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娟 杨立 张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932-935,共4页
阿尔兹海默病作为老年人群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中医药复方、单药、针灸等方法对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相关临床、实... 阿尔兹海默病作为老年人群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中医药复方、单药、针灸等方法对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相关临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中药 阿尔兹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慢性顽固性脓胸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刘亦杨 张春 +5 位作者 郭峭峰 沈立锋 林炳远 马苟平 黄凯 张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0-563,共4页
目的报道股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慢性顽固性脓胸的疗效、优缺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6月,应用股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慢性顽固性脓胸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51.19±17.42)岁。手术均在脓腔充分清创后,... 目的报道股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慢性顽固性脓胸的疗效、优缺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6月,应用股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慢性顽固性脓胸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51.19±17.42)岁。手术均在脓腔充分清创后,采用股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其中双侧股外侧肌串联移植1例,其余均为单侧。结果随访(20.94±8.27)个月,1例在术后6个月因肿瘤复发死亡。肌瓣全部成活,皮瓣部分坏死2例,清创后直接缝合。脓腔填塞良好,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经支气管镜封堵胸膜瘘后治愈。患者均无胸闷等不适。下肢供瓣区均直接缝合,愈合良好,行走及膝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股外侧肌血管恒定,解剖清楚,肌肉形态长而宽且体积较大,能够有效填塞脓胸形成的空腔并闭合创口。这一术式不仅拓宽了股外侧肌皮瓣的应用范围,还为顽固性脓胸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外侧肌 肌皮瓣 脓胸 显微外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群体药动学研究与临床个体化给药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勤 姚瑶 葛卫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04-1606,共3页
丙泊酚为新型短效静脉全身麻醉药,其功能主治是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临床用药时个体之间由于生理、病理及其他一些因素的不同,丙泊酚在体内处置方式存在差异,因而需要采用个体化给药的方式。综述年龄、体质量、性别、肝肾功能、合并... 丙泊酚为新型短效静脉全身麻醉药,其功能主治是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临床用药时个体之间由于生理、病理及其他一些因素的不同,丙泊酚在体内处置方式存在差异,因而需要采用个体化给药的方式。综述年龄、体质量、性别、肝肾功能、合并用药等因素对个体化给药的影响及国内外对丙泊酚群体药动学所做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群体药动学 个体化给药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生物化疗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吕青 邹征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061-1066,共6页
生物化疗(chemoimmunotherapy,biochemotherapy,CB)是将生物治疗和化学治疗联合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全新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目前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肿瘤疫苗、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等联合化疗的生物化疗可... 生物化疗(chemoimmunotherapy,biochemotherapy,CB)是将生物治疗和化学治疗联合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全新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目前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肿瘤疫苗、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等联合化疗的生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抗肿瘤效应,在多种晚期难治性恶性实体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就生物化疗的原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疗 肿瘤 过继性细胞治疗 单克隆抗体 生物反应调节剂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Dickkopf1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景艳 马玉娟 +3 位作者 欧阳建 邵小雁 周敏 徐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20-823,共4页
目的目前,已发现骨髓造血微环境对骨髓瘤的发病起重要的作用。骨髓基质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Dickkopf1(DKK1)等,对疾病进展及预后非常重要。文中... 目的目前,已发现骨髓造血微环境对骨髓瘤的发病起重要的作用。骨髓基质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Dickkopf1(DKK1)等,对疾病进展及预后非常重要。文中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清IL-6、TNF-α、DKK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9例MM患者与1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6、TNF-α、DKK1的水平。将患者分为初发及进展期组和稳定期组2组进行分析。结果初发及进展期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和对照组,IL-6分别为(45.30±42.11)pg/ml(初发及进展期组)、(19.64±14.06)pg/ml(稳定期组)、(12.62±14.71)pg/ml(对照组),P<0.05。TNF-α分别为(8.72±5.46)pg/ml(初发及进展期组)、(4.77±2.45)pg/ml(稳定期组)、(4.97±2.52)pg/ml(对照组),P<0.05。稳定期与对照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初发及进展期组血清DKK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稳定期组患者血清DKK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DKK1分别为(12825.40±9136.55)pg/ml(初发及进展期组)、(6847.11±4374.93)pg/ml(稳定期组)、(2973.66±877.84)pg/ml(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L-6、TNF-α、DKK1的水平可能与MM的发生、发展有关。测定血清IL-6、TNF-α、DKK1水平对于MM病情评估和监测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Dickkopf1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注射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董琦 叶实明 +2 位作者 李杰刘晶 后婕 佘万东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1-75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鼓室注射神经节苷脂联合耳后注射甲泼尼龙,与单独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重度及以上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突聋诊断标准、发病10天以上、常规治疗无效的重度及以上的突聋患者(PTA,0.5-4 kHz,>60 dB HL...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鼓室注射神经节苷脂联合耳后注射甲泼尼龙,与单独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重度及以上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突聋诊断标准、发病10天以上、常规治疗无效的重度及以上的突聋患者(PTA,0.5-4 kHz,>60 dB HL)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神经节苷脂鼓室注射联合甲泼尼龙耳后注射,对照组仅给予甲泼尼龙耳后注射,治疗结束后观察15天,复测PTA,前瞻性观察鼓室注射神经节苷脂联合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53.85%,PTA平均改善值为21.97 dB HL,对照组有效率为30.77%,PTA平均改善值12.07 dB HL,两组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9,P=0.019)。结论鼓室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比单纯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重度及以上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神经节苷脂钠 鼓室注射 耳后注射 甲泼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从基础到临床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梦娜(综述) 刘宝瑞(审阅) 孟凡岩(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9-1053,共5页
目前,肿瘤治疗方法日趋多样,其中细菌治疗渐成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细菌治疗肿瘤主要基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能触发宿主抗肿瘤免疫作用,以及部分细菌能靶向性定植于肿瘤内部的特点,在实体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均取得令人鼓舞的疗效。... 目前,肿瘤治疗方法日趋多样,其中细菌治疗渐成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细菌治疗肿瘤主要基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能触发宿主抗肿瘤免疫作用,以及部分细菌能靶向性定植于肿瘤内部的特点,在实体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均取得令人鼓舞的疗效。综述就工程化细菌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具体策略以及一些临床试验研究进行整理,讨论细菌疗法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等,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推进细菌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OG-1和C-erb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贺亚敏 高丽丽 +1 位作者 李惠 钱晓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60-136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DOG-1和C-erb 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PTC和3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桥本甲状腺炎15例)中DOG-1和C-erb B-2蛋白的表达。结...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DOG-1和C-erb 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PTC和3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桥本甲状腺炎15例)中DOG-1和C-erb B-2蛋白的表达。结果 PTC中DOG-1的阳性率(27.08%,13/48)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0,0/3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C-erb B-2的阳性率(39.58%,19/48)也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3.33%,1/3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DOG-1、C-erb B-2的表达均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在多灶且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DOG-1与C-erb B-2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03,P=0.024)。结论 DOG-1及C-erb B-2的表达与PTC的转化、进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判断PTC的生物学行为、评估其复发风险的重要指标,并为靶向治疗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DOG-1 C-ERB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SHP2和FGFR2调控RAS/ERK及PI3K/AKT通路治疗FGFR2融合胃癌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玥 汪越 +3 位作者 魏禹焘 禹立霞 刘宝瑞 魏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03-709,共7页
目的:探究共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和Src同源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rc homology region 2-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2,SHP2)在FGFR2融合胃癌中的应用前景与... 目的:探究共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和Src同源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rc homology region 2-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2,SHP2)在FGFR2融合胃癌中的应用前景与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过表达TACC2-FGFR2融合基因与对照慢病毒载体的人胃癌细胞系MKN45ACC2T-FGFR2、MKN45NC、NUGC4TACC2-FGFR2、NUGC4NC,分别用FGFR2抑制剂AZD4547、SHP2抑制剂SHP099或联药进行处理,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划痕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以不同处理方式作用于MKN45TACC2-FGFR2、MKN45NC1 h或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GFR2、SHP2以及下游RAS/ERK、PI3K/AKT信号通路变化。结果:在MKN45TACC2-FGFR2与NUGC4TACC2-FGFR2中联用AZD4547与SHP099可以比单药更显著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药物处理1 h后,相较于AZD4547单药,联药在MKN45TACC2-FGFR2中进一步抑制了RAS/ERK、PI3K/AKT信号通路。药物处理48 h与1 h相比,AZD4547单药组中磷酸化FGFR与磷酸化SHP2出现了反馈性激活,且始终不能抑制RAS/ERK通路,但联药组可以持续地抑制上游的FGFR2、SHP2信号以及下游的RAS/ERK、PI3K/AKT通路。结论:共抑制FGFR2和SHP2可以通过下调RAS/ERK及PI3K/AKT通路有效抑制FGFR2融合胃癌,为FG-FR2融合突变胃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靶向治疗 融合基因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Src同源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行TEVAR和行TEVAR、PMEG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10
作者 陈凯 江旭东 +1 位作者 李晓强 吴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4-374,共1页
TEVAR手术常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植入支架以隔离近端破口,而对远端破口不进行干预。然而,近年研究表明,术后远端破口残留的患者发生破裂的风险明显高于无破口的患者,且破口附近的腹主动脉壁容易扩张而导致动脉瘤。因此,累及内脏区... TEVAR手术常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植入支架以隔离近端破口,而对远端破口不进行干预。然而,近年研究表明,术后远端破口残留的患者发生破裂的风险明显高于无破口的患者,且破口附近的腹主动脉壁容易扩张而导致动脉瘤。因此,累及内脏区的主动脉夹层需要二次治疗。但是,传统的支架如果植入内脏区域,将会阻断内脏动脉的血液供应。PMEG现在被认为是传统TEVAR治疗复杂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替代方法,但会引起内脏动脉角度和面积的改变,进而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受目前影像学技术的限制,临床观察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目的本研究对已经接受TEVAR和PMEG手术的患者进行特异性血流动力学模拟,评估TEVAR与TEVAR、PMEG两种手术方法对动脉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5例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前后共计15个CTA重建特异性模型。采用从文献中提取的时变体积流量进行血流动力学模拟。通过时间平均壁剪应力、相对停留时间、内皮细胞活化潜能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PMEG的术后效果。结果与PMEG术前模型相比,术后模型中大部分内脏动脉流速增加,内脏区动脉灌注效果得到提高。结论PMEG作为一种治疗累及内脏区远端撕裂的复杂主动脉夹层的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恢复内脏动的血运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血流动力学指标 影像学技术 动脉灌注 动脉流速 血运重建 治疗前后 壁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促进氧化应激参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
11
作者 查洁 江婷婷 +2 位作者 郭俊巧 肖帧 姚根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对干燥综合征小鼠肝脏病变及氧化应激通路的影响,阐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检测NOD、IL-12基因敲除(IL-12KO)NOD和C57BL/6(B6)小鼠的唾液流率、肝功能、肝脏病理、IL-12水平等。取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对干燥综合征小鼠肝脏病变及氧化应激通路的影响,阐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检测NOD、IL-12基因敲除(IL-12KO)NOD和C57BL/6(B6)小鼠的唾液流率、肝功能、肝脏病理、IL-12水平等。取不同浓度IL-12及JAK2、TYK2抑制剂作用于小鼠肝癌细胞。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及细胞培养上清的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与其他两组小鼠相比,NOD小鼠GOT和GPT显著升高(P<0.05),血清GSH-PX、SOD和CAT降低(P<0.05)。不同浓度IL-12处理后,小鼠肝癌细胞CAT、GSH、GSH-PX和SOD有下降趋势,MDA增加。JAK2/TYK2抑制剂能逆转IL-12对肝癌细胞SOD、GSH和MDA的调节(P<0.05)。结论:IL-12可能通过促进干燥综合征肝脏细胞的氧化应激,进而参与干燥综合征肝脏病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肝脏病变 白细胞介素-12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与麦粒灸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E_2、FSH、LH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徐天舒 阮建国 +2 位作者 戴玮 王玉娟 王玲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的影响。方法以4月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组去势治疗后测定血清雌二醇(E2)以及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结果针刺和麦粒灸均能升高大鼠E2水平同时降低血清FSH、LH含量,...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的影响。方法以4月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组去势治疗后测定血清雌二醇(E2)以及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结果针刺和麦粒灸均能升高大鼠E2水平同时降低血清FSH、LH含量,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雌激素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及麦粒灸组提高E2水平及降低FSH、LH水平不如雌激素组,针刺和麦粒灸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不同针灸方法滋阴补肾、调理冲任,能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或肾上腺轴的功能,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性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针刺 麦粒灸 血清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总碱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抑制作用及其对microRNA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国铎 谢丽 +3 位作者 胡文静 禹立霞 钱晓萍 刘宝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1-183,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延胡索总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HepG2细胞micro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考察延胡索总碱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延胡索总碱作用前后HepG2细胞microRNA... 目的研究延胡索总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HepG2细胞micro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考察延胡索总碱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延胡索总碱作用前后HepG2细胞micro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延胡索总碱对HepG2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为(26.61±1.17)μg/mL;延胡索总碱作用于HepG2细胞24、48 h后,检测的15种microRNAs均有变化,尤以let-7a表达的上调和mir-221、mir-222表达的下调为明显。结论延胡索总碱对HepG2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iRNAlet-7a、mir-221、mir-222调控的靶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总生物碱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关藤提取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兵 李翠萍 +1 位作者 陈军浩 欧阳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3-234,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通关藤提取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和凋亡作用。方法以通关藤提取物处理白血病HL-60细胞、K562细胞,MTT法检测其对2种细胞的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程度,JC-1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通关藤提取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和凋亡作用。方法以通关藤提取物处理白血病HL-60细胞、K562细胞,MTT法检测其对2种细胞的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程度,JC-1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水平。结果通关藤提取物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K562细胞,增加药物作用的浓度和时间可以增强其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较高浓度的通关藤提取物能降低细胞内ΔΨm,并促进HL-60和K562细胞的凋亡。结论通关藤提取物对不同白血病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ΔΨm途径触发白血病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关藤提取物 白血病 HL-60细胞 K562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藤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抑制骨破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丁从珠 汪悦 +4 位作者 姚瑶 方芸 赵成 冯学兵 孙凌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0,共3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质侵蚀与关节破坏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破骨细胞是导致关节侵蚀的主要细胞。将近几年青藤碱(sinomenine,SIN)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的调控机制予以综述,以期进一步研究SIN对RA破骨细胞的作...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质侵蚀与关节破坏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破骨细胞是导致关节侵蚀的主要细胞。将近几年青藤碱(sinomenine,SIN)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的调控机制予以综述,以期进一步研究SIN对RA破骨细胞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青藤碱 骨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风藤醇提液对关节炎大鼠关节骨破坏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梦颖 葛卫红 姚瑶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5-568,共4页
目的观察青风藤醇提液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破坏的影响,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青风藤治疗组,模型组和青风藤治疗组制备CIA模型。青风藤治疗组灌胃青风藤醇提液,模型组与对照组灌胃... 目的观察青风藤醇提液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破坏的影响,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青风藤治疗组,模型组和青风藤治疗组制备CIA模型。青风藤治疗组灌胃青风藤醇提液,模型组与对照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每3 d行关节评分1次,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核因子κB(NF-κB)配位体受体活化剂(RANKL)、可溶性蛋白骨保护素(OPG),观察大鼠后足病理组织切片。结果关节评分模型组显著高于青风藤治疗组(P<0.01);3组大鼠IL-17表达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水平青风藤治疗组较模型组低(P<0.05),较对照组高(P<0.01)。3组大鼠血清RANKL、OPG水平及RANKL/OPG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血清RANKL水平青风藤治疗组较模型组低(P<0.05),OPG水平青风藤治疗组较模型组高(P<0.05)。RANKL/OPG青风藤治疗组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病理结果显示,大鼠关节骨破坏程度青风藤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青风藤醇提取液能降低CIA大鼠血清IL-17、RANKL水平,升高OPG水平,降低RANKL/OPG,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发挥抑制关节骨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风藤提取物 类风湿关节炎 骨破坏 核因子κB配位体受体活化剂 可溶性蛋白骨保护素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评估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婷婷 刘松 +1 位作者 周楠 周正扬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54-259,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IVIM-MRI)评估鼻咽癌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27例经活检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于治疗前、放疗开始后1个月及结束后1个月行MRI扫描,...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IVIM-MRI)评估鼻咽癌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27例经活检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于治疗前、放疗开始后1个月及结束后1个月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IVIM(9个b值,范围0~800 s/mm^2)及T1WI增强。放疗过程中接受3个周期的同步化疗。使用单指数模型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双指数模型测得体素内的纯扩散系数(true molecular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伪扩散系数(pseudodiffusion coefficient,D*)。测量各扫描时间点肿瘤最大面积及IVIM参数,并分析其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排除图像伪影病例,最终23例患者被纳入。鼻咽癌病灶ADC及D值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逐步升高,治疗前与结束后1个月ADC均值为0.80×10^(-3) mm^2/s和1.57×10^(-3) mm^2/s(P_(1/3)<0.001),D均值为0.68×10^(-3) mm^2/s和1.31×10^(-3) mm^2/s(P_(1/3)<0.001)。f值先上升后下降,治疗前与放疗开始后1个月f值分别为11%、19%(P_(1/2)<0.001)。D*值在1组与2组、1组与3组及2组与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VIM-MRI可监测鼻咽癌在放化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组织内微循环灌注对单指数ADC值有影响,体素内水分子的扩散被高估了。而D值的计算是选取高b值(>200 s/mm^2),微循环灌注对MR信号的影响微乎其微,反映的是纯扩散信息。因而,D值更能有效监测放化疗疗效,f值可作为潜在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鼻咽肿瘤 放化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蛋白/PCL共混取向纤维的力学性质与细胞响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翰 郑欣 +1 位作者 邱旭升 陈一心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7-344,共8页
蚕丝蛋白因其良好的机械强度、生物相容性和耐灭菌性,是目前骨修复领域不可多得的天然蛋白支架材料。为提高蚕丝蛋白支架对细胞定向移动的引导能力和力学强度,采用静电纺丝方式制备较高取向度的PCL/蚕丝蛋白共混纤维支架,并与非取向型... 蚕丝蛋白因其良好的机械强度、生物相容性和耐灭菌性,是目前骨修复领域不可多得的天然蛋白支架材料。为提高蚕丝蛋白支架对细胞定向移动的引导能力和力学强度,采用静电纺丝方式制备较高取向度的PCL/蚕丝蛋白共混纤维支架,并与非取向型对比。通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技术表征静电纺丝纤维表面的取向度,并比较不同纤维排列结构下的力学性质。间充质干细胞在骨修复中应用广泛。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自健康献髓者,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测试不同结构材料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使用活细胞工作站实时追踪细胞在不同材料表面的运动功能。结果表明,在取向静电纺丝纤维支架中,91%的纤维分布于"10°范围以内,且该支架具有力学的各向异性,具有较大的轴向拉伸模量。在间充质干细胞增殖96 min后,中取向静电纺丝纤维支架组的细胞数量产生显著差异。在取向纤维材料表面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展现出最小的细胞分布夹角,仅为6.57°±4.45°,同时,取向纤维表面的细胞长度有显著提高(236.46±82.00)μm。在进一步的实时细胞追踪中,在细胞的主要移动方向上,取向纤维表面的细胞分解移动速度达6.66μm/h,远远高于其他表面。因而,取向静电纺丝纤维支架可能在体内应用中支持成体干细胞增殖,并加快早期细胞定向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蚕丝蛋白 间充质干细胞 取向纤维支架 细胞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胃腺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运红 陈敏 +4 位作者 邹晓平 于成功 吕瑛 张晓琦 徐肇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92-1195,1211,共5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胃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白藜芦醇(0~150μmol/L)作用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低分化)和SGC7901(中分化),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的表...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胃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白藜芦醇(0~150μmol/L)作用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低分化)和SGC7901(中分化),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的表达。结果:白藜芦醇对胃癌细胞株增殖能力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150μmol/L白藜芦醇作用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 72 h后,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比率均明显增加,而survivin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白藜芦醇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模式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诱导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胃癌细胞 凋亡 SURVIVIN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月雪木脂素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培 柳航 +1 位作者 朱怀军 葛卫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92-2197,共6页
目的研究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Thunb.)Thunb.木脂素成分。方法六月雪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反相中压和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所得化合物结构经波谱数据和相关文献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目的研究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Thunb.)Thunb.木脂素成分。方法六月雪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反相中压和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所得化合物结构经波谱数据和相关文献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落叶松脂素(1)、(+)-环橄榄树脂素(2)、(-)-vladinol D(3)、(-)-(7'S,8S,8'R)-4,4'-二羟基-3,3',5,5'-四甲氧基-7',9-环氧木脂烷-9'-醇-7-酮(4)、(-)-wikstrone(5)、(+)-8-羟基松脂酚(6)、(+)-8-羟基杜仲树脂酚(7)、(+)-表丁香树脂酚(8)、(+)-表松脂醇(9)、(-)-丁香树脂酚(10)、(-)-(7R,7'R,7″R,8S,8'S,8″S)-4',4″-二羟基-3,3',3″,5-四甲氧基-7,9':7',9-双氧环-4,8″-氧-8,8'-倍半新木脂烷-7″,9″-二醇(11)、(-)-(7R,7'R,7″R,8S,8'S,8″S)-4',4″-二羟基-3,3',3″,5,5'-五甲氧基-7,9':7',9-双氧环-4,8″-氧-8,8'-倍半新木脂烷-7″,9″-二醇(12)。结论化合物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他均为首次从白马骨属植物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月雪 木脂素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