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双源螺旋CT三种扫描模式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曹俊涛
胡铭
徐婷
梁冰
屠建春
张欢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昆山附属医院放射科
南京中医药大学昆山附属医院肺病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52-1557,共6页
-
基金
昆山高层次医学人才柔性引进团队项目(01201802)。
-
文摘
目的比较双源螺旋CT双能量模式(DE)、单能量模式(SE)和单能量低kV(SE LOW)3种模式下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肺动脉栓子分布的差异。方法将130例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PE)而接受CTPA患者随机分为DE组(43例)、SE组(42例)和SE LOW组(45例);评价图像质量,分析主观评分的观察者间一致性;比较3组扫描长度、扫描时间、剂量长度乘积(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有效剂量(ED),以及各组非PE患者肺动脉干及各段肺动脉CT值、平均肺动脉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肺动脉与邻近血管(各段肺静脉及上腔静脉、主动脉)相对密度比及肺动脉栓子分布的差异。结果各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以2、3级为主,未见0级病例。DE组检查时间长于SE组和SE LOW组(P均<0.05),SE LOW组ED显著低于DE组和SE组(P均<0.001),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 LOW组非PE患者肺动脉CT值高于DE组和SE组(P均<0.05),后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 LOW组SNR和CNR均高于SE组(P均<0.05),DE组与SE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肺动脉与邻近血管相对密度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47例PE共检出262个栓子,包括DE组17例112个、SE组11例64个及SE LOW组19例86个;使用DE Vessels&PBV亚组对肺段以下肺栓子的检出率高于不使用亚组(P<0.05)。结论SE LOW CTPA的SNR和CNR较高,辐射剂量较低,能满足诊断PE需求;DE CTPA对诊断肺段以下PE具有重要价值。
-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
Keywords
pulmonary embolism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angiography
-
分类号
R543.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