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97例
1
作者 韩旭 龚丽娟 郭惠芳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38-40,共3页
近年来由于抗菌素的广泛运用,耐药菌株日渐增多,发挥中医药特长对防治尿路感染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对97例急慢性尿路感染病人用中药进行了治疗观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8人,女性89人。年龄最大65岁,最小21... 近年来由于抗菌素的广泛运用,耐药菌株日渐增多,发挥中医药特长对防治尿路感染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对97例急慢性尿路感染病人用中药进行了治疗观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8人,女性89人。年龄最大65岁,最小21岁,21~45岁最多,共81人。94例已婚,其中女性86人,经产者72人。曾在其它医院接受抗菌素或其他化学药物治疗者共90例(92.8%),其中用过一种抗菌素者15例,二种以上抗菌素者80例,未用过抗菌素者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肾补气法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脾肾气虚证102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孙伟 邹燕勤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18-20,共3页
本文通过临床调查,提示脾肾气虚证在各类慢性肾炎中分布最广。运用健脾益肾补气法治疗慢性肾炎脾肾气虚证102例,取得近期总有效率90.2%的良好效果。指出脾肾气化机能虚弱是慢性肾炎的基本病机,同时亦阐述了该证型辨证施治的要点。
关键词 肾炎 健脾 补肾 补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肾论治泄泻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单兆伟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20-220,119,共2页
肾虚泄泻多由年迈体弱,或久病之后,损伤肾阳,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不能温煦脾土,脾运失健,而致水湿停聚,下趋大肠而致泄泻。《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关”为水液出入之关口,肾居下焦,为... 肾虚泄泻多由年迈体弱,或久病之后,损伤肾阳,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不能温煦脾土,脾运失健,而致水湿停聚,下趋大肠而致泄泻。《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关”为水液出入之关口,肾居下焦,为“至阴之脏”。开窍于二阴,与膀胱相表里,肾主水,在人体水液代谢中起极为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水入于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中医药疗法 四神丸 附子理中丸 真人养脏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治疗肺系疾病七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树人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21-222,共2页
肺系多种急慢性疾病(如肺炎、慢支感染等)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均与瘀血有关。运用活血化瘀治疗肺系疾病,因其病种及临床见症不同,常与清肺、化痰、逐饮、止血、软坚、和络及扶正(益气、养阴、温阳、固脱)等法组合运用。现分述如下: ... 肺系多种急慢性疾病(如肺炎、慢支感染等)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均与瘀血有关。运用活血化瘀治疗肺系疾病,因其病种及临床见症不同,常与清肺、化痰、逐饮、止血、软坚、和络及扶正(益气、养阴、温阳、固脱)等法组合运用。现分述如下: 一、化瘀清肺法此法常用治肺炎、慢阻肺伴感染,支气管哮喘及肺脓疡等病。症见发热、咳喘、胸闷胁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中医药疗法 活血祛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石性胆囊炎活动期合并慢性胃炎辨证论治初探
5
作者 俞荣青 于文英 +4 位作者 张梅涧 罗盛裕 王天龙 邵明 俞翁非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209-210,共2页
结石性胆囊炎往往合并慢性胃炎,国内近年已有一些报道。但有关结石性胆囊炎活动期合并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尚未见有探讨。我们收集结石性胆囊炎活动期合并慢性胃炎103例与同期未合并慢性胃炎的89例结石性胆囊炎活动期,比较其临床表现及... 结石性胆囊炎往往合并慢性胃炎,国内近年已有一些报道。但有关结石性胆囊炎活动期合并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尚未见有探讨。我们收集结石性胆囊炎活动期合并慢性胃炎103例与同期未合并慢性胃炎的89例结石性胆囊炎活动期,比较其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病例来源:全部病例为本院住院、肝胆专科门诊病例及本院消化科3503厂分院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并发症 中医药疗法 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肝肾化瘀热”法治疗红斑性狼疮32例
6
作者 马永桢 盛梅笑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40-42,共3页
红斑性狼疮是胶原性疾病之一,分为局限性盘状和系统性两型,内科临床多见系统性红斑狼疮,其症除面部、手部皮损外,约85%以上伴有关节痛、低热、甚则心肺、肝肾不同程度受损。中医据其表现,有“阴阳毒”、“鬼脸疮”、“痹痛”、“虚劳... 红斑性狼疮是胶原性疾病之一,分为局限性盘状和系统性两型,内科临床多见系统性红斑狼疮,其症除面部、手部皮损外,约85%以上伴有关节痛、低热、甚则心肺、肝肾不同程度受损。中医据其表现,有“阴阳毒”、“鬼脸疮”、“痹痛”、“虚劳”、“症积”等不同病名。其病机或以热毒蕴及血分,营阴内耗为主,或以肝肾亏损为主。笔者通过临床多年观察,认为从“养肝肾化瘀热”法施治,确获一定疗效。现就32例临床病例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利通下法治疗急性胆道感染68例
7
作者 薛博瑜 符为民 杨廷光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2-14,共3页
急性胆道感染98例,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中医组68例和西药组30例。中医组用清利通下法治疗。结果中医组痊愈44例,好转21例,无效3例;西药组分别为16例、9例和5例。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对爱病机理,疗效及严重并发症的处理作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胆道 感染 泻下利胆 胆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糜尿治疗经验简介
8
作者 韩树人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0-31,共2页
乳糜尿,临床常以尿液浑浊,色白如泔浆为特征,结合尿检乙醚试验阳性,即可诊断。如有肉眼血尿(或镜检红血球“++”以上)者,习惯称乳糜血尿。前者中医称为尿浊,亦称白浊;后者称为赤浊,赤白浊或血尿。乳糜尿如伴有排尿疼痛,又称膏淋或淋浊... 乳糜尿,临床常以尿液浑浊,色白如泔浆为特征,结合尿检乙醚试验阳性,即可诊断。如有肉眼血尿(或镜检红血球“++”以上)者,习惯称乳糜血尿。前者中医称为尿浊,亦称白浊;后者称为赤浊,赤白浊或血尿。乳糜尿如伴有排尿疼痛,又称膏淋或淋浊。笔者临床治疗此病颇多,效果尚称满意。现将常用治法及其运用浅述于下。一、分清导浊法:一般用于乳糜尿初发或复发属于实证阶段。症见尿液浑浊,色白如米泔水,或若豆浆,甚则有白色凝块堵塞尿道,以致排尿不畅,口苦,苔黄腻,脉细滑或带数,按之有力,此属湿热证型。如有尿频溺痛(此多合并泌尿、生殖系感染),或妇女兼有带下腥臭,或尿检示脓细胞“十”以上者,也属湿热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尿 六君子汤 萆XIE分清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验案三则
9
作者 陈健一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52-53,共2页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之范畴,前人总以“三消”论治,病变与肺、胃、肾密切相关,润肺、清胃、滋肾为三大常法。然而临证糖尿病之病变复杂,并发症极多。笔者认为尚应灵活变通,辩证施治结合辨病治疗,才能提高厅效。总结验案三则,试淡体...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之范畴,前人总以“三消”论治,病变与肺、胃、肾密切相关,润肺、清胃、滋肾为三大常法。然而临证糖尿病之病变复杂,并发症极多。笔者认为尚应灵活变通,辩证施治结合辨病治疗,才能提高厅效。总结验案三则,试淡体会如下: 一、阴虚燥热易致肝阴耗灼,治以酸甘育阴潜阳。周某,女,63岁。1989年10月19日初诊:口干多饮、易饥多食、多尿三月余。头痛头昏,时有耳呜、面红目赤干涩,视物模糊,形体肥胖,舌红苔少而剥,脉细弦。高血压病史二十余年。测血压21.3/12.8kpa,尿糖(卅),空腹血糖12.92mmol/L。证属肝肾阴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验案五则
10
作者 韩树人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27-28,共2页
大凡五脏有疾,都能令人不寐,非独心也,然而又不离乎心也。故失眠一证,病关五脏,其治亦然。现举例如下: 一、君相火旺,心肝同治卜××,女,35岁,工人,84年1月12日初诊。昔日寐佳,句日前因恶梦受惊,嗣后每夜通宵不眠,心悸不宁,头... 大凡五脏有疾,都能令人不寐,非独心也,然而又不离乎心也。故失眠一证,病关五脏,其治亦然。现举例如下: 一、君相火旺,心肝同治卜××,女,35岁,工人,84年1月12日初诊。昔日寐佳,句日前因恶梦受惊,嗣后每夜通宵不眠,心悸不宁,头昏且痛,午后面部升火,急躁心烦,口干欲饮,舌红苔薄黄,脉小弦。心肝营阴不足,君相火旺,内扰心神,上干清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感染治疗经验琐谈
11
作者 郭惠芳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25-26,共2页
尿道感染通常是细菌直接侵犯泌尿系统而引起,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表现。习惯上把肾盂肾炎,输尿管炎称为上尿路感染,把膀胱炎、尿道炎称为下尿路感染。结合本病的证候特点,中医将其纳入“淋证”范围论治。
关键词 尿路感染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薤白雾化剂雾化吸入结合辨证治疗慢阻肺发作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建华 曹世宏 韩树人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01-204,共4页
作者以自制复方薤白雾化吸入剂,结合清肺化痰或温肺化饮方治疗本病发作期21例。总有效率为85.7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本方具有抗感染、祛痰止咳、解除气道阻塞、改善通气及降低血粘度等作用。
关键词 复方薤白雾化剂 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仲瑛教授用药经验举隅 被引量:1
13
作者 施建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45-45,共1页
周仲瑛教授从事中医工作近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亲聆教诲,获益良多。现整理周师部分用药经验如下: 楮实子临证有不少病人水肿与阴虚同在。这种情况病因不一,其中有由于素体阴亏、津不化气,气不化水而成者,如投利水之泽泻... 周仲瑛教授从事中医工作近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亲聆教诲,获益良多。现整理周师部分用药经验如下: 楮实子临证有不少病人水肿与阴虚同在。这种情况病因不一,其中有由于素体阴亏、津不化气,气不化水而成者,如投利水之泽泻、木通则更伤阴津,以地黄、阿胶辈补阴又碍气化,是为两难。周师用楮实子治阴亏水肿收效甚佳。认为本品平补肝肾与枸杞子相仿,利水消肿与泽泻相似,兼有二者之长而无助水伤阴之弊。考《别录》云本品“主阴痿、水肿,益气”,《大明本草》言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仲瑛 泽泻 利水 水肿 本品 祛湿利水药 利湿 周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法分期治疗胆系疾病的体会
14
作者 邵铭 方祝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6-36,共1页
1991年度,本院内科肝胆病区用通腑法分期治疗胆系疾病共72例,其中女性55人,男性17人,年龄最大者87岁,最小者22岁,女性患者年龄在30~55岁者有41人,占大多数,男性患者均在40岁以上,病种包括“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阻塞... 1991年度,本院内科肝胆病区用通腑法分期治疗胆系疾病共72例,其中女性55人,男性17人,年龄最大者87岁,最小者22岁,女性患者年龄在30~55岁者有41人,占大多数,男性患者均在40岁以上,病种包括“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阻塞性黄疸”。从治疗情况来看,大体可分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以急性发作期为主,具体分述如下: 1.急性期此期患者症状较重,右上腹疼痛较剧,常放射至右肩背,多伴畏寒发热,或有黄疸,小便偏黄,大便干而少,甚则数日不行,舌多偏红,苔偏黄腻、脉弦、辨证以肝胆湿热偏重,治疗多取大柴胡汤意加减,或采用华东地区胆组协定方加减,常用药物有柴胡6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中医药疗法 泻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近况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柏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15-116,共2页
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治疗慢性菲特异性结肠炎方面取碍了较好疗效,尤其是中药灌肠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收集了1976—1990年32篇1715例用中药灌肠治疗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病例,就这方面情况综述如下。一 (一)辨证灌肠方在灌肠中采用辨证施治... 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治疗慢性菲特异性结肠炎方面取碍了较好疗效,尤其是中药灌肠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收集了1976—1990年32篇1715例用中药灌肠治疗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病例,就这方面情况综述如下。一 (一)辨证灌肠方在灌肠中采用辨证施治的比较多见,从报道材料看,可概括为以下几型。 1、肠道湿热型: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灌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复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7例临床观察
16
作者 汤粉英 石磊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142-144,共3页
本组资料均选自1985年4月至1990年12月间系统观察的心复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7例,并设立对照组29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本组病例共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81岁。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