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通过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骨代谢的机制
1
作者 刘小峰 储旭东 +5 位作者 刘亚兰 张亚峰 马勇 郭杨 尹恒 李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9-1074,共6页
线粒体是位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被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它的代谢和调节功能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线粒体功能是以组织特异性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因此可以认为线粒体是引起大多数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的元凶,毫无疑问,骨质... 线粒体是位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被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它的代谢和调节功能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线粒体功能是以组织特异性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因此可以认为线粒体是引起大多数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的元凶,毫无疑问,骨质疏松与年龄以及细胞衰老息息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线粒体功能异常会通过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中不同的细胞因子和蛋白表达,调控BMSCs的成骨分化及凋亡过程。本文从线粒体自噬、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氧化应激、线粒体生物发生和线粒体铁死亡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线粒体质量控制调控BMSCs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旨在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线粒体自噬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减少铂蓄积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魏国利 顾展丞 +4 位作者 李灵常 马骏 陈晨 钱峻 霍介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67-1473,共7页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铂蓄积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可能机制。方法 4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各15只。空白组予以腹腔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 m...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铂蓄积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可能机制。方法 4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各15只。空白组予以腹腔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 mL·kg-1,其余4组按照4 mg·kg-1,2 mL·kg-1予以腹腔注射奥沙利铂造模,一周2次,共4周。黄芪桂枝五物汤组灌胃给药2.48 g·mL-1,每日1次,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予等量0.9%NaCl溶液灌胃,每日1次。每周测量大鼠体重,Von Frey试验检测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第28 d处死大鼠,解剖分离双侧坐骨神经、L4-5背根神经节,光镜、电镜观察理形态变化,测量背根神经节核仁大小变化。ICP-MS法检测背根神经节细胞内铂含量,qPCR检测细胞铂蓄积相关因子OCT2和ATP7A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P <0.05),机械性缩足阈值下降(P <0.05),随着剂量的累积越明显;坐骨神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背根神经节细胞核仁缩小,线粒体肿胀,背根神经节铂含量明显升高(P <0.01),铂摄入关键蛋白OCT2mRNA表达量增加(P <0.05),铂泵出关键蛋白ATP7A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大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未出现明显的机械性缩足阈值下降(P>0.05);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细胞病理损伤轻,背根神经节铂含量明显降低(P <0.05),OCT2mRNA表达量减少(P <0.05),ATP7A mRNA表达量增加(P <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可能通过下调背根神经节细胞中OCT2的表达,减少铂摄入,上调ATP7A mRNA的表达,促进铂泵出,从而减少背根神经节铂蓄积,发挥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奥沙利铂 慢性外周神经毒性 铂蓄积 OCT2 ATP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7与miR-29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葛凡 薛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06-2011,共6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患者出现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与 DN 的发生发展关系...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患者出现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与 DN 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MiR-571、miR-152、miR-1303、miR-192、miR-200、miR-21、miR-146、miR-23、miR-145、miR-126、miR-377 等多种 miRNAs 均参与了 DN 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文献和课题组前期高通量测序筛选,对其中的差异miRNAs进行聚类分析与靶基因预测,结果发现miR-27和miR-29两种miRNA表达有显著差异,现就这两种miRNA参与调控糖尿病肾病关系、下游信号通路及相关中药研究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7 MIR-29 糖尿病肾病 信号通路 肾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外泌体血清制备方法筛选及对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司誉豪 马勇 尹恒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9-455,共7页
目的研究制备去外泌体血清的超速离心方法,并评估对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为研究成骨、破骨细胞来源外泌体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用NTA技术比较目前3种主流超速离心法以及商品化去外泌体血清的纳米颗粒去除效果,筛选... 目的研究制备去外泌体血清的超速离心方法,并评估对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为研究成骨、破骨细胞来源外泌体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用NTA技术比较目前3种主流超速离心法以及商品化去外泌体血清的纳米颗粒去除效果,筛选最佳方法,并用Western blot验证。然后将最佳去外泌体血清作为Exo-free组,普通胎牛血清作为对照组分别培养原代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利用ALP染色法、茜素红染色法观察成骨细胞成熟与矿化,EdU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情况;应用TRAP评估破骨细胞诱导情况,并记录骨吸收陷窝数量分析骨吸收功能。结果NTA显示方法一(纯胎牛血清,100000×g,4℃,离心18 h)所得去外泌体血清效果最佳,纳米颗粒清除率达99.31%,优于商品化血清及其他两种方法,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方法一所得血清中外泌体标志蛋白CD9、CD63、TSG101表达均明显下降。Exo-free组成骨细胞ALP染色阳性面积、矿化结节面积和增殖活性均略低于对照组,而早期与晚期凋亡率略高于对照组,但上述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Exo-free组与对照组骨髓单核细胞均在第5天呈现出明显融合迹象,且两组TRAP染色阳性面积及骨吸收陷窝数量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方法一超速离心法(纯胎牛血清,100000×g,4℃,离心18 h)可高效去除血清外泌体,降低后续实验干扰,且去外泌体血清对成骨、破骨细胞生物活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外泌体 超速离心法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