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枢、内关穴分别电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棕色脂肪中UCP1/BMP3b信号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闫煜杭 钱丹颖 +5 位作者 鲁晓涵 刘肖儿 邹玲悦 白桦 于美玲 卢圣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0-608,共9页
目的观察天枢穴和内关穴分别电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功能以及棕色脂肪组织(BAT)中UCP1/BMP3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不同穴位电针改善心肌梗死的潜在机制。方法以健康成年小鼠和BAT切除小鼠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对应分为假手术... 目的观察天枢穴和内关穴分别电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功能以及棕色脂肪组织(BAT)中UCP1/BMP3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不同穴位电针改善心肌梗死的潜在机制。方法以健康成年小鼠和BAT切除小鼠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对应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内关组、天枢组。在适应性喂养1周后,干预组分别进行20 min的双侧内关穴或天枢穴电针预处理,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AMI模型。BAT切除组在电针前进行肩胛部BAT切除,其余干预与前保持一致。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小鼠心功能变化;TTC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cTnT和BMP3b水平;qPCR法检测小鼠BAT中β3-AR、UCP1、BMP3b mRNA的相对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BAT中BMP3b和心脏中p-Smad1/5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左心室EF、FS降低(P<0.001),白色梗死区域面积增大(P<0.001),血清中cTnT水平升高(P<0.001),BAT中β3-AR、UCP1、BMP3b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BMP3b的蛋白表达升高(P<0.01)。血清中的BMP3b含量升高(P<0.001),心脏中p-Smad1/5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天枢组和内关组小鼠的左心室EF、FS均升高(P<0.001),白色梗死区域面积减小(P<0.001),血清中cTnT水平下降(P<0.05,P<0.01);天枢组BAT中β3-AR、UCP1、BMP3b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P<0.01,P<0.001),BMP3b的蛋白表达升高(P<0.01),心脏中p-Smad1/5蛋白表达升高(P<0.01),而内关组无明显变化。在BAT切除后,与模型组相比,内关组小鼠的左心室EF、FS升高(P<0.001),白色梗死区域面积减小(P<0.001),血清中cTnT下降(P<0.001),而天枢组无明显变化;内关组和天枢组心脏中p-Smad1/5的蛋白表达和血清中BMP3b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天枢穴或内关穴电针预处理都可以产生心肌保护效应,天枢穴的保护效应可能通过影响棕色脂肪中UCP1/BMP3b信号通路产生,而内关穴不依赖该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电针预处理 内关 天枢 棕色脂肪 解偶联蛋白1 骨形态发生蛋白3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