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方剂性味归经配伍规律的图形化知识挖掘研究
被引量:
21
1
作者
尚尔鑫
范欣生
+2 位作者
段金廒
唐于平
丁安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1期39-44,共6页
主要研究了用于治疗不同证型的方剂的药物性味归经配伍规律。分别以用于治疗血虚血瘀证和血虚血瘀兼有血热证的方剂为研究对象,将方剂中的中药分别按性味归经进行分布,应用计算机图形化技术形成分布图。总结分析了不同证型方剂性味归经...
主要研究了用于治疗不同证型的方剂的药物性味归经配伍规律。分别以用于治疗血虚血瘀证和血虚血瘀兼有血热证的方剂为研究对象,将方剂中的中药分别按性味归经进行分布,应用计算机图形化技术形成分布图。总结分析了不同证型方剂性味归经分布图的共同特征和差异点,与用于各种证型的方剂相对应,研究其配伍规律。通过该方法得到了治疗血虚血瘀证及兼有血热时的不同方剂作用特点,与传统中医理论一致。该方法用于方剂性味归经配伍规律研究,可以将中医理论转化为数字化的图形研究,更加直观、形象,便于从中发现规律,为中医方剂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伍规律
四物汤类方
性味归经
数据挖掘
计算机图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新技术研究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的思路和方法
被引量:
4
2
作者
陆茵
段金廒
+2 位作者
丁安伟
陈建伟
朱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6期19-23,共5页
由于在方剂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传统的研究方法很难适应方剂复杂的化学成分与效应多样性,使得方剂物质基础及生物效应的研究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科学研究的关键。本文就方剂物质基础与生物效应研究方面的一些共性问题,结合研究工作的实践...
由于在方剂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传统的研究方法很难适应方剂复杂的化学成分与效应多样性,使得方剂物质基础及生物效应的研究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科学研究的关键。本文就方剂物质基础与生物效应研究方面的一些共性问题,结合研究工作的实践与结果,提出应用生物技术领域的若干新技术开展方剂相关研究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
物质基础
生物效应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与技术体系框架
被引量:
25
3
作者
段金廒
张伯礼
+4 位作者
范欣生
张艳军
高月
林娜
钟赣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37-1546,共10页
药物配伍禁忌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本质的具体体现,关乎到临床用药安全,是社会民众与医药卫生领域高度关注的焦点和重大科学问题。配伍用药是中医遣药组方、辨证施治的主要形式和应用特点。中华民族在长期的临床用药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以&...
药物配伍禁忌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本质的具体体现,关乎到临床用药安全,是社会民众与医药卫生领域高度关注的焦点和重大科学问题。配伍用药是中医遣药组方、辨证施治的主要形式和应用特点。中华民族在长期的临床用药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以"十八反"、"十九畏"等为代表的中药配伍禁忌经验轮廓,它体现了中药配伍禁忌的基本特征。提出科学假说:中药配伍禁忌是药性相反或相制的代表性组合;反药组合的构成-剂量-物质变化具有特定的毒效表征;妨害治疗与宜忌转化是反药配伍规律的辩证体现。构建技术体系:构建中药配伍禁忌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构建中药配伍毒性发现与评价方法技术;构建中药配伍致毒增毒减效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技术;构建基于反药组合的毒效物质代谢过程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技术;构建基于同方配伍的反药组合妨害治疗作用机制研究技术;构建基于特定病理环境的反药配伍组合宜忌转化研究技术。为中药配伍禁忌研究和丰富中医药配伍理论提供技术支撑。研究任务与目标:以古今文献信息数据挖掘为支撑,以药物安全性评价、毒理毒代、毒效物质、药物相互作用等研究方法为手段,揭示中药配伍禁忌代表性反药组合的毒效表征及其变化规律;基于药物配伍环境及特定病理条件,从妨害治疗和宜忌转化的角度探讨反药配伍临床应用宜忌条件。最终目标是通过对中药配伍禁忌代表性反药组合禁、忌、宜的科学界定和系统性示范研究,形成特色鲜明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与技术体系框架,创建客观适宜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模式,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指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配伍禁忌内容的修订提供依据,为构建我国中药及其临床配伍用药安全预警系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
妨害治疗
宜忌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胞膜生物色谱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4
作者
汪宁
段金廒
+3 位作者
朱荃
丁安伟
李庆林
彭代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5期82-85,共4页
中药的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一直是中药研究重点和难点,细胞膜生物色谱技术近年来在中药中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细胞膜生物色谱法的原理、特点、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其在中药研究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
中药的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一直是中药研究重点和难点,细胞膜生物色谱技术近年来在中药中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细胞膜生物色谱法的原理、特点、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其在中药研究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通过该方法在中药效应成分分析中的不断应用,以及在实验过程的对该方法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细胞膜生物色谱法一定会在中药效应成分的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生物色谱
中药效应成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PLC-ELSD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指纹图谱
被引量:
8
5
作者
吴雨龙
李艳静
+4 位作者
王佩香
丁岗
李萍
段金廒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52-1958,共7页
目的:建立不同厂家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采用LC/Q-TO...
目的:建立不同厂家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采用LC/Q-TOF MS对指纹图谱中的共有峰进行指认。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PCA)、相似度分析(SA)、聚类分析(HCA),对色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同时采用LC/Q-TOF MS方法指认了5个共有峰,分别为银杏内酯J(M)、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及白果内酯。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市售14批银杏叶片,结合PCA、SA及HCA生成了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对照指纹图谱,并根据质量差异将样品分为4大类。结论:本方法可用于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成分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片
萜类内酯HPLC-ELSD
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物汤类方养血调经配伍功效探析
被引量:
11
6
作者
范欣生
陈菲
+2 位作者
刘培
宿树兰
段金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四物汤为补血剂的代表方,也是调经基本方,是后世众多补血方的祖方,临床应用广泛。本文探讨基于主证的四物汤配伍功效,以及四物汤衍化方的特点。四物汤具有补血调血之功,其补血作用不仅表现在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也包括对神经内分泌系统、...
四物汤为补血剂的代表方,也是调经基本方,是后世众多补血方的祖方,临床应用广泛。本文探讨基于主证的四物汤配伍功效,以及四物汤衍化方的特点。四物汤具有补血调血之功,其补血作用不仅表现在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也包括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妇女特异性生理物质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其调血之用,具有改善血液流变、维持凝血与抗凝平衡,同时还改善子宫平滑肌状态,其作用机制与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多种因子相关。类方比较表明四物汤衍化方具有一定相似功效和特征差异,在四物汤基础上,桃红四物汤偏重于活血化瘀,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血小板聚集;香附四物汤偏重于理气止痛,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收缩幅度以及平均肌张力;芩连四物汤则偏重清热活血,抑制相关炎症因子。深化四物汤类方共性和差异效应表征的认识,有助于对经典方剂配伍应用的深入理解,对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类方
养血调经
配伍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方剂性味归经配伍规律的图形化知识挖掘研究
被引量:
21
1
作者
尚尔鑫
范欣生
段金廒
唐于平
丁安伟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1期39-44,共6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06KJA36022):四物汤及类方治疗妇科血瘀证的配伍规律与物质基础研究
文摘
主要研究了用于治疗不同证型的方剂的药物性味归经配伍规律。分别以用于治疗血虚血瘀证和血虚血瘀兼有血热证的方剂为研究对象,将方剂中的中药分别按性味归经进行分布,应用计算机图形化技术形成分布图。总结分析了不同证型方剂性味归经分布图的共同特征和差异点,与用于各种证型的方剂相对应,研究其配伍规律。通过该方法得到了治疗血虚血瘀证及兼有血热时的不同方剂作用特点,与传统中医理论一致。该方法用于方剂性味归经配伍规律研究,可以将中医理论转化为数字化的图形研究,更加直观、形象,便于从中发现规律,为中医方剂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关键词
配伍规律
四物汤类方
性味归经
数据挖掘
计算机图形化
Keywords
compatibility, Siwu Decoctions, Nature, Flavor, and Channel Tropism, data mining, computer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R540.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291.2 [医药卫生—民族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新技术研究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的思路和方法
被引量:
4
2
作者
陆茵
段金廒
丁安伟
陈建伟
朱荃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
实验室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6期19-2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1727)
活血化瘀治则影响肿瘤转移的机理研究
+2 种基金
负责人:陆茵
国家863计划"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项目(2003AA223247)
通塞脉微丸的研究与开发
文摘
由于在方剂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传统的研究方法很难适应方剂复杂的化学成分与效应多样性,使得方剂物质基础及生物效应的研究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科学研究的关键。本文就方剂物质基础与生物效应研究方面的一些共性问题,结合研究工作的实践与结果,提出应用生物技术领域的若干新技术开展方剂相关研究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方剂
物质基础
生物效应
生物技术
Keywords
Prescription, material foundation and bio-effect, 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
分类号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与技术体系框架
被引量:
25
3
作者
段金廒
张伯礼
范欣生
张艳军
高月
林娜
钟赣生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天津
中医药大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
研究
所
中国
中医
科学院中药
研究
所
北京
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37-1546,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505300):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
负责人:段金廒
文摘
药物配伍禁忌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本质的具体体现,关乎到临床用药安全,是社会民众与医药卫生领域高度关注的焦点和重大科学问题。配伍用药是中医遣药组方、辨证施治的主要形式和应用特点。中华民族在长期的临床用药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以"十八反"、"十九畏"等为代表的中药配伍禁忌经验轮廓,它体现了中药配伍禁忌的基本特征。提出科学假说:中药配伍禁忌是药性相反或相制的代表性组合;反药组合的构成-剂量-物质变化具有特定的毒效表征;妨害治疗与宜忌转化是反药配伍规律的辩证体现。构建技术体系:构建中药配伍禁忌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构建中药配伍毒性发现与评价方法技术;构建中药配伍致毒增毒减效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技术;构建基于反药组合的毒效物质代谢过程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技术;构建基于同方配伍的反药组合妨害治疗作用机制研究技术;构建基于特定病理环境的反药配伍组合宜忌转化研究技术。为中药配伍禁忌研究和丰富中医药配伍理论提供技术支撑。研究任务与目标:以古今文献信息数据挖掘为支撑,以药物安全性评价、毒理毒代、毒效物质、药物相互作用等研究方法为手段,揭示中药配伍禁忌代表性反药组合的毒效表征及其变化规律;基于药物配伍环境及特定病理条件,从妨害治疗和宜忌转化的角度探讨反药配伍临床应用宜忌条件。最终目标是通过对中药配伍禁忌代表性反药组合禁、忌、宜的科学界定和系统性示范研究,形成特色鲜明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与技术体系框架,创建客观适宜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模式,丰富和发展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指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配伍禁忌内容的修订提供依据,为构建我国中药及其临床配伍用药安全预警系统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中药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
妨害治疗
宜忌转化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compatibility
interaction of drugs
effect-reducing
proper/taboo condition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胞膜生物色谱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4
作者
汪宁
段金廒
朱荃
丁安伟
李庆林
彭代银
机构
安徽
中医
学院/安徽省中药
研究
与开发
重点
实验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
实验室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5期82-85,共4页
基金
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FJK2006009):神经细胞生物色谱法的建立及通窍活血汤效应成分分析
负责人:汪宁。
文摘
中药的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一直是中药研究重点和难点,细胞膜生物色谱技术近年来在中药中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细胞膜生物色谱法的原理、特点、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其在中药研究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通过该方法在中药效应成分分析中的不断应用,以及在实验过程的对该方法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细胞膜生物色谱法一定会在中药效应成分的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细胞膜生物色谱
中药效应成分
应用
Keywords
cyto-membrane biochromatography
effective substance of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tion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PLC-ELSD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指纹图谱
被引量:
8
5
作者
吴雨龙
李艳静
王佩香
丁岗
李萍
段金廒
萧伟
机构
江苏
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药科
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52-1958,共7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BA2010109):缺血性中风治疗药物银杏内酯注射液的研发及产业化
负责人:萧伟
+2 种基金
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04B03):华东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大宗中药材综合开发技术研究--银杏叶系列产品质量标准提升及银杏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总课题负责人:段金廒
子课题负责人:萧伟
文摘
目的:建立不同厂家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采用LC/Q-TOF MS对指纹图谱中的共有峰进行指认。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PCA)、相似度分析(SA)、聚类分析(HCA),对色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同时采用LC/Q-TOF MS方法指认了5个共有峰,分别为银杏内酯J(M)、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及白果内酯。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市售14批银杏叶片,结合PCA、SA及HCA生成了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对照指纹图谱,并根据质量差异将样品分为4大类。结论:本方法可用于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成分的质量评价。
关键词
银杏叶片
萜类内酯HPLC-ELSD
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
质量评价
Keywords
Ginkgo biloba tablets, terpene lactones, HPLC-ELSD, fingerprint, chemometrics, quality evaluation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物汤类方养血调经配伍功效探析
被引量:
11
6
作者
范欣生
陈菲
刘培
宿树兰
段金廒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江苏省
方剂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
文献
研究
所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
文献
研究
所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基金重大基础研究资助项目(06KJA36022):四物汤类方治疗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配伍规律与物质基础研究,负责人:段金廒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1KJA360002):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四物汤类方体内代谢特征研究,负责人:宿树兰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202880):香附四物汤干预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负责人:刘培
江苏省优势学科一期建设项目(PAPD)
文摘
四物汤为补血剂的代表方,也是调经基本方,是后世众多补血方的祖方,临床应用广泛。本文探讨基于主证的四物汤配伍功效,以及四物汤衍化方的特点。四物汤具有补血调血之功,其补血作用不仅表现在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也包括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妇女特异性生理物质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其调血之用,具有改善血液流变、维持凝血与抗凝平衡,同时还改善子宫平滑肌状态,其作用机制与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多种因子相关。类方比较表明四物汤衍化方具有一定相似功效和特征差异,在四物汤基础上,桃红四物汤偏重于活血化瘀,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血小板聚集;香附四物汤偏重于理气止痛,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收缩幅度以及平均肌张力;芩连四物汤则偏重清热活血,抑制相关炎症因子。深化四物汤类方共性和差异效应表征的认识,有助于对经典方剂配伍应用的深入理解,对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四物汤
类方
养血调经
配伍功效
Keywords
Si-Wu Decoction, analogous formulae, nourish blood and regulate menstruation, compatibility effec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方剂性味归经配伍规律的图形化知识挖掘研究
尚尔鑫
范欣生
段金廒
唐于平
丁安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用新技术研究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的思路和方法
陆茵
段金廒
丁安伟
陈建伟
朱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与技术体系框架
段金廒
张伯礼
范欣生
张艳军
高月
林娜
钟赣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细胞膜生物色谱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汪宁
段金廒
朱荃
丁安伟
李庆林
彭代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HPLC-ELSD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指纹图谱
吴雨龙
李艳静
王佩香
丁岗
李萍
段金廒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四物汤类方养血调经配伍功效探析
范欣生
陈菲
刘培
宿树兰
段金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