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补血汤治疗糖尿病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文恺 张良 +1 位作者 孙悦 薛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91-2195,共5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水平的改善,糖尿病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经流行病学调查,60%-75%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抑郁症状,甚至其中10%-35%的患者为重度抑郁,而抑郁患者的糖尿病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糖尿病罹患抑郁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水平的改善,糖尿病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经流行病学调查,60%-75%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抑郁症状,甚至其中10%-35%的患者为重度抑郁,而抑郁患者的糖尿病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糖尿病罹患抑郁症(DD)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治疗DD的药物以化学药物为主,由于其靶点单一、药物依赖性强、副作用明显等原因,故寻找多靶点、低毒、副作用小的治疗药物,是临床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课题组研究发现益气养血方当归补血汤(DBD)对DD有较为确切的疗效,现对其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抑郁症 当归补血汤 中药方剂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主要吸收成分对GK大鼠肾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薛梅 卞勇 +2 位作者 周俊杰 刘雅琳 黄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主要吸收成分对2型糖尿病模型GK大鼠肾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UPLC-MS/MS定性定量吸收入血活性成分(ABCs),确定ABCs组成,定量1g母方中ABCs浓度。GK大鼠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及吸收成分(ABCs)组,每...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主要吸收成分对2型糖尿病模型GK大鼠肾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UPLC-MS/MS定性定量吸收入血活性成分(ABCs),确定ABCs组成,定量1g母方中ABCs浓度。GK大鼠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及吸收成分(ABCs)组,每组10只,给药组分别灌胃当归补血汤(4g/kg)、吸收入血的生物活性成分(剂量相当于母方含量,即咖啡酸5.36mg/kg,芒柄花素2.68mg/kg,毛蕊异黄酮2.56mg/kg,阿魏酸1.36mg/kg,黄芪甲苷0.45mg/kg,丁苯酞0.16mg/kg,蒿本内酯0.16mg/kg),10只普通Wistar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28d。观察指标:(1)肾脏系数、尿总蛋白和尿白蛋白;(2)肾组织氧化应激;(3)病理切片观察肾脏组织形态。结果当归补血汤及ABCs均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肾脏肥大,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尿总蛋白、尿白蛋白和肾脏MDA水平(P<0.05),显著升高肾脏总SOD活力(P<0.05),且对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有保护作用;与当归补血汤组比较,ABCs作用不如汤剂显著。结论 ABCs能够代表母方当归补血汤发挥对GK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机制涉及氧化应激。母方中除ABCs外,其微量元素、氨基酸、多糖等其他成分也同时发挥着药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吸收入血生物活性成分 GK大鼠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对抑郁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及BDN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薛梅 穆道周 黄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在大鼠强迫游泳急性抑郁动物模型上观察芍药苷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芍药苷组及氟西汀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芍药苷组及氟西汀组强迫游泳15min建立急性抑郁模型,给药组分别灌胃芍药苷10mg/... 目的在大鼠强迫游泳急性抑郁动物模型上观察芍药苷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芍药苷组及氟西汀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芍药苷组及氟西汀组强迫游泳15min建立急性抑郁模型,给药组分别灌胃芍药苷10mg/kg,氟西汀20mg/kg,24h给药3次,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行为学开场实验;ELISA检测血清BDNF、TrkB水平及海马组织BDNF水平;病理切片观察海马组织形态。结果芍药苷能够增加大鼠运动距离(P<0.01);显著升高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BDNF水平(P<0.01),且对海马病理形态学有保护作用。结论芍药苷在强迫游泳急性抑郁动物模型上有抗抑郁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中枢BDNF-TrkB受体信号转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抑郁 海马 BD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弗林对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和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谢杞 王云 +4 位作者 徐秋月 严函 肖哲 黄熙 任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0-595,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大鼠慢性应激引起的行为学和血清代谢组变化以及辛弗林抗抑郁的有效治疗,发现潜在的抗抑郁新药先导化合物和生物标志物。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辛弗林组。模型组为6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大鼠...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大鼠慢性应激引起的行为学和血清代谢组变化以及辛弗林抗抑郁的有效治疗,发现潜在的抗抑郁新药先导化合物和生物标志物。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辛弗林组。模型组为6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大鼠,用体质量变化、糖水偏好、开场实验作为抑郁评估指标,后2周辛弗林(Syn 20 mg/kg)干预治疗后采集大鼠血清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MS)测定,研究CUMS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变化,以及辛弗林的干预作用,寻找其抗抑郁潜在的先导化合物和生物标志物,并找到相关靶向代谢通路。结果辛弗林干预后,在增加CUMS大鼠体质量、提高糖水偏好率、增加开场运动总距离和理毛次数的同时,还能逆转CUMS大鼠血清中磷酸乙醇胺、苯甲酸、胆固醇、谷氨酸等14种代谢物的变化使其趋于正常组,并发现谷氨酰胺和谷氨酸的代谢、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等9条主要牵涉辛弗林的靶向代谢通路。结论辛弗林可能通过调节谷氨酰胺和谷氨酸的代谢、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等生物学途径发挥对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调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弗林 抑郁症 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 代谢组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心同治探索冠心Ⅱ号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及HPA轴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饶宇东 郭春霞 +7 位作者 郑飞 俸一然 杨邻 王红明 黄熙 褚贵保 张颖 张学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82-188,共7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冠心II号(GXII)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大鼠行为学及其对大鼠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的影响。方法建立CUMS模型8周后,将CUMS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C)、GXII组(GXII)、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冠心II号(GXII)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大鼠行为学及其对大鼠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的影响。方法建立CUMS模型8周后,将CUMS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C)、GXII组(GXII)、氟西汀组(F),连同正常组(NC)共计4个组,连续15d灌胃GXII(2.5g·kg^(-1)·d^(-1))、氟西汀(3.5g·kg^(-1)·d^(-1))或等体积0.9%NaCl(5g·kg^(-1)·d^(-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GXII的3种主要活性成分。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Westerm blot测定大鼠海马BDNF,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糖皮质激素(GC)表达。结果GXII灌胃大鼠后血清及脑组织中均能测定到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丹酚酸B这3种生物活性成分。与MC组大鼠相比,2.5 g/(kg·d)的GXII大鼠在旷场试验中显著增加总距离(P<0.01),缩短强迫游泳试验的不动时间(P<0.01),增加BDNF表达(P<0.01),降低CRF(P<0.05)、ACTH(P<0.01)和GC(P<0.01)的表达。结论GXII能改善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增加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及调节HPA轴可能是其抗抑郁样作用的机制之一。GXII灌胃大鼠后血清及脑组织中测定到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丹酚酸B这3种活性单体成分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潜在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同治 冠心Ⅱ号 抗抑郁 HPA轴 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