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钡钨阴极电子发射物411铝酸盐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唐志兰 沈春英 +1 位作者 李志顺 丘泰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5-308,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钡钨阴极用411铝酸盐,研究了在湿空气中放置前后铝酸盐的稳定性、与钨基的浸渍情况、物相的变化和阴极的发射性能。结果表明:在湿空气中放置的411铝酸盐,增重大于9%,与钨基的浸渍性下降,主晶相由Ba3CaAl2O7转变为...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钡钨阴极用411铝酸盐,研究了在湿空气中放置前后铝酸盐的稳定性、与钨基的浸渍情况、物相的变化和阴极的发射性能。结果表明:在湿空气中放置的411铝酸盐,增重大于9%,与钨基的浸渍性下降,主晶相由Ba3CaAl2O7转变为Ba7Al2O10,BaCO3和CaCO3,在1050℃时,阴极的发射性能从25.86 A·cm-2下降到16.42 A·cm-2,在空气中放置的铝酸盐制备的阴极发射性能降低了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1铝酸盐 钡钨阴极 电子发射物质 发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温真空集热管端部热损失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军 龚广杰 +2 位作者 谢启辉 黄鑫炎 郝梦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34-1439,共6页
建立了真空集热管端部热损失的两种实验评估方法,研究表明端部覆盖时的热损失曲线明显低于端部暴露实验,并更接近一维模型的理论曲线。吸收管温度约300℃时,暴露端部的热损失约为200W,造成24.77%的额外热损失,覆盖端部的额外热损失仅为7... 建立了真空集热管端部热损失的两种实验评估方法,研究表明端部覆盖时的热损失曲线明显低于端部暴露实验,并更接近一维模型的理论曲线。吸收管温度约300℃时,暴露端部的热损失约为200W,造成24.77%的额外热损失,覆盖端部的额外热损失仅为7.24%,且端部暴露时热损失对风速敏感。总的来说,集热管的热损失测试应在端部覆盖的情况下进行,以得到精确的热损失曲线;在实际运行中,集热管的端部也必须有保温材料完全包裹,以避免额外的热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 真空集热管 热性能测试 端部热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2O_3掺杂对0.69CaTiO_3-0.31LaAlO_3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马丹 慕玮 丘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47-1352,共6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研究了B2O3对0.69CaTiO3-0.31LaAlO3微波介质陶瓷烧结性能与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B2O3的引入未改变陶瓷的晶相组成。添加适量B2O3的可有效的降低0.69CaTiO3-0.31LaAlO3介电陶瓷的烧结温度,增强致密性... 采用固相反应法,研究了B2O3对0.69CaTiO3-0.31LaAlO3微波介质陶瓷烧结性能与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B2O3的引入未改变陶瓷的晶相组成。添加适量B2O3的可有效的降低0.69CaTiO3-0.31LaAlO3介电陶瓷的烧结温度,增强致密性并提高介电性能。在1500℃烧结温度,B2O3掺杂量为0.3wt%时,0.69CaTiO3-0.31LaAlO3陶瓷获得最佳介电性能:εr≈45.4,Qf≈52800 GHz,τf≈8.78 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2O3 介电性能 烧结温度 致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CeO_2烧结助剂对高SiC含量SiC基复相陶瓷致密性与导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鑫 李斌 +4 位作者 李晓云 戴斌 冯永宝 杨建 丘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1-365,共5页
以MgO-CeO2为烧结助剂,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在1850℃制备了SiC含量为80wt%的SiC-AlN复相陶瓷。研究了不同助剂含量对复相陶瓷致密性与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烧结助剂能够对SiC-AlN复相陶瓷起到促进烧结作用。烧结助剂含量为6wt%... 以MgO-CeO2为烧结助剂,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在1850℃制备了SiC含量为80wt%的SiC-AlN复相陶瓷。研究了不同助剂含量对复相陶瓷致密性与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烧结助剂能够对SiC-AlN复相陶瓷起到促进烧结作用。烧结助剂含量为6wt%时,样品显气孔率偏大;当助剂含量提高至8wt%~14wt%时,样品显气孔率显著降低,能够完全烧结致密化。复相陶瓷在烧结助剂含量为10wt%时获得最佳的致密性,其显气孔率仅为0.14%。在烧结助剂含量为8wt%时,样品具有最高的热导率51.72W·m-1·K-1。复相陶瓷的热导率主要受样品致密性和晶界相的影响,不足或过量的烧结助剂都会使样品的热导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氮化铝 热压烧结 致密性 导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陶瓷表面氧化及Mo-Mn法金属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曹昌伟 冯永宝 +1 位作者 丘泰 梁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6-421,432,共7页
对无压烧结制备的AlN陶瓷氧化处理,采用传统Mo-Mn法在预氧化后的AlN陶瓷表面制备金属化层,并在Mo-Mn金属化层表面实施镀镍制备Mo-Mn/Ni复合金属化层。研究了AlN陶瓷氧化及金属化对其导热性能、力学性能、表面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对无压烧结制备的AlN陶瓷氧化处理,采用传统Mo-Mn法在预氧化后的AlN陶瓷表面制备金属化层,并在Mo-Mn金属化层表面实施镀镍制备Mo-Mn/Ni复合金属化层。研究了AlN陶瓷氧化及金属化对其导热性能、力学性能、表面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化铝陶瓷经过1100℃保温3 h的氧化处理之后,在其表面生成均匀分布的氧化铝层,热导率和抗弯强度分别提升了6.2%和26.6%。AlN陶瓷表层制备的Mo-Mn/Ni复合金属化层厚度约为28μm,Al_2O_3层、Mo-Mn层与Ni层之间通过元素的相互迁移形成扩散层,层间紧密结合。金属化后陶瓷的热扩散系数较纯AlN陶瓷基体提升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 表面氧化 金属化 Mo-Mn法 热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烧结制备AlN/BN复相陶瓷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金灿灿 王太保 +3 位作者 胡春峰 梁田 杨建 丘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91-1596,共6页
以氮化铝(AlN)粉和高活性六方氮化硼(h-BN)粉为原料,不添加烧结助剂,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Al N/BN(20vol%)复相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1750~1900℃)对复相陶瓷相对密度、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力学性能、热导率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以氮化铝(AlN)粉和高活性六方氮化硼(h-BN)粉为原料,不添加烧结助剂,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Al N/BN(20vol%)复相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1750~1900℃)对复相陶瓷相对密度、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力学性能、热导率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50℃以上可以制备出相对密度大于98.6%的致密AlN/BN复相陶瓷。试样显微结构均匀,晶粒细小,晶界干净,无明显杂质相,h-BN未形成明显的卡片房式结构。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试样的相对密度、力学性能、热导率及介电性能(1 MHz)均显著提高。1900℃烧结的试样性能最优,相对密度99.3%,抗弯强度482±42 MPa、断裂韧性4.4±0.4 MPa·m1/2、维氏硬度8.56±0.33GPa、热导率47.2 W·m-1·K-1、介电常数7.64,介电损耗4.62×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六方氮化硼 热压烧结 力学性能 热导率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裂解工艺对无压烧结制备六方氮化硼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太保 陆聪 +6 位作者 刘涛 金灿灿 王新木 穆宣琳 梁田 杨建 丘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8-724 742,742,共8页
以硼酸-尿素混合水溶液作为h-BN先驱体,对无压烧结制备的高纯h-BN陶瓷进行了浸渍-裂解-二次无压烧结处理,以提高其致密度和性能。研究了先驱体溶液浓度和循环次数对浸渍-裂解-烧结后h-BN陶瓷的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先驱... 以硼酸-尿素混合水溶液作为h-BN先驱体,对无压烧结制备的高纯h-BN陶瓷进行了浸渍-裂解-二次无压烧结处理,以提高其致密度和性能。研究了先驱体溶液浓度和循环次数对浸渍-裂解-烧结后h-BN陶瓷的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先驱体溶液浓度的增大,h-BN陶瓷的密度、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热导率均先升高后降低,浓度为68wt%时均达到最大。浓度过高会导致先驱体溶液在浸渍过程中发生析出,反而不利于浸渍。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h-BN陶瓷的致密度、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及热导率均逐渐增大,但趋势逐渐变缓。循环6次得到的h-BN陶瓷的密度、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热导率分别为1.465 g/cm3、84.1 MPa、1.52 MPa·m1/2、44.36 W·m-1·k-1,相对于未处理的h-BN陶瓷分别提高4.7%、31.6%、63.7%、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 无压烧结 浸渍 先驱体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成型制备氧化铝陶瓷 被引量:4
8
作者 宋秀香 冯永宝 丘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34-3638,共5页
采用多组分粘结剂,通过注射成型制备Al2O3陶瓷。讨论了粘结剂中石蜡含量、固含量对喂料粘度及坯体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坯体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蜡含量为粘结剂的40wt%,喂料固含量为52vol%时,喂料粘度合适,坯体... 采用多组分粘结剂,通过注射成型制备Al2O3陶瓷。讨论了粘结剂中石蜡含量、固含量对喂料粘度及坯体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坯体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蜡含量为粘结剂的40wt%,喂料固含量为52vol%时,喂料粘度合适,坯体性能最好,内部显微结构均匀,抗弯强度为25 MPa,完全满足机械加工的强度要求。15601640℃,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烧结致密性提高。1600℃时,Al2O3抗弯强度最高达(422±40)MPa,致密性较好,晶粒发育较为理想,为最佳烧结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注射成型 粘度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SiO_2助剂对常压烧结SiC-AlN复相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云 李晓云 +4 位作者 王玉春 冯永宝 戴斌 丘泰 孙悦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3-638,共6页
Si C∶Al N以质量比1∶1,添加不同质量分数Y2O3-Si O2(摩尔比为2.9∶7.1)复合烧结助剂,分别在氢气和氩气气氛下常压烧结制备Si C-Al N复相材料。研究烧结气氛、烧成温度和Y2O3-SiO2含量对该复相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氢气... Si C∶Al N以质量比1∶1,添加不同质量分数Y2O3-Si O2(摩尔比为2.9∶7.1)复合烧结助剂,分别在氢气和氩气气氛下常压烧结制备Si C-Al N复相材料。研究烧结气氛、烧成温度和Y2O3-SiO2含量对该复相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氢气气氛相比,氩气气氛下烧结体更易致密;16501850℃,随着烧结温度升高,烧结致密性明显提高。氩气气氛1850℃下保温1 h,Y2O3-SiO2复合助剂含量为9.09wt%,烧结体的显气孔率可低于0.15%,晶粒尺寸均匀且连接紧密。烧结过程中,Y2O3、Si O2烧结助剂与Al N表面的Al2O3在一定温度下形成液相有助于样品致密化。Y2O3与Al N表面的Al2O3反应生成钇铝石榴石(Y3Al5O12),Si O2高温下主要形成玻璃相。Si C-Al N复相材料是由主晶相6H-Si C和Al N,次晶相Y3Al5O12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氮化铝 常压烧结 烧结气氛 致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助剂MnCO_3对0.80Sm(Mg_(1/2)Ti_(1/2))O_3-0.20Ca_(0.8)Sr_(0.2)TiO_3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立春 慕玮 +2 位作者 陈柏 杨建 丘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7-542,共6页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研究了烧结助剂MnCO3对0.80Sm(Mg1/2Ti1/2)O3-0.20Ca0.8Sr0.2TiO3微波介质陶瓷的烧结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助剂MnCO3的引入未改变陶瓷的晶相组成。添加适量的MnCO3可以降低体系的烧结温度,获得较优...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研究了烧结助剂MnCO3对0.80Sm(Mg1/2Ti1/2)O3-0.20Ca0.8Sr0.2TiO3微波介质陶瓷的烧结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助剂MnCO3的引入未改变陶瓷的晶相组成。添加适量的MnCO3可以降低体系的烧结温度,获得较优的性能;添加过量的MnCO3或烧结温度过高会产生微裂纹,增加了陶瓷的介电损耗,降低致密性。在1500℃烧结,保温3 h,添加0.50wt%MnCO3,0.80Sm(Mg1/2Ti1/2)O3-0.20Ca0.8Sr0.2TiO3陶瓷获得最佳的介电性能:εr=29.80,Q×f=56900 GHz,τf=7.53 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O3 0 80Sm(Mgl 2Til 2)03n 20C% 8Sr0 2 Ti03陶瓷 烧结温度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CO_3掺杂对0.94Mg_2SiO_4-0.06Ca_(0.9)Sr_(0.1)TiO_3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玲 冯永宝 丘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0-434,446,共6页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研究了Li2CO3掺杂对0.94Mg2Si O4-0.06Ca0.9Sr0.1Ti O3微波介质陶瓷的烧结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助剂Li2CO3的引入未改变陶瓷的相组成。添加适量的Li2CO3可以促进烧结,烧结温度由1440℃降低到1355℃,...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研究了Li2CO3掺杂对0.94Mg2Si O4-0.06Ca0.9Sr0.1Ti O3微波介质陶瓷的烧结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助剂Li2CO3的引入未改变陶瓷的相组成。添加适量的Li2CO3可以促进烧结,烧结温度由1440℃降低到1355℃,而且介电性能也得到了优化,Q×f值有明显的提高;过量Li2CO3的引入,降低了材料的致密性,增加了陶瓷的介电损耗。在1355℃烧结,保温3 h,添加0.50wt%Li2CO3的0.94Mg2Si O4-0.06Ca0.9Sr0.1Ti O3陶瓷获得最佳的介电性能:εr=7.96,Q×f=96409 GHz(f=14.571 GHz),τf=+4.62 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CO_3 Mg_2SiO_4-006Ca_0.9Sr_0.1TiO_3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率曲折槽波导毫米波行波管设计、制造和冷测
12
作者 田艳艳 王禾欣 +3 位作者 石先宝 李新义 宫玉彬 何文龙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1-316,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工作在毫米波段(85~110 GHz)的带状注高效率曲折槽波导毫米波行波管,并进行了参数优化设计、加工制造和冷测实验研究。曲折槽波导首次采用一次改变周期相速跳变技术提高带状注毫米波行波管电子互作用效率。文中加工... 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工作在毫米波段(85~110 GHz)的带状注高效率曲折槽波导毫米波行波管,并进行了参数优化设计、加工制造和冷测实验研究。曲折槽波导首次采用一次改变周期相速跳变技术提高带状注毫米波行波管电子互作用效率。文中加工制造了三种不同周期个数(包含相速跳变和均匀相速两种类型)的曲折槽波导,并进行了S参数测试,其结果表明应用一次相速跳变技术的曲折槽波导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和较宽的带宽。此外,通过测量三种不同周期个数曲折槽波导的相位传输得到了不同周期p_(0)和p_(1)的色散曲线,其结果证明通过仿真得到的色散曲线和测量得到的色散曲线相吻合。文中注波互作用三维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当曲折槽波导慢波结构末端20个半周期采用一次相速跳变技术时,在频点95 GHz处输出饱和功率达到240 W,比同等条件下的均匀相速曲折槽波导行波管在95 GHz处高70 W。同时,曲折槽波导行波管采用一次相速跳变技术在频带85~110 GHz范围内电子效率明显得到提高,并且在95 GHz处最大电子效率提高了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折槽波导 一次相速跳变 毫米波行波管 强电子效率 高功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