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良恶性骨肿瘤p27蛋白表达与DNA含量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曾建成 胡云洲 +3 位作者 裴福兴 雷松 毛咏秋 魏于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 :探讨良恶性骨肿瘤细胞 p2 7蛋白表达与 DNA含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取骨肿瘤新鲜标本 5 2例(骨软骨瘤 10例 ,骨巨细胞瘤 10例 ,骨肉瘤 2 0例 ,其他恶性骨肿瘤 12例 ) ,运用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定量免疫荧光技术 ,检测... 目的 :探讨良恶性骨肿瘤细胞 p2 7蛋白表达与 DNA含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取骨肿瘤新鲜标本 5 2例(骨软骨瘤 10例 ,骨巨细胞瘤 10例 ,骨肉瘤 2 0例 ,其他恶性骨肿瘤 12例 ) ,运用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定量免疫荧光技术 ,检测瘤细胞 p2 7蛋白表达、S期细胞百分数 (SPF)及 DNA含量 (DI) ,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5 2例骨肿瘤 p2 7蛋白表达的平均 FI值为 1.37(骨软骨瘤 2 .2 4± 0 . 38,骨巨细胞瘤 1.79± 0 .36 ,骨肉瘤1.0 6± 0 .39,其他恶性骨肿瘤 1.0 1± 0 .45 ) ;p2 7<1.37组 2 5例 ,均为恶性骨肿瘤 ;p2 7<1.37组的 DI、SPF均明显高于 p2 7≥ 1.37组 (P<0 .0 0 1)。结论 :p2 7蛋白表达减少 ,导致细胞周期失调 ,S期细胞增多 ,DNA合成增强 ,细胞过度增生、恶变 ,可能是骨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骨肿瘤 DNA P27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在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宋跃明 刘晓光 +2 位作者 龚全 李涛 邓启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 ,HA)在颈椎管扩大成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羟基磷灰石制成不同规格的多孔长四方椎台体 ,在颈椎椎板双开门后将其植于劈开之棘突间 ,并用 7号丝线或钢丝固定。结果 :临床应用于颈椎管狭窄...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 ,HA)在颈椎管扩大成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羟基磷灰石制成不同规格的多孔长四方椎台体 ,在颈椎椎板双开门后将其植于劈开之棘突间 ,并用 7号丝线或钢丝固定。结果 :临床应用于颈椎管狭窄症共 14例 ,术后神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无感染及HA脱落。术后 10~ 18个月随访 ,X线片及CT显示HA与棘突紧密愈合 ,无移位 ,颈椎管扩大良好。结论 :应用HA代替髂骨行颈椎双开门扩大成形治疗颈椎管狭窄症可有效扩大颈椎管 ,以达到脊髓充分减压 ,无再关门之虑 ,减少了术后硬脊膜粘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颈椎 椎管扩大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寰枢关节的研制及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坚 刘浩 杨志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通过干燥寰枢椎骨标本的应用解剖测量,设计了具有旋转功能的人工寰枢关节,并进行了初步的摹拟手术。方法:在87例寰枢椎骨标本上测量寰椎前弓、侧块、枢椎齿突、椎体的有关数据,据此设计组合式仿生人工关节,有3具防腐标本... 目的:通过干燥寰枢椎骨标本的应用解剖测量,设计了具有旋转功能的人工寰枢关节,并进行了初步的摹拟手术。方法:在87例寰枢椎骨标本上测量寰椎前弓、侧块、枢椎齿突、椎体的有关数据,据此设计组合式仿生人工关节,有3具防腐标本上进行摹拟人工关节置换术。结果:寰椎侧块间距为15.8±1.5mm,内缘高度为9.9±1.4mm,齿状突可看作10.6mm×10.3mm×14.3mm的圆柱体。人工关节由寰椎部件和枢椎部件构成,摹拟手术中无椎动脉损伤和假体压迫延髓。结论:人工寰枢关节设计总结自87例骨标本,具有旋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人工关节 功能重建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诱发电位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4
作者 沈彬 宋跃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0-172,共3页
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s,MEP)是继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后,为检查运动神经系统功能而设计的一项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方法。作为... 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s,MEP)是继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后,为检查运动神经系统功能而设计的一项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方法。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测手段,MEP已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发电位 神经电生理学 原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外科生物力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8
5
作者 宋跃明 饶书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脊柱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椎嗜酸性肉芽肿(附14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屠重琪 胡云洲 +2 位作者 饶书城 宋跃明 刘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报道经病理证实的脊椎嗜酸性肉芽肿14例的治疗结果。其中12例随访1~18年,平均4年8个月,9例不全瘫痪者中,7例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1例完全瘫痪者部分恢复。通过临床资料分析,着重阐述了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 报道经病理证实的脊椎嗜酸性肉芽肿14例的治疗结果。其中12例随访1~18年,平均4年8个月,9例不全瘫痪者中,7例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1例完全瘫痪者部分恢复。通过临床资料分析,着重阐述了脊椎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认为有神经根或脊髓受压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或化疗;而无神经根或脊髓受压者,以放疗为主,结合化疗。早期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是防止瘫痪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嗜酸性肉芽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软骨植入干骺端对胫骨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王建 杨志明 +1 位作者 秦廷武 解慧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0-462,共3页
目的 :探讨培养软骨植入胫骨干骺端缺损后的组织学改变 ,以及对胫骨生长的影响。方法 :自3周龄兔关节软骨分离软骨细胞 ,经离心管培养 2周形成软骨。于 1 6只 1 2周龄新西兰兔右侧胫骨近端生长板下方 1 .5mm处造成边缘性缺损 ,移植培养... 目的 :探讨培养软骨植入胫骨干骺端缺损后的组织学改变 ,以及对胫骨生长的影响。方法 :自3周龄兔关节软骨分离软骨细胞 ,经离心管培养 2周形成软骨。于 1 6只 1 2周龄新西兰兔右侧胫骨近端生长板下方 1 .5mm处造成边缘性缺损 ,移植培养软骨。左侧胫骨未作手术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 6、1 2周进行组织学和X线摄片检查。结果 :6周时胫骨近端生长板变窄 ,其下方 6mm处形成薄层软骨或不规则软骨块 ,缺乏生长板柱状细胞排列结构。大量新骨形成和植入区皮质骨增厚。 1 2周时生长板基本闭合 ,干骺端结构正常 ,无软骨。双下肢X线摄片显示双侧胫骨发育无差异 (P >0 .0 5)。结论 :培养软骨植入干骺端可以维持组织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软骨 生长板 组织工程 胫骨干骺端缺损 软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癌(附52例报告)
8
作者 屠重琪 胡云洲 +2 位作者 饶书城 宋跃明 刘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6期244-246,共3页
报道52例脊柱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癌,其中手术治疗为主32例,化疗为主12例,(153)Sm-EDTMP内放射为主6例,放疗为主2例。经综合治疗后,10例不全瘫痪者中,2例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3例无恢复;4例完全瘫... 报道52例脊柱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癌,其中手术治疗为主32例,化疗为主12例,(153)Sm-EDTMP内放射为主6例,放疗为主2例。经综合治疗后,10例不全瘫痪者中,2例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3例无恢复;4例完全瘫痪者无改变。44例随访1~5年,1年存活率为29.5%(13例),3年存活率为9.1%(4例),5年内全部死亡,平均生存期为8.4个月。文章详细讨论了脊柱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癌的诊断标准、发病率、来源判断及治疗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转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第二、三掌骨瓣转位修复手舟骨骨折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9
作者 何尚宽 杨志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10,共3页
观察40侧成人手标本,第一掌背动脉是第二掌骨背桡侧的主要血供来源,可分3种类型.可以第二掌背动脉为蒂,第二、三掌骨近端和远端骨瓣转位.修复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文中讨论了与该术式有关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关键词 掌骨瓣 掌背动脉 手舟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