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研究分析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0
1
作者 管志强 陈桂升 +2 位作者 封乐驰 赵亮 翟晓翔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03-1805,共3页
目的:探寻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病理性瘢痕提供处方思路。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相关文献,时间为1999年7月1日~2017年7月1日。共检索到文献768篇,经双人筛... 目的:探寻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病理性瘢痕提供处方思路。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相关文献,时间为1999年7月1日~2017年7月1日。共检索到文献768篇,经双人筛选后得到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献27篇。将文献中使用的中医药方剂填入Excel2010进行分析汇总,对其使用频次、药对、药性进行排序,制表,使用Ucinet6.0、IBM SPSS20.0数据挖掘软件时用药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整理。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方剂27个,其中涉及中药78味,其中超过4次有18味。其中使用药性味数最多为活血化瘀药,通过聚类分析显示为活血化瘀、清热化痰软坚常用的配伍药类。结论:活血化瘀,清热化痰软坚治疗病理性瘢痕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病理性瘢痕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调控FoxO1/MARCH1通路对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洪平 张会峰 +4 位作者 陈煜 韦晓 隋淼 刘超 范尧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2-1667,共6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通过调控肝脏叉头框蛋白O1(FoxO1)/膜相关环状蛋白1(MARCH1)通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将30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芩连汤组(15 g/kg...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通过调控肝脏叉头框蛋白O1(FoxO1)/膜相关环状蛋白1(MARCH1)通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将30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芩连汤组(15 g/kg)、吡格列酮(阳性药)组(20 mg/kg),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为正常组,连续给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ELISA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腹腔内葡萄糖耐量(IPGTT)并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RT-qPCR法检测肝组织FoxO1、MARCH1、INSR、IRS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FoxO1、Ac-FoxO1、MARCH1、INSRα、INSRβ、IRS1、p-IRS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FINS、TG、TC、LDL-C、HOMA-IR、AUC均升高(P<0.01),肝组织细胞结构紊乱,边界轮廓不清,排列散乱,细胞肿大且大小不一,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质空泡,少量肝细胞出现点状坏死,肝组织FoxO1、MARCH1 mRNA表达升高(P<0.01),INSR、IRS1 mRNA表达降低(P<0.01),肝组织Ac-FoxO1、MARCH1、INSRα蛋白表达升高(P<0.01),FoxO1、INSRβ、IRS1、p-IRS1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组小鼠FINS、TG、TC、LDL-C、HOMA-IR、AUC均降低(P<0.01),肝组织细胞形态趋于正常,脂质空泡数目明显减少,肝组织FoxO1、MARCH1 mRNA表达降低(P<0.01),INSR、IRS1 mRNA表达升高(P<0.01),肝组织Ac-FoxO1、MARCH1蛋白表达降低(P<0.01),FoxO1、INSRβ、IRS1、p-IRS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而INSRα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可以减轻肝脏脂肪变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FoxO1/MARCH1通路,增加胰岛素受体及胰岛素受体底物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胰岛素抵抗 FoxO1/MARCH1通路 胰岛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栀调脂汤对高脂诱导MAFLD大鼠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玉玉 隋淼 +2 位作者 蒋小飞 汤楠楠 王智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1-547,共7页
目的研究丹栀调脂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大鼠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在MAFL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丹栀调脂汤高、中、低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丹... 目的研究丹栀调脂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大鼠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在MAFL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丹栀调脂汤高、中、低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丹栀调脂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丹栀调脂汤20.4、10.2、5.1 g·kg^(-1)·d^(-1),连续灌胃8周后取材。检测5组大鼠体质量、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变化情况;肝脏组织脂质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中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TG、TC、FFA、GLU、INS、LDL-C及HOMA-IR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肝脏组织油红O染色可见明显肿大的肝细胞及明显的脂质沉积;PI3K、AKT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相较于模型组,丹栀调脂汤高、中、低剂量组体质量、TG、TC、FFA、GLU、INS、LDL-C及HOMA-IR水平不同程度降低;肝细胞肿大、肝细胞脂滴及排列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I3K、AKT、FOXO1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升高。结论丹栀调脂汤可能通过PI3K/AKT/FOXO1信号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达到防治MAFLD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栀调脂汤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PI3K/AKT/FOX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宝鹤 李文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IPC)联合应用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IPC组、UTI组、UTI联合缺血预处理(UCI)组。术后...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IPC)联合应用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IPC组、UTI组、UTI联合缺血预处理(UCI)组。术后采集下腔静脉血并取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AST、ALT、TNFɑ,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NF-κB、肝组织湿干比(W/D)及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所检测的血清ALT、AST、TNFα水平和肝组织MPO、NF-κB、W/D值,IR组、IPC组、UTI组、UCI组均明显高于sham组(P值均<0.05),而IPC组、UTI组、UCI组均明显低于IR组(P值均<0.05),UTI组明显低于IPC组(P值均<0.05),UCI组明显低于IPC组、UTI组(P值均<0.05)。肝脏病理学检查示IR组、IPC组、UTI组、UCI组与sham组比较,肝组织损伤明显(P值均<0.05),而IPC组、UTI组、UCI组均比IR组肝组织损伤程度轻(P值均<0.05),UTI组肝组织损伤轻于IPC组(P值均<0.05),UCI组肝组织损伤轻于IPC组、UTI组(P值均<0.05)。结论 UTI和UCI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二者联合应用时,明显增强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抑制了NF-κB表达,减少TNFɑ、MPO的释放,减轻了肝脏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肝疾病 缺血预处理 再灌注损伤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唐志铭 翟晓翔 +3 位作者 丁继存 荆梦晴 陆鹭 尹新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讨MicroRNA(miR)-2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miR-21抑制物(inhibitor)及阴性对照(NC)序列转染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反转录(RT)-PCR检测miR-21及10号染色体张力... 目的:探讨MicroRNA(miR)-2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miR-21抑制物(inhibitor)及阴性对照(NC)序列转染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反转录(RT)-PCR检测miR-21及10号染色体张力缺失蛋白磷酸酶(PTEN)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p-Akt,又称Akt)及p-mTOR蛋白的表达。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21与PTEN mRNA 3′-UTR结合位点,并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21对PTEN mRNA的靶向作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结果:miR-21能够靶向调控PTEN mRNA表达,抑制miR-21表达可导致PTEN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进而抑制p-Akt及p-mTOR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结论:miR-21可通过靶基因PTEN调控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m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p-Akt和p-mTOR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21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脂消斑合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
6
作者 刘孟 章丹宁 +8 位作者 曾峻楠 卢磊 梁田 徐颖 陈彤 赵欣 张寒梅 卞勇 王忠良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9期1178-1188,共11页
目的探究调脂消斑合剂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并初步评估长链非编码RNA(LincRNA)在该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SD大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于造模后4周取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胸主动脉组织进... 目的探究调脂消斑合剂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并初步评估长链非编码RNA(LincRNA)在该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SD大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于造模后4周取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胸主动脉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系统评估不同剂量调脂消斑合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使用生化试剂盒检测血脂水平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评估调脂消斑合剂对上述参数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调脂消斑合剂干预后的血清炎症标志物;通过TUNEL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调脂消斑合剂对胸主动脉组织的促凋亡效应;使用qPCR技术检测Linc-HC、MALAT1等RNA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高剂量调脂消斑合剂干预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血脂谱显示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表达呈现升高趋势。在肝肾功能指标方面,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等血清标志物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P<0.01)。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降低(P<0.01),而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升高(P<0.01)。胸主动脉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NLRP3、ASC、Cleaved Caspase-1、Cleaved IL-1β、Puma、Bax、Noxa和MDM2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P<0.01)。经调脂消斑合剂干预后,Linc-HC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MALAT1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结论调脂消斑合剂可能通过抑制Linc-HC的表达,同时上调MALAT1的表达,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改善血脂异常及肝肾功能,缓解炎症反应并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调脂消斑合剂 血脂 炎症 细胞凋亡 长链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