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中医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马虹妍 周婷婷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12期2126-2128,共3页
目的:深入探讨中医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恢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6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30例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目的:深入探讨中医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恢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6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30例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在术后低热持续时间、伤口渗出物持续时间、术后疼痛等级和时间、临床护理疗效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可以明显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的护理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佳 魏善斋 +2 位作者 孙杰 许康春 张以来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8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抵抗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行MH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99例(观察组),其中低EPO抵抗指数(ERI)47例、高ERI 52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7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抵抗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行MH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99例(观察组),其中低EPO抵抗指数(ERI)47例、高ERI 52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7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FN-γ、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IL-6、IL-4和IL-10,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和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分析MHD患者ERI与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IFN-γ、HMGB-1、hs-CRP、IL-6、IL-4、IL-10、MDA及AOP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SOD、CAT及G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均<0.05。观察组高ERI者血清IFN-γ、HMGB-1、hs-CRP、IL-6、IL-4、IL-10、MDA、AOPP水平均高于低ERI者,血清SOD、CAT及GSH水平均低于低ERI者,二者比较P均<0.05。MHD患者ERI与血清IFN-γ、hs-CRP、IL-6、IL-4、IL-10、MDA及AOPP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21、0.778、0.765、0.724、0.738、0.716、0.698,P均<0.05),与血清SOD、GSH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802、-0.734,P均<0.05),与血清HMGB-1、CA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MHD患者EPO抵抗的发生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可降低EPO的敏感性,诱发EPO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联合血清补体C3水平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佳 王玉 +3 位作者 刘怡彤 周路路 孙杰 魏善斋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联合血清补体C_(3)水平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AC)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32例MH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AAC分为钙化组(n=165)与无钙化组(n=67),根据AAC评分将钙化组分为重度钙化组(n=48)...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联合血清补体C_(3)水平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AC)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32例MH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AAC分为钙化组(n=165)与无钙化组(n=67),根据AAC评分将钙化组分为重度钙化组(n=48)、中度钙化组(n=55)、轻度钙化组(n=62)。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计算GNRI,采用放射免疫扩散法检测血清补体C_(3)。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钙化组GNRI和血清补体C_(3)水平与AAC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发生ACC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GNRI和血清补体C_(3)水平对MHD患者发生ACC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无钙化组比较,钙化组年龄增加,体质量指数、白蛋白、GNRI降低,透析时间延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补体C_(3)水平升高(P均<0.05)。轻度、中度、重度钙化组GNRI依次降低,血清补体C_(3)水平依次升高(P均<0.05)。Spearman相关系数显示,钙化组AAC评分与GNRI呈负相关(rs=-0.827,P<0.01),与血清补体C_(3)水平呈正相关(rs=0.77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显示,透析时间(OR=1.009,95%CI:1.001~1.018)、血磷(OR=1.034,95%CI:1.003~1.065)、iPTH(OR=1.019,95%CI:1.007~1.032)、补体C_(3)(OR=2.332,95%CI:1.136~4.789)是MHO患者发生ACC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OR=0.910,95%CI:0.835~0.992)、GNRI(OR=0.782,95%CI:0.708~0.865)是MHD患者发生ACC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NRI、补体C_(3)、GNRI+补体C_(3)预测MHD患者ACC的AUC分别为0.793、0.795、0.868,GNRI+补体C_(3)预测AUC大于GNRI、补体C_(3)单独预测(P<0.05)。结论GNRI降低和血清补体C_(3)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发生ACC的独立危险因素,与MHD患者ACC程度有关,二者可作为MHD患者ACC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腹主动脉钙化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补体C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佳 魏善斋 +2 位作者 孙杰 王玉 刘怡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4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113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改良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MQSGA)将观察组分为A组...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113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改良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MQSGA)将观察组分为A组(营养正常,32例)、B组(轻中度营养不良,48例)、C组(重度营养不良,33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9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体学指标、血清学指标及营养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klotho蛋白与人体学指标、血清学指标及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体重指数(BMI)、皮褶厚度(TSF)、上臂围(MAMC)、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klotho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PT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MQSG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营养不良程度的血液透析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患者klotho蛋白与TSF、MAMC、Alb、Hb呈正相关(r=0.642、0.446、0.453、0.536,P<0.05),而与Scr、BUN、PTH、FGF-23、MQSGA评分呈负相关(r=-0.392、-0.382、-0.412、-0.439、-0.526,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存在血清klotho蛋白低表达情况,且表达水平与患者营养状况密切相关,临床可考虑将其作为治疗血液透析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KLOTHO蛋白 营养状况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食道癌PET/CT代谢体积变化与临床效果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尚远 张清波 +1 位作者 李丹明 王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6期957-961,共5页
目的前瞻性探讨治疗前、中和治疗后采用PET/CT确定的同步放化疗中晚期食道癌原发肿瘤代谢体积(PTMV)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12年9月~2017年6月38例中晚期食道癌行放化疗患者,在治疗前、放疗后第3~4周、治疗后第6周行PET/CT检查。利... 目的前瞻性探讨治疗前、中和治疗后采用PET/CT确定的同步放化疗中晚期食道癌原发肿瘤代谢体积(PTMV)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12年9月~2017年6月38例中晚期食道癌行放化疗患者,在治疗前、放疗后第3~4周、治疗后第6周行PET/CT检查。利用ROC寻找治疗前、中和治疗后PTMV的变化的最佳界值,将其分为高、低值组。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全组患者中位OS时间为19.1个月(95%CI为8.1~30.1),1、2、3年OS率分别为63.2%、47.4%和31.6%。pre-PTMV、mid-PTMV、Post-PTMV、ΔPTMV和ΔPTMV2的阈值分别为80.68(cm^3)、58.75(cm^3)、53.90(cm^3)、-35.02%和-13.65%。但只有治疗后PTMV比治疗中PTMV缩小体积在13.65%者有较高的总生存率,而根据其余各项阈值进行分组的两组之间没有差异。结论对于行CRT的中晚期食道癌患者,治疗前、中和后PTMV的绝对值以及治疗后PTMV/治疗前PTMV的变化率与患者的预后无关,治疗后PTMV/治疗期间PTMV的变化率对判断食道癌的预后总生存期相关,这一指标可为食道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 18F-脱氧葡萄糖 同步放化疗 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膜早破早产儿B族链球菌感染的发生率及转归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岩 高广华 +2 位作者 黄菊枫 吴海涛 郑雪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B族链球菌(GBS)感染在胎膜早破早产儿中的发生率及其与早产儿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产科出生的120例早产儿,分为胎膜早破组和无胎膜早破组各60例,采用PCR法检测鼻咽拭子B族... 目的:探讨B族链球菌(GBS)感染在胎膜早破早产儿中的发生率及其与早产儿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产科出生的120例早产儿,分为胎膜早破组和无胎膜早破组各60例,采用PCR法检测鼻咽拭子B族链球菌抗原,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培养及药敏试验,记录PCR法及血培养结果、主要就诊症状、治疗情况及合并症等。结果:胎膜早破组和无胎膜早破组血培养GBS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1.67%,PCR检测GBS阳性率分别为21.6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GBS阳性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高于GBS阴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发生率均高于GBS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血培养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分别为13.33%和5.83%(P<0.05)。结论:胎膜早破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高于无胎膜早破组。与血培养检测B族链球菌比较,采用PCR法检测鼻咽拭子B族链球菌抗原可提高检测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感染 胎膜早破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己椒苈黄汤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冬生 孙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期52-55,共4页
目的 探讨加味己椒苈黄汤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住院周期的影响。方法 连续纳入62例2018年12月至2021年4月入住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心病科的终末期... 目的 探讨加味己椒苈黄汤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住院周期的影响。方法 连续纳入62例2018年12月至2021年4月入住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心病科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药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指南推荐的规范药物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加味己椒苈黄汤治疗,治疗周期为7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LVEF、中医证候积分、住院周期等疗效指标及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7 d后,中药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NT-proBNP、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且中药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药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中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住院周期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己椒苈黄汤可改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心功能,缩短住院周期,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供临床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己椒苈黄汤 终末期心衰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间质瘤44例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侍作亮 白松涛 +1 位作者 江四峰 刘恩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12期956-959,共4页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临床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0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手术证实的小肠间质瘤44例,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将影响肿瘤复发及预后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级变量单因素和连续变量多...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临床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0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手术证实的小肠间质瘤44例,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将影响肿瘤复发及预后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级变量单因素和连续变量多因素分析,筛出影响小肠间质瘤预后危险因素。结果:患者临床复发与年龄、间质瘤危险度和肝转移显著相关(P <0.001),而临床表现、CD117、CD34和靶向治疗与肿瘤复发无显著相关(P>0.05),不同临床表现组间累积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对上述临床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复发与年龄、靶向治疗、肝转移、危险度因素显著相关(P <0.05),而与临床表现、CD117、CD34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手术仍是小肠间质瘤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瘤 小肠 伊马替尼 CD117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原发灶最大径及^(18)F-FDG PET/CT代谢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锦 汤泊 +2 位作者 张银 徐阳 胡春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最大径和代谢参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1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且初诊为NSCLC的87例患者肿瘤原发灶的最...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最大径和代谢参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1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且初诊为NSCLC的87例患者肿瘤原发灶的最大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根据肿瘤原发灶最大径分为结节组(28例)和肿块组(59例),分析各参数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根据原发灶最大径和SUVmax的界值将患者分为低危组(21例)、中危组(33例)和高危组(33例),分析各组淋巴结转移的差异。结果 87例NSCLC患者原发灶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MTV、TLG分别为9.13±5.12、5.26±2.88、12.56(4.98,29.41)cm3、76.53(16.20,211.20)g。结节组和肿块组肿瘤原发灶最大径与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MTV、T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原发灶最大径与SUVmax、SUVmean、MTV、TLG呈正相关(r=0.640、0.636、0.749、0.789,P均<0.05)。原发灶的最大径与肿瘤N分期呈正相关(r=0.368,P<0.05);SUVmax、SUVmean与肿瘤N分期呈正相关(r=0.335、0.331,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33.3%(7/21)、72.7%(24/33)和87.9%(2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9,P<0.05)。结论 NSCLC肿瘤原发灶SUVmax和最大径与淋巴结转移有关,SUVmax联合肿瘤原发灶最大径可以预测肿瘤淋巴结转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充气经腋窝入路与胸乳入路腔镜在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亚芸 华胜和 +1 位作者 王梦龙 杨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3期104-107,共4页
目的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与分析胸乳入路在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经胸乳入路腔镜行甲状腺单侧腺... 目的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与分析胸乳入路在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经胸乳入路腔镜行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术)与观察组(49例,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行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免疫功能、美容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的CD3^(+)、CD4^(+)水平低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的CD8+水平高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胸乳入路腔镜行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术比较,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应用于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效果更优,可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恢复、提升美容效果满意度,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充气经腋窝入路 胸乳入路腔镜 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术 免疫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ICU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章倩倩 唐立立 +1 位作者 宋海平 唐啸珊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5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该院ICU收治的3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016年1—12月该院ICU收治的300例ICU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IC... 目的观察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该院ICU收治的3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016年1—12月该院ICU收治的300例ICU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ICU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ICU护理质量检查的分值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房管理、专科护理、文书书写、感染控制、消毒灭菌、技术操作、沟通能力以及应急能力等护理质量检查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ICU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广泛推广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ICU 护理 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和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永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4期140-141,共2页
目的:分析用孟鲁司特钠和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matched组(30例)和observation组(30例)。对两组患儿... 目的:分析用孟鲁司特钠和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matched组(30例)和observation组(30例)。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为observation组患儿加用孟鲁司特钠和普米克令舒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结果:observation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matched组患儿,治疗后其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憋喘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matched组患儿,P <0.05。结论:用孟鲁司特钠和普米克令舒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治疗能够较快地缓解其临床症状及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毛细支气管炎 孟鲁司特钠 普米克令舒 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下胸内吻合+抗反流手术在食管鳞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戴绍兴 郁松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下胸内吻合联合抗反流手术在食管鳞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0例食管鳞癌手术患者,应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行胸腹腔镜下胸内吻合联合抗反流手术治疗,对照组行胸腹腔镜下胸内吻合...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下胸内吻合联合抗反流手术在食管鳞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0例食管鳞癌手术患者,应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行胸腹腔镜下胸内吻合联合抗反流手术治疗,对照组行胸腹腔镜下胸内吻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胃食管反流情况,胃食管反流患者的反流程度,胃食管反流患者pH值<4的时间、pH值<4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最长反流时间、24 h反流次数。结果研究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38<0.05)。研究组胃食管反流患者中重度反流率20.0%低于对照组胃食管反流患者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00,P=0.018<0.05)。对照组胃食管反流患者pH值<4的时间、最长反流时间、pH值<4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24 h反流次数分别为(116.6±34.5)min、(74.3±22.5)min、(8.8±3.1)%、(26.6±10.7)次;研究组胃食管反流患者pH值<4的时间、最长反流时间、pH值<4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24 h反流次数分别为(96.1±20.2)min、(45.7±13.6)min、(3.5±1.2)%、(6.2±2.3)次。研究组胃食管反流患者pH值<4的时间、最长反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H值<4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小于对照组,24 h反流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809、5.958、8.733、10.209,P=0.007、0.000、0.000、0.000<0.05)。结论食管鳞癌手术中,胸腹腔镜下胸内吻合联合抗反流手术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下胸内吻合 抗反流手术 食管鳞癌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