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配伍禁忌复杂毒效物质相互作用研究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于平 沈娟 +7 位作者 陶伟伟 尚尔鑫 华永庆 郭建明 宿树兰 钱大玮 范欣生 段金廒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4-959,共6页
随着人类社会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和科学认知水平的不断深入,中药的合理应用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以"十八反"为代表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逐渐深入,对中药配伍禁忌物质基础的认知达到新的水平。本文... 随着人类社会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和科学认知水平的不断深入,中药的合理应用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以"十八反"为代表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逐渐深入,对中药配伍禁忌物质基础的认知达到新的水平。本文基于中医配伍理论体系中的代表性禁忌配伍药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毒效生物学评价相关联、配伍毒性效应物质相兼顾、体外-体内药物相互作用评价相结合和药味配伍-成分协同分层次递进研究等中药配伍禁忌复杂毒效物质相互作用的适宜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形成了以反药组合-毒效物质-量毒效关系-体内外转化与代谢特征相互关联的中药配伍禁忌复杂毒效物质研究思路,为中药配伍禁忌现代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药物配伍禁忌 十八反 毒效物质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元素形态分析和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吕翔 王佳佳 +1 位作者 邵霞 马宏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79-1683,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中药学领域砷元素形态分析方法,介绍了常用的提取、分离和检测手段,并总结了砷形态分析方法在中药及复方中重金属污染、质量标准、溶出度、体内代谢、毒理学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砷元素 形态分析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对探讨中药复方越鞠丸抗抑郁作用配伍规律 被引量:22
3
作者 陶伟伟 肖东 +4 位作者 吴浩然 沈佳丽 黄晓燕 薛文达 陈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14-1320,共7页
目的以药对研究为切入点,开展中药复方越鞠丸抗抑郁作用配伍规律。方法在中药复方越鞠丸抗抑郁作用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依次拆方获得不同中药药对组合,并通过小鼠急性给药获得越鞠丸中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关键药对;建立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刺... 目的以药对研究为切入点,开展中药复方越鞠丸抗抑郁作用配伍规律。方法在中药复方越鞠丸抗抑郁作用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依次拆方获得不同中药药对组合,并通过小鼠急性给药获得越鞠丸中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关键药对;建立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刺激小鼠模型,进一步验证关键药对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结果小鼠急性给药结果表明,栀子与川芎组合为其中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关键药对;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刺激小鼠模型中,栀子与川芎药对组小鼠糖水消耗明显升高;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明显降低;小鼠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IL-6、TNF-α的水平以及相关炎症蛋白p-NF-κB p65、p-IκBα的表达受到抑制,BDNF、Trk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栀子-川芎组合为越鞠丸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关键药对,该药对可以显著降低栀子产生抗抑郁作用所需剂量,且该作用与其调节小鼠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IL-6、TNF-α与相关炎症蛋白p-NF-κB p65、p-IκBα,以及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丸 抗抑郁 栀子-川芎药对 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 免疫印迹法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发汗”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佩东 薛露 +2 位作者 严辉 张丽 丁安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69-2472,共4页
目的研究厚朴中主要成分及水分的含有量在不同"发汗"(堆放和自然干燥)工艺下的变化。方法以20年树龄的厚朴干皮为研究对象,以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MS法分析其主要成分。结果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总含有量... 目的研究厚朴中主要成分及水分的含有量在不同"发汗"(堆放和自然干燥)工艺下的变化。方法以20年树龄的厚朴干皮为研究对象,以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MS法分析其主要成分。结果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总含有量为1.93%,"发汗"8 d后增至4.55%。覆膜水微蒸"发汗"时,两者含有量最高,并且水分显著下降。样品经HPLC-MS分析,鉴定出8个主要成分。结论厚朴的最佳"发汗"工艺为水蒸15 min后,以塑料薄膜包裹,"发汗"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发汗” 厚朴酚 和厚朴酚 水分 H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至丸抗大鼠肾细胞衰老的GC-MS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佳 刘其南 +4 位作者 翟园园 冯丽 谢彤 姚卫峰 张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8-464,共7页
目的研究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大鼠肾细胞(NRK)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寻找与衰老有关的代谢生物标志物,探讨二至丸对衰老模型的调节作用及其抗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复制NRK细胞衰老模型,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各... 目的研究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大鼠肾细胞(NRK)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寻找与衰老有关的代谢生物标志物,探讨二至丸对衰老模型的调节作用及其抗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复制NRK细胞衰老模型,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各组细胞样本进行测定,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及Dunn's多重比较进行单变量统计分析来筛选差异性代谢物.结果经PLS-DA模式识别分析,对照组、模型组和EZW组细胞样本能够得到很好的区分,共鉴定出31种潜在生物标志物,二至丸含药血清给药后衰老NRK细胞胞内的内源性代谢物水平发生不同程度的回调.结论二至丸可以使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NRK细胞胞内的异常代谢有所恢复,其治疗作用可能与机体内31个代谢物及10条相关代谢通路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二至丸 细胞代谢组学 GC-MS 大鼠肾细胞 含药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艾汤与四物汤对子宫出血模型大鼠保血功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郑传柱 贾梅 +5 位作者 李慧 张丽 姚卫峰 宿树兰 唐于平 丁安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9-740,共2页
胶艾汤首载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四物汤首载于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由胶艾汤减阿胶、艾叶和甘草三味,干地黄易为熟地,芍药定为白芍而成。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主治病症由漏下、半产出血及妊娠下血、妊娠腹痛衍化为血... 胶艾汤首载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四物汤首载于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由胶艾汤减阿胶、艾叶和甘草三味,干地黄易为熟地,芍药定为白芍而成。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主治病症由漏下、半产出血及妊娠下血、妊娠腹痛衍化为血虚血瘀、月经不调。前期试验研究表明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活血功效增强[1],本实验采用子宫出血动物模型评价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前后的保血效应,以期为阐明两方衍化配伍机制[2]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艾汤 四物汤 子宫出血模型 衍化方 止血 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制降低京大戟对正常小鼠胃肠道氧化损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曹雨诞 张楷承 +1 位作者 张丽 丁安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1-293,共3页
京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adix)为大戟科(Euphorbiaceace)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干燥根,性苦、寒,有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关键词 京大戟 醋制 小鼠 胃肠道 氧化损伤 减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至丸对D-半乳糖诱导大鼠肾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其南 徐佳 +5 位作者 翟园园 姚卫峰 张丽 曹雨诞 包贝华 丁安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二至丸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诱导的大鼠肾(NRK)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不同浓度D-gal(1、5、10、20、40g/L)作用不同时间(24、48、72h)诱导NRK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染色法鉴定细胞衰老;荧... 目的探讨二至丸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诱导的大鼠肾(NRK)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不同浓度D-gal(1、5、10、20、40g/L)作用不同时间(24、48、72h)诱导NRK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染色法鉴定细胞衰老;荧光素二-β-D-吡喃半乳糖苷(Fluorescein di-β-D-galactopyranoside,FDG)法检测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以GSH-PX、SOD活力与MDA含量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构建体外NRK细胞衰老模型。根据FDG的结果来评估不同浓度二至丸(0.01、0.1、1g/L)处理对衰老NRK细胞的影响,检测GSH-PX、SOD活力与MDA含量的变化来探讨二至丸对衰老NRK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20g/L D-gal处理48h)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明显增加,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明显增加;GSH-PX、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增加(P<0.05~0.01),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β-半乳糖苷酶含量明显降低,阳性染色率显著下降,GSH-PX、SOD活力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建立D-gal诱导的NRK细胞衰老模型;二至丸能够减轻D-gal诱导的NRK细胞衰老的程度,其保护效应的产生可能与二至丸抗氧化应激效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二至丸 大鼠肾细胞 细胞衰老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核干馏油GC-MS主要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5
9
作者 温娜 刘妍如 +5 位作者 陆世海 唐志书 刘红波 宋忠兴 王明耿 钱大玮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0-996,共7页
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山楂核干馏油中挥发油、脂溶性成分以及气相色谱法(GC-FID)同时测定山楂核干馏油中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GC-MS法对山楂核干馏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析出62种化学成分,用峰... 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山楂核干馏油中挥发油、脂溶性成分以及气相色谱法(GC-FID)同时测定山楂核干馏油中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GC-MS法对山楂核干馏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析出62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醛类,占总量的55.96%。以GC-FID法同时测定山楂核干馏油中的主要成分的含量(糠醛、愈创木酚、2,6-二甲基苯酚、2-甲基苯酚、苯酚、2-甲氧基-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四氯愈创木酚、1,2,3-三甲氧基苯、3,4,5-三甲氧基甲苯),测得加样回收率范围为100.06%~102.44%,RSD范围为2.98%~4.57%。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为山楂核干馏油制剂的内在质量控制及提升废弃物山楂核循环利用价值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核干馏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气相色谱法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