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唐古特大黄“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被引量:21
- 1
-
-
作者
齐浩
陈垣
郭凤霞
曹师
郭志军
杨育峰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农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陇西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特色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实验室甘肃省特色药材规范化可追溯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卓尼县佛赐藏药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42,共24页
-
基金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唐古特大黄GAP种植及产业化开发(1102NKDP019)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8-002-1)
+2 种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37B04)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科技攻关项目(GYC09-06-03)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保存与利用支撑平台的可持续发展--种质收集保存及数据库建设和甘肃农业大学教学研究等项目资助
-
文摘
采用"3414"施肥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唐古特大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为唐古特大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对唐古特大黄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表现依次为施肥>不施肥,NPK>P>N>K;两两互作对唐古特大黄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表现为NP>PK>NK、PK>NP>NK。除高氮处理(N3P2K2)外,其余施肥处理条件下唐古特大黄总蒽醌含量均优于《中国药典》标准,总灰分及水分均达标。唐古特大黄施肥量与产量间的三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均典型,能够较好的反应施肥量同产量、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获得唐古特大黄最高产量施肥方案为氮74.06kg/hm2,磷55.07kg/hm2,钾36.56kg/hm2,产量可达12384.3kg/hm2。最佳经济施肥方案为氮73.33kg/hm2、磷54.58kg/hm2、钾36.37kg/hm2,产量为12012.6kg/hm2,经济效益为196126.0元/hm2。
-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
“3414”肥料设计
施肥模型
经济效益
产量
-
Keywords
Rheum tanguticum
‘3414'fertilizer design
fertilization model
economic benefits
yield
-
分类号
S147.2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麻花秦艽种子灌浆充实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米永伟
陈垣
郭凤霞
杨育峰
陈翔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实验室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卓尼县佛赐藏药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陇西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135,共7页
-
基金
科技部科研人员服务企业项目(2009GJG10036)
国家发改委-甘肃陇原中天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秦艽野生培育基地建设
+3 种基金
甘肃省扶贫办临潭县野生地道药材秦艽
羌活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
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2C26216206931)
甘肃农业大学教学科研项目资助
-
文摘
在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选用人工栽培5年的麻花秦艽种株,在盛花期挂牌标记发育一致的花序,自开花后每隔3d测定千粒重和发芽率,对种子灌浆及发芽特性系统研究,旨在为确定其种子适宜采收期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麻花秦艽种子鲜重在开花后第34天达最大,随后迅速下降,至灌浆末期接近干重的水平。籽粒干重的变化趋势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快增期在花后13~34d,开花后60d灌浆基本结束。灌浆速率呈"慢-快-慢"规律,因降雨2次低谷,籽粒脱水速率随灌浆进程的递进而持续加快,含水量先上升后稳定下降。种子发芽率在花后43d达到较高水平,但受阴雨天气影响。种子发芽质量指标与千粒干重和灌浆持续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脱水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种子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以上说明麻花秦艽种子成熟度和灌浆末期天气对种子发芽质量具有显著影响,采收期应在花后52~55d(9月上中旬),种果欲裂,种子含水率在10%左右时为宜,选晴天根据成熟情况分批采用布袋或尼龙袋采收。
-
关键词
麻花秦艽
种子
灌浆特性
发芽特性
采收期
-
Keywords
Gentiana straminea
seeds
filling characteristic
germination trait
harvest time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掌叶大黄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9
- 3
-
-
作者
孙云波
陈垣
郭凤霞
李增轩
杨育峰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卓尼县佛赐藏药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9,46,共8页
-
基金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1102NKDP019)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8-002-1)
+6 种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37B04)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科技攻关项目(GYC09-06-03)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保存与利用支撑平台的可持续发展-种质收集保存及数据库建设
1000亩大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藏药材秦艽唐古特大黄优良种苗繁育推广项目
紧缺藏中药材药源基地建设项目
甘肃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资助
-
文摘
以从甘肃省掌叶大黄道地产区不同产地征集的50份掌叶大黄种子样品作为研究材料,在系统测定种子纯净度、千粒质量、含水量、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等质量指标基础上,采用K均值聚类法划分种子类别,确定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甘肃省掌叶大黄种子质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各质量指标变幅均较大,变异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种子发芽率〉含水量〉种子活力〉千粒质量〉纯净度.不同产地来源掌叶大黄种子被分为3大类,分属3个质量等级.发芽率和种子活力为掌叶大黄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其余指标均为次级和参考指标.一级种子发芽率为88.6%~100%,种子活力为91.00%~100%;二级种子发芽率为71.0%~88.5%,种子活力为84.00%~93.00%;三级种子发芽率为55.0%~70.0%,种子活力为80.00%~90.00%.征集的50份种子样品中,一、二级种子占64.0%.
-
关键词
掌叶大黄
种子质量
分级标准
甘肃
-
Keywords
Rheum palmatum
seed qualit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Gansu
-
分类号
R282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唐古特大黄种子灌浆充实动态及发芽特性研究
- 4
-
-
作者
曹师
郭凤霞
陈垣
杨育峰
郭爱伟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5-232,共8页
-
基金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1102NKDP019)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8-002-1)
+3 种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37B04)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科技攻关项目(GYC09-06-03)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保存与利用支撑平台的可持续发展-种质收集保存及数据库建设
甘肃农业大学教学研究等项目资助
-
文摘
选用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种植4年的唐古特大黄种株,从花后第10天开始每隔3d测定种子发育动态直至种子全部成熟,风干后测定种子发芽特性,旨在揭示唐古特大黄种子灌浆动态及其与发芽质量的内在联系,为确定种子最佳采收期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唐古特大黄种子百粒干重的变化趋势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快增期在花后12-39d,开花60d后灌浆基本结束。种子脱水速率随灌浆进程的递进持续加快,含水量稳定下降。开花22d开始采收的种子具较低萌发能力,此后随灌浆进程的递进,发芽质量指标均显著提高,花后49d开始,种子发芽质量指标趋于稳定,开花55d后种子含水量下降至10%以下。种子的发芽质量指标与百粒干重和灌浆持续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灌浆速率受天气影响较大,说明唐古特大黄种子成熟度对种子的发芽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种子最佳采收期应在开花后55-60d(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种子含水率在10%左右时分批采收为宜。
-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
种子
灌浆特性
发芽特性
采收期
-
Keywords
Rheum tanguticum
seeds
filling characteristic
germination trait
harvest time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