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存资料的Ⅱ/Ⅲ期无缝设计期中分析方法评价
1
作者 姜超 刘丽亚 +2 位作者 邵方 于浩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6-490,495,共6页
目的基于生存指标的无缝设计,考查PFS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用于Ⅱ/Ⅲ期无缝设计期中分析时的剂量组筛选。方法采用模拟试验的手段,分别研究基于生存资料下Fisher合并法和加权逆正态法在利用和不利用OS的信息两种组别筛选策略下的总Ⅰ类错误... 目的基于生存指标的无缝设计,考查PFS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用于Ⅱ/Ⅲ期无缝设计期中分析时的剂量组筛选。方法采用模拟试验的手段,分别研究基于生存资料下Fisher合并法和加权逆正态法在利用和不利用OS的信息两种组别筛选策略下的总Ⅰ类错误率和检验效能。结果加权逆正态合并法与Fisher合并法相比,两者在控制总Ⅰ类错误率方面无明显差异,随着PFS和OS相关性增强,加权逆正态合并法的检验效能要高于Fisher合并法,并且合并PFS和OS的信息将获得更高检验效能。结论当PFS和OS的相关性较大,且效应趋势一致时,建议采用加权逆正态合并法合并两者的信息进行Ⅱ/Ⅲ期无缝临床试验的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Ⅲ无缝设计 生存数据 Fisher合并法 加权逆正态合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瘀热病机生物标志物的血浆差异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晓娟 高觉民 +5 位作者 张宁 杨诗锦 杨东清 于明 田婷 李国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62-2072,共11页
目的采用血浆差异代谢组学的方法筛选和评价急性脑出血瘀热病机的特征代谢物,并确立生物标志物。方法根据《中医脑出血瘀热评分量表》,采用匹配的方法收集临床瘀热型与非瘀热型急性ICH患者各40例,健康对照40例,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 目的采用血浆差异代谢组学的方法筛选和评价急性脑出血瘀热病机的特征代谢物,并确立生物标志物。方法根据《中医脑出血瘀热评分量表》,采用匹配的方法收集临床瘀热型与非瘀热型急性ICH患者各40例,健康对照40例,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检测瘀热组(YP)、非瘀热组(FP)及健康组(JP)之间血浆差异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筛选急性脑出血瘀热病机单元的特征代谢物。结果YP/JP检测出27个差异代谢物;FP/JP检测出23个差异代谢物;FP/YP检测出14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类固醇激素合成、组氨酸代谢、半乳糖代谢等9个通路。结论可的松21-乙酸酯、酸甲酯和甘油三酯可作为一组急性脑出血瘀热病机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瘀热病机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