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析庞敏治疗心肌桥用药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希泽 康健 +3 位作者 刘之然 王晓玉 庞敏 高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0,I0002,共6页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庞敏教授治疗心肌桥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用药组方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收集庞敏教授治疗心肌桥的有效病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用药规律分析,对核心药物组合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其治疗心肌...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庞敏教授治疗心肌桥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用药组方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收集庞敏教授治疗心肌桥的有效病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用药规律分析,对核心药物组合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其治疗心肌桥的作用机制。结果心肌桥的发作高峰为9月至次年4月,最高为11月,次之为2月;发作曲线与沈阳地区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共筛选98首处方,使用频次最高中药为柴胡、牛膝、桔梗、枳壳。中药功效主要为理气药,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和补虚药。中药四气以温为主,其次为寒、平;五味以苦、辛、甘味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其次为心经、脾经。核心药物组合为柴胡-桔梗-枳壳-牛膝。通过聚类得到新处方10个。结论庞敏教授认为气机失调为心肌桥发作的根本诱因,以“调畅气机法”为基本治则,核心药物组合为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同时运用辨天、辨人、辨证、辨机、辨病的“五位一体”理论体系提供辨证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敏 心肌桥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调畅气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加味调控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吉丽 万朝霞 +3 位作者 周丽 任青玲 尚振中 刘承东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味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5例痰湿瘀结证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治疗组给予桂枝茯丸加味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治疗3个月...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味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5例痰湿瘀结证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治疗组给予桂枝茯丸加味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Gasdermin家族蛋白D(Gasdermin Family protein D,GSDMD)、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增殖和凋亡基因[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ll lymphoma/leukemia-2 gene,Bc1-2)]、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①治疗组经期延长/经量过多、经色紫黯/淋漓不尽、经行泄泻、经期出血、经行腹痛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子宫内膜组织GSDMD、Caspase-1、IL-1β、IL-18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子宫内膜组织Ki-67、Bcl-2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76.19%(32/42)(χ^(2)=4.647,P<0.05)。⑤治疗组不良反应(11.63%,5/43)、复发率(4.65%,2/43)低于对照组33.33%(14/42)、21.43%(9/42)(χ^(2)=5.767,5.308,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味能够提高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可能与抑制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拮抗炎症反应与下调细胞增殖和凋亡基因表达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桂枝茯苓丸 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 增殖和凋亡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蒲公英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改善作用
3
作者 曹建华 陈钟钰 +5 位作者 陈刚 蔡艳 彭敏 吴育 颜翠萍 刘霖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06-2411,共6页
目的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联合醋酸诱导建立UC大鼠模型,灌胃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200 mg/kg)和蒲公英提取物(200、100、50 mg/kg),测定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 目的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联合醋酸诱导建立UC大鼠模型,灌胃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200 mg/kg)和蒲公英提取物(200、100、50 mg/kg),测定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病理组织学评分(HS)及结肠长度、宽度,检测血清IL-4、IL-10、TNF-α、EGF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p-TLR4、p-MyD88、p-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结果蒲公英提取物高剂量组可降低UC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结肠指数(P<0.05,P<0.01),增加结肠长度、质量(P<0.05,P<0.01);改善结肠黏膜完整性,降低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P<0.01);升高结肠组织EGF水平(P<0.01),降低MPO、MDA水平(P<0.01);下调结肠组织p-TLR4、p-MyD88、p-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结论蒲公英提取物可改善DNCB联合醋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活化,改善炎症因子、免疫因子释放,恢复结肠组织氧化应激失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 溃疡性结肠炎 柳氮磺胺吡啶 免疫因子 氧化应激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价调畅气机法治疗心肌桥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希泽 康健 +3 位作者 刘之然 王晓玉 庞敏 高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8,共6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探讨“调畅气机法”(柴胡-桔梗-枳壳-牛膝)治疗心肌桥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158例心肌桥医案,将其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暴露组为接受中药汤剂中含有调畅气机法(包含柴胡-桔梗-枳壳...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探讨“调畅气机法”(柴胡-桔梗-枳壳-牛膝)治疗心肌桥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158例心肌桥医案,将其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暴露组为接受中药汤剂中含有调畅气机法(包含柴胡-桔梗-枳壳-牛膝)的医案,非暴露组为基础类中药临症加减的医案。运用PSM进行匹配后得到样本35对。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心电图。结果匹配后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P<0.01),以暴露组改善更明显(P<0.01);匹配后暴露组的总有效率(94.29%,33/35)高于非暴露组(77.14%,27/35);暴露组的显效率(42.86,15/35%)高于非暴露组(20.00%,7/35),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暴露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37.14%,13/35)高于非暴露组(14.29%,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畅气机法”治疗心肌桥疗效良好,缓解临床症状,且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畅气机法 心肌桥 倾向性评分匹配 真实世界研究 柴胡-桔梗-枳壳-牛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沈洪教授治疗湿瘀互结型克罗恩病核心处方分析及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卢一 葛畅畅 +1 位作者 沈洪 朱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0-746,共7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沈洪教授治疗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用药规律并形成核心处方,回顾性分析该核心处方联合乌司奴单克隆抗体(UST)治疗湿瘀互结型C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沈洪教授诊治CD患者门诊记录,通过数据挖掘技术,...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沈洪教授治疗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用药规律并形成核心处方,回顾性分析该核心处方联合乌司奴单克隆抗体(UST)治疗湿瘀互结型C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沈洪教授诊治CD患者门诊记录,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药物性味归经、用药频次、复杂网络分析、聚类和关联规则等进行总结,梳理形成核心处方。纳入中医辨证为湿瘀互结证的回结肠型CD患者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US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核心处方,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分析临床有效率,检测2组患者炎症指标[粪便钙卫蛋白(F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综合药物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得到核心处方,药物组成包括黄芩、苦参、土茯苓、当归、白芷、白术、陈皮、白芍、防风、薏苡仁、山药、蜂房、徐长卿、木香、神曲和甘草,并由沈洪教授命名为清肠通络方。回顾性临床研究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医临床疗效显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ESR、CRP、F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沈洪教授辨治CD以清肠燥湿,通络止痛,健脾益气为要,核心处方联合UST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水平,可作为回结肠型辨证属湿瘀互结型CD的有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数据挖掘 乌司奴单抗 清肠通络方 湿瘀互结证 中西医结合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水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陶志强 高想 +5 位作者 唐艳芬 孙建 章匀 尤菊松 倪卫兵 喻海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金荞麦水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COPD急性加重期病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氧疗、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等治疗,治疗组给予金荞麦水剂,对照组给予氨溴索口服。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金荞麦水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COPD急性加重期病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氧疗、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等治疗,治疗组给予金荞麦水剂,对照组给予氨溴索口服。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2%、90%,临床控制率68%和54%。(2)不同肺功能患者血清sICAM-1浓度存在差异,并随COPD分级的增加而升高,治疗后sICAM-1浓度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3)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CRP下降较明显,但统计学未显示差异(P>0.05)。(4)治疗后两组肺功能(FEV1%和FEV1/FVC)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金荞麦水剂对COPD急性加重期肺功能改善优于氨溴索,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其更有效地抑制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金荞麦水剂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C-反应蛋白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泛血管病概念对虫类药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13
7
作者 高想 於悦 +2 位作者 郑晓丹 张锋莉 盛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98-903,共6页
泛血管病是以血管病变为共同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是泛血管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认识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特征,对于泛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痰、瘀、毒、风是泛血管病AS发生的共同致病因... 泛血管病是以血管病变为共同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是泛血管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认识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特征,对于泛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痰、瘀、毒、风是泛血管病AS发生的共同致病因素,其中痰瘀互结是其核心病机,浊毒化风是疾病演变、事件发生的重要环节。虫类药以其攻逐走窜,搜剔疏利,而具有独特的祛痰化瘀,泄浊通络功效,系统研究虫类药物的抗AS作用,有利于拓展泛血管病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血管病 发病机制 虫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荣世辨证论治胃癌前病变的临床思维与经验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晓明 王峰 +3 位作者 孙惠丽 景姗 刘金狄 邵荣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48-2450,共3页
癌前病变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治疗工作,因此对癌前病变的治疗工作十分重要,可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西医对癌前病变的治疗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中医对该病有着良好的治疗。邵荣世医生从... 癌前病变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治疗工作,因此对癌前病变的治疗工作十分重要,可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西医对癌前病变的治疗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中医对该病有着良好的治疗。邵荣世医生从医多年,从中医角度提出辨证论对胃前癌病变进行治疗,使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本研究对邵荣世辨证论治胃癌前病变的临床思维与经验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辨证论 临床思维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碱对子宫内膜癌细胞EMT及JAK/STAT3/HIF-1α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莉 周丽 +1 位作者 唐艳 万朝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16-3523,共8页
目的探究吴茱萸碱(EVO)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的抗癌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EC细胞株HEC-1A、Ishikawa和AN3CA,不同浓度EVO(0、1、2、4、8μmol/L)处理,噻唑蓝(MTT)检测EVO对不同EC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 目的探究吴茱萸碱(EVO)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的抗癌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EC细胞株HEC-1A、Ishikawa和AN3CA,不同浓度EVO(0、1、2、4、8μmol/L)处理,噻唑蓝(MTT)检测EVO对不同EC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培养Ishikawa细胞,将其分为:Control组(不做任何处理)、EVO组(4μmol/L EVO)、AG490组[50μmol/L AG490,Janus激酶(JAK)抑制剂]、EVO+RO8191组(4μmol/L EVO+20μmol/L RO8191,JAK激动剂)。分别使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Ishikawa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及JAK/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EVO对HEC-1A、Ishikawa和AN3CA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EVO可显著抑制Ishikaw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上调上皮标志物E-钙粘附蛋白(E-cadherin)的蛋白表达,下调间质标志物E-钙粘附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磷酸化JAK2(p-JAK2)、p-STAT3、HIF-1α的蛋白表达(P<0.05)。与EVO组相比,EVO+RO8191组Ishikawa细胞的划痕愈合率、侵袭率及N-cadherin、Vimentin、p-JAK2、p-STAT3、HIF-1α蛋白水平明显增高,E-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EVO通过抑制EC细胞EMT及JAK/STAT3/HIF-1α通路进而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子宫内膜癌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JAK/STAT3/HIF-1α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耳亭与肝癌细胞MHCC97H共培养后细胞外泌体测序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育 汪洁 +2 位作者 魏晨旭 张硕 李伟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7-813,共7页
目的筛选苍耳亭与MHCC97H共培养过程中差异miRNAs并进行验证,为寻找肝癌治疗靶点提供线索。方法将苍耳亭与肝癌细胞MHCC97H共培养24 h,利用差速超离心法分离出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典型结构以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外泌体... 目的筛选苍耳亭与MHCC97H共培养过程中差异miRNAs并进行验证,为寻找肝癌治疗靶点提供线索。方法将苍耳亭与肝癌细胞MHCC97H共培养24 h,利用差速超离心法分离出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典型结构以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外泌体标志性蛋白CD9和HSP70的表达来验证分离的是外泌体;检测苍耳亭与MHCC97H共培养后细胞外泌体的miRNA谱。筛选苍耳亭与MHCC97H细胞共培养和未共培养的MHCC97H细胞外泌体的差异miRNAs,通过GO和KEGG分析表征差异miRNAs的功能,分析差异miRNAs的潜在抗肿瘤意义。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筛选的4种差异miRNAs进行验证。结果共鉴定出78个差异miRNAs,其中36个上调miRNA,42个下调miRNA。差异基因主要与肿瘤代谢通路相关。qRT-PCR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外泌体let-7f-5p、let-7b-5p、miR-192-5p和miR-197-3p表达上调,与miR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苍耳亭可调节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NA,这些外泌体对抑制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亭 肝癌 mi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肺控瘤方对Lewis晚期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白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水杰 徐玲俊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420-422,共3页
目的:观察养肺控瘤方对Lewis晚期肺癌小鼠模型的抑瘤作用及对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C57BL/6雄性小鼠,采用胸腔注射Lewis肺癌细胞悬液制作Lewis晚期肺癌小鼠。造模后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 目的:观察养肺控瘤方对Lewis晚期肺癌小鼠模型的抑瘤作用及对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C57BL/6雄性小鼠,采用胸腔注射Lewis肺癌细胞悬液制作Lewis晚期肺癌小鼠。造模后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顺铂组、等效剂量中药组、高剂量中药组、顺铂+等效剂量中药组、顺铂+高剂量中药组,每组5只。计算各组抑瘤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2、TNF-α的表达。结果:顺铂组、等效剂量中药组、高剂量中药组、顺铂+等效剂量中药组、顺铂+高剂量中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7.52%,30.88%,51.15%,67.73%,82.7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观察组血清IL-2、TNF-α水平均得到显著下降(P<0.05),顺铂+高剂量中药组与顺铂组比较,血清IL-2、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养肺控瘤方能抑制肿瘤生长,并能与顺铂协同降低Lewis晚期肺癌小鼠模型血清IL-2、TNF-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肺控瘤方 Lewis晚期肺癌 小鼠 抑瘤作用 白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亲和法敲除三七总皂苷中三七皂苷R1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晓 胡超 +2 位作者 林子璇 邵建国 赵玉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73,I0029-I0030,共6页
目的基于目标成分敲除技术,尝试免疫亲和法敲除三七总皂苷中的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 R1),并与制备液相法进行比较。方法首先,运用制备液相色谱系统,基于目标成分三七皂苷R1制定洗脱程序,回收敲除三七皂苷R1后的三七皂苷样品;其次... 目的基于目标成分敲除技术,尝试免疫亲和法敲除三七总皂苷中的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 R1),并与制备液相法进行比较。方法首先,运用制备液相色谱系统,基于目标成分三七皂苷R1制定洗脱程序,回收敲除三七皂苷R1后的三七皂苷样品;其次,制备三七皂苷R1-白蛋白半抗原抗体,并采用该抗体制备免疫亲和柱,利用目标成分特异亲和吸附原理敲除三七总皂苷中的三七皂苷R1,并回收敲除掉目标成分后的样品;最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器(UPLC-CAD)柱后补偿结合内参法,对敲除目标成分后的三七皂苷样品进行成分分析。结果UPLC-CAD成分分析显示,三七总皂苷中原人参二醇型皂苷(PPDs)和原人参三醇型皂苷(PPTs)含量的比值为0.67,Rb1/Rg1的值为0.55。制备液相法能够从三七总皂苷中彻底敲除三七皂苷R1,敲除后PPDs和PPTs含量的比值为0.70,Rb1/Rg1的值为1.82。免疫亲和法可以敲除大部分三七皂苷R1,敲除后PPDs和PPTs含量的比值为0.53,Rb1/Rg1的值为0.33。结论两种敲除方法均可以将三七皂苷R1从三七总皂苷内敲除,但同时也会改变总皂苷中各单体皂苷成分含量的比值。对于总皂苷中Rb1/Rg1的值,免疫亲和法影响小于制备液相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三七皂苷R1 免疫亲和法 制备液相 UPLC-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邵荣世教授理气化湿和络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
13
作者 周晓明 刘金狄 +3 位作者 王峰 孙惠丽 景姗 邵荣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35,共4页
目的 研究邵荣世教授理气化湿和络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通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收治的9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45例患... 目的 研究邵荣世教授理气化湿和络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通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收治的9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45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5例患者采用理气化湿和络法治疗作为中药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学指标、临床症状积分、病理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4.44%(38/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COX-2)、p53、胃泌素(gastrin, GA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COX-2、p53、GAS以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脘痞满、刺痛、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以及面色黯滞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上述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慢性炎症、肠化、腺体萎缩以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理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上述病理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5.56%(7/45)、11.11%(5/4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气化湿和络法治疗胃癌前病变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中医和病理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荣世 理气化湿和络法 胃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ium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石兵 赵凡 +2 位作者 朱建 解吕中 王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Allium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输尿管狭窄19例资料,共置入Allium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20根,随访3个月,记录不良反应事件。对19例术前和术后3个月肾盂宽度及尿常规... 目的探讨Allium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输尿管狭窄19例资料,共置入Allium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20根,随访3个月,记录不良反应事件。对19例术前和术后3个月肾盂宽度及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计数,17例留置双J管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输尿管支架相关症状问卷(Ureteral St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USSQ)进行比较。结果19例(20侧)手术顺利,均置入成功。随访3个月,1例(5%,1/20)术后3个月支架上移。术后3个月泌尿系B超肾盂宽度[(1.5±0.2)cm]较术前[(2.1±0.5)cm]明显缩小(t=6.562,P=0.000),尿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17例术前留置双J管者USSQ问卷总分[(34.2±3.6)分]较术前[(61.2±6.9)分]明显降低(t=19.356,P=0.000),包括下尿路症状、躯体疼痛症状、一般健康状态、工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Allium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置入治疗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肾盂积水和生活质量,其远期疗效仍需要大样本量长时间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狭窄 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 Allium支架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关键因子NF-κB、CO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金狄 刘阳阳 +1 位作者 顾庆华 李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54-2357,2569,共5页
目的:探讨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胃黏膜NF-κB、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120只根据体质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均自由饮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 目的:探讨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胃黏膜NF-κB、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120只根据体质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均自由饮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采用标准的饲料雷尼替丁喂养,热盐水灌胃,同时配合饥饱失常的复合造模法进行造模。至16周结束,随机抽取模型组大鼠4只做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认模型成功后全部停止造模及干预药物。模型制备成功后随即处死所有大鼠,剖腹取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NF-κB,C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胃黏膜NF-κB,COX-2的表达较其他各组显著升高,欣胃颗粒可降低NF-κB,C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欣胃颗粒可通过下调PLGC大鼠模型胃组织NF-κB、C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与抗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胃颗粒 胃癌前病变 NF-ΚB CO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关键因子Akt、P-G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金狄 刘镓毓 +2 位作者 顾庆华 李明 周晓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114,I0022,共5页
目的探讨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胃黏膜Akt、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120只根据体质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均自由饮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采用... 目的探讨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胃黏膜Akt、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120只根据体质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均自由饮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采用标准的饲料雷尼替丁喂养,热盐水灌胃,同时配合饥饱失常的复合造模法进行造模。至16周结束,随机抽取模型组大鼠4只做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认模型成功后全部停止造模及干预药物。模型制备成功后随即处死所有大鼠,剖腹取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Akt、P-g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胃黏膜Akt、P-gp的表达较其他各组显著升高,欣胃颗粒可降低Akt、P-g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欣胃颗粒可通过下调PLGC大鼠模型胃组织Akt、P-g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抗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胃颗粒 胃癌前病变 AKT P-G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莪术配伍对斑马鱼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硕 唐德才 +2 位作者 谭喜莹 时晓霞 刘夫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9-182,I0035-I0037,共7页
目的研究补气活血药物黄芪、莪术配伍对斑马鱼血管生成数量和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黄芪、莪术1∶1配伍水煎剂与斑马鱼胚胎共同孵育24 h,采用立体显微镜成像统计体节间血管根数和长度,采用激光共聚焦成像统计体节间血管面积,并... 目的研究补气活血药物黄芪、莪术配伍对斑马鱼血管生成数量和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黄芪、莪术1∶1配伍水煎剂与斑马鱼胚胎共同孵育24 h,采用立体显微镜成像统计体节间血管根数和长度,采用激光共聚焦成像统计体节间血管面积,并观察体节间血管的结构和顶端细胞丝状伪足的伸展。结果与空白对照DMSO组相比,黄芪、莪术配伍组体节间血管根数、长度、面积均减少(P<0.05或P<0.01),且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组抑制作用最强。黄芪、莪术配伍组斑马鱼体节间血管变短,甚至缺失,同时管壁完整,形态规则,走行自然,均匀等距。结论补气活血药物黄芪、莪术配伍不仅通过抑制顶端细胞丝状伪足的伸展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而且保持血管形态均匀规则。斑马鱼可以作为评价中药抗血管生成活性的整体实验模型,为深入研究补气活血药物改善肿瘤血管的形态结构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血管生成 配伍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24小时内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倩倩 周健 +1 位作者 江志伟 龚冠闻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057-3064,共8页
背景肠内营养是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最佳启动时机尚存在争议。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入院24 h内肠内营养治疗SAP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 背景肠内营养是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最佳启动时机尚存在争议。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入院24 h内肠内营养治疗SAP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筛选关于入院24 h内肠内营养治疗SAP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7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入院24 h后进行肠内营养或经口饮食,或入院后直接进行肠外营养。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RCT,包含11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病死率〔RR=0.61,95%CI(0.39,0.95),P=0.0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RR=0.56,95%CI(0.36,0.86),P=0.009〕、胰腺感染发生率〔RR=0.55,95%CI(0.33,0.91),P=0.02〕、治疗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MD=-2.18,95%CI(-2.55,-1.80),P<0.00001〕低于对照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干预措施为入院后直接进行肠外营养时,试验组患者病死率〔RR=0.28,95%CI(0.11,0.73),P=0.009〕、MODS发生率〔RR=0.40,95%CI(0.20,0.79),P=0.009〕、胰腺感染发生率〔RR=0.50,95%CI(0.25,0.98),P=0.04〕低于对照组。结论当前研究证据表明入院24 h内肠内营养治疗SAP疗效较好,入院24 h内启动肠内营养对SAP的治疗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肠道营养 胃肠外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