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2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器官和器官芯片:中医药现代化的前沿策略
1
作者 韩欣 沈培亮 +1 位作者 马月美 贾媛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7-855,共9页
中医药现代化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当前诊疗标准不统一、分子机制复杂及安全性证据不足等限制了其现代化的进程。微流控凭借精准流体控制与仿生微环境构建能力,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以微流控为载体,通... 中医药现代化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当前诊疗标准不统一、分子机制复杂及安全性证据不足等限制了其现代化的进程。微流控凭借精准流体控制与仿生微环境构建能力,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以微流控为载体,通过多器官互联模型为中医药理论可视化、药效物质发现、作用机制解析及毒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为解析中医药理论提供了创新平台,推动中药研究从经验分析转向系统化、动态化模拟,为中医药国际化及精准医学转型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现代化 微流控技术 类器官和器官芯片 精准医学 中医整体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在自然哲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定位——对中医药优势特点及未来发展的哲学再思考 被引量:12
2
作者 杜力军 赵玉男 +5 位作者 王玉刚 谢伟东 雷帆 李俊 孙虹 袁梽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70-1477,共8页
一直以来对中医学与当代自然科学的关系存在着争论。对于中医学这种临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定位,对于全面深入认识与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从西方自然哲学-自然科学的发展角度来探讨中医学... 一直以来对中医学与当代自然科学的关系存在着争论。对于中医学这种临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定位,对于全面深入认识与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从西方自然哲学-自然科学的发展角度来探讨中医学的历史定位,从中获得对中医学的理性认识,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提供哲学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从探讨自然运行规律来看,中医学属于科学范畴;(2)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医学应属于自然哲学下,与由数理实验科学发展而来的自然科学并列;(3)"形而上学-辨证论治-信息反馈修正"是其理论形成的主要闭环模式,并以此确保了这种形而上学与临床诊疗紧密结合在防治疾病上的可行性和可确证性;(4)对中医学的研究应该既不同于自然哲学也不同于自然科学;(5)坚持科学自觉和哲学自觉是研究发展中医学的重要治学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自然哲学 自然科学 中药学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9
3
作者 王旭东 乔明琦 +3 位作者 张樟进 陈刚 陈家旭 图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前主流治疗抑郁症的西药有其局限性,而中医药却表现出独特的治疗效果。简要评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包括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包括中医药抗抑郁的快速性、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分型、中医药抗抑郁的药理学基础、针灸抗抑郁的生... 目前主流治疗抑郁症的西药有其局限性,而中医药却表现出独特的治疗效果。简要评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包括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包括中医药抗抑郁的快速性、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分型、中医药抗抑郁的药理学基础、针灸抗抑郁的生物学机制等。提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研究应使用系统生物学和多学科、多模块的系统集成方法,发现新靶点并研究其机理,并通过大样本研究与合适的模型,确立疗效(包括快速持久效应),解析抑郁症证候的实质,以改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辨证论治 快速抗抑郁 针灸 方剂 阈下抑郁症 神经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五年来肠道微生态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玉 张军峰 杨亚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42-2445,共4页
现代微生态学主要是研究微生物与其宿主(人类、动物、植物)之间的对立统一而形成的生态系统的变化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1]。近年来针对肠道微生态的临床医疗、药物与病症性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作者就十五年来肠道微... 现代微生态学主要是研究微生物与其宿主(人类、动物、植物)之间的对立统一而形成的生态系统的变化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1]。近年来针对肠道微生态的临床医疗、药物与病症性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作者就十五年来肠道微生态的中医药研究在中医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来综述,通过分析阴阳学说、天人相应整体观、正邪学说理论以及脏象学说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相关性,并且分别探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药与病证两个方面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联系,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展现了肠道微生态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中医 中药 病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地中医药防治方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诊疗策略汇总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冯哲 王均琴 +4 位作者 李柳 薛博瑜 吴勉华 程海波 叶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2-779,共8页
目的对各地中医药防治方案中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辨治内容进行汇总分析,梳理地方方案在国家方案基础上修订补充的诊疗策略。方法检索国家及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以及中文文献数据库,查找可纳入的中医药防治... 目的对各地中医药防治方案中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辨治内容进行汇总分析,梳理地方方案在国家方案基础上修订补充的诊疗策略。方法检索国家及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以及中文文献数据库,查找可纳入的中医药防治方案与方案解读,提取信息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与系统聚类分析。结果①地方方案针对重型患者在国家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燥热病机的重要性,同时提到了其所处阶段湿浊郁化燥热与燥热炼结痰瘀的转化相兼情况,并提到了卫气营血顺逆传化与膜原三焦传化等传化相兼情况;②地方方案针对重型患者证候可归为疫毒、热毒、湿毒病邪属性偏重不同的三类,或蕴肺壅肺与邪炽肺闭轻重不同的两类;③地方方案针对重型患者着重修订补充了从燥热论治的方药选用思路与方法,并针对本型患者所处阶段的疫毒之邪与邪炽肺闭之变,着重修订补充了以痰浊为中心论治以及从脏腑表里同病论治的思路与方法。结论对本型所处阶段病机演变认识是决定其治疗策略的关键,基于对本型所处阶段病机演变认识的进一步充实,地方方案在国家方案基础上又提供了一些新的诊疗策略,可作为国家方案实施与修订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化 中医药 诊疗策略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快速抗抑郁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周欣 薛文达 +3 位作者 唐娟娟 陶伟伟 吴颢昕 陈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8期1283-1288,共6页
抑郁症是严重危害个体及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而现有主流抗抑郁西药有起效缓慢的缺点。近年来系列研究发现,在多种抑郁症模型及临床研究中,解郁名方越鞠丸显示出类似于快速抗抑郁原型药氯胺酮的优势特点,其快速持久增强神经可塑性机制,... 抑郁症是严重危害个体及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而现有主流抗抑郁西药有起效缓慢的缺点。近年来系列研究发现,在多种抑郁症模型及临床研究中,解郁名方越鞠丸显示出类似于快速抗抑郁原型药氯胺酮的优势特点,其快速持久增强神经可塑性机制,个体化差异机制,以及栀子作为快速抗抑郁君方的实验证据与机制等也被揭示出来。广泛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将为抑郁症的防治提供科学可靠的中医药方案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丸 栀子 快速抗抑郁 动物模型 神经与个体化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特色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与医养服务供给对策 被引量:15
7
作者 邓敏 周晓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5-337,共3页
卫生部统计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的3.2倍,老年人60岁后余寿中有60%~80%的时间是带病生存。在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与慢性疾病多发的现实环境下,由年龄结构变化导致的医疗服务需要量和医疗服务费用正在不... 卫生部统计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的3.2倍,老年人60岁后余寿中有60%~80%的时间是带病生存。在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与慢性疾病多发的现实环境下,由年龄结构变化导致的医疗服务需要量和医疗服务费用正在不断攀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特色 服务供给 需求分析 养老服务 医疗服务费用 慢性疾病 病患病率 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癌痛动物模型及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长明 于光 +1 位作者 孟怡倩 唐宗湘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7-200,共4页
骨癌痛是一种严重的癌症痛,其产生机制目前并不清楚。能反映人类骨癌痛特性的动物模型建立对骨癌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骨癌痛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历史,模型动物、肿瘤细胞、手术部位、检测手段的选择,以及在中医药研... 骨癌痛是一种严重的癌症痛,其产生机制目前并不清楚。能反映人类骨癌痛特性的动物模型建立对骨癌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骨癌痛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历史,模型动物、肿瘤细胞、手术部位、检测手段的选择,以及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为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骨癌痛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动物模型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董菊 王明艳 詹瑧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2期1614-1616,共3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是一种单细胞DNA损伤的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该文对利用SCGE研究中药抗衰老、抗氧化作用、检测中药遗传毒性、中药抗突变、抗癌变作用及中药治病机制和方剂配伍规律等进行了阐述,并对SCGE在中医药...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是一种单细胞DNA损伤的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该文对利用SCGE研究中药抗衰老、抗氧化作用、检测中药遗传毒性、中药抗突变、抗癌变作用及中药治病机制和方剂配伍规律等进行了阐述,并对SCGE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明艳 宋为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29-131,共3页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的主要成就,对其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认为分子生物学将在证的实质研究、中药作用的“靶子”、疑难病证的诊治、中药抗衰老、新药研制等方面有大的突破。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中医药研究 证实质 中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个角度认识中医药:对中医药优势特点及其未来发展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杜力军 赵玉男 +2 位作者 雷帆 谢伟东 李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9期1435-1442,共8页
中医药学发展至今天,其顽强生命力无庸置疑。从这一角度出发,去分析认识中医药,从中发现其优势特点,对于更好的完善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使之更好造福于人类,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科学哲学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结论如下:1.形而上学性质... 中医药学发展至今天,其顽强生命力无庸置疑。从这一角度出发,去分析认识中医药,从中发现其优势特点,对于更好的完善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使之更好造福于人类,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科学哲学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结论如下:1.形而上学性质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与辨证论治的病症实践有机结合、并以中药等疗法作为反馈手段而对其理论正确与否进行不断地验证和修正,是当代中医药理论的一大特点。2.当代中医理论已不同于传统的中医理论,其理论演绎及其辨证论治的重心已不同于古代中医,这些发展和创新之处需要研究和总结。3.中医药与西医应该是平行的两种医学理论体系,两者共同丰富了对临床疾病的防治。4.作为一门独立的医疗体系,中医药理论也一定需要发展甚至革命,这一过程依赖于整体科技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科学 科学哲学 自然科学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肠同治指导下中医药联合SASP灌肠对AUC Th1/Th2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俊杰 窦英磊 +1 位作者 张以来 张静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9-773,共5页
目的:通过肺肠同治方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灌肠、单独治肠方药联合SASP灌肠及单独SASP灌肠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UC)患者Th1/Th2调节作用的对照研究,证明肺肠同治理论的科学性。方法:将90例中医诊断为热毒炽盛证,西医诊断为AUC的... 目的:通过肺肠同治方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灌肠、单独治肠方药联合SASP灌肠及单独SASP灌肠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UC)患者Th1/Th2调节作用的对照研究,证明肺肠同治理论的科学性。方法:将90例中医诊断为热毒炽盛证,西医诊断为AUC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治肠组和肺肠同治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单纯SASP灌肠(对照组),白头翁汤、调胃承气汤配合SASP灌肠(治肠组),白头翁汤、凉膈散配合SASP灌肠(肺肠同治组),每日1次,持续60天,各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肠镜检查以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检测结肠溃疡组织Th1/Th2相关指标。结果:各组临床疗效评价,肺肠同治组>治肠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Th1(INF-γ、IL-2)皆降低,Th2(IL-4、IL-5)皆升高,Th1/Th2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治疗后比较,Th1:对照组>治肠组>肺肠同治组,Th2:肺肠同治组>治肠组>对照组,Th1/Th2:对照组>治肠组>肺肠同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肠同治理论对AUC中药灌肠疗法抗炎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肺肠同治 灌肠疗法 Th1 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2-344,共3页
针对目前中医药在治疗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现状,提出了要充分发挥辨证论治在治疗呼吸道病毒性感染中的优势,重视中医药整体调整在治疗呼吸道病毒性感染中的作用,同时在学习传统中医温病学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温疫学说的理论方药,以寻求... 针对目前中医药在治疗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现状,提出了要充分发挥辨证论治在治疗呼吸道病毒性感染中的优势,重视中医药整体调整在治疗呼吸道病毒性感染中的作用,同时在学习传统中医温病学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温疫学说的理论方药,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药,并重视对中医药预防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研究。还提出了要进一步适应临床需要加大剂型改革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性疾病 中医药 温疫学说 预防 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非典”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龚婕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97-200,共4页
对中医药防治“非典”中的一些理论问题 ,如传统辨证与辨病毒、清热解毒与祛邪、补气扶正与恋邪助邪、避秽解毒与预防的主旨、中医药疗效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只有在明辨思路、正确立法的基础上 ,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 ,应... 对中医药防治“非典”中的一些理论问题 ,如传统辨证与辨病毒、清热解毒与祛邪、补气扶正与恋邪助邪、避秽解毒与预防的主旨、中医药疗效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只有在明辨思路、正确立法的基础上 ,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 ,应当抓住机遇 ,切实进行中医药研究 ,从而为各种传染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中医药治疗 清热解毒 祛邪 补气扶正 恋邪助邪 辟秽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卞雅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37-340,共4页
总结近10年来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情况。从细胞免疫、气道炎症及重建、气道高反应性、相关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的研究、基因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学在中医药科研中的应用和展望 被引量:5
16
作者 陆平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4,共2页
本文回顾了应用免疫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医中药研究领域中取得的重要成就,并且简要介绍了当前免疫学研究方面的一些重要进展。为了更好地促进祖国医学的发展,作者提出将免疫学应用于中医药科研应当注意做到:①跳出单纯验证的范畴;②... 本文回顾了应用免疫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医中药研究领域中取得的重要成就,并且简要介绍了当前免疫学研究方面的一些重要进展。为了更好地促进祖国医学的发展,作者提出将免疫学应用于中医药科研应当注意做到:①跳出单纯验证的范畴;②强调整体性研究;③及时引进最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 中医药学 科研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中庸之道对中医药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98-201,共4页
本文认为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受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代哲学、儒、道、佛家思想的影响。本文着重就儒家中庸之道对中医药学的影响加以探讨,认为儒家的中庸思想渗透于中医学的生理、病因、病理、治疗、养生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 儒家 中庸之道 中医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现状及展望
18
作者 姜惟 顾武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慢性 胃炎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19
作者 张仁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2-264,共3页
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文献的综述 ,表明中医药采用多种方法治疗CAG ,包括辨证分型、专方专法、针灸、穴位注射等 ,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方法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痰湿型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谦锋 周春祥 +2 位作者 刘仲书 陈沁磊 王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35-1338,共4页
2型糖尿病(T2MD)已成为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很多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发现"阴虚燥热"学说并不能完全用来解释和指导治疗T2MD,在临床上还存在着大量以痰湿内蕴为主要证型的T2MD患者,而运用祛痰化湿... 2型糖尿病(T2MD)已成为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很多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发现"阴虚燥热"学说并不能完全用来解释和指导治疗T2MD,在临床上还存在着大量以痰湿内蕴为主要证型的T2MD患者,而运用祛痰化湿法治疗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作者查阅了近年来对痰湿内蕴型T2MD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对痰湿型T2MD的病因病机、体质、中药复方与单方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进行了梳理,为中医药防治T2MD提供了理论依据,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临床上以气阴两虚为本,燥热为标的T2MD患者仍然多见,治疗时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遵循辨证论治,发挥中西医各自长处,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T2MD 痰湿内蕴 中医药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