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根清脑颗粒对VD模型大鼠行为学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颢昕 刘旭峰 +2 位作者 郑鸿燕 狄留庆 蔡建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双根清脑颗粒对VD模型大鼠行为学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双根清脑颗粒治疗VD的机理。方法:从颈外动脉插管缓慢注入同种血栓栓子造成VD大鼠模型。中药组以双根清脑颗粒干预,模型组、对照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 目的:观察双根清脑颗粒对VD模型大鼠行为学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双根清脑颗粒治疗VD的机理。方法:从颈外动脉插管缓慢注入同种血栓栓子造成VD大鼠模型。中药组以双根清脑颗粒干预,模型组、对照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Moriss水迷宫观察隐匿平台获得时间与大鼠空间搜索时间;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微血管ICAM-1的表达。结果:Moriss水迷宫试验发现,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隐匿平台获得时间明显缩短(P<0.05),大鼠空间搜索次数亦明显增多(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无论是1天,还是3天、7天、14天组,中药组均能有效降低VD模型大鼠脑微血管ICAM-1的表达(P<0.01)。结论:双根清脑颗粒可改善VD模型大鼠的学习与记忆的功能,其机制与下调VD模型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双根清脑颗粒 行为学指标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和129/S1小鼠的抑郁与气虚证共易感差异性及越鞠丸干预作用的分子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徐联调 李文佳 +5 位作者 陈茵 李筱琪 杨青青 吴颢昕 陈刚 周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78-2285,共8页
目的比较Balb/c和129/S1两品系小鼠在不同抑郁症模型造模后的证候差异,以及越鞠丸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造模后两品系小鼠抑郁证候表型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别在Balb/c、129/S1两个近交品系小鼠上用社交挫败应激与慢性不可预... 目的比较Balb/c和129/S1两品系小鼠在不同抑郁症模型造模后的证候差异,以及越鞠丸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造模后两品系小鼠抑郁证候表型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别在Balb/c、129/S1两个近交品系小鼠上用社交挫败应激与慢性不可预知应激两种方法造模。用糖水偏爱、陌生环境摄食、强迫游泳等测试的指标用于评判小鼠的抑郁/焦虑样状况,并对小鼠前肢抓力、掌纹血色度和负重游泳进行检测,评判其气虚样证候。将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造模后的两品系小鼠分为模型组、越鞠丸组和氟西汀组,给药一周后进行一系列行为学检测,评判越鞠丸对抑郁症及气虚证候的改善作用,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与肌肉PKA-CRE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雄性Balb/c和129/S1小鼠在两种模型下均表现出糖水偏好显著降低,强迫游泳时间显著延长或社会交互时间显著缩短等抑郁样行为,而Balb/c小鼠在抓力及掌纹血色表型上都显示气虚样证候,129/S1小鼠则未表现出类似证候。越鞠丸可逆转两品系小鼠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造模后的抑郁表型,但无法逆转造模后Balb/c小鼠的抓力、掌纹血色度和负重游泳时长的气虚样表型;与模型组相比,两品系小鼠越鞠丸组海马和肌肉PKA、CREB磷酸化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结论社交挫败应激与慢性不可预知应激造模后,Balb/c与129/S1两品系鼠均表现出抑郁样行为,只有Balb/c小鼠出现气虚样证候。越鞠丸均能逆转两品系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对Balb/c小鼠的气虚样证候没有影响,其抗抑郁作用与激活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证候差异 越鞠丸 社交挫败应激 慢性不可预知应激 PKA-CRE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