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大坝监测数据质量评价因子及算法研究
1
作者 冯宇扬 李登华 +1 位作者 方博雅 丁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6,共7页
大坝监测数据是判断大坝运行安全的主要依据,为了鉴别数据优劣并选择出可信度较高的数据,文中构建一个大坝监测数据质量评价框架。针对测点之间的相关性、监测项目及仪器的特点,利用Kshape算法找出具有强相关性的测点,再通过相对偏移率... 大坝监测数据是判断大坝运行安全的主要依据,为了鉴别数据优劣并选择出可信度较高的数据,文中构建一个大坝监测数据质量评价框架。针对测点之间的相关性、监测项目及仪器的特点,利用Kshape算法找出具有强相关性的测点,再通过相对偏移率、相对平滑率、周期波动程度和精度修正率等评价因子对大坝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其次,结合混合蝙蝠算法优化后的长短期记忆网络对大坝监测数据进行分类,构建了大坝监测数据质量评价算法流程。以新疆某大坝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大坝监测数据质量评价算法的准确率为94.33%,可为评价大坝监测数据质量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监测数据 评价因子 数据质量评价 长短期记忆网络 测点聚类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M和碎石基床联合承载特性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雪奎 岳长喜 黄思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3-146,共4页
DCM联合碎石基床是处理跨海沉管隧道复杂地质条件的新型地基形式,在软土地区极具优势。依托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DCM联合碎石基床的承载特性和激振荷载对DCM桩身完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地基荷载-沉降... DCM联合碎石基床是处理跨海沉管隧道复杂地质条件的新型地基形式,在软土地区极具优势。依托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DCM联合碎石基床的承载特性和激振荷载对DCM桩身完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地基荷载-沉降曲线存在拐点,拐点前荷载和沉降呈线性关系,拐点后呈陡降型;碎石基床能够有效分散应力,提高地基的整体承载力;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约是沉管底部最大荷载的1.5倍;当上部荷载超过地基极限承载力后,碎石会刺入DCM桩体内,引起桩头破碎,影响范围约为桩头以下3 m内;地基表面沉降较小,工后沉降占总沉降的15.5%,该新型地基形式能够有效控制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M 复合地基 碎石基床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聚类的监测数据漂移动态校正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鹏飞 雷未 +1 位作者 虞冬冬 吉同元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1-227,共7页
由于系统故障或外界环境扰动影响,工程监测数据常会出现漂移的现象。对于水工建筑物,由于结构的相似性和测点布置的相关性,其监测量往往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性,使得监测数据存在相似的变化规律,以此可为测点的漂移校正提供判别依据。依... 由于系统故障或外界环境扰动影响,工程监测数据常会出现漂移的现象。对于水工建筑物,由于结构的相似性和测点布置的相关性,其监测量往往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性,使得监测数据存在相似的变化规律,以此可为测点的漂移校正提供判别依据。依据上述原理,提出基于相似测点的密度聚类分析,并运用DBSCAN算法判定测点漂移区间和漂移量;同时为克服校正突变和类簇粘连等问题,引入滑动窗口模式建立监测量漂移的动态校正模型,其校正过程分为窗口内数据校正与窗口滑动校正两个部分。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及较高精度,为结构中存在相似测点的数据漂移问题提供了新的自动校正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序列 漂移校正 密度聚类分析 滑动窗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