,其中超过4次有18味。其中使用药性味数最多为活血化瘀药,通过聚类分析显示为活血化瘀、清热化痰软坚常用的配伍药类。结论:活血化瘀,清热化痰软坚治疗病理性瘢痕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病理性瘢痕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内涵构成及提升路径对策 被引量:33
3
作者 汤大朋 马新飞 +1 位作者 倪菲菲 黄滋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8-200,共3页
文章对"健康中国"内涵及"健康中国"视域下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内涵进行研究、思考,指出中医药有效服务"健康中国"的路径包含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中医药科技创新服务;中医药文化服务;中药规范化种植、生态保... 文章对"健康中国"内涵及"健康中国"视域下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内涵进行研究、思考,指出中医药有效服务"健康中国"的路径包含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中医药科技创新服务;中医药文化服务;中药规范化种植、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服务;中医药经济服务等。并提出不同的提升策略和对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中医药服务能力内涵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中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7-20,41,共5页
介绍了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分析了我国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中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策,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学科与导师队伍的水平,稳定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中医学 研究生教育 发展对策 教育观念 培养模式 高等中医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相关功能障碍在骨代谢研究中的作用机制进展
5
作者 刘小峰 刘亚兰 +5 位作者 储旭东 张亚峰 马勇 郭杨 尹恒 田宝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2-1217,共6页
线粒体是大多数真核细胞中被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其拥有复杂的细胞结构,这些细胞结构能协调各种组织功能,维持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当这些结构发生异常时,则会影响机体的骨代谢过程。其中线粒体DNA(mtDNA)突变、线粒体膜电位... 线粒体是大多数真核细胞中被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其拥有复杂的细胞结构,这些细胞结构能协调各种组织功能,维持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当这些结构发生异常时,则会影响机体的骨代谢过程。其中线粒体DNA(mtDNA)突变、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变化、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异常和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mitochondrial Ca^(2+)uniporter,MCU)转运是调节骨代谢的重要途径。因此,该文从以上线粒体的4个角度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其与骨代谢的相关研究及最新进展,旨在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DNA 线粒体膜电位 骨代谢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折叠蛋白反应调控骨稳态平衡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亚兰 朱萱萱 +2 位作者 马勇 郭杨 尹恒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7-1242,共6页
当细胞受到炎症、基因突变、缺氧等因素的影响,会引起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应激。细胞为了恢复ER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会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这一适应性调节,目的是为了处理未折叠或折叠错误的... 当细胞受到炎症、基因突变、缺氧等因素的影响,会引起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应激。细胞为了恢复ER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会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这一适应性调节,目的是为了处理未折叠或折叠错误的蛋白质。如果ER应激状态持续存在,将引起UPR时限的延长,最终诱发细胞凋亡。该文通过总结UPR 3条通路调控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重点归纳了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通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靶点和机制,探索UPR对于骨稳态平衡机制的影响,旨在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 未折叠蛋白反应 骨稳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华留学研究生差别化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8
7
作者 万佼 陈蕾 张旭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实践表明,开展差别化培养是提高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吸引国外优秀留学资源、打造留学教育知名品牌、招揽国际英才服务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差别化培养的具体路径是,结合留学研究生个体实际和个性需求,... 实践表明,开展差别化培养是提高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吸引国外优秀留学资源、打造留学教育知名品牌、招揽国际英才服务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差别化培养的具体路径是,结合留学研究生个体实际和个性需求,按照其汉语言基础、专业背景、接受能力、学习动机的不同进行分类培养,使他们能够尽快地适应留学环境并按期完成学业,达到国际高层次人才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研究生 差别化培养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学类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生资助体系浅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军 张海波 +1 位作者 温雯婷 申俊龙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2-853,857,共3页
研究生资助体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保障。自2014年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制度实施以来,研究生资助政策发生了重要调整,缓解了研究生的部分经济压力。由于不同专业类型的研究生教育差异性较大,而资助方案的实施尚未充分考虑这一差异... 研究生资助体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保障。自2014年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制度实施以来,研究生资助政策发生了重要调整,缓解了研究生的部分经济压力。由于不同专业类型的研究生教育差异性较大,而资助方案的实施尚未充分考虑这一差异,因此资助体系尚存在不足。文章基于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以医学类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当前资助体系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类研究生 教育特点 资助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39
9
作者 尚丽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78-1081,共4页
新一轮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使得医学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顺应知识从分化到整合的发展趋势、满足"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及社会对交叉融合医学人才的需求,新医科应运而生。新医科背... 新一轮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使得医学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顺应知识从分化到整合的发展趋势、满足"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及社会对交叉融合医学人才的需求,新医科应运而生。新医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其本质是基于培养理念、培养路径和培养目标的继承与创新,而作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更应该顺应时代需求。为此,应当重新思考医学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和实施路径:创新医学研究生培养理念、优化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重塑医学研究生人才评价标准,从而为培养新时代医学发展所需要的国际视野、大师潜质、创新精神和交叉融合思维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益启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智能医学 医学研究生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经典文献研究的诠释学向度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峰 赵京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0-71,共2页
中医经典文献的解释可分为语言文字、概念术语、思想文化观念三个层面,历代医家对其作了大量的注解,这与西方诠释学传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历代医家的注解尚存不足,而诠释学则能为我们提供富于启发性的见解与思路。通过"是动、所... 中医经典文献的解释可分为语言文字、概念术语、思想文化观念三个层面,历代医家对其作了大量的注解,这与西方诠释学传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历代医家的注解尚存不足,而诠释学则能为我们提供富于启发性的见解与思路。通过"是动、所生"诠释历史的回顾,认为经典中医文献研究具有强烈的诠释学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文献研究 诠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中师生一元关系的理解与构建 被引量:15
11
作者 殷忠勇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69,共5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的师生关系,这一关系不只是一种普通的导学关系,也不仅仅是知识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而是一种归置在公共关系视野中的特殊的、亲密的私人关系,并在导师追求&qu...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的师生关系,这一关系不只是一种普通的导学关系,也不仅仅是知识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而是一种归置在公共关系视野中的特殊的、亲密的私人关系,并在导师追求"理想的学生"和研究生实现"学生的理想"的过程中得以确立和维护,因而这是一种整合统一而非分离对立的一元关系,其本质特征在于:师生是一个学术与人格并建的共同体。当前,传统关系的解构、新型关系的塑造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构建和实现师生一元关系需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改进研究生教育评价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师生关系 一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构成与能力提升:高校二级学院领导者角色扮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珂 张旭 冯丽谦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8-51,共4页
推动高校二级学院改革,使其在学校宏观目标为指导的前提下,承担更多的教学与科研任务,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变革的主要内容。二级学院领导者作为二级学院的主导者与掌控者,应充分展现在管理中的多元角色作用,通过对角色的科学定位及角色... 推动高校二级学院改革,使其在学校宏观目标为指导的前提下,承担更多的教学与科研任务,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变革的主要内容。二级学院领导者作为二级学院的主导者与掌控者,应充分展现在管理中的多元角色作用,通过对角色的科学定位及角色扮演能力提升的细致研究,从而不断提高二级学院领导教学、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学院领导者 角色扮演 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地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伟杰 朱珣之 +2 位作者 罗会婷 黄犀 汤诗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88-1500,共13页
为探究外来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入侵与南京市本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该文采用踏查及样方调查对其入侵地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入侵地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200种(含种下单元),隶属于62科156属,... 为探究外来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入侵与南京市本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该文采用踏查及样方调查对其入侵地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入侵地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200种(含种下单元),隶属于62科156属,其中被子植物195种,裸子植物1种,蕨类植物4种;数量最多的是菊科(Asteraceae)和禾本科(Poaceae)植物,分别有25种和24种;从生活型来看,草本植物占多数,有133种,占所有种的66.50%;此外,群落内尚有其他外来植物29种。群落中重要值最大的是加拿大一枝黄花,为40.00%;其次是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为7.00%。(2)从植物区系看,非入侵地中植物科的区系分布型共4个,而入侵地植物科的区系类型仅有3个,其中泛热带分布、世界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两者均有,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型仅在非入侵地中存在。非入侵地植物科的区系以世界分布型为主,有13科,占该类型群落中所有科的39.39%;入侵地则以泛热带分布型为主,有16科,占总科数的45.71%。非入侵地中植物属的区系分布型有10个,而入侵地有12个,两者区系成分相近,旧世界热带型和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型仅在入侵地中出现。北温带分布型和世界分布型同为两者中最主要成分。入侵地及非入侵地群落属的区系R/T值分别为0.58和0.38,种系分化度分别为3.29和3.11。(3)重度入侵群落的Margalef指数(E)与非入侵及轻度入侵群落相比,显著降低;此外,重度入侵群落的Simpson指数(D)、Shannon-Weiner(H′)指数和Pielou指数(J)均显著低于非入侵、轻度入侵、中度入侵群落。(4)不同生境之间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的E、D、H′和J均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可为南京地区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地的治理防控和生态恢复,以及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入侵植物 植物区系 物种多样性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炎关节内的神经图谱及神经免疫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健 蒋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6-782,共7页
关节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及交感神经纤维分布,这些神经将关节内的物理及化学性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并参与诱发骨关节炎(OA)等炎症性关节病的痛觉超敏反应。本文总结了关节内神经的分布及功能特性,并重点介绍了“迷走神... 关节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及交感神经纤维分布,这些神经将关节内的物理及化学性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并参与诱发骨关节炎(OA)等炎症性关节病的痛觉超敏反应。本文总结了关节内神经的分布及功能特性,并重点介绍了“迷走神经-交感神经”自主神经环路调节OA关节内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机制。此外,关节内以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为代表的炎症因子也直接或间接诱发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激活痛觉从关节局部向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而OA关节内的感觉神经也参与了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募集,这种神经免疫的互作模式不仅为OA治疗提供了多种创新靶点,还提示OA治疗应采用整体观念,综合考虑骨关节内的神经、免疫微环境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感觉神经 自主神经 炎症因子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与肠道菌群及其在肠-脑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5
作者 李潇潇 卢圣锋 +2 位作者 朱冰梅 景欣悦 傅淑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19,共4页
脑-肠轴是指胃肠道和大脑间相互作用的双向调节系统,肠道菌群目前被认为是调节脑-肠互动的重要调节者。研究显示肠道菌群通过分泌或干预具有神经活性的物质,如神经递质或者其代谢产物的生成,不仅直接影响肠道功能,还可通过肠神经系统影... 脑-肠轴是指胃肠道和大脑间相互作用的双向调节系统,肠道菌群目前被认为是调节脑-肠互动的重要调节者。研究显示肠道菌群通过分泌或干预具有神经活性的物质,如神经递质或者其代谢产物的生成,不仅直接影响肠道功能,还可通过肠神经系统影响大脑神经功能,肠道菌群发生改变的动物,其行为和神经生化方面也出现明显的改变,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方面问题;相对应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常常伴随肠道症状与肠道菌群的改变[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 色氨酸 重摄取 受体拮抗剂 肠道菌群 相关疾病 肠道动力 受体亚型 I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炎中医证候与肾脏病理积分关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盛梅笑 林琳 +2 位作者 贺亚敏 许陵冬 陶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3-784,共2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MsPGN中医证候与肾脏病理积分的关系。方法:采用图文分析软件参照Katafuchi积分对126例MsPGN患者的肾脏病理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从气虚证(包括肺肾气虚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湿热证、瘀血证角度分析中医证候与肾... 目的:观察原发性MsPGN中医证候与肾脏病理积分的关系。方法:采用图文分析软件参照Katafuchi积分对126例MsPGN患者的肾脏病理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从气虚证(包括肺肾气虚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湿热证、瘀血证角度分析中医证候与肾脏病理积分的关系。结果:气虚证肾小管萎缩积分高于非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系膜细胞与系膜基质增生积分高于非气阴两虚,湿热证系膜细胞增生、间质炎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积分高于非湿热证,瘀血证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积分高于非瘀血证,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PGN肾脏病理积分可为临床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炎 中医辨证 肾脏病理 客观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胃调肠颗粒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梅 赵瑞亭 +1 位作者 许立 卞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温胃调肠颗粒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以及温胃调肠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番泻叶灌胃,束缚和夹尾刺激14d,造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给药14d后,取血、... 目的探讨温胃调肠颗粒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以及温胃调肠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番泻叶灌胃,束缚和夹尾刺激14d,造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给药14d后,取血、空肠和结肠,MTL测试盒检测血清、空肠匀浆中胃动素含量;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P物质(SP)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GRP和SP的蛋白表达水平;取胸腺、脾脏,称质量,计算脏器指数。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摄食量下降,胸腺、脾指数,血浆和空肠匀浆组织中MTL含量显著降低,结肠的CGRP、S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温胃调肠颗粒高、中剂量可以显著升高胸腺、脾指数,血浆和空肠匀浆组织中MTL含量,降低结肠的CGRP、S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温胃调肠颗粒可以通过调节机体MTL含量,CGRP、S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来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胃调肠颗粒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胃动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究中药黄芩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18
作者 李荣华 蔡靓羽 +4 位作者 徐永成 刘砂金 王敬格 薛傲 徐敏逸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06-2417,共12页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实验验证探讨黄芩改善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黄芩作用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靶点及通路,再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的亲和力。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实验验证探讨黄芩改善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黄芩作用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靶点及通路,再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的亲和力。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系,应用LPS刺激细胞产生炎症损伤,选取黄芩素进行干预治疗,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芩素低剂量组(10μmol/L)、黄芩素中剂量组(50μmol/L)和黄芩素高剂量(100μmol/L)组共5组。共培养24 h后,通过Western bolt检测关键靶点蛋白HIF1A、MAPK1(ERK2/p-ERK2)、SIRT1的表达,qRT-PCR检测以上蛋白mRNA表达。结果 网络药理学方法共筛选得到黄芩27个活性成分,对应379个靶点,POCD对应疾病靶点220个,两者取交集后共有35个交集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芩素、山姜素等与HIF1A、MAPK1、SIRT1等靶点有较强亲和力。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黄芩素可明显下调HIF1A、MAPK1(ERK2/p-ERK2)蛋白表达和转录水平,同时上调SIRT1蛋白表达和转录水平,从而有效改善HT22细胞炎症反应,减少神经元损害。结论 中药黄芩可通过改善关键蛋白表达,控制炎症反应,保护神经元功能,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实验验证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通过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骨代谢的机制
19
作者 刘小峰 储旭东 +5 位作者 刘亚兰 张亚峰 马勇 郭杨 尹恒 李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9-1074,共6页
线粒体是位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被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它的代谢和调节功能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线粒体功能是以组织特异性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因此可以认为线粒体是引起大多数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的元凶,毫无疑问,骨质... 线粒体是位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被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它的代谢和调节功能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线粒体功能是以组织特异性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因此可以认为线粒体是引起大多数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的元凶,毫无疑问,骨质疏松与年龄以及细胞衰老息息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线粒体功能异常会通过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中不同的细胞因子和蛋白表达,调控BMSCs的成骨分化及凋亡过程。本文从线粒体自噬、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氧化应激、线粒体生物发生和线粒体铁死亡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线粒体质量控制调控BMSCs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旨在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线粒体自噬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中医护理学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魏琦 徐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1期6-10,共5页
目的对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2006-2015年收录的中医护理学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为相关中医护理学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06-2015年CSCD数据库收录的中医护理学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 目的对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2006-2015年收录的中医护理学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为相关中医护理学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06-2015年CSCD数据库收录的中医护理学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收录文献的年代分布、来源期刊、文献作者、发表机构、合作发文、研究主题、被引频次、基金论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CSCD数据库共收录中医护理学文献228篇,这些文献来源于23个期刊,文献第一作者共209人来自152个机构;76.3%的文献为合著,文献合作度为3.21;70.2%的文献围绕临床研究,21.9%的文献有被引用记录,40.8%的文献得到了基金支持。结论中医护理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护理工作者应重视文献挖掘、进行基础实验和学科交叉,坚持继承创新,以推进中医护理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学 文献计量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文献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