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梁施工多点同步顶推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伟宁 张利英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34,共5页
研究目的: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是石武高速铁路跨越黄河的关键通道,主桥采用连续钢桁结合梁多塔斜拉桥,它同时满足高速铁路及高铁上部一级公路的行车要求,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为了总结经验,并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研究目的: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是石武高速铁路跨越黄河的关键通道,主桥采用连续钢桁结合梁多塔斜拉桥,它同时满足高速铁路及高铁上部一级公路的行车要求,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为了总结经验,并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本文详细介绍主桥钢梁采用的同步顶推架设工法,并着重阐述在主桥架设中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控制要点。研究结论:钢梁整体多点同步顶推法的成功,攻克了较大江、河上建设大跨度桥梁的又一个技术难关,也为我国桥梁建设增添了一项成熟的施工技术。该桥建设的实践经验证明,施工现场质量和安全因素的控制,已经成为新技术、新工艺结构成功的基本保障。在质量控制方面,需对杆件制造、杆件拼装、动力源、随机纠偏加以严格控制,才能确保钢桁梁施工的整体质量;在安全控制方面,必须认真做好拼装平台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构件吊装安全保证措施、顶推力传导体系的监控等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结合梁 斜主桁 同步顶进工法 质量、安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观测与预测技术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登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64,共5页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全线铺设无砟轨道。为了确保高速列车舒适、平稳运行,线路工程变形控制是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研究客运专线路基、桥涵和隧道的沉降观测的技术方案等关键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使用扩展双曲线法对路基沉降结果进行了预测。...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全线铺设无砟轨道。为了确保高速列车舒适、平稳运行,线路工程变形控制是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研究客运专线路基、桥涵和隧道的沉降观测的技术方案等关键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使用扩展双曲线法对路基沉降结果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一般路基地段沉降量最大断面的预测工后沉降值为5.8 mm,桥梁墩台、涵洞和隧道的沉降量均较小。这些沉降控制技术和结论对于进行沉降观测控制与预测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广客专 无砟轨道 沉降观测 沉降预测 扩展双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运营安全监测系统实施现状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伟宁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64,共4页
桥梁结构运营期监测既可以验证设计理论并指导后续同类桥梁的设计,又可以对运营过程中结构的状态实施监测与安全预警评估,还可以指导实施科学的结构管养维护服务,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热点。从介绍各国相关... 桥梁结构运营期监测既可以验证设计理论并指导后续同类桥梁的设计,又可以对运营过程中结构的状态实施监测与安全预警评估,还可以指导实施科学的结构管养维护服务,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热点。从介绍各国相关事例着手,系统总结目前桥梁运营期监测系统的实施现状与应用研究进展,阐述现阶段制度规范的发展情况,并展望了桥梁运营期监测系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安全监测系统 制度规范 实施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铁2号线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晓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9-101,115,共4页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轨道为目前国内降噪减振效果较好的结构设计,但与普通整体道床轨道相比其工艺复杂、工序繁复、工程造价高、施工周期长、质量控制难度大,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亦频发,成为地铁工程铺轨施工中的难点及关键部位。介绍...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轨道为目前国内降噪减振效果较好的结构设计,但与普通整体道床轨道相比其工艺复杂、工序繁复、工程造价高、施工周期长、质量控制难度大,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亦频发,成为地铁工程铺轨施工中的难点及关键部位。介绍了对大连地铁2号线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轨道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地铁 钢弹簧浮置板 整体道床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力自平衡式模板台车的研制及应用
5
作者 宿金梁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3,共3页
隧道二次衬砌普通模板台车构件笨重,操作困难,造价昂贵,需要改进。采用拱模合一的方法,尽量减轻单件拱模自重,改整体移动拱模为拆散重组方式,利用走行式机械装置拆装拱模,加快拆装速度,解决了普通模板台车构件笨重,操作困难、造价昂贵... 隧道二次衬砌普通模板台车构件笨重,操作困难,造价昂贵,需要改进。采用拱模合一的方法,尽量减轻单件拱模自重,改整体移动拱模为拆散重组方式,利用走行式机械装置拆装拱模,加快拆装速度,解决了普通模板台车构件笨重,操作困难、造价昂贵的问题。在南水北调西四环暗涵二次衬砌中,使用浮力自平衡式模板台车,保证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力自平衡 模板 台车 水工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