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技能培训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欢欢 陈美娟 +3 位作者 张灏 赵凤鸣 张旭 郭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8-211,共4页
实验技能训练对提升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至关重要。为了提升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使其尽快掌握现代科研技术和方法,服务于中医药的研究工作,结合中医药类研究生的专业特色和知识背景,建立了现代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大型实验... 实验技能训练对提升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至关重要。为了提升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使其尽快掌握现代科研技术和方法,服务于中医药的研究工作,结合中医药类研究生的专业特色和知识背景,建立了现代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大型实验仪器使用和现代生物信息技术等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使其成为与现代科技发展同步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实践表明,通过综合实践课程的系统学习,研究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多种现代中医药的研究技能,并初步形成系统的科研思维,为后期开展相关医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有效地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研究生教学 科研技能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的探索与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宁利敏 朱本伟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生物化学是医学高等院校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中医药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决定了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紧密联系中医药,... 生物化学是医学高等院校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中医药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决定了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紧密联系中医药,不断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中医药 教学优化 教学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人健康影响因素及健康管理策略探讨——基于江苏高龄老人中医体质辨识数据监测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珏 李国春 何文彬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2-44,共3页
通过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健康数据开展多角度监测、分析、评估,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参考策略。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调查其生活起居、饮食状况等情况,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对样本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平和体质为... 通过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健康数据开展多角度监测、分析、评估,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参考策略。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调查其生活起居、饮食状况等情况,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对样本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平和体质为多,良好的生活起居与饮食习惯是与平和体质相关的重要因素,部分偏颇体质高龄老人呈现虚性体质倾向。基于调查结果,建议从优化老年人群自身生活习惯、开展符合老年人体质特点的健康管理服务、推动体质辨识技术与辨体施养服务在健康管理中的运用等方面,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人 生活方式 中医体质类型 体质辨识 健康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与睡眠习惯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珏 李国春 何文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与睡眠习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量表,对如皋、溧阳、太仓三地80岁以上健康老人开展中医体质调查与辨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与睡眠习惯之间的... 目的探讨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与睡眠习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量表,对如皋、溧阳、太仓三地80岁以上健康老人开展中医体质调查与辨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与睡眠习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晚起与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呈正相关;晚睡与气郁质呈正相关;早起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呈负相关;早睡与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呈负相关;睡眠不规律与阳虚质、气郁质呈正相关。结论相对晚睡来说,晚起导致的偏颇体质更多,对健康的损害更大,体现了中医重视阳气,以阳为本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习惯 中医体质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实践为先导的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祺瑞 孟玉芬 +2 位作者 佟书娟 董伟 张军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29,共3页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合理设置医学免疫学实验课内容,不仅是对免疫学理论知识的验证和补充,更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和科研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此次医学免疫学实验内容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酶联免疫...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合理设置医学免疫学实验课内容,不仅是对免疫学理论知识的验证和补充,更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和科研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此次医学免疫学实验内容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数据统计分析被引入实验课程,力求让实验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切合当前临床和科研实践需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内容设置合理,学生学习兴趣大、主动性很强,极大加深了学生对基础免疫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实验课程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医学免疫学教学心得体会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军峰 董伟 +2 位作者 汤琳 朱波 李祺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31-1134,共4页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在理论教学中,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科普阅读帮助学生把握免疫学知识框架和主要线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临床免疫教学中,引导学生文...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在理论教学中,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科普阅读帮助学生把握免疫学知识框架和主要线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临床免疫教学中,引导学生文献检索和课堂讨论,启蒙科学思维,激励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临床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教学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D-GalN/TNF-α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马艳霞 吴勉华 +5 位作者 姜泽群 赵凤鸣 李黎 李沐涵 陆兔林 杭爱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D-Gal N联合TNF-α造成的肝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提取并分离、制备CIG;体外培养人源性肝细胞L-02,建立D-Gal N/TNF-α致L-02细胞损伤模型,以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D-Gal N联合TNF-α造成的肝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提取并分离、制备CIG;体外培养人源性肝细胞L-02,建立D-Gal N/TNF-α致L-02细胞损伤模型,以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为指标,观察CIG对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检测p-PERK、p-e IF-2α、caspase-3蛋白的表达,进行机制研究。结果44 mg·L^(-1)D-Gal N联合100μg·L^(-1)TNF-α可作为细胞损伤模型的剂量。CIG高、中、低剂量预保护组可明显提高损伤细胞的活性,明显提高损伤细胞的SOD活性、T-AOC能力,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降低MDA活性,但低浓度组对MDA活性的降低不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IG不同浓度组可以明显降低内质网应激关联蛋白p-PERK、p-e IF-2α、凋亡关联蛋白caspase-3表达。结论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D-Gal N/TNF-α造成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降低内质网应激造成的损伤,降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D-氨基半乳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肝损伤 抗氧化 内质网应激 肝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多糖的纯化、结构解析及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逸 王旺 +3 位作者 蔡寅 王旻 顾春艳 杨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提取并纯化苦瓜多糖,对其结构特征进行解析并研究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方法热水提取苦瓜多糖,透析后纤维素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多糖产物。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并采用FT-IR和NMR法对其局部... 目的提取并纯化苦瓜多糖,对其结构特征进行解析并研究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方法热水提取苦瓜多糖,透析后纤维素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多糖产物。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并采用FT-IR和NMR法对其局部结构特征进行解析。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药理学等手段测定苦瓜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纯化获得分子量为745kDa的杂多糖MCP-2,测定其单糖组成为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对应的摩尔比为1.19∶15.97∶3.40∶0.73∶0.94。此外,还发现MCP-2能够促进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RAW264.7中炎症因子NO、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MCP-2还具有体内抑制S180肿瘤细胞的活性。结论本研究表明MCP-2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和肿瘤抑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多糖 纯化 结构特征 免疫调节活性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和思美泰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新艳 邱明娟 +1 位作者 芦婷 陈运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5-597,共3页
目的观察茵栀黄和熊去氧胆酸、思美泰中西医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中药茵栀黄和熊去氧胆酸、思美泰治疗,对照组仅用熊去氧胆酸和思美... 目的观察茵栀黄和熊去氧胆酸、思美泰中西医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中药茵栀黄和熊去氧胆酸、思美泰治疗,对照组仅用熊去氧胆酸和思美泰治疗,比较2组孕妇的临床症状、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和分娩结局。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TBA、ALT、AST、TB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0.01),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围产儿预后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茵栀黄口服液 中西医结合治疗 分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汤加减治疗痰湿热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叶丽芳 邵鑫 +5 位作者 刘苏 徐巍龙 阮园 邢莹 王林杰 顾春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0-483,共4页
目的观察三黄汤对痰湿热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5例痰湿热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均采用二甲双胍口服,中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三黄汤颗粒并随症加减口服,进行3月的疗效观察。对治疗前后临... 目的观察三黄汤对痰湿热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5例痰湿热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均采用二甲双胍口服,中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三黄汤颗粒并随症加减口服,进行3月的疗效观察。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性激素水平、体质量及胰岛素抵抗代谢指标等进行分析。结果加用中药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性激素水平、月经周期恢复、体质量和胰岛素抵抗指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加用三黄汤加减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湿热结型 肥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雌激素受体探讨梓醇对抗糖剥夺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素云 卢颖 +5 位作者 蔡丹凤 童静 成鹏 余夕潮 李育 卞慧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6-792,共7页
目的基于雌激素受体,探讨梓醇介导自噬对糖剥夺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糖剥夺6 h复制大鼠心肌细胞(H9c2)损伤模型,观察中药地黄中有效成分梓醇对其保护作用及机制。将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梓醇(0. 28、2. 8、28... 目的基于雌激素受体,探讨梓醇介导自噬对糖剥夺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糖剥夺6 h复制大鼠心肌细胞(H9c2)损伤模型,观察中药地黄中有效成分梓醇对其保护作用及机制。将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梓醇(0. 28、2. 8、28μmol·L^(-1))组。检测梓醇对细胞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电镜观察梓醇对细胞自噬的影响。利用雌激素受体(ER)阻断剂,探究梓醇对抗氧化损伤机制是否由ER介导。进一步采用慢病毒转染使ERα低表达后,观察梓醇作用前后氧化损伤、自噬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ROS、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梓醇能够升高SOD水平降低氧化损伤,升高自噬水平。采用慢病毒转染ERα后,与空载病毒梓醇组相比,梓醇抑制氧化损伤、促进自噬的作用被逆转。结论梓醇能通过上调ERα表达激活自噬,发挥抗氧化损伤、保护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自噬 大鼠心肌细胞 氧化损伤 活性氧 糖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鞠丸对Balb/c小鼠和C57BL/6J小鼠抗抑郁作用与前额叶场电位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文达 聂瑞芳 +3 位作者 周童 陈刚 王福顺 王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66-1672,共7页
目的:比较Balb/c小鼠和C57BL/6J小鼠中越鞠丸抗抑郁作用的差异并分析其对小鼠前额皮层(prefontal cortex,PFC)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的雄性Balb/c小鼠和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越鞠丸组,给药30 min后进行强迫游泳测试(for... 目的:比较Balb/c小鼠和C57BL/6J小鼠中越鞠丸抗抑郁作用的差异并分析其对小鼠前额皮层(prefontal cortex,PFC)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的雄性Balb/c小鼠和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越鞠丸组,给药30 min后进行强迫游泳测试(forced swimming test,FST),运用电生理实验(electrophysiologicalexperiment)检测小鼠前额皮层的场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及长时程增强(long termpotentiation,LTP)。结果:强迫游泳测试中,Balb/c小鼠的越鞠丸组不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1),C57BL/6J小鼠的的越鞠丸组和对照组在不动时间上没有明显差异(P> 0.05)。电生理实验中,Balb/c小鼠的越鞠丸组与对照组相比,场电位斜率百分比显著升高(P <0.01),而C57BL/6J小鼠的越鞠丸组和对照组的场电位斜率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Balb/c小鼠的越鞠丸组与对照组相比,长时程增强显著升高(P <0.01),而C57BL/6J小鼠的越鞠丸组和对照组的长时程增强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越鞠丸可能通过增加Balb/c小鼠前额皮层的场电位及长时程增强以提高突触传递效能,从而产生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丸 抗抑郁作用 前额皮层 场电位 长时程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对特警训练后恢复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昱欣 高润 +1 位作者 周波 赵玉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72-1576,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对特定负荷下特警学员疲劳恢复的效果。方法:招募筛选出131名特警学员,随机分5组:Sham针高心理预期组(n=26)、Sham针低心理预期组(n=26)、针刺高心理预期组(n=26)、针刺低心理预期组(n=26)和空白对照组(n=27)。借助...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对特定负荷下特警学员疲劳恢复的效果。方法:招募筛选出131名特警学员,随机分5组:Sham针高心理预期组(n=26)、Sham针低心理预期组(n=26)、针刺高心理预期组(n=26)、针刺低心理预期组(n=26)和空白对照组(n=27)。借助瑞典Monark839E功率车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试验,增加梯度15 W/min,直到力竭。测试运动及恢复过程中的心率(heart rate,HR)、氧耗量(oxygen volume,VO_2)、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主观感觉疲劳等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cise,RPE)、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运动结束后6 min内由临床经验丰富的针刺医生对其进行Sham针刺或针刺,留针20 min。针刺穴位足三里,Sham针刺激位置是离开足三里1~2 cm的非经非穴位点。对照组自然休息恢复。按照针刺真假和心理预期高低两个因素进行ABC 3种对照,分别为:4个实验组vs.空白对照组、2个真针刺组vs.2个假针刺组、2个低心理预期组vs2个高心理预期组。比较3种对照中的两大组间产生的疲劳恢复效果相关指标水平的不同。结果:除DBP外,HR、RPE、RR、VO_2在3组对照中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可促进特警训练后疲劳恢复过程,结合高心理预期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疲劳 恢复 针刺 特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痰瘀毒论治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理论初探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有利 范小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综合中医药文献多数学者认为痰瘀毒三邪致病使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在治疗上颇为棘手。本文初步对痰瘀毒在ASO中病因病机的理论基础进行归纳,并结合临床典型验案探讨运用解毒化痰、祛瘀通脉法治疗血脉瘀阻、热毒内蕴型ASO发病的作用机制... 综合中医药文献多数学者认为痰瘀毒三邪致病使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在治疗上颇为棘手。本文初步对痰瘀毒在ASO中病因病机的理论基础进行归纳,并结合临床典型验案探讨运用解毒化痰、祛瘀通脉法治疗血脉瘀阻、热毒内蕴型ASO发病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解毒化痰祛瘀煎剂干预ASO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多种炎性反应因子等因素在发挥何种作用,从而为深化中医痰瘀毒理论打下基础。为缩短ASO治愈时间,提高疗效,减少截肢率,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佳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毒 动脉硬化闭塞症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鞠丸对皮质酮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和神经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马瑶 周童 +4 位作者 张海楼 严瑶瑶 王薇 薛文达 王福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288,共6页
目的探讨越鞠丸对慢性皮质酮诱导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及神经新生的作用。方法 C57BL/6N小鼠进行皮质酮注射造模及给药,行为学检测模型及药效,免疫组化法比较小鼠海马DG区Ki67^+细胞数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KA-ERK-CREB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越鞠丸对慢性皮质酮诱导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及神经新生的作用。方法 C57BL/6N小鼠进行皮质酮注射造模及给药,行为学检测模型及药效,免疫组化法比较小鼠海马DG区Ki67^+细胞数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KA-ERK-CREB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结果糖水偏好结果显示,皮质酮诱导小鼠糖水偏好程度明显下降,越鞠丸则能逆转这一表型;悬尾测试和陌生环境摄食测试的结果与糖水偏好结果相类似。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皮质酮诱导小鼠海马DG区Ki67^+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而越鞠丸能够增加阳性细胞数量。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皮质酮诱导小鼠海马中PKA、CREB、ERK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而越鞠丸则可以上调这些蛋白表达。结论在皮质酮诱导抑郁模型小鼠中,越鞠丸通过激活PKA-ERK-CREB信号通路,进而增强海马神经新生,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丸 皮质酮 抗抑郁 海马 神经新生 PKA-ERK-CRE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胃癌患者舌苔类型与舌苔菌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成颖 吴娟 +5 位作者 章聪 姚学权 杨学文 杨亚平 张军峰 詹瑧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舌苔形成的微生态学机制。方法新发胃癌患者47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年龄性别匹配,基于16SrRNA基因进行454高通量焦磷酸测序检测舌苔菌群,统计分析苔色、苔质与舌苔菌群的相关性。结果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不... 目的探讨舌苔形成的微生态学机制。方法新发胃癌患者47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年龄性别匹配,基于16SrRNA基因进行454高通量焦磷酸测序检测舌苔菌群,统计分析苔色、苔质与舌苔菌群的相关性。结果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不同舌苔的菌群丰富度、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1个(1纲、6目、9科和14属)和10个(1目、3科和6属)分类单元具有苔色显著差异(P<0.05),然而仅有5个(1目、1科和3属)和2个(1科和1属)分类单元具有苔质显著差异(P<0.05)。其中,黄苔慢生根瘤菌科(Bradyrhizobiaceae)和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白苔(P<0.05)。舌苔菌群共生关系显示,苔色、苔质组间比组内拥有更高比例的显著负相关。基于舌苔菌群进行功能预测,胃癌黄苔患者嘌呤代谢显著高于白苔患者(P<0.05),与血清尿酸水平一致;对照组厚苔人群脂质代谢显著高于薄苔人群(P<0.05),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一致。结论舌苔菌群结构与苔色相关,菌群共生关系可能反映了中医舌苔辨证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苔色 苔质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联用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7
作者 孔雪云 陈琦 +2 位作者 吴祥 卞慧敏 李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1,共7页
临床中西药联用日渐普遍,但联合用药后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药效改变及不良反应逐渐引起重视。该文从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4个方面,阐述中西药联用时的相互作用。其中,中药的酸碱性、胃肠蠕动和胃排空时间变化、螯合物、络合物、沉... 临床中西药联用日渐普遍,但联合用药后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药效改变及不良反应逐渐引起重视。该文从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4个方面,阐述中西药联用时的相互作用。其中,中药的酸碱性、胃肠蠕动和胃排空时间变化、螯合物、络合物、沉淀物形成等影响西药的吸收;中药可改变西药主要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亦可通过作用于肝微粒体酶和非微粒体酶影响西药代谢;通过胆汁与肾脏影响西药排泄;通过P-糖蛋白改变西药的体内转运过程。全文从药代动力学过程说明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弊,为临床指导中西药联合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联用 药代动力学 药酶 药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去卵巢ApoE^(-/-)AS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8
作者 孔雪云 张亚云 +5 位作者 吴祥 陈琦 童静 张启春 卞慧敏 李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4-370,共7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LWDHF)对更年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阐明雌激素受体β和热休克蛋白27磷酸化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HE染色观察ApoE-/-小鼠动脉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HSP27磷酸化水平。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VSMC增殖...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LWDHF)对更年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阐明雌激素受体β和热休克蛋白27磷酸化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HE染色观察ApoE-/-小鼠动脉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HSP27磷酸化水平。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VSMC增殖和细胞周期。通过伤口愈合实验和F-actin染色观察VSMC迁移。Western blot检测HSP27、pHSP27、cyclin D1、蛋白磷酸酶2和ERβ的表达。分别采用ERβsiRNA和ERαshRNA转染研究它们在LWDHF效应中的作用。结果 LWDHF改善了去卵巢ApoE-/-AS小鼠的动脉损伤,抑制了HSP27的磷酸化,并增加了PP2A和ERβ的表达。在体外实验中,1×10-7 mol/L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明显诱导VSMC增殖和迁移,增加cyclin D1的表达和S期细胞数,但12μg/mL浓度的LWDHF可以明显抑制上述作用。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LWDHF通过ERβ上调PP2A的表达,抑制HSP27磷酸化,而抑制VSMC增殖和迁移。结论 LWDHF可以减轻更年期动脉粥样硬化,且通过调节ERβ抑制HSP27磷酸化,抑制VSMCs的增殖迁移。这些发现为LWDHF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HSP27 PP2A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guzinediol对普罗帕酮诱导的急性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文文 徐斌 +14 位作者 童静 吴敬珍 景怡 孔雪云 吴祥 陈琦 蔡丹凤 王素云 成鹏 余夕潮 郭瑞 赵凤鸣 李伟 李育 卞慧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06-1511,1524,共7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衍生物(Liguzinediol)对普罗帕酮诱导的急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复制大鼠急性心力衰竭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Liguzinediol(5.0、10.0、20.0 mg/kg)及阳性药西地兰(Digilanid C0.045 m... 目的:观察川芎嗪衍生物(Liguzinediol)对普罗帕酮诱导的急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复制大鼠急性心力衰竭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Liguzinediol(5.0、10.0、20.0 mg/kg)及阳性药西地兰(Digilanid C0.045 mg/kg),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给药0、5、10、20、40、60、90、120 min时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平均收缩压(mean systolic pressure,MSP)、平均舒张压(mean diastolic pressure,MDP)和心率(heart rate,HR)的变化;Western blot、q-PCR检测钙离子(Ca^(2+))转运相关蛋白表达并探索其作用机制。结果:Liguzinediol 5.0、10.0和20.0 mg/kg均能有效升高模型大鼠+dp/dtmax、-dp/dtmax、LVSP、MSP、MDP和HR。Western blot和q-PCR结果显示Liguzinediol可增加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及其磷酸化蛋白P-CAMKⅡ、肌浆网Ca^(2+)-ATP酶(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2a,SERCA2a)和磷酸化受磷蛋白(P-phos-pholamban,P-PLN)的表达,而兰尼碱受体2(ryanodine receptor 2,RyR2)和FK506结合蛋白12.6(FK506 binding protein 12.6,FK-BP12.6)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Liguzinediol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衰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CAMKⅡ改变细胞内Ca^(2+)浓度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UZINEDIOL 急性心衰 心功能 CAMK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益气固表功效探讨玉屏风散抗过敏复发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6
20
作者 郑劼 包凯帆 +7 位作者 李伟 袁为远 许一凡 余雪瑞 张雨恒 周祎靖 陈艳燕 洪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6-612,共7页
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玉屏风散在防治过敏性疾病中具有独特优势,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释。该文基于中医药益气固表重要治法,探讨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疾病及抗过敏复发的作用及机制;明确该方在过敏性疾病治疗中尤其... 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玉屏风散在防治过敏性疾病中具有独特优势,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释。该文基于中医药益气固表重要治法,探讨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疾病及抗过敏复发的作用及机制;明确该方在过敏性疾病治疗中尤其是抗过敏复发中的独特优势;通过细胞萃取色谱法及血清药理学筛选该方中主要的活性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对该方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预测分析;并分别从调控、维持免疫稳态和修复上皮屏障功能的角度,深入探讨和理解益气固表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益气固表 过敏性疾病 抗过敏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