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6层螺旋CT三联检查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芝 刘涛 +1 位作者 付建立 张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5期829-833,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256层MSCTA三联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分析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为开展低剂量MSCTA检查提供依据。方法 50例三联检查患者为研究组,单纯256层MSCTA冠脉成像40例,CTPA30例,主动脉成像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分析比较,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256层MSCTA三联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分析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为开展低剂量MSCTA检查提供依据。方法 50例三联检查患者为研究组,单纯256层MSCTA冠脉成像40例,CTPA30例,主动脉成像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其成像质量是否可以满足影像诊断及临床需要。同时计算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对所有数据输入Stata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1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胸痛三联检查成像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辐射剂量,研究组与主动脉组、肺动脉组两两对照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与单独的冠状动脉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56层MS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急性胸痛患者检查中可同时显示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及其分支图像,其成像质量与单纯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成像检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此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尽管MSCT三联检查射线剂量比单纯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检查为高,但要比三种造影分开检查所受剂量总和低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三联征 心肌梗死 肺动脉栓塞 主动脉夹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李婧 刘延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8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胆管癌病患30例采用256层螺旋CT技术,分析病患的肿块程度、密度及临床手术可行性。结果由F值检验可知,不同时期病灶检出情况有显著差异,其中平扫检出的肿块量最低。差...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胆管癌病患30例采用256层螺旋CT技术,分析病患的肿块程度、密度及临床手术可行性。结果由F值检验可知,不同时期病灶检出情况有显著差异,其中平扫检出的肿块量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脉期的肿瘤-肝CT值差为(26±9)HU均明显高于平扫期、门脉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类型与手术类型大体一致,准确度为73.3%(22/30)。(根据Kappa检验,发现Kappa值>0.4。)CT评估与术中评估大体一致,准确度为73.3%(22/30)。(根据Kappa检验,发现Kappa值>0.4)。结论 256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可清晰扫描出病患的肿块范围及密度,对手术分型及肿瘤的切除性评估也较为精确。意义远大,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气管异物低剂量CT扫描及后处理图像诊断价值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梁慧 任庆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8期1315-1317,1320,共4页
目的探讨CT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图像质量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气道异物患儿行MSCT扫描,CT扫描参数为100kV,40~80mA,层厚5mm,间距5mm,螺距0.396,扫描后进行层厚0.625mm,间隔0.625mm重建,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 目的探讨CT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图像质量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气道异物患儿行MSCT扫描,CT扫描参数为100kV,40~80mA,层厚5mm,间距5mm,螺距0.396,扫描后进行层厚0.625mm,间隔0.625mm重建,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CTVB)。并与支气管内窥镜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96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均获得满意的后处理图像,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的诊断准确性为97.9%,异物定位与支气管镜检相符97.9%。其中MPR(包括CPR)及MinIP在显示异物本身和局限性气管、支气管阻塞最好。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可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但不能用单一的后处理技术,应该将轴位和多种后处理技术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本病的直接征象是显示异物本身,而局限性支气管阻塞需结合其他征象才能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后处理图像 异物 气管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俊景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2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均接受DR与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标准,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观察螺旋CT图像。结果螺旋CT皮下气肿、肋骨骨折... 目的探讨分析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2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均接受DR与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标准,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观察螺旋CT图像。结果螺旋CT皮下气肿、肋骨骨折、肩胛骨骨折、锁骨骨折、胸腔积液、气胸、肝脏损伤、脾脏损伤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高于DR检查的79.4%、86.2%、70.6%、66.7%、72.2%、72.7%、55.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DR,螺旋CT在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X射线摄影 螺旋CT 急诊 胸腹部创伤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导水管的MSCT形态学研究:强调在不同层面的差异性
5
作者 牛玉英 全勇 谷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9期1549-1552,共4页
目的 探讨正常前庭导水管在CT图像显示的形态。方法 收集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行颞骨CT扫描患者112例。由两位放射学医师独立在横轴位、单斜位、双斜位图像上对前庭导水管远段的中点及外口进行测量,计算观察者间一致性及变异系... 目的 探讨正常前庭导水管在CT图像显示的形态。方法 收集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行颞骨CT扫描患者112例。由两位放射学医师独立在横轴位、单斜位、双斜位图像上对前庭导水管远段的中点及外口进行测量,计算观察者间一致性及变异系数,统计前庭导水管显示为裂隙样、管状结构、未显示的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表现为管状结构144例,裂隙状结构75例,未见显示的5例,前庭导水管在各层面上显示不同形态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前庭导水管的中点及外口在横轴位、单斜位、双斜位图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7.4%,33.0%;36.5%,40.5%;47.5%,64.5%。两位放射学医师在各层面上前庭导水管中点的测量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结果显示前庭导水管在横轴位、单斜位、双斜位图像上形态及大小有高度的变异性,可以表现为裂隙状、管状,少数无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导水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黏膜DWI影像特点对于鼻咽良恶性病变判断的价值
6
作者 刘延华 李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1925-192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鼻咽病患的黏膜影像特点对鼻咽良恶性的判断结果,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病患238例,根据对良恶性诊断的病理结果分为观察组(良性病变组)131例和对...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鼻咽病患的黏膜影像特点对鼻咽良恶性的判断结果,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病患238例,根据对良恶性诊断的病理结果分为观察组(良性病变组)131例和对照组(恶性病变组)107例。采用DWI扫描测定ADC并分析影像特点,再通过血清测定CEA及CA-199水平。结果观察组具有对称、低信号以及粘膜不厚的病灶比例更高,而对照组多为不对称、高信号以及黏膜增厚病灶。统计对比发现对称性、信号强度以及黏膜厚度的准确度依次为64.29%、67.23%、71.85%,灵敏度依次为55.14%、57.94%、62.61%以及特异性为71.76%、74.81%、79.39%,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在b值确定下观察组ADC及BF、BV、P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中CEA、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WI诊断中对称性、信号强度以及黏膜厚度均能作为诊断鼻咽良恶性的依据,其中黏膜厚度价值最高。并且ADC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黏膜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良恶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