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康对大鼠脊髓损伤区小胶质细胞/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潘娅岚 苑文超 +4 位作者 马勇 郭杨 郑苏阳 徐桂华 刘家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51-158,共8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脊髓康(JSK)对大鼠脊髓损伤区域小胶质细胞浸润与神经元存活情况的影响。方法: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Ctrl)、JSK低、中、高剂量组(JSK-L、JSK-M、JSK-H)、强的松组;改良Allen's法建立...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脊髓康(JSK)对大鼠脊髓损伤区域小胶质细胞浸润与神经元存活情况的影响。方法: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Ctrl)、JSK低、中、高剂量组(JSK-L、JSK-M、JSK-H)、强的松组;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术后各组以不同的方式干预,行大鼠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1表达,损伤区脊髓组织行冰冻切片,CD11b/c、β3-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的浸润情况与神经元的生长情况。结果:在BBB评分方面:Sham、JSK-L、JSK-M、JSK-H、强的松组均高于Ctrl(P<0.05);在ELISA检测方面,Sham、JSK-L、JSK-M、JSK-H、强的松组的IL-1表达均低于Ctrl(P<0.05),强的松组、JSK-H低于JSK-L、JSK-M(P<0.05);在小胶质细胞浸润百分比方面,JSK-L、JSK-M、JSK-H、强的松组均低于Ctrl(P<0.05),JSK-H与强的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神经元的生长状态上:JSK-L、JSK-M、JSK-H、强的松组优于Ctrl(P<0.01);JSK-H优于JSK-L、JSK-M(P<0.05)。结论:中药复方JSK抑制SCI后体内小胶质细胞的迁移浸润,促进受损神经元的恢复,进而促进SCI大鼠双下肢运功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康 脊髓损伤 小胶质细胞 神经元 迁移 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那仁满都拉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余自层 郭杨 +4 位作者 马勇 潘娅岚 韩秋革 肖吉日木图 刘孟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3,69,共7页
目的观察蒙药那仁满都拉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微结构与骨形成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蒙药那仁满都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利用去卵巢大鼠构建骨质疏松模... 目的观察蒙药那仁满都拉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微结构与骨形成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蒙药那仁满都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利用去卵巢大鼠构建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后用蒙药灌胃,假手术组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2周后,通过对股骨组织进行Micro-CT、骨骼力学检测、HE染色,分别观察大鼠骨密度、骨骼力度、骨组织病理形态,检测Wnt、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从1日龄大鼠颅骨中提取成骨细胞用低、中、高浓度的含药血清干预后检测ALP染色、矿化染色,观察其ALP分泌、矿化结节大小,检测Wnt、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模型大鼠股骨组织中Micro-CT显示,蒙药组均能增加骨小梁密度;骨骼力学分析显示,蒙药组均能提高骨骼力学的载荷与刚度,其中中、高剂量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蒙药组均可明显改善骨小梁病理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提示蒙药组中Wnt、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01);蒙药含药血清组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分泌,矿化结节形成和Wnt、β-catenin蛋白表达(P<0.0001)。结论蒙药那仁满都拉可以改善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微结构,其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可能与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那仁满都拉 骨质疏松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光露 郭杨 +4 位作者 马勇(指导) 潘娅岚 刘孟敏 吴承杰 涂鹏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1-648,共8页
目的:研究短链脂肪酸(SCFAs)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BV2永生化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对照)、不同浓度曲古霉素(TSA)组(阳性对照)、不同浓度SCFAs组;采用斑点印迹法(Dot blot)筛选各组组蛋白... 目的:研究短链脂肪酸(SCFAs)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BV2永生化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对照)、不同浓度曲古霉素(TSA)组(阳性对照)、不同浓度SCFAs组;采用斑点印迹法(Dot blot)筛选各组组蛋白乙酰化常见位点,寻找与TREM2关联最大的组蛋白乙酰化位点、组别,Western blot验证上述浓度组别;根据筛选结果,采用CCK8检测BV2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V2细胞Iba1表达;ELISA检测BV2细胞IL-4、IL-13、IL-10、TNF-α、iNOS表达;qRT-PCR检测BV2细胞目的基因TREM2、TNF-α、iNOS、Mincle、IL-10、Arg1 mRNA表达。结果:Dot blot显示H3、H4乙酰化位点中H3K27和H4K8与TREM2关联性较好,根据距离TSA各浓度最近的组别筛选SCFAs,得到10 mmol/L丙酸、1 mmol/L戊酸、10 mmol/L戊酸、1 mmol/L异戊酸、10 mmol/L异戊酸、1 mmol/L SCFAs、10 mmol/L SCFAs、100 mmol/L SCFAs组;Western blot显示H3K27、H4K8与TREM2聚类结果较好,验证了筛选结果,并在干预1 h后,高浓度SCFAs与高浓度TSA作用类似,干预24 h后,低浓度SCFAs与低浓度TSA作用类似;CCK8显示药物干预24 h后,高浓度SCFAs与TSA组相对增殖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各浓度SCFAs组对Iba1的调节作用与TSA基本一致,均可抑制BV2细胞活化,且随着时间延长作用增强(P<0.05),且高浓度SCFAs比低浓度SCFAs抑制作用更强;ELISA显示除1 mmol/L SCFAs外其余各组均可加快IL-4、IL-13释放(P<0.05),高浓度SCFAs可减缓IL-10、TNF-α、iNOS释放(P<0.05);qRT-PCR显示TNF-α、iNOS mRNA表达在各组药物干预1h后有一定下降(P>0.05),但24h后其mRNA表达多数从下降转为上升(P<0.05),TREM2、IL-10、Arg1、Mincle表达在干预1 h后略有上升(P>0.05),24 h后大范围明显下降(P<0.05),其中Arg1表达尤为显著,表现为高浓度SCFAs或TSA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SCFAs可促进组蛋白乙酰化,且高浓度SCFAs可抑制小胶质细胞增殖并促进其活化,干预早期(24 h内)可促进小胶质细胞M2a型活化,干预晚期(24 h后)可促进小胶质细胞M1型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小胶质细胞 组蛋白乙酰化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