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中医从病因论治阳痿研究现状述评 被引量:10
1
作者 秦国政 《中医药学刊》 2001年第5期435-437,共3页
为了充分展示和揭示建国后近 5 0年来中医诊治阳痿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成果 ,总结阳痿论治思路与规律 ,为今后诊治阳痿的临床、科研以及阳痿药物的生产提供有益的借鉴 ,对建国以来中医诊治阳痿的文献进行整理研究。文献来源于195 0年... 为了充分展示和揭示建国后近 5 0年来中医诊治阳痿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成果 ,总结阳痿论治思路与规律 ,为今后诊治阳痿的临床、科研以及阳痿药物的生产提供有益的借鉴 ,对建国以来中医诊治阳痿的文献进行整理研究。文献来源于195 0年以后的国内期刊杂志 ,文献篇数近 15 0 0篇 ,但只选择专论阳痿的 86 6篇文献进行研究。介绍现代中医从瘀、痰湿、湿热、酒毒、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痿 中医药疗法 病因 发病机理 从瘀论治 痰湿论治 湿热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连钱草多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晓鹏 张俊霞 +4 位作者 姜宁 宋宜枝 向极钎 王秋霜 吴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19,共7页
通过中心复合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连钱草多糖的工艺,以1,1-二苯基-2-苦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通过中心复合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连钱草多糖的工艺,以1,1-二苯基-2-苦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radical,ABTS^+·)清除能力、Fe^(2+)螯合力、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和N,N-二甲基-对苯二胺(N,N-dimethyl-p-phenylenediamine,DMPD)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研究连钱草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连钱草多糖的最优工艺为pH 7.2、液固比32∶1(mL/g)、超声功率270 W、超声时间8 min,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在4.95%~5.12%范围内。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连钱草多糖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0.51±0.04)μmol Trolox/mg,ABTS^+·清除能力为(0.69±0.04)μmol Trolox/mg,Fe^(2+)螯合力为(0.51±0.29)μmol EDTA/mg,FRAP值为(3.45±0.03)μmol Trolox/mg,DMPD自由基清除能力为(0.17±0.01)μmol Trolox/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钱草 多糖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多糖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姜宁 刘晓鹏 +4 位作者 陈芳 喻长发 勒栋梁 丁振国 吴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7,共6页
通过Box-Behnken试验优化提取厚朴多糖的工艺;以超氧阴离子自由基、1,1-二苯基-二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清除能力,Fe2+螯合力、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 通过Box-Behnken试验优化提取厚朴多糖的工艺;以超氧阴离子自由基、1,1-二苯基-二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清除能力,Fe2+螯合力、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为指标,探究厚朴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提取厚朴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 H 7.3、液固比32∶1(m L/g)、提取温度78℃、提取时间139 min,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3.35%~3.52%。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厚朴多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力为(18.72±2.12)μmol·VC/mg,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达(0.59±0.05)μmol Trolox/mg,ABTS+·清除能力为(0.57±0.04)μmol Trolox/mg,Fe2+螯合力为(0.38±0.02)μmol·EDTA/mg,FRAP值为(2.19±0.31)μmol Trolox/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多糖 提取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藁本内酯抑制rhHSP60诱导THP-1细胞炎症反应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颖 陈蕊 +1 位作者 顾宁 何小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26-1930,共5页
目的:观察藁本内酯对人重组HSP60诱导THP-1源性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并从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其抗炎机理。方法:选择人白血病源性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经200μg·L-1PMA作用24 h,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设对照... 目的:观察藁本内酯对人重组HSP60诱导THP-1源性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并从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其抗炎机理。方法:选择人白血病源性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经200μg·L-1PMA作用24 h,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设对照组、热休克蛋白60(10μg·mL^(-1))组、藁本内酯(10、20、40μg·mL^(-1))组、辛伐他汀(15μg·mL^(-1))组,加入热休克蛋白60刺激0、6、12、24 h,ELISA法测定以上不同时间点培养液中的TNF-α、IL-6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藁本内酯(10、20、40μg·mL^(-1))预处理24 h、热休克蛋白60(10μg·mL^(-1))刺激12 h后TLR4、My D88及磷酸化NF-κB(p-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1)热休克蛋白60组的TNF-α含量在6 h明显升高,与0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12 h含量达高峰,随后开始逐渐下降,24 h与12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休克蛋白60组的IL-6含量自6 h开始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热休克蛋白60组相比,辛伐他汀组的TNF-α含量在6、12、24 h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藁本内酯20、40μg·mL^(-1)组与热休克蛋白60组比较,在以上三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与热休克蛋白60组相比,辛伐他汀组的IL-6含量在6、12、24 h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藁本内酯20、40μg·mL^(-1)组与热休克蛋白60组比较,在以上三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藁本内酯20、40μg·mL^(-1)组与热休克蛋白60组相比,TLR4、My D88及p-NF-κB蛋白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藁本内酯可抑制热休克蛋白60所导致的TNF-α、IL-6等炎症因子升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该效应与其抑制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藁本内酯 热休克蛋白60 炎症因子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88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郭立中 章念伟 +6 位作者 刘玉宁 王冬春 陈家慧 包慧敏 张晓 周玲凤 陈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115-1116,1124,共3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对人肾小球球内系膜细胞增殖与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体外培养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 ,观察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对M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 (ECM)不同成分的影响。结果 ... 目的 :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对人肾小球球内系膜细胞增殖与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体外培养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 ,观察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对M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 (ECM)不同成分的影响。结果 :阿魏酸钠对MC增殖和ECM合成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在等效剂量浓度下 ,抑制效应优于苯那普利。结论 :MC是阿魏酸钠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靶细胞 ,抑制MC增殖和ECM合成是阿魏酸钠延缓肾小球硬化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属 肾小球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传蕙教授治疗尿路感染经验撷菁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玉宁 郭立中 关明智 《中医药学刊》 CAS 2001年第3期205-207,共3页
认为正气不足与湿热瘀毒蕴结是尿路感染发病的关键。其病位以肾与膀胱为中心。湿热瘀毒蕴结下焦是主要病机。湿、热、瘀、毒可以互相化生,交相济恶,贯穿于淋证的整个病程。膀胱湿热,宜清热利湿,解毒通淋;肝胆湿热,宜清泄肝胆,解... 认为正气不足与湿热瘀毒蕴结是尿路感染发病的关键。其病位以肾与膀胱为中心。湿热瘀毒蕴结下焦是主要病机。湿、热、瘀、毒可以互相化生,交相济恶,贯穿于淋证的整个病程。膀胱湿热,宜清热利湿,解毒通淋;肝胆湿热,宜清泄肝胆,解毒通淋;肝肾阴虚,宜滋阴清热,解毒利湿;气阴两虚,湿热恋滞,宜益气养阴,清热利湿解毒。强调治疗时祛邪为先,重视通利水道,注重活血化淤,使水道通畅,小便通利,以排泄湿热毒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传蕙 尿路感染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对忍冬藤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宁 刘晓鹏 +4 位作者 张俊霞 胡绩伟 李力 蒋晓军 吴皓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2459-2462,共4页
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藤总黄酮提取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优化了忍冬藤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表明,4个因素能显著影响忍冬藤总黄酮的提取,并优化得出最佳... 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藤总黄酮提取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优化了忍冬藤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表明,4个因素能显著影响忍冬藤总黄酮的提取,并优化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91%、液固比42∶1(m L∶g)、80℃提取2.7 h,此时总黄酮提取率为5.22%,与理论值5.24%相差不大,表明该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藤 总黄酮 提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TOF-MS整合网络药理学探讨青娥丸效应成分及抗抑郁作用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程遥 宋珊珊 +4 位作者 王一清 赵权 戴国梁 许美娟 居文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70-2176,共7页
目的UHPLC-Q-TOF-MS技术明确青娥丸的入血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青娥丸抗抑郁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HPLC-Q-TOF-MS识别青娥丸入血成分,结合PharmMapper、DisGeNet、GeneCards等数据库以及Cytoscape、ClusterProfiler程序,... 目的UHPLC-Q-TOF-MS技术明确青娥丸的入血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青娥丸抗抑郁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HPLC-Q-TOF-MS识别青娥丸入血成分,结合PharmMapper、DisGeNet、GeneCards等数据库以及Cytoscape、ClusterProfiler程序,筛选了青娥丸抗抑郁的核心药效成分与重要靶点,并进行GO及KEGG分析。通过Circlize构建成分-靶点-通路图筛选出核心靶点,应用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结合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结果青娥丸水提物中的18个入血成分,可干预50个潜在抗抑郁靶点;其中入血成分中9个为可干预多个靶点的核心成分,26个为受多个成分调控的重要靶点;京尼平苷酸、异补骨脂素等9个核心成分可能通过调控26个重要靶点,进而通过PI3K-AKT、雌激素等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EGFR、AKT1为参与多个通路的核心靶点,ESR1和ESR2为受多个核心成分干预的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提示,9个核心成分中7个与靶点亲和作用良好;蛋白免疫印迹法证实青娥丸对ESR1和ESR2编码蛋白确有调控作用。结论初步阐明青娥丸抗抑郁的潜在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为筛选青娥丸的抗抑郁药效成分及深入阐明其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LC-Q-TOF/MS 青娥丸 抑郁症 有效成分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康冲剂防治慢性肾衰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镡秋 王晓光 魏连波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7期1333-1335,共3页
目的:研究肾衰康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TUNEL法、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浓度肾衰康大鼠血清对大鼠系膜细胞的作用。结果:含肾衰康的大鼠血清组与正常大鼠血清对照组相比显著抑制大鼠系膜细胞增殖(P<0.01);TUNE... 目的:研究肾衰康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TUNEL法、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浓度肾衰康大鼠血清对大鼠系膜细胞的作用。结果:含肾衰康的大鼠血清组与正常大鼠血清对照组相比显著抑制大鼠系膜细胞增殖(P<0.01);TUNEL细胞染色细胞阳性,流式细胞仪出现细胞凋亡峰,凋亡率明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衰康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和促使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康 系膜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