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犬粮食品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何夙旭
蒲静
+4 位作者
赵海明
陈诺
刘强
柳跃军
李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2,共8页
近些年,宠物狗的食品营养品质与安全受到重视。然而,犬粮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微生物方面,引起了宠物行业和养宠爱好者的高度关注。为全面了解犬粮的质量和安全性,本试验对市场上的四种主粮食品(膨化粮、鲜肉粮、低温烘焙粮和益生菌...
近些年,宠物狗的食品营养品质与安全受到重视。然而,犬粮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微生物方面,引起了宠物行业和养宠爱好者的高度关注。为全面了解犬粮的质量和安全性,本试验对市场上的四种主粮食品(膨化粮、鲜肉粮、低温烘焙粮和益生菌粮)进行了生物安全指标分析,包括重金属、微生物数量、有害病原菌、生物胺、内毒素和真菌毒素等。研究结果显示:四种主粮食品的重金属、细菌总数、有害病原菌和真菌毒素都符合全价宠物食品犬粮GB/T31216-2014的限量标准,但多数样本检测出呕吐毒素。不同类型犬粮均检测出生物胺和内毒素,生产工艺对该方面的指标有一定影响,尤其是低温烘焙粮和益生菌粮,这些指标需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生物安全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生物胺和真菌毒素是犬粮食品潜在的安全风险。本研究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获取高品质、安全的犬粮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粮
生物安全
生物胺
内毒素
真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C-I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迷迭香提取物对鲐鱼脱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源渊
张正雨
+2 位作者
祁立波
黄旭辉
傅宝尚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7-197,共11页
为探究迷迭香提取物(rosemary extract,RE)脱腥液对鲐鱼脱腥效果的影响,先运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出脱腥工艺,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脱腥前后鲐鱼挥发性成分进行鉴...
为探究迷迭香提取物(rosemary extract,RE)脱腥液对鲐鱼脱腥效果的影响,先运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出脱腥工艺,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脱腥前后鲐鱼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脱腥前后鲐鱼的挥发性风味具有明显差异。在RE脱腥液浓度为0.16%,料液比为1:3.3(g/mL),浸泡时间为41 min的条件下,TBA值和感官腥味值最低,分别为0.881 mg MDA/kg和1.34分。GC-IMS技术共检出45种挥发性物质,脱腥前醛类相对含量最高,经脱腥处理后,显著降低了30.73%,脱腥后酮类和酯类相对含量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0.87倍和2.11倍。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建立了稳定性好的模型,依据变量投影重要性因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筛选出脱腥前关键风味物质(VIP>1)有己醛(M)、己醛(D)、丁醛,这些物质共同构成脱腥前鲐鱼的整体风味,脱腥后关键风味物质(VIP>1)有异丁酸乙酯、异戊醇(M)、3-羟基-2-丁酮,表明RE脱腥液有效改善了鲐鱼挥发性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鱼
脱腥
响应面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类型犬粮营养品质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夙旭
黄春
+3 位作者
赵海明
陈诺
何昭明
雒飞飞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0期12-17,共6页
研究旨在评估4种不同类型犬粮的营养品质。试验选取市售的膨化粮(M)、鲜肉粮(F)、烘焙粮(B)和益生菌粮(P)等4种类型的犬粮各10份,检测其中重要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钙、磷、维生素及塑化剂主要成分双酚A (BPA)的含量。结果显示:各...
研究旨在评估4种不同类型犬粮的营养品质。试验选取市售的膨化粮(M)、鲜肉粮(F)、烘焙粮(B)和益生菌粮(P)等4种类型的犬粮各10份,检测其中重要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钙、磷、维生素及塑化剂主要成分双酚A (BPA)的含量。结果显示:各组样品蛋白质含量为21.1%~40.4%,M组、F组、B组和P组的粗蛋白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0.5%、30.5%、26.5%、30.7%,其中B组样品实测值与标定值存在较大差距。不同样品的氨基酸组成存在差异,个别样品中组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的含量未达到最低需求量。部分样品的VE含量未达标,尤其是P组VE含量未达标的样品较多。各组样品钙磷比在1.2~1.7范围内,符合犬类需求。所有样品中均检出了BPA,以B组含量较低。研究表明,大部分犬粮样品能够满足犬类营养需求,但个别样品在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因此,未来强化监管和标准化管理犬粮至关重要,以确保犬营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粮
氨基酸
钙磷
维生素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牧草贮藏周期营养品质变化研究
4
作者
郝菲儿
刘赫
+4 位作者
张玥琨
胡斌
胡昕
黄春
何夙旭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2期8-12,共5页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贮藏时间(0、60、120和180 d)对3种牧草(柞树叶、羊草和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分别在贮藏0、60、120和180 d时采样,测定柞树叶、羊草和苜蓿中基础营养成分、维生素、霉菌毒素含量及微生物数量,以确定最佳的贮藏期...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贮藏时间(0、60、120和180 d)对3种牧草(柞树叶、羊草和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分别在贮藏0、60、120和180 d时采样,测定柞树叶、羊草和苜蓿中基础营养成分、维生素、霉菌毒素含量及微生物数量,以确定最佳的贮藏期限。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牧草营养成分逐渐下降,贮藏120 d时品质变化较大。3种牧草粗蛋白含量在贮藏120 d后开始减少,180 d时最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3种牧草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逐渐上升;而VC、VA和VE损失显著,苜蓿最为明显,其次为羊草。随着贮藏时间延长,3种牧草水分含量受季节影响均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微生物含量的变化与水分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在120 d时达到峰值,此时3种牧草均检出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其中以苜蓿中含量最高。研究表明,在室内自然贮藏过程中,3种不同类型的牧草的营养品质均出现下降趋势,建议牧草在室温下的贮藏时间控制在120 d内,以确保其营养价值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贮藏时间
营养成分
品质变化
维生素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犬粮食品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何夙旭
蒲静
赵海明
陈诺
刘强
柳跃军
李博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伯纳天纯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
徐州爱乐佳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
河北咏诺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
青岛元信检测技术
有限公司
华谱
科仪
(
北京
)
科技
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2,共8页
文摘
近些年,宠物狗的食品营养品质与安全受到重视。然而,犬粮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微生物方面,引起了宠物行业和养宠爱好者的高度关注。为全面了解犬粮的质量和安全性,本试验对市场上的四种主粮食品(膨化粮、鲜肉粮、低温烘焙粮和益生菌粮)进行了生物安全指标分析,包括重金属、微生物数量、有害病原菌、生物胺、内毒素和真菌毒素等。研究结果显示:四种主粮食品的重金属、细菌总数、有害病原菌和真菌毒素都符合全价宠物食品犬粮GB/T31216-2014的限量标准,但多数样本检测出呕吐毒素。不同类型犬粮均检测出生物胺和内毒素,生产工艺对该方面的指标有一定影响,尤其是低温烘焙粮和益生菌粮,这些指标需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生物安全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生物胺和真菌毒素是犬粮食品潜在的安全风险。本研究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获取高品质、安全的犬粮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犬粮
生物安全
生物胺
内毒素
真菌毒素
Keywords
dog food
biological safety
biogenic amines
endotoxins
fungal toxins
分类号
S816.1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C-I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迷迭香提取物对鲐鱼脱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源渊
张正雨
祁立波
黄旭辉
傅宝尚
机构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
华谱
科仪
(
北京
)
科技
有限公司
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7-197,共11页
基金
辽宁省揭榜挂帅项目(2023JH1/11200001)
大连金石湾实验室项目(Dljswgj202401)。
文摘
为探究迷迭香提取物(rosemary extract,RE)脱腥液对鲐鱼脱腥效果的影响,先运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出脱腥工艺,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脱腥前后鲐鱼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脱腥前后鲐鱼的挥发性风味具有明显差异。在RE脱腥液浓度为0.16%,料液比为1:3.3(g/mL),浸泡时间为41 min的条件下,TBA值和感官腥味值最低,分别为0.881 mg MDA/kg和1.34分。GC-IMS技术共检出45种挥发性物质,脱腥前醛类相对含量最高,经脱腥处理后,显著降低了30.73%,脱腥后酮类和酯类相对含量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0.87倍和2.11倍。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建立了稳定性好的模型,依据变量投影重要性因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筛选出脱腥前关键风味物质(VIP>1)有己醛(M)、己醛(D)、丁醛,这些物质共同构成脱腥前鲐鱼的整体风味,脱腥后关键风味物质(VIP>1)有异丁酸乙酯、异戊醇(M)、3-羟基-2-丁酮,表明RE脱腥液有效改善了鲐鱼挥发性风味。
关键词
鲐鱼
脱腥
响应面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Keywords
mackerel
deodorization
response surface
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类型犬粮营养品质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夙旭
黄春
赵海明
陈诺
何昭明
雒飞飞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华谱
科仪
(
北京
)
科技
有限公司
上海伯纳天纯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
徐州爱乐佳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
北京
农畔
科技
产业发展
有限公司
青岛元信检测技术
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0期12-17,共6页
文摘
研究旨在评估4种不同类型犬粮的营养品质。试验选取市售的膨化粮(M)、鲜肉粮(F)、烘焙粮(B)和益生菌粮(P)等4种类型的犬粮各10份,检测其中重要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钙、磷、维生素及塑化剂主要成分双酚A (BPA)的含量。结果显示:各组样品蛋白质含量为21.1%~40.4%,M组、F组、B组和P组的粗蛋白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0.5%、30.5%、26.5%、30.7%,其中B组样品实测值与标定值存在较大差距。不同样品的氨基酸组成存在差异,个别样品中组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的含量未达到最低需求量。部分样品的VE含量未达标,尤其是P组VE含量未达标的样品较多。各组样品钙磷比在1.2~1.7范围内,符合犬类需求。所有样品中均检出了BPA,以B组含量较低。研究表明,大部分犬粮样品能够满足犬类营养需求,但个别样品在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因此,未来强化监管和标准化管理犬粮至关重要,以确保犬营养需求。
关键词
犬粮
氨基酸
钙磷
维生素
营养品质
Keywords
Dog food
Amino acids
Calcium and phosphorus
Vitamin
Nutritional quality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牧草贮藏周期营养品质变化研究
4
作者
郝菲儿
刘赫
张玥琨
胡斌
胡昕
黄春
何夙旭
机构
北京
动物园管理处圈养野生动物技术
北京
市重点实验室
华谱
科仪
(
北京
)
科技
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出处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2期8-12,共5页
基金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资助项目(KGBZ202308)。
文摘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贮藏时间(0、60、120和180 d)对3种牧草(柞树叶、羊草和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分别在贮藏0、60、120和180 d时采样,测定柞树叶、羊草和苜蓿中基础营养成分、维生素、霉菌毒素含量及微生物数量,以确定最佳的贮藏期限。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牧草营养成分逐渐下降,贮藏120 d时品质变化较大。3种牧草粗蛋白含量在贮藏120 d后开始减少,180 d时最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3种牧草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逐渐上升;而VC、VA和VE损失显著,苜蓿最为明显,其次为羊草。随着贮藏时间延长,3种牧草水分含量受季节影响均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微生物含量的变化与水分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在120 d时达到峰值,此时3种牧草均检出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其中以苜蓿中含量最高。研究表明,在室内自然贮藏过程中,3种不同类型的牧草的营养品质均出现下降趋势,建议牧草在室温下的贮藏时间控制在120 d内,以确保其营养价值达到最佳状态。
关键词
牧草贮藏时间
营养成分
品质变化
维生素
微生物
Keywords
Forage storage time
Nutrient composition
Quality change
Vitamin
Microorganism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犬粮食品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何夙旭
蒲静
赵海明
陈诺
刘强
柳跃军
李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C-I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迷迭香提取物对鲐鱼脱腥效果的影响
王源渊
张正雨
祁立波
黄旭辉
傅宝尚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类型犬粮营养品质的调查分析
何夙旭
黄春
赵海明
陈诺
何昭明
雒飞飞
《现代畜牧兽医》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3种牧草贮藏周期营养品质变化研究
郝菲儿
刘赫
张玥琨
胡斌
胡昕
黄春
何夙旭
《现代畜牧兽医》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